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小学阶段对音乐的培育越来越受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理论与歌唱能力。许多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实行情感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透过音乐对生活的感悟。本文就在小学音乐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感教学;问题;具体方式
引言
门德尔松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情感理解方面处于懵懂时期,以至于在听一些音乐作品或者读一些文章时产生不了共鸣。所以相对来说,音乐是最能够启发并挖掘学生内在情感的一股清流,小学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创新新式的教学方法,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感悟音乐的过程中有效地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与对生活中美的感知。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未转变
传统的小学教育一直都是比较重视语数英这些文化学科的教学,对于艺术类的学科比较崇尚应试教育的方式。只是片面地注重对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这种的艺术类科目的技能及理论的学习,并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与感情的培养。思想决定行动,小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没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不会转变,没有指导目标教师很难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
(二)师生互动量较少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情感教育的融入,首先师生间的关系要融洽,师生间要有良好的互动,只有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愿意投入课堂进行交流发言之后,才会有情感的产生。然而现阶段的教师大部分还是不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比较死板缺乏多样性,学生对音乐的的兴趣调动不起来,自然就不会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
(三)学生缺乏情感的积累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生活坏境与日常经历比较单一,有关情感的体验较少。导致在音乐教学中对情感的体会不准确,音乐的共情能力较弱,教师也很难对情感方面做出引导与解释,这是小学音乐教师在情感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四)教师的教学评价局限化
小学教师由于过于重视教学中专业化的技能培育,逐渐形成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的教育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由于音准问题让学生进行反复歌唱练习,学生在一次次的练习中会逐渐产生麻木感与厌烦感,失去对音乐的兴趣。老师往往仅对班级中那些唱歌不走调音准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那些在情感上做出体会的学生重视度较低,这样也会影响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侧重点,使学生养成不注重情感体会的习惯。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方式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教学的认真程度
小学音乐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领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要想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拓展自己的音乐知识,将音乐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并且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通过查阅资料以及与同科目老师的沟通交流不断改进提升自己,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降低学生汲取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在课堂与教师的目标保持一致,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比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歌词,开发并认可歌词中的一些良好精神品质,,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创设课堂教学意境,提高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情感理解方面处于懵懂时期,以至于在听一些音乐作品时或者理解一些音乐作品时产生不了共鸣。为了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教师们也积极地进行实践,产生了不少提升学生情感理解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在我看来,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创设教学场景。创设与音乐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场景,将学生的思维与情绪自然地带入到音乐中去,能够提升学生情感的理解与共情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及音乐中发生的故事。教师可对视频中的关键之处进行引导解释,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如在讲《西风的话》这首短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一些有关四季變化过程中世间万物的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景物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发生了那些变化。或者教师可以对“秋”这一季节进行知识拓展,让学背诵分享一些有关“秋”的诗句,播放一些其他关于“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歌曲的旋律与理解歌词的意思中体会歌曲表达的内涵,感受不同作品中利用相同事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三)通过课堂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在小学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及事物的具体特征与音乐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联想能力与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纯音乐《大象与小鸟》,音乐中有高音有低音,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高音这一段代表哪个小动物?为什么?你觉得音乐中的小鸟与大象正在干嘛?通过故事与对话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共情能力。
结语
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课堂中,重视学生在小学时期情感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提升对生活与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对情感的共鸣能力。这是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应引起教师的广泛重视。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新课改下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22):86-87.
[2]王亚珍.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教育目标[J].北方音乐,2020(03):180+182.
[3]袁佳佳.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情感教育[J].北方音乐,2017(13):225.
猜你喜欢情感教学小学音乐问题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上旬(2020年31期)2020-12-23关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与分析新课程·上旬(2020年25期)2020-12-23竣工结算中的问题与措施魅力中国(2016年50期)2017-08-11中职法律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年10期)2017-04-10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探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7年1期)2017-03-29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职业·中旬(2016年11期)2017-02-21巧用情感教学,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结构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小学音乐教学探究式学习——口风琴进课堂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1期)2016-12-07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探究成才之路(2016年21期)2016-08-06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情感教学模式应用初探考试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 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