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摘要:
在国家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围绕国家课程改革的目标进行钻研与创新,而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素质教育就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教育方式的革新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挑战,为了全面实现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科学优秀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各种历史观点也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关键,而历史学科的历史观主要包含为现代史观与全球史观等。本文将对如何运用全球史观进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有效复习进行梳理与解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实践
引言
因為历史课程的自身特点所以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直观感觉是枯燥且乏味的,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国家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所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对于教学的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全新理念。而历史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等一些重要素养的提升。并且学生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具有历史学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将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将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全球史观逐步渗透,从而更好的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进行有效的复习。
一、 全球史观的概念与其基本特征
(一) 全球史观的概念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全球史观逐步形成。而其在我国的发展则是始于八十年代后期。全球史观的本质其实是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所衍生的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全球史观的本质内涵是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由人类社会横向与整体发展的历史所组合而成,所以要加强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整个社会历史进行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这也就赋予了全球史观更为广泛的内涵,使全球史观对于历史的研究不仅仅是特指某一国家或者区域的历史,也不是局限于西方人与非西方人,而是要放眼全世界,对全世界人类发展进程进行全面的研究。
(二)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
全球史观其核心思想是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所以全球史观也被称之为整体史观。而全球史观的研究角度则是以全球文明为基点,将“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单位,以此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考察。所以也就形成了全球史观独有的理论基础。而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则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首先是以全球的角度对社会发展进行的全面认知。其次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之后,作为历史发展中相互关联与相互影响的关系,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是最为基础的方面。最后,最为重要的主轴则是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社会交往这两项研究基础。
二、 如何有效的运用全球史观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进行有效的复习
(一)将中国近现代史结合到世界史之中进行学习,以此加强中外历史的比较联系
因为全球史观的基本观念是把全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当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所以在对中国现代经济史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将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有效与全球的历史发展背景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将中国与世界史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不是单纯的以中国史的角度来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进行复习。而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将中外历史进行有效的联系与比较。例如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阶段,为何国家制定的“一五”计划是以重工业发展为主要计划目标,而“一五”计划与前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有什么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能够将中国的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相结合,还能够更加有效的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进行复习,从而实现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有机结合。
(二)以多角度,全方位研究某种历史现象或历史现象之间的有效联系
历史的车轮虽然在不断向前,但这其中每一件历史事件的出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都依靠一些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在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之中,不能只单纯的关注问题本身,还需要从全面的角度出发,并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路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并不断发掘与其存在相似或者不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置于某历史事件所发生的背景之中,并以多角度、全方位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更好的对相似或存在联系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来提升自身对问题比较能力的提升,为之后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复习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同时,加强对政治史与思想文化史的有效学习
现阶段,所使用的必修教材都是统一依照一定的专题进行编写的,而这三本必修教材分阐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人类社会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史。所以在帮助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复习时,不能够只是简单的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进行复习,还需要加强政治史与思想文化史的有效联系,如此才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经济史。除此之外,政治学理论的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则是有生产力所决定的。所以只有对经济史进行有效的掌握,如此才能更加有效的了解某一时期的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
三、结束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进行有效的复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有效的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是只拘泥与课堂所学,通关对全球史观的有效的运用,帮助学生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不再只是单纯的“死读书 读死书”,进而全面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追求与家国情怀,从而培养出积极促进国家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水生.全球史观下的20世纪60年代二轮专题复习——以人民版必修教材为例[J].教学考试,2021,{4}(17):61-64.
[2]罗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全球史观整合教材构建宏观知识体系——以人教版历史必修教材为例[J].高考,2019,{4}(36):21+23.
[3]魏其宁.从全球史观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发展路径[J].高考,2019,{4}(25):91.
[4]陈洁平.如何运用全球史观进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有效复习[J].快乐阅读,2011,{4}(18):108-109.
猜你喜欢创新实践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智富时代(2019年7期)2019-08-16《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智富时代(2019年7期)2019-08-16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7年11期)2017-12-12本科应用型方向转型指导下的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9期)2016-04-26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应用实践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4期)2016-04-19浅析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创新企业导报(2015年12期)2015-07-02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4年12期)2015-04-08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