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古今堤防与流域生态

温小国 陶利芳

沁河是黄河中游最下端的一条支流,于郑州桃花峪对岸汇入黄河,在黄河流域面积逾万平方千米的14条支流中占其一。沁河发源于太行太岳山南麓的二郎神沟,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千米,河道长485千米,自五龙口出山后的下游90千米河段为防洪河段。

从洪水总量、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来说,沁河均小于渭河、汾河和伊洛河,但它却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就纳入了国家建设与管理的河流。由于沁河历史上决口、漫溢频繁,给下游造成了巨大灾难,故有“小黄河”之称。目前,沁河仍是在黄河众多支流中唯一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规划治理的一条河流。与黄河一样,沁河下游防洪靠的是两岸堤防。大家的共识是黄河堤防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沁河堤防始于何时呢?

沁河原是条地下河

宋代以前,沁河是一条地下河是毋庸置疑的。据《水经注》载:(沁)水出五龙口进入平原后,分别有朱沟水、小沁水、台亭水、北涧水、邘水、丹水、界沟水、光沟水、长明沟水等汇入。在今沁阳城以下,有多个陂湖。如在沁阳城东南入于沁河的朱沟水,就“东南注于湖,湖水又纳沙沟水。水分朱沟南派,东南经安昌城西,又经殷城南,东南流入于陂。”今博爱县东南的白马湖,上承光沟水,经白马河流入沁河;在沁河最下端的武德县(今武陟县)南,“水积于陂,接通数湖。”“陂水又直荥阳县北,东南流入于河。”如此看来,本来就比较清澈的沁水,出山后经过数个陂湖沉积,自然是一派清流入于河了。

古时清澈的沁水,必缘于良好的自然植被。史念海先生在《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一书中,对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情况有详细描述,他把黄河中游的森林渊源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山海经·北次二经》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谒戾山是太岳山的一个支峰,丹河是沁河的一条主要支流,这说明在沁河、丹河流域,以多松柏而著名。

随着人口增加、农业的发展,森林逐步减少。到了战国时期,沁河流域属于魏国。王屋、析城及太行诸山之阳的沁阳盆地是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农田开垦便是较为普遍的事情了。《汉书·食货志》说:“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规划土地利用,只除去山地,泽薮和居民点,其他土地都要使之成为农田。”

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河内地区的平原地带就基本没有森林了。但在沁河下游,植被依然良好。《水经注》中郦道元这样描述:“沁水东经野王(今沁阳)县故城北。水北有华岳庙。庙侧有攒柏数百,对郭临川,负冈荫诸,青青弥望,奇可玩也。”负冈荫诸,青青弥望的景色,是不是别有风味呢?秦汉时期,河东、河内和伊洛下游的河南并称三河。三河之地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土地狭小,人口众多,是全国有名的富庶之地。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采伐强度不断扩大,唐宋时代的林地普遍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太行山南的沁阳盆地,尽管林木区在继续缩小,但竹林依然到处都是。《全唐文》中宋之问的《为皇甫怀州让官表》载:“山阳大郡,河内名区,桑竹映淇水之西。”这里桑与竹并提。桑虽只供养蚕之用,似不能和竹一样,却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无论是居家宅畔,还是山麓、水滨都有种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卷一一中《寄题傅钦之济源别业》载:“县郭遥相望,幽篁百余亩。林间清济水,门外太行车。”清道光年间《河内县志》引《南怀州河内县北村创修汤王庙记》载:“河内之北有村曰许良港,地尽膏腴……筑于水竹之间,远眺遥岑,增明滴翠。”此碑文为金时所作。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以所得宋的怀州为南怀州。碑文称南怀州即由于此。碑文虽作于金初,所言实为北宋末年事。唐代在河内设司竹監,宋代置竹园,专门负责竹桑种植。王屋山也多森林,特别是天坛附近更多松树。太行山下的盘谷也以草木丛茂而著名。时至今日,沁河、丹河河畔的博爱县依然有1.2万亩竹林,栽培品种达90多个。

沁河的基本径流源自山涧的众多山泉。良好的植被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二是在降雨时延缓了汇流时间。这就是沁河在北宋以前一直是地下河的根本原因所在。

先民们逐水草而居,沁河沿岸自然是最优选择。沁河进入下游冲积平原后,黄河始终是它的归宿。在五龙口至入黄口90多千米区间内,沁河河道一直“墨守成规”,仅在平面上有小幅摆动。沁河流经的几个节点足以佐证这个结论。

