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鑫
【3−6岁儿童指南】:
常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小班是幼儿常规教育的关键时期,常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小班常规培养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呢?我将针对常规教育的几点注意事项来谈谈小班的常规教育。
曾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道: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园一个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发展。
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困难,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自理能力非常有限,又活泼好动,如果不培养幼儿的常规意识,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就难以确保正常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确立常规教育的目标要求
小班常规的内容可以分为:社会交往规则、群体性规则和个体性规则,社会交往规则是指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必须遵守的品德行为规范,是幼儿社会化的最直接的内容,群体性规则主要用以保证集体生活,游戏和教学的顺利进行、形成幼儿的集体观念。个体性规则主要是维系个体健康发展的行为要求。通过常规教育可以逐渐形成幼儿正确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体系与相应的行为方式。
1、良好的师幼情感是前提
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前提。小班幼儿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中,周围没有熟悉的亲人,心理上不适应,会让幼儿感到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这个时候,老师要用爱安抚幼儿情绪,让幼儿信任、喜爱老师,从而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弱,刚进入幼儿园,有些幼儿不会自己脱裤子、提裤子,教师要要帮他们脱裤子、提裤子。
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吃饭,教师还要喂他吃。新学期开始时,还会有些情绪很不稳定的幼儿,教师要想办法哄好。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去体贴幼儿,让幼儿得到安全感,让幼儿不怕教师,爱上教师,爱上幼儿园,从而与幼儿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基础,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2、多样化的方法是重点
幼儿良好常规的的培养是在不断的巩固中建立的,这个过程是长期的、缓慢的。这需要班上的两位教师教育方法、教育要求统一。在给孩子们制定常规时,3位老师必须要达成思想的一致性,如果在常规训练时,老师们的方法、要求不相同,各种制定各自的常规,会让幼儿弄不清楚到底该怎么做,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常规不但没有学会还会是孩子思想混乱,养成散漫的习惯,不利于幼儿常规的培养。
所以在指导幼儿常规训练前,老师们可以多在一起商讨、沟通制定班中的常规,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各时期的重点目标,做到常规培养的统一性与持续性。
3、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
“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这是著名的教育学家加里宁曾说过的一句话。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好坏分辨能力较差,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的成长起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修养,把做人与教书结合起來,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尤其要注意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给幼儿的生活常规指导带来不良兴趣提高起来。比如叫孩子爱惜粮食,不要有剩饭剩菜,自己每顿就得吃完;叫孩子遵守秩序,喝水吃饭时排队,自己就不能插队;
二、采取正确的、恰当的教育方法
初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活动都不熟悉、不适应,也不习惯按相对一致的要求去行动,经常出现违反规则的现象。因此。就需要老師进行耐心教育。我们针对各项活动中的常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实施教育,并注意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示范、模仿法、语言指导法、情境教育法、游戏练习法、表扬、激励法等。
三、适时地讲解、示范给幼儿以正确的概念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
幼儿在午睡时老师会要求孩子们安静午睡,可老师却在聊天或者接电话,这样孩子也会和其他小朋友说话,如果老师安安静静的看午睡,想说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说话的念头。可见,老师要严格要求自身,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四、重视表扬与鼓励在良好生活习惯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幼儿入园不久,我发现绝大多数幼儿玩具玩后随手丢在一边,我一直在认真,想找出解决心问题的好办法。当我发现班级一个小朋友每次玩完玩具后都能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而且能帮助别的小朋友收拾玩具时,我便及时表扬了她。每天游戏后许多幼儿纷纷效仿她的样子认真地收起玩具,我及时表扬了他们,为了巩固这一习惯。还用小粘贴表扬他们,培养了幼儿的良好活动习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这样说:小孩是喜欢称赞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好话,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喜欢有人批评他的。其实幼儿之间的榜样作用也是巨大的,当有幼儿在某方面做得好时,教师要及时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其他孩子在老师表扬的暗示下纷纷模仿,希望老师也能表扬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教师可以在教室内专门开展一个专栏,记录孩子们的常规活动,把每个孩子的照片贴在专栏里,如果“xx吃饭不挑食、xx午睡自主睡觉”可以在相应孩子的照片下面贴上小红花,充分发挥同伴建间的榜样激励作用,这样既记录了幼儿的情况,同时也激励其他幼儿不断努力
五、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习惯在家庭中得以强化
教师应树立幼儿园与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大教育观。教师不但在幼儿园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更应该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以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家庭中得到强化。
如: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生活习惯得以巩固。要求要细致。比如要求吃饭时小勺的拿法,午睡时小鞋的摆放等等。便于家长全面了解本月教育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家中配合幼儿园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必须坚持家园配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持之以恒地要求,才能更快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无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会努力抓住幼儿成长的关键期……
猜你喜欢小班常规榜样再去小班看看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1年9期)2021-10-18常规之外小资CHIC!ELEGANCE(2021年36期)2021-10-15爸爸的名字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9期)2021-09-22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20年8期)2020-12-23破常规 获巧解读写算·高年级(2015年12期)2015-12-12榜样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榜样网络传播(2009年10期)2009-10-30榜样网络传播(2009年6期)2009-08-07榜样网络传播(2009年5期)2009-05-26粗和细幼儿智力世界(2006年1期)2006-01-20 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设计
下一篇:小班幼儿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