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职业指导教育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关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效果。本文希望通过“123”少数民族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研究,给少数民族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工作提供借鉴经验,培养更多综合素质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关键词:高校 职业指导 少数民族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上,国家领导人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1高校少数民族工作面临主要问题
四川甘阿凉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川内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均值达到12.7%。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吸引了大量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学生比例超过平均值,达到了16.7%。少数民族学生远离家乡,文化基础相对较弱,语言沟通存在一定障碍,民族习惯各有不同,在学生面临就业时,往往存在自我认知不清、岗位匹配不佳,企业对学生缺乏了解,学生岗位适应性差等问题。在每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均将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列入作为重点对象,要求为学生就业建立“一生一案”,确保学生能够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学有所用。
2创新“123”少数民族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具体举措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创新构建“一引导,双帮扶,三平台”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业技能、就业技巧帮扶,搭建企业文化进校平台、企业岗位体验平台、生企沟通联络平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100%找到满意岗位,实现技能成才梦想的典型做法、经验、成效与思考。
2.1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职业价值观
辅导员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职业价值观。帮助鼓励少数民族学生与学院党员教师结对子,用好建党百年等历史契机,建设“四史”宣讲团,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持续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与民族自信,帮助学生树立劳动伟大、创造光荣,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正确价值观,鼓励学生树立技能报国理想。
通过思想引领和文化浸润,在党员老师的帮助下,所有少数民族学生均明确了积极就业、携笔从戎、自主创业、回馈家乡等较为明确的就业意向,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职业价值观。
2.2充分发挥朋辈作用,全力开展学业技能帮扶,推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进步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课程薄弱,专业课程学习吃力的问题,学院成立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建设工作小组,组建学业帮扶团队,定期开展学业辅导,相关专业高年级优秀学生成立助学志愿服务队,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助学。从思想、学习方法、学业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2.3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全力开展就业能力帮扶,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择业面试技巧
我院积极做好民族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帮扶,促进各族学生携手共进,顺利成才。在校期间,我院专门为民族学生设置勤工俭学岗位,选拔优秀且家庭贫困学生参与师生服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及时掌握科技前沿动态,培养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助推少数民族学生成才发展。
2.4充分发挥校企协同作用,搭建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岗位体验、生企沟通联络平台,全方位服务学生择业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我院专门建立少数民族学生信息库,详细登记学生就业信息和求职需求,重点关注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岗位信息,全方位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一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邀请企业员工、成都工匠、劳模工匠走进校园,对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進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校园媒介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把握就业形势,认清适宜的就业方向。二是搭建企业岗位体验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党支部共建、专业技能比赛,定期选派优秀少数民族学生进企业参观实习,深入了解企业精神,感受企业氛围,体验职业环境,丰富实践经验。三是搭建生企沟通联络平台,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与祖国同行”暑期就业引导实践活动,利用丰富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并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创造更多机会。
3少数民族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思考与启示
(1)在少数民族学生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辅导员应更多采用协同育人的思想,主动将自己融入三全育人体系中,充分借力,运用党员教师、朋辈学生、企业人资等力量,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2)多轮访谈,找准问题,全程跟踪,找准发力点,精准施策。少数民族学生进校后,除了安排党员教师“1+1结对子”外,还需要通过主题班会、团支部学习、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政策宣讲会、座谈会、宿舍谈心会等多种形势,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工作。
(3)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关心关爱,用心沟通,与学生、家长建立起畅通、真实的沟通渠道是职业指导的基础和条件。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家校沟通必不可少,根据学院统一部署,下一步将安排老师有目的、有计划走入少数民族学生家中,实地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3)思想引导是辅导员所有工作的起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始终坚持以解决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党总支、团支部、辅导员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与帮扶,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和担当意识等,扎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作者简介:吴思遐(1984.8-),女,汉族,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少数民族高校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2年4期)2022-05-07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文艺生活·上旬刊(2019年8期)2019-11-07少数民族的服装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2019年36期)2019-10-17浅谈理论学习型社团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7期)2018-10-20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年5期)2018-05-14影响高校办公室秘书人员执行力的因素探析管理观察(2017年27期)2017-11-06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10期)2017-10-21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速读·中旬(2016年9期)2017-05-09现代学徒制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新西部·中旬刊(2016年6期)2016-07-05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改革初探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4年6期)2014-07-25 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职业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