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10篇】

数学小论文1  摘要:  “黄金分割”是初中八年级的教材内容,虽然所占篇幅很少,但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却非同小可。  关键词:  黄金分割;0.618;勾股定理;维纳斯雕像;最后的晚宴;蓝色多瑙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小论文【10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小论文【10篇】

数学小论文1

  摘要:

  “黄金分割”是初中八年级的教材内容,虽然所占篇幅很少,但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却非同小可。

  关键词:

  黄金分割;0.618;勾股定理;维纳斯雕像;最后的晚宴;蓝色多瑙河

  “黄金分割”听起来都美,它虽然在初中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少,但它给我们的感受却美不胜收。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间的数字比例关系,即将整体分成两部分,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是0.618.“黄金分割”不仅是比的延续,还是促进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以及审美意识发展的延续。

  数学越来越贴近于我们的生活,尤其是“黄金分割”这部分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黄金分割”在几何作图、建筑设计、美术、音乐、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着极其广泛的作用,它和古希腊著名学者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勾股定理”齐名,被誉为几何学中的两大瑰宝。

  我国*中的五角星,它的各边是按“黄金分割”划分的,顶角是36度的等腰三角形被称为黄金三角形,长与宽的比是0.618叫黄金矩形,不但名称好听而且展现的图形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黄金分割”在建筑或造型中处处展示着数学的这一美感。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设计巧妙,挺拔秀丽,印度的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古埃及的金字塔横卧在埃及基沙台地上,姿态雄浑而优雅,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美丽的维纳斯雕像美妙绝伦,为世人所赞美,还有古希腊的巴特农庄神庙……这些举世瞩目的建筑中都蕴藏着神奇的“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的美感在美术、音乐等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许多名画的主题就落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世界名画《最后的晚宴》中犹大的位置就处在“黄金分割”点上。中外不少著名乐章,像《十面埋伏》《命运》《蓝色多瑙河》等的高潮都落在全曲的0.618处。艺术家们认为弦乐器的`琴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姿态优美、翩翩起舞的舞蹈演员,他们的腿和身体的比也近似于0.618,看上去感到和谐、*衡、舒适,打开地图会发现那些好茶产地大多都位于北纬30度左右。特别是红茶中的极品“祁红”,产地在安徽的祁门,也恰好在此纬度上。这不免让人联想起许多北纬30度有关的地方,奇石异峰,名川秀水的黄山、庐山九寨沟以及衔远山,*三大淡水湖也都恰好在这“黄金分割”的纬度上。

  人在环境气温22℃~23℃下生活,会感到最适宜,因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而这个气温也恰好是体温的0.618倍,在

  这一环境温度下,人的生理功能、生活节奏及新陈代谢水*都处在最佳状态。

  “黄金分割”还与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惨烈战场有着不解之缘。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制造的宝剑、大刀、长矛等武器,也都体现了这一比例关系,使之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所有战争史学家一致公认,前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格勒保卫战就发生在战争爆发后的第十七个月,德军由盛而衰的第二十六个月时间轴线的“黄金分割”点上。

  “黄金分割”是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多的数学美学问题,有了它生活就显得更多彩,我们通常看到的课本、桌面、黑板面都设计成宽和长的比为黄金比,以引起美感,在拍照时,我们常把主要景物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显得更加协调悦目,舞台上报幕员报幕时,总是站在近于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这样音响效果更好,更加自然大方,模特的身材之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是由于他们的肢部是在身体的“黄金分割”点上,膝盖又在腰部以下部分的“黄金分割”点上,普通树叶宽与长的比,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比也近似于0.618,一瓶花放在桌子的0.618处最好看,甚至于时下流行的面部整容手术,也是使人的眼睛和嘴巴处于整个面部的“黄金分割”点上。

  “黄金分割”的超凡魅力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处不在。0.618被公认为最具审美意义、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黄金分割”是整个初中教材中与生活联系最密切、最富有美感、最耐人寻味的内容。

  参考文献:

  卢万兵.奇妙的“黄金分割”[J].数学教学研究,20xx(11).

