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民族交往的行为研究

摘要: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進入新时期以来,跨民族交往愈加频繁,民族关系也出现了新特点、新变化。本研究以民族院校为调查地点,全面、深入地挖掘民族院校中学生跨民族交往的现状,探究不同民族的学生是如何实现跨民族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有何种特殊方式,以及跨民族交往的社会文化机制。

关键词:民族院校,跨民族交往,交往行为

跨民族交往作为不同民族成员的社会互动过程,既有认知、意识、态度层面的互动,也有行为方式层面的互动。在跨民族交往态度对跨民族交往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跨民族交往行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积极、主动的交往行为,也有消极、被动的交往行为,对他民族的积极态度促进了跨民族交往行为的发生,在频繁、稳定的族际接触中,不同的民族群体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逐渐消除对他民族片面和消极刻板的印象。戴维·迈尔斯提出行为会促使真实的态度发生改变,跨民族交往行为会促进跨民族交往态度的转变和民族心理距离的缩小,不同程度的交往行为也代表了对他民族成员的接纳与包容程度。由此认为,跨民族交往态度作为内显因素促进了跨民族交往的产生和发生,跨民族交往行为作为外显因素在动态的过程中强化了民族交往情感的链接,助推民族关系从交流交往到交融的不断发展。

1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民族交往行为的基本情况

大学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场域,既有社会的功能,又有教化的意义在其中,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将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寓于学校教育和校园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中,对不同于自己的民族产生不等程度的认知与理解,在交往实践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交往行为,其中学习过程、日常生活和参加各项文体活动成为大学生在校园中的主要实践活动,也几乎构成了学生的在大学的全部活动方式,因此学生在大学这个场所中的族际交往自然就具有了一些不同于其他场所族际交往的特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中整体都呈现较为积极的态势。

1.1学习中的跨民族交往

在大学中学习行为被学生们投注了大部分时间,一些学习场所也成为跨民族交往较为频繁和深入的场域,在笔者调查的班级中,每个班都有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除了固定的课程是一个班级在进行,还有与其他专业或者其他班级进行混班学习的课程,学生们在与本班少数民族同学交往的基础下,还会因此与其他班级的少数民族的同学接触并交往。除了教学场所,图书馆与自习室也是学生们学习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尤其学校开设的自习室是一个固定学习场所,学生们在入校时确定了自己的座位以后不会轻易有人员流动,一个自习中除了有本班同学还有其他班级的同学,自习室中的十几个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会长期稳定的接触,同学们从刚开始的素不相识到后来发展为亲密的朋友关系,笔者在走访这些自习室的过程中发现,每个自习室中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民族的同学,而且每个自习室的同学关系都较为亲近,除了日常一起交流学习之外还会定期举行团建活动,学生们不仅接触的频率较高,而且所接触到的少数民族也比较多元,因此,在学习中大学生的跨民族交往是比较稳定且持久的。

总体上有97.9%的学生会在学习上帮助其他民族的学生,在汉族学生中,有97.2%的学生会在学习中帮助其他民族的学生;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有98.4%的学生会在学习中帮助其他民族的学生。在学习中,学生们跨民族交往的积极性较高,并且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性要高于汉族的学生。

从调查中看出,“一起学习”成为学生跨民族交往中最普遍的形式,上课和自习为学生提供了跨民族交往的平台,教室和图书馆等一些学习地点为学生提供了跨民族交往的场合,美国社会学家戈登认为知识分子相遇时,因为同属于一个群体,彼此之间会更加容易交流,并且他们对自己的族群性看的很淡,会在他们圈子之外结交朋友甚至是缔结婚姻。根据戈登的叙述,我们不能将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很确定的归结为知识分子,但与戈登所描述的知识分子相似的是,高校学生在一个专门的场所学习技能,接受高等教育,拥有和知识分子相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且他们在初次接触的过程中会以有关自己所学专业的情况作为切入点进行交流,如果是相近专业更是有一种亲近感促使他们在学习中进行交流,形成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比较稳定和持久的跨民族交往。

1.2日常生活中的跨民族交往

在进入高校以后大学生的生活场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些长期生活在只有本民族聚居地区的的学生,他们从单一化的本民族群体生活场景转换为多民族互动的校园生活,从单一的文化感知转变为多元的文化氛围[[]],再加上他们的生活比起中学时期更加独立,学生的交友行为和方式在心态的变化驱使下会有一定的转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跨民族交往“流于表面”,只是形成泛泛之交,二是在交往和互相了解的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的学生形成了如兄如弟的情谊,在调查中一些长期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和南方的学生告诉笔者,他们在中学时期接触的基本都是本民族学生,尤其汉族的学生在第一次见到少数民族的时候会有好奇和认知偏差的心理,因此在交往过程中不免会有一些令双方都啼笑皆非的行为,但是并不会因此阻碍他们的继续交往,反而会促使他们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方真实的文化增加交往的频率。

从交往的情况来看,少数民族的学生较汉族的来说更加主动,男生较女生更加主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更加主动,由于他们刚步入校园,属于大学期间交往的初级阶段,在认识新同学的过程中跨民族交往的频率和主动性也会更高一点。少数民族的学生较汉族的来说交流的频率更高一点,男生较女生交流的频率更高一点,大学二年级、四年级及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的频率更高一点,这与上述中主动结交其他民族的的情况基本一致,除了在年级方面,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四年级和研究生的学生经常发生跨民族交往的场所为图书馆和学校设立的研究生自习室,学生们对于学业和就业的交流增加了他们交谈的频率。

