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饶市立医院食堂,经常能看到贫困户汪飞燕忙碌的身影,她蒸的包子和馒头如今成了食堂的明星食品,供不应求,医院职工们好评不断。每每说到这,汪飞燕的脸上就露出欣喜的笑容。
汪飞燕出生在信州区朝阳镇下源村,由于小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单腿肌肉萎缩,左脚畸形蜷曲,行走艰难。“虽然这孩子腿脚不好,但脑袋不笨,也很堅强。她刚学走路的时候,总是站不稳,后来就用屁股一顿一顿地向迈步。”时隔多年,汪飞燕的母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眼圈泛红。小时候的飞燕比同龄人更早懂事,父母亲忙着干农活,她就在家喂鸡喂鸭、做饭洗衣,为父母分担家务。“我的双脚行走不便,但还有双手,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汪飞燕说道。邻居们提起汪飞燕时都纷纷夸赞,她和别人的女儿相比,一点不差!
2017年,上饶市立医院开始派驻工作队到下源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经常到汪飞燕家探访,了解情况,宣传扶贫就业政策,但更重要的是给她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驻村工作队在几次走访后了解到,汪飞燕喜欢做面点,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正好当时市立医院新开设营养食堂,需要一名面点师。于是驻村工作队与结对干部沟通后,决定对她进行订单式培养。经过多方联系,汪飞燕跟着市里的一位面点师傅学习了一段时间。
如今,经过培训的汪飞燕能熟练地制作各类面点,并且每个月可以赚到四千多元,家里有了稳定收入。“多亏了工作队的指导,让我30多岁还学到了新的技术,平日里虽然早起辛苦些,但是能够有自己的一份收入,一份工作,我相信靠我自己认真做事,日子会越过越好。”汪飞燕坚定地说道。
近年来,汪飞燕不仅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鼓舞着身边的村民,也用实际行动带领着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2019年10月,汪飞燕鼓励本村待业在家的贫困户彭朝兴跟她一起去医院食堂学做面点,通过带“徒弟”的方式,做到了“传帮带”脱贫。
一个努力朝着美好生活拼搏的人,会感受到整个世界都在为你鼓劲!如今的汪飞燕,活成了“向日葵”的模样,坚强、乐观,而且收获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史慧芳
猜你喜欢 上饶市面点工作队 注重创新与完善 助推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中国食品(2020年16期)2020-08-31上饶市脱贫攻坚图片展老区建设(2020年9期)2020-07-24上饶市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现代营销·学苑版(2020年5期)2020-07-23扶贫工作队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3期)2019-07-05中式面点的造型艺术探讨食品界(2019年4期)2019-05-05中式面点制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5期)2018-05-30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公务员文萃(2018年2期)2018-03-12中办国办:根据贫困村实际需求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四川党的建设(2018年1期)2018-01-22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生活(黑龙江)(2017年12期)2017-12-23上饶市中年人群参与篮球运动的现状分析青春岁月(2016年23期)2017-04-26 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司法官”观《司法观》
下一篇:艾喜红:致富带头人的兴业助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