“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策略

王兆素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改变量多质低、形式单一的家庭作业现状,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满足多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类型多样、评价多元的角度阐述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

在“双减”背景下,作業设计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于他们的认知起点,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有新意的家庭作业,能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减轻师生的负担,提升作业的效率。教师要创新作业方式,改变枯燥的作业形式,避免让学生产生排斥感,能促进单一向多元形式的转变,能让学生乐于完成数学作业。

1 内容多元,增进学习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操作的空间,建立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让数学问题由静态走向动态、由抽象走向具体、由教材走向生活,这样才能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多元化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学生基本经验的获取,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为他们构建生活化的情景,让他们通过操作、扮演、视听等方式形成直观的感受,能形成直观的学习体验。如在学习《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内容后,教者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数学源于生活,教师要设计生活化的题目,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让数学的触角向生活的角落延伸。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如某通讯公司开通了两种业务套餐,(套餐A):月租费是18元,拨打每分钟为0.10元;(套餐B)无月租,拨打每分钟0.20元,请依据上述两种套餐,思考下列问题:李阿姨平均每月拨打120分钟,她选择哪种套餐更划算?每月的话费是多少?如何李阿姨平均每月拨打电话为240分钟,她选择哪种套餐会更划算一点?每月需要多少话费?数学知识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教师要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引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去设计一些家庭作业,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去认识生活,成为数学知识的实践者与运用者。教师要加强知识之间的关联整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由单一的学科向多学科的融合发展,让学生有更多思考与探索的机会。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的同时,要融入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知识,能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多学科内容的整合。数学知识具有综合性,教师要善于创新、善于变化,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到作业完成之中,能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数学日记,让他们在记录生活趣闻、撰写数学感悟、总结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能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2 形式多样,引发学习热情

家庭作业可以分为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以及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独立性家庭作业能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摆脱惰性思维,能主动突破学习难点,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传统的数学作业多以独立性家庭作业为主,强调了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教师要布置合作家庭作业,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能催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要设计立体化的作业,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如在学习长度单位后,学生之间可以运用皮尺相互测量身高,并记录下来。学生在合作中能承担不同的角色,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知识的巩固,引发学生深度的数学思考。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有实践型作业。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帮助学生调控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作业设计要改变量多、内容重复、缺少创新的状况,要通过实践作业促进“学”与“思”的融合,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社会,从而能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生活,能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3 类别多样,满足差异需求

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各异,如果教师将他们视为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零件”,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布置同样的作业,这样就忽略了学生的差异,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可选作业,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能避免出现“不够吃”与“吃不饱”情况的发生。教师要在难度、内容上有所差异,能促进多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主动接收者,在布置作业时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让权利下放给学生,让他们依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这样他们能更愿意完成作业,能大大提升完成作业的效果。教师要分层布置作业,能立足于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布置由易到难的作业,让他们自主选择,这样能让多层次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4评价多元,收获成功体验

教师要作形式多元化的作业评价,能让学生的个性获得一定的发展。教师要捕捉每个学生的长处,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除用符号评价学生外,还要运用延时评价的方式,当学生订正后再将“/”改为正确的符号,这样能让学生的心理受到暗示。教师可以采用主体多元的评价,让教师、学生自我、学生之间、家长都能成为评价的主体,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自我评价,能审视自我的学习行为,能促进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互评,能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家长评价,能发挥监督的作用,从而能让教师获得反馈,能调控内容与难度,让数学作业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数学家庭作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展学生认知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应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权宗侠.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谈[J].教学天地,2008(08).

[2]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双减设计 利用智能应用平台提升体育家庭作业的量化反馈实效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2年3期)2022-05-12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49期)2022-04-27“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教育家(2021年34期)2021-09-26“双减”政策之下,校外培训何去何从?财经(2021年18期)2021-09-12“双减”带来的转折与期盼环球人物(2021年17期)2021-09-08重磅“双减”政策,要点有哪些?文萃报·周二版(2021年29期)2021-08-26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疯狂英语·初中版(2021年9期)2021-01-19BUBA台灯设计中国品牌(2020年11期)2020-12-23有种设计叫而专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4年1期)2014-03-22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