从以上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的交往積极性总体都高于汉族学生,男生的交往积极性高于女生,大一、大二和大四的交往积极性高于其他年级,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研究对象都有明显的交往意愿,并且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外群体成员,一部分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学有了认识、了解和正确的认知,在大四或者研究生时期已经与一个或更多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交往关系。

1.3文体活动中的跨民族交往

随着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民族院校把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目标和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在活动中各民族的学生直接交流接触并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仅了解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也直接感受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一起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无形中增加了彼此的交流和互动,在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运动会、联欢会等一些活动中,会经常看到学生们着本民族服饰,使学生们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与传统,在增加不同民族的学生跨民族交往的同时,也增加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如表3-6所示,在汉族中有73.6%的学生会参加学校举办的的文体活动,在少数民族中有78.6%的学生会参加学校举办的文体活动。少数民族的学生较汉族的来说参加学校举办的文体活动的积极性要高一点。

民族院校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有益于凸显民族交流交际的优势,使得大学生群体能够对不同的文化产生更高的文化共鸣,从而使得其能够正确认识并且积极接纳不同文化带来的影响,以便塑造其对于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于不同习俗的尊重。同时各民族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各类民族文化活动展现本民族文化特色,有助于消解大学生群体中对于他类文化的盲目排斥,建构起对于维护多元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从而在校园民族文化活动中畅通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渠道,最终达到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构成格局的认同。

2民族院校大学生跨民族交往行为的特征

2.1跨民族交往的辐射拓宽

跨民族交往范围的拓宽,意味着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交往的范围明显扩大,交往的人群也逐渐广泛,所接触的其他民族的同学相较于中学也明显增多。

在大学之前,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学生的跨民族交往范围有限,交往区域长期处于所在的城市,能够交往的的对象通常是邻居、同学等一些地理位置离自己比较近的群体,如果所在区域有其他少数民族,可能会产生跨民族交往的现象,如果所在区域其他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即使想与其他民族交往,也会因为客观条件而受到限制。高校将不同的民族汇聚在同一个区域,无形中拉近了不同民族学生的交往距离,是其个体的交往对象增多,交往的辐射也不断拓宽,跨民族交往的圈子明显扩大,在交往过程中,不仅范围有所扩大,交往的频度和深度也明显提高。

2.2跨民族交往的主动性提高

跨民族交往的主动性是民族关系积极发展的助推器,各民族间主动交往的行为和动机,会转化为积极的跨民族交往行为,跨民族交往的积极性也会相互影响,有时候一方的积极性提高也会带动另一方的交往积极性,甚至是带动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行为。

在大学的一些学生组织和公共空间里,跨民族交往的主动性明显提高,有些交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某种学习能力,有些交往是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无形中也扩大了个体跨民族交往的范围。并且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行跨民族交往时,用积极的态度主动和他民族的同学相处和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高校学生在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心理距离也在逐渐缩小。

2.3跨民族友谊持续时间长久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持续时间通常为3到5年,是一个有时效性和时限性的阶段,不同民族的学生在这一阶段基于差异性和对方的关系类别进行交往。随着交往时长的增加和投入的感情,跨民族交往的个体彼此关系更加亲密,也愈加稳定且持久。

他们的跨民族交往是在大学这一空间中展开,但随着离开大学这一共同的空间,交往的行为并没有因为受到时间、地域的影响,反而保持着更加稳定的一个状态。个体置身于一定的场域中,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场域内各种关系的影响,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域,主要是由课堂学习、校园生活、文体活动等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子场域构成,大学生进入校园生活后,通过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其他民族的同学近距离的接触交流,逐渐树立理性的跨民族交往理念,消解大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认知偏差,使得他们接受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不同的少数民族群体在包容差异中共存共生的观念,从学校理论与实践中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3讨论

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需要,和谐社会也需要高校不断增加校园民族团结。党的民族团结教育是不断增进民族团结统一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柯林斯认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深入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进行内心情感的深度交流。增强高校中各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不断增加民族凝聚力的有力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树立,不断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大学生成才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戎.知识分子在社会族群结构和族际交往中的角色——读戈登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3(07):193-203

[2]王淑兰.族际交往:引导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的一个关键[J].宁夏社会科学,2017(04):170-174

项目基金:西北民族大学202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民族院校学生族际交往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Yxm2021035)

作者简介:

王昕桠(1994.5—),女,汉族,籍贯:甘肃武威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社会学,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 新媒体时代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策科技资讯(2019年23期)2019-11-11民族院校研究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建议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5期)2019-04-23PI教学法在民族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科教导刊(2019年35期)2019-02-10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7期)2018-12-08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探索民族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新路径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8年5期)2018-08-13基于SPOC泛雅平台的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9期)2018-03-16大数据视阈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探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11期)2018-01-23民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培训的需求探析现代交际(2017年14期)2017-07-18民族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11期)2017-04-17民族院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途径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5期)2017-03-06 相关热词搜索: 民族 交往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