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丽美
随着电子书的出现,众多人选择手机、ipad、kindle这类工具作为阅读新载体,同时电商平台的发展,网上买书价格便宜且服务周到,人们对实体书店的光顾似乎越来越少。
在新形式下,也有不少书店不断创新,为顾客打造新型的阅读空间,舒适的空间体验让顾客流连忘返。
一、城市阅读空间呈现新趋势
1、阅读空间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
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及消费升级,人们把书店不仅仅看成是购书场所,对阅读空间有了更高品质的追求,舒适的环境、良好的氛围、精致的服务都成为阅读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附加因素,书店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第三空间”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在他的著作《绝好的地方》中提出的。即在以家庭住所的第一空间、工作职场的第二空间之外,供市民交流、休息、进行知识共享的非正式公共场所,如公共图书馆、咖啡屋等,具有公益性、平等性等特点,培养公共社交能力,提升公民幸福感。
2、逛书店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为了让居民充分利用闲暇的碎片化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居民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获取阅读资源的便利度,书作为零售与服务的一部分,已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空间,各大城市涌现出形形色色的新型阅读空间——文化活动中心、书苑、书院、书馆,还有藏书楼、教育空间、绘本馆,阅读甚至进入人们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场景,如咖啡馆、医院输液室。
人们走进这些特色化的阅读空间,在店里闲逛,在书与书之间巡游,是一种享受,逛完了来喝一杯咖啡或茶,捧读一册书,自成一道风景,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新型阅读空间跨越了不同产业,改变人们对书店的刻板印象——陈列图书的单一卖场模式,书店将人文、艺术、创意融入空间的创作,将其变成好玩的文创天地和跨界的人文美学空间,渗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各种时尚生活方式展示的场所。
3、城市阅读空间为分享提供了场景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发生了变化,信息接触的行为模式由AIDMA法则转化为AISAS法则,在“注意、吸引、主动搜索、行动、分享”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刷屏”的无意识宣传行为。如今,消费不再是单纯的消费,更需要分享,满足消费者“不仅能用、能吃、还能晒”的需求。“晒”行为本质上是网友们塑造并表达自我的方式,也是一种在众声喧哗环境下的仪式感。但要引发“晒”行为,也需要一定的动力驱使。
4、企业参与阅读习惯的培养
产品同质化,消费者对商品的追求由功能属性上升到精神属性,书具有文化属性,企业在进行品牌宣传时,与书或书店关联起来,能为品牌注入文化价值,提升品牌的附加值。诚品书店经理李介修认为所有的零售业中,只有一个行业一直在坚持专业经营,那就是图书业,他认为专营是一种自我限制,应该从专卖走向复合式发展。1974年,日本西武百货创办人水野诚一最早将百货与大型书店结合起来,让书店进入百货,分门别类摆放书籍,吸引了大批爱书之人前往西武百货读书。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线下实体店,用不同的方式为顾客提供阅读的机会,星巴克出版了第一本杂志《豆子的故事》,杂志呈现了 8 位有趣有爱的星巴克好伙伴和咖啡豆之间关于种植、烘焙、诠释、设想的故事,杂志在星巴克的各大门店上架,星巴克的杂志,为咖啡爱好者增长见识,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仅局限在专业书店。
二、新型阅读空间的传播策略
1、品牌命名凸显书店的定位
品牌命名需要考虑品牌主的经营理念、行业的特点、市场竞争环境、字形字义的可识别性、时代感、流行性等因素,新型阅读空间的命名突破了传统书店的单一化模式,个性化命名让阅读空间更有内涵。
单向街图书馆于2005年底,由媒体人许知远与张帆、于威、吴晓波等13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立,名字取自德国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
由于图书的单价低,利润薄,书是单向街图书馆唯一的收入来源,即使与门店是免租抽成的合作模式,收支平衡也难以维持。想在市场立足,单向街在经营模式上进行创新,提升自我抗风险能力。单向街图书馆更名为单向空间,根据目标读者的喜好进行个性化布局,延伸多条业务链,开发系列单向系产品。单向空间出版的杂志《单读》,每期设一个主题,由许知远和一些著名知识分子共同撰写;丛书《单谈》将历次活动嘉宾的精彩演讲,汇集成书;单厨是每个空间内的咖啡和美食产品;单向历是开发的文创产品。
单向空間针对年轻化受众,还打造微在系产品。兴趣社区平台《微在》,为用户提供具有爆点的娱乐信息;微系列衍生的视频节目《微在涨姿势》;探讨两性关系的栏目《微在不懂爱》。但“微在系”产品在调性上与单向空间已有的品牌形象关联度不大,最终放弃微系列业务,深耕单系列产品——围绕阅读和思考,输出有深度的内容和体验。
2016 年,单向空间和腾讯新闻联合出品了访谈节目《十三邀》,这是国内第一家书店推出的具有人文属性自制综艺节目,深受新中产人群和高知人群欢迎。从单向空间的子品牌命名历程可以看出,单向空间不再是一个单纯以书籍为卖点书店品牌,单向空间每一个子品牌的建立,以单系列的品牌精髓为原点,丰富单向空间的品牌内涵。
