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画专业地域特色化实践教学探索

[摘 要] 根据新时代高校的育人要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深化思政育人、文化育人、通识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双创育人“六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根据新文科发展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建设金课体系和特色课程建设。广西地域特色中国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在探索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广西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文景观,通过实际探索中国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系统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中国画专业;地域特色;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一般项目“中国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广西地域特色化研究与探索”(2018JGB256);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没骨法在南方地域题材花鸟画创作中的运用实践探索”(2020KY11026);2019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漓江画派中国花鸟画绘画语言探究”(YB201918);2021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漓江画派艺术风格在钦州坭兴陶装饰艺术中的融合研究”(YB2021111)

[作者简介] 陶朝来(1981—),男,广西桂林人,美术学硕士,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兼花鸟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美术学、中国画专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7-0117-04   [收稿日期] 2021-05-28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北接贵州,东北与湖南为邻,东与广东山水相连,南临北部湾,西接云南,西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交界。在这片土地上,世居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12个民族[1],他们有着各具特色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散发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同时有着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和亚热带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因此,在当下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当地地域特色文化来开展教育教学,更能丰富和发展特色教学。以中国画专业教学实践为例,当下高校中国画教学更多的是注重临摹传统经典,外出写生创作教学相对走马观花,在外出写生过程中,教师多是讲解怎么观察、提取,解决画什么、怎么画的问题,缺少更深层次的为什么画的问题。为什么画这样或那样的题材,这些题材美在哪里,有什么文化内涵,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写生考察缺少真正的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同时象牙塔里的艺术青年学生缺少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社会融入接轨的能力,往往画出来了却写不出来,在观众面前说不出来。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意识和绘画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文化使命,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和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人文景观,因此我们把这些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元素融入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学生的深层次感悟。

根据新时代高校育人要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深化思政育人、文化育人、通识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双创育人“六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根据新文科发展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建设金课体系和特色课程建设。广西地域特色中国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在探索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广西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文景观,通过实践探索,加强对中国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系統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此,我们在实践教学课程中突出与广西地域特色文化相结合。

一、突出建设广西地域特色的中国画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形成模块化

三年来的实践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同时要达到在实践锻炼中如何体现出广西地域特色的教学特点,在课程安排中让学生围绕广西地域特色的中国画开展实践考察,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参与社会、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和素质。在实践中符合教育部要求的新文科建设、产研结合、校企合作、融合置换课程等,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将一、二、三年级的实践课程分别和陶瓷绘画、陶瓷刻画、刻陶画瓷与教学实践基地相结合,将教学引入实践课程中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载体,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将专业与日后就业方向融合,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中国画的应用实践,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专业选修的学分,给学生更多自主空间和社会实践,增加了美育和劳动实践课程,更好地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要求。

广西有悠久而成熟的实用美术基础和基地,有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古陶,有流光溢彩的三环陶瓷,北接湖南醴陵陶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实践技术和实践基地支撑,供中国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所用。陶瓷与书画艺术自古就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于学习传统中国画的青年学生而言,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拓宽就业渠道。

钦州坭兴陶有着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广西工艺美术和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重庆荣昌陶一起被国家轻工业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钦州坭兴陶制作工艺独特,雕刻手法多样。钦州坭兴陶生产工艺独特,“搂、挥、辘、挑、熎、光”是坭兴陶六艺古法制作方式,在制陶工艺中自成流派。其雕工精美,沿用传统的浮雕、平雕、线刻、镂雕、堆雕、填彩等雕工技法,用手工在泥坯上直接刻画,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艺术形式融于一体,独具一格,形成了古朴雅致、浑然天成的陶艺风格,从内到外散发着浓郁的地方传统色彩。坭兴陶烧制技艺于2008年6月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8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

鉴于坭兴陶的可塑性和陶艺雕刻的多样性,探索中国画教学实践融入钦州坭兴陶陶艺雕刻中,一是传统中国画教学可以丰富钦州坭兴陶陶艺雕刻的制作方法,丰富钦州坭兴陶的文化内涵;二是中国画实践教学融入钦州坭兴陶陶艺雕刻可以反向促进学院派中国画的教学实践,形成广西地域特色的中国画教学实践的一部分;三是通过交流互进,丰富和促进钦州坭兴陶文化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中国画教学少与社会商业实践相结合,中国画形式融入钦州坭兴陶陶艺雕刻的实践教学体验,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教学生活,又能很好地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实运用相结合,是一种实践教学的尝试,值得去结合探索和实践。

