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耀 胡喻缘 卢先月 贾修苗
摘 要:城乡互助平台是在为城市和乡村间建立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将城市一些最新的信息、先进的技术以及需求在平台上显示,同时乡村一些应季的绿色有机生态食品、闲置土地信息以及想要了解的专业信息放置在平台,同时附带线下城乡互助生态体验。采取一对一模式,距离较近的小区与乡村进行对接,以互联网为连接桥梁,通过设计一款操作简单、人性化的APP来实现城乡间所需业务,并通过分析用户消费情况,将APP与支付端关联,推动经济社会建设。
关键词:城乡互助;生产合作;绿色休闲
中图分类号:F27 文獻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35
0 引言
互联网时代下的人们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乡村乡镇的生活体验成为城市居民们的一个新的消费需求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随之而来的,健康生活的理念越发被人们推崇,绿色有机生态食品需求日益扩大。与此同时另一现象也在发生,农产品滞销现象在中国多地出现,一边是农民守着大量农产品低价难销,一边是城市民想吃有机蔬菜无处购买。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的怪圈不断上演。乡村人口大量进城务工,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多数闲置;城市用房紧张,退休老人想要回归乡村没有途径和资源。造成了城乡两地经济的差距,两地的需求也难以解决,为了加强两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合作与发展,从而实现互联网下的城乡互助。
1 桂林市城乡互助现状
通过网络调查以及通过桂林市区与桂林周边乡村实地走访,用视频以及访谈的方式,考察城市与乡村两地之间存在着各种问题,在考察中发现城市人吃的蔬菜往往是大批量种植的或者是非季蔬菜,想吃到村民精耕细种的蔬菜却很难,而农村人种植的蔬菜却没有好的、方便的渠道去销售多余的蔬菜以至于废弃在农田里,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以及资金的流失等现象问题,由此针对上述问题创建城乡互助平台。
2 城乡互助平台开发
2.1 城乡互助平台框架
本平台由城市的某个小区和与之相邻的乡村组成,由城市居委会和乡村的村委会派出的代表有偿对平台进行后台管理,城市小区居民和乡村村民在平台进行贸易往来,信息读取,平台结构图如图1所示。
采取一对一模式,与距离较近的小区与乡村进行对接,以互联网为连接桥梁,通过操作简单、人性化的APP来实现城乡间所需业务,并通过分析用户消费情况,将APP与支付端关联,城市居民难以购买到绿色农产品,会愿意花更高的价格买到有保证的绿色果蔬,原产地明确的农产品;虽然城市不乏农产品直销区,但来源不明,得不到保障。本平台将采用二维码形式,可追踪产品原产地,且有小区居民代表去实地进行原产地的观察。进行普及推广,引起对乡村的重视,使其城乡互助项目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在多个城市建立城乡互助项目的试点。加深项目的力度并扩展市场,形成产业链,扩大在各个城市的影响力,对农村和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实行,搭建城乡互动的桥梁,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城乡互助倡导的理念是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共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和文化。
在对应的城市社区或村庄举办大型城市村庄互助活动(见面会、仪价会、交易会、体验营等),利用这些活动平台快速的建立起消费者安全信息网络,推动城市社区支持“三农”。参与合作伙伴举办的各类活动,并宣传理念,扩大城乡互助消费者网络。
平台之余,充分利用邮件群发,短信群发,QQ群,电子简报等下线网络互助社区,利用互联网扩大并巩固消费者网络。提供城乡互助生态体验游,当地居民“绿色经营”,与小区居民定点服务,加入管理平台,增加信任度,推出一系列生态体验,缓解了平时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为消费者带去物质以及精神享受,让儿童在生活中进行体验,亲近自然,感受自然魅力。乡村孩童在空闲时间进入市区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进行参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在市区中由小区居民进行有偿照顾,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知识面,开阔视野。
2.2 城乡互助平台运营
城乡互助合作体系主要由线上的APP以及线下的互助服务体系组成,通过人性化的流程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互助,社区支持“三农”,村民惠泽居民。主要为桂林市以及周边村庄解决资源浪费,供需失衡以及较为简单的就业问题,城乡互助平台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1)线上APP。为加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以互联网为连接桥梁,设计了一款操作简单、人性化的APP,并通过分析用户消费情况,将APP与支付端关联。APP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线上产品售卖模块、最新信息发布整理模块和管理后台模块。产品售卖模块主要包括乡村当季绿色有机生态食品,小区二手书籍、玩具、衣服等供用户进行挑选;信息发布整理模块主要包括最新公布的资讯、时事政治、农业技术和小区较为简单的用人需求(如保姆、月嫂等);管理后台模块由小区的居委会和乡村的村委会派代表进行管理。用户在线上APP进行购买自己所需产品,了解最新资讯。
(2)线下活动体验。“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以雨后春笋之速度遍地开花并迅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城乡互助中,针对工作压力大的城市家庭及都市白领以及退休后的中老年人大多数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有与农村相关的回忆,他们要么工作压力很大,要么退休后生活寂寞,为此提供一个能供给他们释放压力、放松身心、丰富生活的娱乐场所;同学,朋友、同事生活节奏快,为他们在工作之余,提供一个健康高尚娱乐活动,使他们暂时远离喧嚣的城市。除此之外,城市子女由于活动面比较狭窄,所了解知识面少,经常出现一个五谷不分的现象,为此提供一个农场环境,城市的孩子知道农场里的各种蔬菜和水果,在玩耍的同时学习自然知识以及科学发展观,知道农业劳动和食物是很难获得的。
3 总结
通过对现在的城乡两地的发展需要分析,我们认为,我们应该为城市与乡镇的互动搭建桥梁建路,促进城乡之间的沟通合作和相互理解,充分利用两地的资源造福两地,带动两地的经济发展。城市和农村自身具备有各自不同的资源基础,因此,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需要分析具有地方和地方权利的资源,充分发挥城乡区域优势,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边关风情等实验农产品,构建更加符合且贴切城乡的互助运营模式,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城市经济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06,(4):118-128.
[2]邵腾伟,吕秀梅.植入Farmigo的城乡互助农业模式优化[J].系统工程学报,2016,31(1):24-32.
[3]李亚红,卢国强,李鹏.发展城乡互助型农业开创食品安全新模式[J].农家参谋,2012,382(7):46-47.
[4]睢党臣,曹英琪.共享经济视阈下城乡互助养老模式的构建[J].长白学刊,2019,206(2):110-116.
[5]李和洋.广西“互联网+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策略[D].南宁:广西大学,2017.
[6]朱启臻.城乡互助[J].人与生物圈,2016,(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区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城乡互助平台开发”(C20SJM00SJ2A)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斯耀(1999-),男,广西河池人,本科;胡喻缘(2000-),男,本科;卢先月(1999-),男,广西南宁人,本科;贾修苗(1999-),女,河北邢台人,本科。
2888501705283
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国际关系理论中“冲突论”的再认识
下一篇:战后日本漫画发展轨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