数学小论文2

  一年一度的双11“剁手节”来了。

  今天下午,妈妈坐在沙发上,翻看着天猫里面的商品准备在明天双十一抢购。我一直想买一个做奶茶的工具,妈妈是一个实用主意者,没有用的东西一般都不会买回来。我很担心提出需求后妈妈不给买,又说我乱花钱。忍不住内心的想要还是说了出来。

  “妈妈可以给我买个玩具吗”?我轻声细语的问。妈妈说,只要我能回答她一个数学问题可以买,我爽快的答应了。我们搜了做奶茶的工具,出现了许多的旗舰店,其中有两家销量最好的都各有各的优惠。它们一套都是68.5元,但是甲店是买两套送一套,乙店是打七折。我要买三套,妈妈问我哪一家便宜,我说甲店是68。5×2=137元(3套),乙店是68.5×3=205.5元,205.5×0.7=143.85元(3套)。143.85大于137,所以甲店划算。当我准确算出答案时,妈妈很爽快的我买了做奶茶的工具。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要找到数学的乐趣,遨游在数字的海洋里。

数学小论文3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差不多,都是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16:4的比值是4,那4:1的比值也是4,再仔细观察一下两组数。16到4是除以了4,4到1是除以了4,也就是说“16:4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了4”,比值依然是4,那么反过来看4到16是乘了4,1到4是也是乘了4,就说明4:1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成了4,比值依然是4。

  从这一个例子中就可见一斑了,所以,我们才得出了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0除外,比值不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如果前项先乘,后项再乘那就不行了;也一定要是“相同的"数”,如果不是相同的数,一个乘3,一个乘4,那就更不行了;当然,0就要除外了!

  我在这里可是给大家提了个醒呦,六年级的朋友们可一定要注意哦!

数学小论文4

  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外出旅游了3天,家里的日历没有撕。回家妈妈撕日历的时候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这3张撕下来的日历上的日期数之和为60,那么我们回家是几号(因为妈妈知道我从来不看也不问日期的)?于是我动起了小脑筋想:这3天是连续的,那么它们的日期数应该是3个相邻的数,于是,我先把它*均分,即得60÷3=20,再用加(减)1的方法,即得19、20、21,那么我们回家不就是21号,妈妈看了看,把那3张日历给了我,我一看,笑了。

数学小论文5

  6月15日星期二今天

  我醒来时已经8:00了,爸爸妈妈早就吃完了早饭,于是我决定自制一份营养早餐——黑芝麻豆浆。首先拿出豆浆机,再把洗净的1杯干黄豆、1/5杯黑芝麻放入豆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启动。经过20多分钟的“轰隆轰隆”,黑芝麻豆浆终于做好了。我喝了其中的1/5,其他的由我家3个人*均分。

  简单地吃完早餐,爸爸就带我去*湖大润发shopping!临走前,妈妈嘱咐我们买一包黑木耳,于是,我们开始在玲琅满目的货架上选购。爸爸一直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坚持要买贵的那包黑木耳。可是,到底哪包贵呢?这就得看单价了。先看这一包,15元150克,15÷150=0.1元/克,再看那一包,12元100克,12÷100=0.12元/克。0.1元﹤0.12元。哦,原来是第二包贵,那就要第二包了……这次购物,我们共花了136.8元。

  回到家时,已经11:30分了。我感到有些疲倦,但我很开心,因为我已经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数学小论文6

  1月10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妈妈给我讲下学期的数学题。

  在讲数学之前,妈妈考我乘法口诀。我觉得也太简单了吧!妈妈说一句我就答一句。我回答的很快,不一会,妈妈就说:我都不知道该问什么了。我心想:哈哈,考不住我吧!这时候妈妈考了我一道加法题,由于妈妈第一题考的很简单,我就放千万个心,胸有成竹的对妈妈说:继续考我吧!可是,考第二个题的时候明显比第一个难,我一时说不出话来。妈妈说:那你考我吧!我爽快的答应:行!我的心里想:看我怎么把你考糊了。我一连考了好几道题都没难住妈妈,我虽然有点小小的失望,但我还是很佩服我的妈妈的。妈妈好象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妈妈给我讲起了她小时侯的事情。

  妈妈说:我在小的时候,老师留的作业非常多,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学习不好,老师留的作业从来不写,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让她去我家写作业,然后她就高高兴兴的去我家写作业了,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我就不停的给她讲,后来.....