2、利用公益提升阅读空间的美誉度
关注弱势群体,制造传播的话题。在1995年,诚品就举办了全台湾第一次女性书展,把目光聚焦在女性群体上,展出女性作者的作品和书写女性的作品,让更多人认识到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弱势处境,表达女性的诉求,关注女性的命运。诚品也不断举行以女性为主题的活动,如“女性艺术周”、“女性私房书票选”等,不断为女性群体发声,符合当时女性意识觉醒的社会思潮,也起到了助益女性平权运动的作用。通过公益主题展,许多青年人第一次在诚品知道了“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思潮,让他们开始接触台湾以外世界的讯息,诚品为台湾社会带来了新鲜的风气,引领全民的阅读与思考。
为弱势群体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十月咖啡书屋以有梦想的年轻人为目标对象,定位为一家富有文艺气息和新青年思想的书店,并由北京工商大学大学生创业团队负责运营,书屋不仅为大学生营造文学氛围,还举办各种分享会,汇聚文学青年。北京各大高校的创业团队在书店举办直播活动,如《青年夜谈》活动,聚焦深度读书分享,让有价值的观点在年轻群体中流动起来,书屋为众多怀抱创业理想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成长锻炼、走向社会的平台。
3、利用快闪活动拓宽阅读场景的边界
当当用70万本好书在盒马生鲜北京超市打造了一场精神粮仓的快闪店活动,当当依据干货、冷冻、海鲜、水果、蔬菜等不同的区域特色,设置专属的书单,如梁实秋的《人间食话》,汪曾祺的《食事》,《烤肉笔记》,《水果史话》等等,以书配菜的形式将阅读与食物连接起来,激活了大众生活气息浓厚的菜市场场景,顾客手握美食书单,可以边逛超市,边玩搜罗主题书籍的寻宝游戏,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新的阅读入口,在游戏中让阅读趣味十足。
精心设计的场景语言,重视顾客的心灵感受,让买菜成为顾客欢迎的打卡方式。调料区展示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的“花椒相当于香料世界的跳跳糖”,犹如一枚游戏彩蛋,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蔬菜区张贴作家二混子的 “多吃深色蔬菜,手握青春底牌”,让人忍不住多买几把深色蔬菜。这类广告语言将书中作者的文化精髓赋予到具体的商品,拥有精神寄托的商品瞬间变得高大上,拉近用户和美食文学的距离,让身处菜市场的用户,买到的不只是食材,而是饮食哲学和生活趣味。
4、会员制让受众拥有归属感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成本不仅仅是货币的支出,还包括来实体书店所耗费的时间、体力、精力,以及购买风险。很多实体书店采取会员制形式,在书店通过会员制,让用户拥有会员的专属体验,增强顾客主人翁的意识,用户角色由被动变为主动,即从“受品牌商引导的被动需求和单纯的商品购买者”转变为“从自身主动需求出发而牵引品牌商进行研发生产的参与者”。
诚品书店通过会员制,培养了一大批忠诚度高的消费者,并与诚品长期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诚品会员卡的门槛高,想拥有“诚品人”会员卡,先要在诚品店办理累计卡,当消费累计约2000元人民币后,才可以更换“诚品人”会员卡,即使成为“诚品人”,优惠的力度也不大。“诚品人”会员卡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对自身審美价值的肯定。诚品庞大的会员群体表明,会员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认同感,顾客因诚品的高品质体验,愿意接受诚品商品的高价位,诚品为会员制造了一种认同,在诚品购物,就是赞同诚品所宣扬的一种文化理念与生活方式,会员也成为了符合诚品价值美学的中产阶级。
参考文献:
[1]刘颖.北京阅读空间漫游指南[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08).
[2]林静宜.诚品时光[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03).
[3]品妹.当当用70万本好书建了座精神粮仓,把诗和远方藏进菜市场. [EB/OL].https://www.cmovip.com/detail/5822.html
猜你喜欢单向诚品书店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十七期)出版人(2019年11期)2019-12-19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十四期)出版人(2019年8期)2019-08-26单向空间出版人(2019年4期)2019-04-16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出版人(2019年2期)2019-03-16单向街书店: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阅读(书香天地)(2018年12期)2018-05-14诚品老板吴清友:精明之后更浪漫读书文摘·经典(2018年1期)2018-01-10诚品老板吴清友:精明之后更浪漫意林(2017年17期)2017-10-11知世界文苑·感悟(2017年2期)2017-02-07在书店小朋友·快乐手工(2015年5期)2015-06-06 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改革问题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军队数据素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