徐堡古城遗址:该遗址是目前为止考古发现沁河的最早流经地,位于温县武德镇徐堡村与善台村之间,相应今沁河右堤桩号38—39千米处。2006年,在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该遗址。徐堡古城使用年代为龙山文化中期至西周,发现有包括龙山、两周、汉代、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的遗存,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座龙山时代中晚期的夯土城址。城址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南城墙保存完好,长约500米,西城墙残长400米,东城墙残长200米,北城墙被沁河冲毁,现压于河床之下。在城址中部有一处堆筑台地,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900米,南北宽70米,面积6000多平方米,可能是城址中一处重要部位。城址的发现,从时间和空间上填补了豫西北、晋东南地区没有龙山文化的空白,丰富了河南地区的城市发展史,是我国进入21世纪考古事业的一个重大发现。它表明豫西北地区在距今4500年前后,已从普通聚落进入以邦国为代表的文明时代。2013年5月,徐堡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邘国故城遗址:该遗址位于沁河左岸的沁阳市西万镇邘台村东南,始筑于商代。《水经注》曰:(沁水)“又过野王县北。沁水又东,邘水注之。水出太行之阜山,即五行之异名也。其水南流经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邘台。”商帝辛十八年(公元前1056年),周武王次子邘叔于此立邘国,故城分东西两城。东城东西长820米,南北宽580米,地表现存北城墙及东城墙一段,残高2~7米,宽17~22米,北城墙外仍存有宽40米的城壕。城内现为耕地,地下文化层及遗迹未经扰动,保存较好。西城位于东城西北,原有四城门,南门额为“古邘城”,大致呈抹角方形,城外有城壕。邘城东100余米的龙门河(水经注所说的邘水)西岸有一条南北长2.5千米的防洪堤,是为防御龙门河洪水对邘城的危害而修筑的人工堤防。

州城遗址:该遗址位于温县武德镇西张计村,相应沁河右堤桩号45—46千米处。遗址北临沁河,是春秋时期晋国城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1400米,现城墙基本无存,仅东城墙和东南城墙保留有部分残垣,高10米余,系用黄土分层夯筑而成。城东北原有一高土台,南北长135米,东西宽50米,高2米,为盟誓台,现已夷为平地。1980—1982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州城遗址进行发掘,在盟誓台基址下,清理出30多具羊骨架,出土古圭和石简“盟书”1万余件。圭片上墨书盟誓系毛笔书写,一部分记载着晋定公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元前497年1月16日)韩简子与其他人盟誓的情况。这批盟书被考古界称之为“温县盟书”。

类似的遗址还有不少,这些遗址要比《水经注》记述的沁水河道早2000~1000多年。至于《水经注》记述的小沁城、野王城、中都城、沁阳城、安昌城、隰城等,今仍坐落在沁河两岸,仅仅是名称有所变化而已。

进入21世纪后,在位于沁河右堤桩号32千米附近的沁河河滩内,发现了尚香聚落遗址及墓葬群。其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45米,面积约21.75万平方米,是一处分布面积较大的汉代聚落遗址和墓葬群。遗址和墓葬区发现有大量汉砖、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构件和陶瓮、陶盆、陶碗、陶壶等日常生活用具,古墓内出土有陶壶、陶豆、铁钉、陶灶、空心砖、小砖等,是研究本地区汉代社会状况、文化面貌、葬制葬俗的宝贵实物资料。

2019年,在武陟石荆桥上游约2千米处的沁河主河槽内突然出现了一个2~3米高的瀑布。一时间,引来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平原河道内惊现一个“小壶口”,瀑布处水深有4~5米,形成数百米长的窄深河槽。人们在惊叹之余,不免发出种种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据考古部门介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汉代时的墓葬群,也可能是汉时的先民在此烧制陶器留下的陶窑,抑或两者兼有。在小瀑布附近,就有6个与“陶”有关的行政村落,如陶村、西陶村、东陶村等。

无论是偏上游的尚香聚落遗址及墓葬群,还是偏下游的河道内小瀑布处,均出土汉代的遗物。这说明当时沁河没有堤防,人们临河而居,临河而葬。按照当地人的习俗,是绝不会把墓葬或陶窑建在河滩之中的。