  最后,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宝贝,想要学习好,就要跟好孩子学。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心里。

  这就是我今天学数学遇到的事情。

数学小论文7

  小狐狸在森林里新开了一家零食店,可热闹了。

  小猴、小猪、小鸡他们约好要一起去小狐狸的零食店去买吃的。小狐狸店里的商品有许多种类,有薯片4个森林币,薯条5个森林币,可乐3个森林币,凉面5个森林币,冰棒1个森林币,泡面6个森林币等等,小鸡他买了|杯可乐、1碗泡面、|包薯条。那他应该给小狐狸是3十6十5=14个森林币。小鸡付完钱高高兴兴的抱着手中的零食回家了。小猴他只买了一根冰棒、2包薯条、1碗凉面。那小猴应该付给小狐狸的是1十10十5=16个森林币。小猪的胃囗大他买上面这些好吃的东西而且都是5倍,小猪拿好了这些吃的马上付给小狐狸150个森林币转身就走了,刚走出零食店就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叫起来“错了”原来小猴还在旁边,他说小猪你多给了小狐狸森林币,应该是(4x5)十(5x5)十(3x5)十(5x5)十(1x5)十(6x5)=120个森林币。可小猪你给了150个森林币给小狐狸,小猪羞红着脸他可不想听小猴的唠叨,一转身在小狐狸手里拿回了30个森林币逃跑了,小狐狸傻傻望着他们笑了。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数学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在别人面前有展现自我的能力。

数学小论文8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思想的必要性

  1、类比的价值和意义

  类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教授为主,而对于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关注及应用则较为欠缺。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其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对学生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多数教师面对新课标一时手足无措,那么,有没有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呢?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最为常用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类比了。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高中数学教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于类比思想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通过类比,可以探究新的知识、方法,寻求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探索数学规律。由于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的一种猜测、推理,从一个已知的领域去探索另一个领域,而这正符合学生的好奇、愿意了解陌生世界的心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新的知识。

  2、类比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提出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当学生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当有了类比的意识,他会联想一个在形式或方法上较为熟悉的问题来进行类比,发现其内在联系,架起桥梁,沟通知识与知识、方法与方法之间的关联,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类比,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旧知识能够引出新知识,而通过新知识的学习能够巩固旧知识,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相似性与可比性进行分析,可以利用旧知识进行高效学习,同时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联,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类比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一种大胆而合理的推理手法,类比思想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类比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思想的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中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与系统性,使得高中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与日常联系较少,而要对高中数学中的抽象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理解吸收,就必须经过“再创造”。在现代教学中,数学通常作为已经成型的知识体系被摆上课堂,通过对这一学科进行形式化的演绎,让学生了解其运算过程。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扰。从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分析,我们发现,必须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再创造”,让学生通过思考、假设、求证等过程高效而深入地认识数学问题。教师应将自己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最终相对独立地完成数学思维的建构活动。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数学教学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数学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活动的内在乐趣。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和追求,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相关知识作为教学的源问题,将即将学习的知识作为目标问题,而教师则在其中合理地设置问题衔接,让学生通过对源问题的发散与深入发现并解决目标问题,达到新、旧知识的有效连接,通过对类比条件的探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新、旧知识的有效类比,从而达到学生教学主体的效果,同时运用成功机制,提高学生的类比能力。科学的类比,可以使我们的结论更加接近真理;类比猜想,可以丰富人们直觉思维中的“知识组块”,训练人们的直觉类比能力。所以加强类比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创造力。固然,欧拉从有限到无限的类比,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并不意味着类比总是可靠的。类比既具有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一面,也有能把人们引入歧途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类比,既要大胆地使用类比,又要严格证明。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类比思想进行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对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同时也是对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类比思想为基础,抓住两系统间的相似之处,利用类比这座雄伟的桥梁,将信息不断地过渡,并不断地证明,使其科学化,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升华,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小论文9

  数学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它还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除了数学书上的题目,在生活中也充满了数学问题。不信?咱们就来瞧瞧。

