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供大家参考。

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沙龙活动 孩子的教育,最好的状态就是家校通力合作,目标一致,让孩子获得更优质的资源,才能高效达成教育目标。实验小学家委会为更好地在班级开展家庭教育互助工作,于 11 月 18 日开展第一次线下家庭教育沙龙。

 沙龙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讨论出目前三年级孩子家长遇到的共性问题:

 1、家长应该是权威管理还是充分民主 2、平时对待手机管控程度 3、孩子对学习缺乏内驱力 4、回家应该先做作业还是先看书 5、如何应对孩子的顶嘴 6、孩子长大没有小时候勤快 7、二孩家长的养育问题 8、兴趣班孩子不想上了是放弃还是坚持 9、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尊老爱幼”的观念逐渐淡薄 针对大家讨论出的问题,家委会计划按照不同类别列入本学年工作计划,一是大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专家讲师线上课堂的方式,进行普及式讲解;二是教育方法的问题,通过沙龙讨论,共同探索适合自己家庭的解决方案;三是习惯养成的问题,通过优秀学生及家长的分享,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推进。

 本次沙龙针对两点进行了深入讨论:一是回家先做什么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重在“教”不是育,教的问题应该跟老师站在一个角度,即使是所谓“自由”的美国教育,也强调低年龄的重复非常必要,当孩子有一定题量积累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理解。所以孩子适当的家庭作业和题目练习是很有必要的。“育”的方面,可以提到回家先做什么的问题,其实能到点睡觉,能完成作业就行,家长要以结果为导向。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总结和提炼学习方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这些事情一定要在小学段培养和,当孩子上了初中,家长就会无能为力。二是关于是否坚持让孩子学不喜欢的兴趣班的问题,比如学钢琴。一位妈妈分享,学琴考验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钢琴因为是全琴谱,反应时间慢,弹奏对孩子很难,五线谱根据位置定位,80%的孩子 2 年淘汰,很难坚持。其实很多人做不了钢琴家,但是很多家长是用“教”的观点来搞“育”,学乐器很难,但是即使难也要求每天坚持弹,不必太在意是不是弹得很好,很长时间,但是每天要有这样一个坚持,通过难的时候选择坚持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毅力和品质力。

 本次沙龙大家就教育的问题达成一个一致,要给孩子留出成长的空间,给她们犯错的机会,不要“控制”和“代办”,需要孩子走的路还是要让孩子自己走。

 实验小学首次家庭教育沙龙圆满结束,大家依依不舍,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谈透,家委会将多提供平台,组织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家长学习,带动孩子进步。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