筑围村堰防御洪水

据有关资料统计,上古时期,河南的森林覆盖率是63%,南北朝时降为25%~33%,唐代降到20%,北宋末只剩约14.2%。南宋时,“豪宗大姓相继跌出,广包强占,无岁无之,陂湖之利,日朘月削,已亡几何,而所在围田则遍满矣。”黄河中下游的分洪能力日渐脆弱。

明清时代是黄河中游森林受到摧毁性破坏的时代。严格地说,这种摧毁性破坏是从明代中叶开始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晋东南的沁河流域沁源县东北五十里青果山,松柏苍翠如画;沁水县东九十里的榼山,“万木参云,千松翳日”;阳城县东三十五里可乐山,“松石之胜,他山无比”;县南四十里桑林河,“此地听桑林,故名”。在这些县的低山上,仍有不少松柏林木。直至清代,有森林的峰峦在阳城、沁水仍有分布,郁郁葱葱,相当茂密。

王屋山济水源头的十万竿绿竹,天坛峰顶的数万株古柏,亦见当地森林的概况。济水源头别的树木也颇繁茂,与绿竹相间,和山上的森林相映,不过后来也难于保持全貌。这里的树种以松柏及竹木为多,有些地方还多槲树。王屋之东的析城山亦多竹,山下一些幽谷也间产竹木。太行山南北两侧今沁阳、晋城诸县境内的支阜余脉森林更为繁茂。

黄河中游的支流以汾河、渭河、洛河、沁河为最大。沁河在隋代时还是相当清澈的。隋炀帝开凿永济渠,就是为了引沁水东北流以补充永济渠水量之不足。据《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之《沁水部汇考》记载:明代初年,河南左布政使徐贲奉命至晋冀廉访,当其过沁河时,曾写下“不意山坞间,偶得见清泚”的诗句。可见当时的沁河还是清澈的。但到了明代中叶以后,沁河竟与黄河一样,含有了大量泥沙。《天下郡国利病书》引《卫辉府志》载:一次沁河决口,突入卫河,一直冲到临清附近的运河,甚至将运河也淤塞了一段。卫河本来是清的,运河淤塞完全是由于沁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引起的。那次沁河决口距徐贲的赋诗仅仅相隔100多年时间,沁河竟有这样的变化,自不能从岩石、土壤方面追寻缘由。到了明代,河南省内森林覆盖率降到6.3%,“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沁河流域的森林已经所剩无几了。

谭其骧先生认为:河患古少今多,由于河床里泥沙量和洪水量确古少今多,不是自然的变化,而是人为的因素。原因有4种:森林的破坏、草原的破坏、沟洫的破坏、湖泊和支津的淤塞。

人与自然若不能和谐相处,大自然便会反过来惩罚人类。据史料统计,从237年至1948年的1712年中,沁河共有117年决溢293次。其中,明朝前,仅有8年决溢计30次。明朝以前决溢记载次数少,说明沁河为地下河,堤防尚未形成,灾害也不太严重。

金元统治中原时期,政权更迭,战乱频发,黄沁河自然不会安宁。河内之地南濒黄河,北依太行,沁河经其中,河患频发。《水浒传》所述北宋时关押武松的孟州府城这时已圮于黄河之中,不得不迁移至今天的孟州市区。今孟州是历经40年折腾后,于元世祖中统五年(1264年)才完成迁建于此的。古温县城的命运与古孟州城如出一辙。

沁河的漫溢泛滥这时也成为常态,于是便有了《金史·王兢传》所载的:金天眷年间(1138—1140年)王兢任河内令时,“沁水泛滥,岁发民筑堤”。《金史·河渠志》说:“雄武、荥泽、原武、阳武、延津五埽则兼汴河事,设黄汴都巡河官一员于河阴以莅之。怀州、孟津、孟州及城北之四埽,则兼沁河水事,设黄沁都巡河官于怀州以临之。”汴是黄河的支津,沁是黄河的支流,均与黄河干流密切相关,所以汴与沁两流域的官员也得兼管河防事务。这段话可以作为金时沁河就已经纳入国家管理的例证。

“发民筑堤”只是金当局为了保护河内县城所筑几里的長堤防,这便是“古阳堤”的雏形。在武陟县老城附近也有一段历史上所谓的“官堤”。那么老百姓是如何抗御洪水呢?在“村干部”或士绅的带领下,沿河各村寨逐步打起了“围村堰”,也就是当地百姓所说的“小堤”来抗御洪水。类似的小堤直至今日在沁南地区仍有部分残存可见。

