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项目的建议书1 无棣县新海工业园规划面积50*方公里,是我县五大工业园区之一。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县委、县*决定由黄河三角洲融鑫集团有限公司(原无棣县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集中供热项目建议书,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无棣县新海工业园规划面积50*方公里,是我县五大工业园区之一。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县委、县*决定由黄河三角洲融鑫集团有限公司(原无棣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建设园区集中供热工程。
按照县委、县*统一部署,我公司于2009年开始筹建无棣县新海工业园集中供热工程,历时二年,投资3700余万元,建成1×35 t/h供热锅炉及配套设施。按照国家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20xx年8月17日市*组织了项目连审会议,会议邀请了市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局、经信委、供电公司、安监局及县*等有关单位。会上,各单位都从本部门的角度,对项目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看法,为项目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会议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我公司积极建设,尽快投产,以便项目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于20xx年9月5日,市*签发了该项目的核准通知书。至此,新海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立项工作完成,下一步我公司将完善项目建设手续和注册手续,以使项目建设得到全面完善。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镇原县西区集中供热工程
项目地点: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城区
建设主管单位: 镇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负责人:罗金海
项目概况及规模:镇原县城西区集中供热范围包括:东至水荫路,西至环城西路,南起滨河路,北到环城北路,总供热面积:90×10 m2。拟建设热源厂一座,安装两台29MW链条炉排热水锅炉。结合现状在供热范围内考虑建设8座小区热力站。本项目只考虑热源厂至小区热力站的一级供热管网,一级供热管网最大供热半径2.088km,最不利环路长
2.72km。一级供热管网总长3.65km(双管敷设).在供热范围内最大管径D529×8,最小管径D273×6。
二、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的"必要性 4
镇原县城西区东至水荫街,西接互助沟,南临茹河,北连玉皇山,东西长2350米,宽425米,总占地面积1500亩。自2009年以来,县委、县*高度重视西区的开发和建设,将西区定位为商业中心区和体育综合中心,为县城副中心,现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已完成西区1200亩土地整*并达到开
发和建设标准,正在全面进行新城区经济开发及基础设施交通道路建设。而城市集中供热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发展水*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中先导性、全局性的基础产业,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功能的需要,对能源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更好的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起着积极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势在必行,工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三、项目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①镇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②镇原县县城总体规划及城区地形图;
2、主要采用的规范及标准有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1]8号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等
四、项目编制技术原则
1、根据镇原县城区供热现状,在已批复的各项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的资金状况,选择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供热效果,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水*。
2、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保证与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匹配。
3、提高集中供热的自动控制管理水*。通过经济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工程方案,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为满足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本工程热源厂锅炉烟尘处理系统选用高效、脱硫水浴除尘器。同时锅炉灰、渣及时外运,作为建材原料。
5、供热管网敷设采用直埋敷设,并尽量利用自然补偿,管道埋设深度一般在1.2m左右。
6、为了充分节省能源,便于今后系统的调节,运行安全可靠,采用“质量—流量调节”。
7、热源厂适当考虑今后扩建的可能性,供热管网适当考虑利用已有管网,确保项目的经济有效性。
8、热源厂与管网采用微机进行监测与控制,同时采用先进的事故报警技术,确保调度人员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科学管理。
五、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热源厂建设
本工程将新建热源厂一座。在热源厂用地范围内建设锅炉房(近期安装两台29MW链条炉排热水锅炉)、引风机房、生产辅助用房(包括循环水泵间、水处理间、变配电室、装载车库、机修和仓库、分析室、办公室、倒班宿舍等)、地磅、煤棚、输渣廊及渣仓、渣场、烟囱、除尘器等建(构)筑物。
2、一级供热管网及热力站建设
在供热范围内敷设一级供热管网3.65km(双管敷设)。最大管径D529×8、最小管径D273×6。在供热范围内设置热力站8座。均为新建。
六、项目投资估算(近期)
工程估算总投资6700万元。
七、经济及社会效益
县城西区集中供热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改善了镇原县西区区域投资环境,带动西区土地开发和升值,促进西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全县城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该工程的实施是一项民心工程,其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工程建设十分必要 。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具有优越性主要是与分散供热相比较而言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集中供热用的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而分散供热的小型锅炉热效率只有60%左右,或更低。因此城市集中供热代替分散供热综合起来可节约20/FONT>30%的能源。
2、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城市污染主要来源于煤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烟尘。集中供热的锅炉容量大,
有较完善的除尘设备,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除尘率可达90/FONT>98%,甚至更高,能有效降低城市污染。
3、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城市集中供热对于方便人民生活,节省城建珍贵用地,缓解城区用电紧张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岛市集中供热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供热面积以达400多万㎡,城市热化率以达8.1%. 在青岛市向国际化大城市的迈进过程中,城市集中供热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城市集中供热的作用和基本原则是什么?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供热推行集中供热的方针和原则是"坚持因地制宜,广开热源,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严格限制新建分散锅炉房,对现有分散锅炉要限期逐步改造,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的普及率。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