  最近,购物中心举办店庆活动,各种商品打起了折扣,降价力度很大,我的“购物狂”妈妈早就心动了。今天,妈妈带上我迫不及待地赶到了购物中心,只见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陪着妈妈这里逛逛,那里看看,不一会儿我觉得口干舌燥,便请妈妈买杯奶茶解解渴。妈妈想了想,狡黠地笑着对我说:“想喝奶茶没问题,可是先得回答我的问题,怎么样?”唉,妈妈真是不放过一点点考验我的机会啊!我犹豫了一下,想想香甜嫩滑的奶茶,最终还是投降了。

  “好,你听仔细了:我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考察了A、B两家商场;我看中的一款电脑标价都是5980元,但优惠方法不同:A商场全场九折。B商场购物每满1000元送100元现金,你算算哪家商场的价格更便宜。”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1000-100=900(元),900÷1000=0.9=90%=九折,两家商场一样便宜。”妈妈笑了笑:“你确定吗?”看着妈妈意味深长的笑容,我犹豫了,决定用笔来算一算:

  A商场:九折=90%,

  折后电脑的价格:5980×90%=5382(元)

  B商场:5980÷100=5(组)……980(元)

  5×100=500(元)

  5980-500=5480(元)

  5382元<5480元

  “哦,原来A商场的更便宜一点!”

  我恍然大悟,妈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数学题目不能靠直觉判断,要用数学思维理性分析、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妈妈请我喝奶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美美地喝了起来……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的内容,只要用心观察,仔细思考,就一定能够获得新的发现。让我们搬开“直觉”绊脚石,更“理性”地向数学出发吧!

数学小论文10

  一、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必要性

  (一)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数学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涉及一些数学相关知识的人物、历史时,可以利用课堂上的3~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下,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将高等数学中繁杂的数学符号、计算公式和有趣的数学历史相融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高等数学学习中。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科学的"一个步骤。将数学发展的历史真实地展现给学生,是数学这一学科应该毫不犹豫地担起的职责。”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师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将数学史内容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教学中,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基础弱,底子薄,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自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的内容,从数学家们发现、发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等数学中的公理、公式,解决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树立学习信心,改变高等数学枯燥乏味、一味证明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将数学史蕴涵的思想、方法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中

  弗赖登塔尔在《作为教学任务的数学》中指出,数学概念、公理及数学语言符号等,包括数学问题解决,不应机械地灌输给学生,或仅是由结果出发,推导出其他数学知识的方式,这种颠倒的教学法掩盖了创造性思维过程,即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该重复人类的学习过程,而应该进行“再创造”。数学史烙印着数学家处理数学问题的痕迹,其中蕴藏着数学家处理相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归纳推理、概况分析、类比猜想等逻辑思维方法及跳跃性的直觉思维方法,这些恰是数学教学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数学中的这些思想、方法应该利用数学史选择典型的数学史题材,分析数学家发明、发现过程中的心智活动,透析数学家的脑海里的灵感,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启迪思维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斯金纳(Skinner)说:“如果我们将所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最能传承一门学科本质的就是这门学科的历史,高等数学也不例外。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完高等数学课程之后,由于多种原因,除少部分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外,其余知识都会慢慢淡忘,留在学生大脑中应当是高等数学独有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正是高等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所在。数学史在这些方面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数学思想的提炼和方法的运用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受到很多数学教育家的重视。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始终围绕着“基础知识”与“思想方法”两个基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深挖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数学史的教育,将鲜活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三)数学史的融入符号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因素包括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直接参与数学学习认知活动的因素称为认知因素,包括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和数学能力等;不直接参与数学学习认知活动的因素称为非认知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等。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的理解,数学史也影响学习中的记忆和迁移。同时,数学史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直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所以,数学史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发展,数学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发展、形成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等等。这一过程的完成,就需要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加入,这些思想方法的习得主要依靠数学史的融入实现。另外,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教学,也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两种发展水*: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指导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教学要想实现既定目标和效果,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并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通过数学史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在教师恰到好处的逐渐引导下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水*,通过相关典型历史材料的引入,引导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及思想方法,促进学生认知水*的再次升华。

  二、结语

  数学史与高等数学课程的融合是必然的,不同阶段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义务阶段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优良的数学品质。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承载着更多的任务和目标,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数学的思想、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融合数学史教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教育,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数学教学内容势在必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学史呈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是今后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急需讨论、解决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