沁河是沿河百姓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温顺时它如小鸟依人,大多数时间都忠诚地为人类提供服务,造福百姓;发怒时它浊浪排空,为害一方,不止一次对沿河实施过粗暴掠夺。清代大学者张敦仁写过一首《沁河涨》的诗篇,生动地记叙了当年沁河上游发洪水给人民造成的灾害:“去秋不雨至今夏,村村走祈烦神巫。晨来方欣田野渥,又复遭此河伯屠。高田忧旱下忧水,嗷嗷几口谁为哺。”元代杰出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许衡在返乡省亲时,看到泛滥的沁河下游洪水,也写下:“沁河添新涨,陂湖没旧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树头村。”失去了陂湖调节的沁水,肆虐泛滥,天地间一片苍茫,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随着沁河河床的淤积,漫溢日频,围村堰自然无法满足需求了。于是,人们便自发地把各村的围村堰连接起来,形成屏障以共同抗御洪水,这便形成了堤防。这种做法当然不是政府号召下的统一行动,而是村与村之间的协商结果。沁河堤防经历了漫长的阶段,直至清代中期才逐步完成。这正是沁河“堤无三里直”的最好诠释,村庄越稠密,堤防的弯道越多,当今仍如此。

沁河堤防起于金元,建于明,成于清

唐宋时期,鲜有沁河灾害的记载。一是下游有几个陂湖调节,灾害不多;其次是人口稀少,引不起朝廷的重视。

金元时期,对于森林、河流的记载也很少。尽管史料记载明代对森林的破坏严重,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也有了沁河为害下游的记载。但正如人们常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沁河下游几个陂湖的湮灭,也绝非是进入明代才开始,同样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元末战乱,使得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在沁河下游的怀庆平川,目前仍流传着明军“三洗怀庆”的故事。怀庆处在兵火灾祸中心,沁河两岸百姓或死或逃,十不存一。中原大地成为“有田无人耕,有路无人行”的赤地荒野。资料显示,随着动乱的结束,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全国有6500万人,北部5省(北平、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仅1755万人。其中,山西379万人,河南全省仅282万人。

为了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尽快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明朝经历了从洪武至永乐三代才完成的大移民。时至今日,怀庆一带仍流传着许多“洪洞县大移民”的故事。明朝一开始就很重视屯田。《天下郡国利病书》说:“天下兵卫临近闲广之地,皆分亩为屯。”当时主要是充分利用金元以来由于人口稀少而长期荒芜的农田,当然也开垦了相当数量的生荒地。屯田数目的多寡因时不同,也因地而异。至明中叶,全国人口已超过1亿,有学者认为,明代人口最多时达到1.5亿左右。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农耕为主的土地开发利用,无疑会挤占林木用地,这样便落入了恶性循环中:人口增加——粮食不足——入山垦田——破坏环境——灾害加剧——粮食更不足。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就毋庸置疑了。

明朝建立后,沁河逐步进入了国家视野。明洪武九年(1368年)“诏修黄、沁、漳、卫等河堤”。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修武陟马曲堤岸”,永乐十二年(1414年),“修郭村、马曲土堤五百余丈”。宣德年间(1426—1435年),沁水再决马曲湾,从获嘉到新乡水深成河。道光年间《武陟县志》载:“宣德八年,沁水溢,明年筑马曲湾堤,从新乡县知县许宣所请,令怀庆府督工,坚筑马曲堤岸。”万历十五年(1587年),沁河在木栾店莲花池、金圪垱决口,新乡、获嘉尽被淹没。万历十六年(1588年),总河潘季驯请筑沁河石堤,他在《申明河南修守疏》中说:“查得沁河发源于沁州绵山,穿太行达济源,至武陟而与黄河合,其湍急之势不下黄河,两河交并,其势益甚,而武陟县之莲花池、金圪垱,其最冲射要害之处也!去岁沁从此决,新乡、获嘉一带俱为鱼鳖,今幸堵塞,筑有埽坝矣!但系浮沙,恐难久持,且坝内有商民辏集之处,烟爨不下千余,以堤为命,关系不小。查得最险之处,仅四百余丈,甃之以石,方为可久。……此堤一成,百年永赖矣!”

