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于网络考核形考试题及答案(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开(中央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于网络考核形考试题及答案(全文),供大家参考。

国开(中央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于网络考核形考试题及答案(全文)

 

 国开( ( 中央电大)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基于网络考核的形考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 2020 年 2 月 11 日,适用于国开专科所有专业学员基于网络考核的形考; 该资料为基于网络考核的形考试题及答案,通过国开学习网(www.ouchn.cn)进行,每个专题检测看完视频后才能做专题检测。

 专题一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判断题

 1.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有过长时间的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经历。在各种思潮的反复比较中,毛泽东最终自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路先锋和最杰出的代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对 2.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历史元勋。对 3.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的队伍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错 4.1942 年,整风运动开始,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在党内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对 5.1938 年,他先后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两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重要著作,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系统分析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对 6.独立自主讲的是党根本政治原则,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对 7.在《实践论》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科学论断,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内涵。错 二、单项选择题

 8.以下哪一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9.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党的会议是?党的七大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做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1.在哪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八七会议 12.1948 年,毛泽东在哪一篇文章中完整的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3.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14.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不包括(绝对领导)。

 专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 判断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对 2.1949 年到 1952 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错 4.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错 5.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对 6.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后,红军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济问题。对 7.1927 年 12 月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召开会议,提出革命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

 筹款子;分田地给农民。错 8.1927 年 12 月下旬,因敌强我弱,条件艰苦,时任第一团团长的陈浩企图带领部队投降敌人。毛泽东连夜追赶部队,公开枪决了叛徒陈浩等人,稳定了军心。对 9.1929 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灵活运用十六字战术,集中兵力对付敌人,分兵发动群众,成功开辟了赣北、闽西这两块革命根据地。错 10.1934 年 11 月 12 日,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蒋介石设立封锁线,布置口袋阵,誓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东岸。错 1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决定党的路线、通过新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三个历史性任务。对 12.中国共党党史上著名的“五大书记”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错 13.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抗日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错 14.1949 年 9 月 29 日,新政协筹备会议决定将《共同纲领》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基本纲领。错 15.中国革命的这些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革命的同盟军问题。错 16.1939 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对 二、单项选择题

 17.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

 1923 年,(

  )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19.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

 20.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除了(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21.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22.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帝国主义 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4.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无产阶级)。

 2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28.(经济建设)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

 29.1927 年 10 月 17 日,毛泽东率部进驻茅坪,正式吹响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号角,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30.通过(土地革命),农民和共产党结成了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红军彻底解决了经济困难,力量不断壮大,根据地的地盘也随之不断扩大和巩固。

 30.从 1927 年到 1931 年,中国共产党相继建立了井冈山、湘赣等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与(南京政府)对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32.游击战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和(敌退我追)这“十六字诀”为战术核心。

 33.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后,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在又在(湘西)布置了新的口袋阵,集结了 20 万军队,坐等红军自投罗网。

 34.遵义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领导职务, 最高军事指挥权)。

 35.中国共产党陕北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刘志丹)。

 3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 年 4 月 23 日)召开。

 [答案] 37.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奠定了全党思想一致的理论基础的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8.举行淮海战役,最早由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提出。

 39.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由(华东野战军)唱主角,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40.1949 年 3 月 5 日到 13 日,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

 [答案] 41.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①②④)。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②指明了新中国的基本国体③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④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42.中国共产党和南京国民党政府在 1949 年 4 月 1 日举行和谈的目的是(①③)。①迅速结束战争②建立共同政府③减少人民痛苦④夺取革命胜利 43.1948 年 12 月 12 日,中央军委明确提出(淮海)战役后举行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的战略设想。

 44.1949 年(3 月 25 日)中共中央进驻北平。

 45.以下(《临时宪法》)不属于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内容。

 46.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专题三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判断题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对 2.毛泽东主席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对 3.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仪式上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对 4.《北京条约》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包括:东交民巷不许中国人居住,不准设立中国衙署,其行政管理权与驻兵权完全属于列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错 5.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及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对 二、单项选择题

 6.对于土地改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7.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国家经营,使得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重新掌握了经济命脉,为巩固新政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8.东交民巷见证了整个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的血泪史,是(晚清)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使馆区。

 9.我国过渡时期是指(从 1953 年提出“一化三改”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0.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在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

 1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三改”不包括(对制造业的改造)。

 专题四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判断题

 1.《论十大关系》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 2.“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 3.邓小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对 二、单项选择题 4.以下哪篇文章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论十大关系》 5.《论十大关系》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第五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前五条实际上讲的是(经济问题)。

 6.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苏争霸,美国到处挥舞“核大棒”的严峻国际局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

 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增强我国国防力量。“两弹一星”不包括(中子弹)。

 邓小平理论

 一、判断题

 1.1978 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前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对) 2.1978 年 5 月 11 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正下方赫然刊登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错) 3.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在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后,认识到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对) 4.1987 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并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错) 5.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他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错) 6.1988 年 9 月 5 日,邓小平同志在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会见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对) 7.1987 年,邓小平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中,第一步是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错) 8.小康,即“温饱有余,富裕不足”。邓小平说:“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 。(对) 9.1978 年 12 月 18 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开始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城市开始。(错) 10.1988 年 4 月,第七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在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的决议。(对) 1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 12.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在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错) 13.1982 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正式标志着废除实际存在着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 14.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权力下放,释放市场活力,给予企事业单位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对) 15.1979 年 10 月 30 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祝词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对) 16.社会虽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但是,爱国主义的内涵相同的,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错) 17.“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开始是邓小平针对香港问题提出来的。(错) 18.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体现了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对) 19.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毛泽东曾强调,“不仅组织上要入党,思想上也要入党”。(对) 20.1945 年党的八大,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新的工作作风”。(错) 21.20 世纪上半叶,时代主题可以概括为“和平与发展”。(错) 22.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冷战”格局开始不断瓦解并在 20 世纪末完全结束。(错) 二、单项选择题 23.1978 年 1...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