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惠
摘要: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在课堂以外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从教师与小学生的心理交流来看,道德教育的成败和贯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每天都要注意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纠正一些与德育教育格格不入的错误,鼓励他们发扬与道德教育相一致的正确行为。在积攒了良好的品德之后,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他们的信念和意志,使他们能够继续发扬道德。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有足够的自信。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德育;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思想的深化,对每个小学生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时,一定要把立德树人这一思想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在小学,数学是三门重要的课程,因此,在实施德育工作时,必须加强数学教师的参与。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理解每个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把立德树人的思想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1枯燥的理论知识在真正意义上不能让学生真切体验道德品德的建设的重要性
数学问题过于晦涩难懂,远离小学生的生活圈。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他们的心思简单,天真无邪。玩是他们的天性,对于和他们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他们肯定是心不在焉的。不可避免的在课堂上开小差,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扰乱课堂纪律。倘若一直把问题讲的过于复杂,类似于照本宣科,小学生不能理解,有效的问题也会变的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欢乐气氛带不起来,教學质量就会不理想,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了,一切的准备都成了徒劳。教师的教学动力就会慢慢消耗掉,对于小学数学教育中渗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不利的。所谓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应试,但如果仅仅给学生们灌输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孩子的成才成长是不利的。如果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一些关于数学的各种知识点,遇到重点再让同学们用红笔标注,在课下强制性让同学们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看似是一个很好很完整的流程式教学,但对小学生成长成才作用不大,并不能让德育深入到小学生的心里,有时候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会让学生对数学这么学科产生讨厌和无兴趣的心理,这都不利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所以将书面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上的应用才是王道。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要仅仅讲述一些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点,还需要要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有利于德育顺利进行的实例,让同学们善于发现生活中高尚的道德品德的魅力,并逐渐向形成高尚的道德品德的方向靠拢。
2小学数学老师将德育渗透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出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2.1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的成功渗入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
小学数学教学在渗入德育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们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参与到发现德育的过程中去。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帮助学生将细节做到位,才证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在寄宿学校里上学的学生积极留意食堂里的标语,“节约是美,浪费是丑”、“有序就餐,文明用餐”等。将这些标语放在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只要一抬头就能注意到,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不因饭菜不和口味而浪费食物,不因为了方便自己而强硬插队等等,每一个同学都想要提高自身道德品德,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之节约。同时,一些同学想要浪费食物,在看到标语之后,也会审视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每天在同学们去教室的路上留意学校里的保洁阿姨,她们每天要起的比同学们还早,扫落叶、垃圾碎片和清理已满的固定垃圾桶,同学们把保护环境谨记在心,提高自身品德,不乱扔垃圾,在行动上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小的事情最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品德是否正确。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关注到这些小细节。
试着给小学生开辟更多的获取学习方法的途径,着重提高小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给小学生们灌输一些思想道德文明的理论。在小学生的数学教育中,小学数学老师起到的是引领的作用,小学生是学习和获取数学知识以及提升自身修养的主力军,这也在提醒数学老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想和道德情操都是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中数学老师要让思想紧跟时代潮流,课堂上举的时政热点有探讨价值。在生活中,小学数学老师通过电视、手机等工具,了解到社会上的情况及时的传达给小学生。枯燥的知识会让小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可以在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讲解完毕之后,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放映一位小朋友向站岗的警察行军礼的画面,让学生们感悟小朋友的文明礼貌。老师讲在高考的那几天,会有好多积极的志愿者、警察、商贩等帮助遇困难的学生,争取让高考学生顺利完成考试,让学生们感悟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老师还可以讲近些年来,国家推行了共享单车给人们解决最后三公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些落后的城市却没能将共享单车推广开来,因为存在乱停乱放、故意损坏等,让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让爱护公物成为学生们所践行的一个准则。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沉浸在课堂情景中,在言谈举止中搜寻德育价值。让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就可以体会到这件事情的内核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们知道了乱停乱放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以,他们才会在学校和社会中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让同学们践行好社会公德。
结语
小学的阶段是数学老师用德育感化学生的最好的时间段,小学生在德育生活化中能更好的成长成才。只有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的好,才能够引导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少走或不走因道德素养缺失的弯路。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要不断的在德育的教学方法中创新,还要寓教于乐。教育界要不断的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条件,完善进行德育教育教学设备,引领小学德育的教学思想。以此来促进德育工作的更好的和更全面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李月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方法研究[J].教育界,2021(50):32-34.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德育小学数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6期)2016-12-06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中国德育(2015年11期)2015-06-18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