通过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有了不一样的体验,这是广西钦州坭兴陶的工艺特点给广西地域特色的中国画教学实践带来的便利体验。除了可以反向促进学院派中国画教学实践外,还可以丰富学生将来的创新创业体验,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活力。

二、突出写生与考察并重,凸显学生关注社会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写生绘画中同时考察博物馆、美术馆、地域乡土人文及乡村振兴等社会调研,并形成考察报告。摒弃外出写生创作教学中的走马观花,在外出写生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解怎么观察、提取,解决画什么、怎么画的问题;而且要求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画这样或那样的题材,这些题材美在哪里,有什么文化内涵。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文案写作能力。在“广西地域特色中国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探索”实践中注重在教学中与广西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广西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和亚热带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相结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侧重方向开展教学实践(见表1)。

中国画教学模式中存在继承传统与创新创作、地域特色与地方社会文化建设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1)解决继承传统和创新创作协调发展的问题,本教学模式突出与广西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文化相结合开展教学,通过“学传统、画广西”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创新。(2)改变了中国画教学中长期以来重视临摹、忽视写生的状况,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写生与地方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相结合,推进中国画专业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3)改变了传统中国画专业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能创作表现时代精神和人文特色的艺术作品,服务地方文化与漓江画派的建设。

为此,在整个广西地域特色中国画教学探索道路上以“广西地域特色”为基调,整合重组写生与创作一体化课程,打造广西特色中国画教学课程群。(1)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写生重点,以精品课程“山水画写生”为核心,打造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广西山水画写生、南方地域特色花鸟画写生与创作等特色写生创作与教学品牌,努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2)为突出广西地域特色教学,对教学大纲适时地进行修改,增加了有针对性的广西地域特色专业课程。如:地域性花鸟画题材创作、地域山水画形式与风格研习、广西少数民族元素调研与实践、南方花鸟画写生等课程。

三、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中国画人才培养继承传统和创新创作协调发展,改变了中国画人才培养强调传统而忽视创新、突出创新而又忽视继承的脱节问题,本教学模式突出在“正本清源、弘扬国粹”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与广西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文化相结合开展教学,通过“学传统、画广西”开拓创新。

四、架设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桥梁

该项目与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与漓江画派建设相结合,使中国画專业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使之更具生命力。该项目促使中国画教学更有社会实际意义与价值,使中国画专业走出“象牙塔”,与社会紧密结合,进而与地方文化建设结合,培养出一批致力于表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中国画人才。

五、凝练培养模式的本土特色

在突显地域本土特色上:根植本土,有效利用地域人文风情资源,解决教学与生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陷,建构专用特色教材和校外实践基地平台,突显地域本土特色,促进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六、沟通专业建设与画派发展的紧密关系

文化服务社会的有效性在文化建设服务上以名师写生教学为切入点,发挥名师团队优势,带动教学团队建设、写生基地建设和教材建设,将山水画写生教学与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相结合,与绘画流派“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创作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时代作品,探索艺术高校专业教学与画派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学、研新途径和新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项目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学科领域辐射全国范围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并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南一.当代广西少数民族美术教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2]韦衍行,汤诗瑶.钦州坭兴陶作品首次入选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EB/OL].(2018-08-22)[2021-05-01].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1/2018/0822/c1013-30243

602.html.

Exploration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Practice Teaching of Chinese Painting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Course of Chinese Painting Major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Guangxi as an Example

TAO Chao-lai

(College of Chinese painting/Lijiang School of Painting, Guangxi Arts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al requirem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Xi Jinpings educational though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firmly focus on the overall goal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ho have ideals, skill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hav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s and labor education. The  six-in-one moral educ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ural, general,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nd mass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is also deepened.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e should give promin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gold course”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 courses.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course of Chinese painting major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Guangxi highlight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Combining with the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and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 of Guangxi, and through practical explorati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painting major is standardized and systematized,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s strengthened.

Key words:
Chinese painting major;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teaching

猜你喜欢 中国画广西育人 书画名人汇北京广播电视报(2019年24期)2019-09-02和我一起去广西歌海(2019年1期)2019-06-11笨柴兄弟爱你·阳光少年(2019年5期)2019-06-06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美术界(2019年4期)2019-04-28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美术界(2019年2期)2019-04-02毛主席来到我广西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伙伴(2018年1期)2018-05-14文化育人:一草一木皆教育中国德育(2018年23期)2018-02-26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东方艺术·国画(2015年3期)2015-08-20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