《武陟县志》载:“……沁性善徙,往由詹家店入河,去县四十余里。明万历十五年,水大涨,自南贾直入于河。”现在沁河入黄处在黄河中下游的分界部位,这里被称为“华北轴,悬河头”,始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400多年来未再变迁。

到清康熙时代,社会逐步稳定,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沁阳以下堤防全部贯通。清代名臣、治河专家张鹏翮曾任河道总督,在修河南堤工时指出:河内沁河南岸,西自伏背村起至回龙庙止,计长20里,为民堤,自回龙庙到张庄长6里,为官堤,西起张庄东至武陟交界张计村止,计长40里,又为民堤。沁河北岸西自留村,东到张茹村,计长40里为民堤。武陟县沁河南岸,西自张计,东至方陵,计长75里,为民堤。至此,沁河右堤已与黄河左堤相接,在沁南形成封闭圈。清乾隆二年(1737年),白钟山治河时,“将武陟木栾店埽工,改归黄河同知就近兼管,”由官方设立长夫,驻工加以防守。

清代沁河堤防在管理上分官堤与民堤两种类型。何谓官堤?《怀庆府志》记载,“河内堤防皆沿堤村民修筑,唯南岸堤内古阳堤六里,镶筑埽工,遇险则全县公修,官保房三座,保夫十名看守,修填堤顶”,说明全县公修堤段的为官堤。民堤则由民修民守或官督绅办,遇大险或大工,需借官款兴修,事后仍推征于民,5年或10年还清。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沁河堤防一度为“民修民守”,民国八年(1919年)划归河南河务局统一管理。至今,在济源段沁河右堤-2+230千米处的临河堤脚,依然立着当年河南河务局的石质管理界桩。界桩为四面体,四面分别镌刻着:“中华民国二十五年春立、沁河南岸、距沁河口七十七公里、河南河务局”的字样。1982年前,济源境内左岸仅有1.87千米、右岸仅有约0.2千米堤防。

在中华民国短短的37年间,沁河有19年决溢计48次。1947年洪水暴发,将武陟大樊段堤防冲决,洪水循东北方向经武陟、修武、获嘉、辉县、新乡等县境,挟丹河夺卫河入北运河,泛区面积超400平方千米,受灾民众达20余万人。国民党军队利用这股泛水作为新乡的外围防御,始终不予堵复。沁河流域获得解放后,以1949年元月“大樊堵口”为标志的古老沁河,迎来了她的新时代。人民政府首先堵复了决口,随即在沁阳、博爱、武陟等县设立了黄沁河修防管理单位。70多年过去了,沁河岁岁安澜,再无决溢之虞。

人民治黄以来,沁河历经了3次大复堤。防洪标准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大复堤(1950—1953年)后的2500立方米每秒提升至4000立方米每秒。沁河两岸堤距一般为800~1200米,但在武陟县城附近堤距急速缩窄到只有330米,又来了一个近乎90度的大转弯,在转弯处还有一座双曲拱大桥横跨其上,壅水严重。为解决这一影响防洪安全的问题,1981年春,沁河杨庄改道工程启动,将老城、东关等几个自然村搬迁后作为新河道,在杨庄村处新筑右堤长2417米;利用老右堤一段上下延长,将原河道封闭起来作为新左堤,使原河道由原来的330扩宽至800米,废弃原左堤,新修左堤长3195米。1982年汛前,新左堤、右堤如期提前完成了土石方工程。巧的是,1982年8月2日,沁河武陟站就发生了4130立方米每秒的超标准洪水。在右堤桩号61千米附近,洪水位超堤顶21厘米。由于及时抢修子埝,才避免了使用沁南滞洪区。洪水过后,沁南百姓无不夸赞共产党神机妙算,决策英明。

1982年的大洪水,也使济源市的部分临河村庄受灾。于是,1982年汛后开始修筑济源段右堤,从一0+230千米始至一10+596千米五龙口沁水出山处止,新修堤防长度10.366千米(济源段从下至上桩号“一”排序是为了档案管理的需要)。至此,沁河下游堤防建設全部完成。

目前,沁河右堤自五龙口起,经济源、沁阳、温县,在武陟县的方陵村与黄河左堤衔接,全长85.34千米;沁河左堤自济源逯村起,经沁阳、博爱,在武陟县的白马泉与黄河左堤衔接,全长76.29千米。左岸堤防有龙泉、阳华两个自然缺口,群众称之为“龙眼”,起排泄山洪和沁河大水时自然分洪双重作用。

猜你喜欢 堤防黄河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长江技术经济(2022年2期)2022-05-07这一日,黄河是我一个人的诗潮(2022年3期)2022-04-17黄河颂下一代英才(2021年10期)2021-11-07黄河时代文学·上半月(2017年7期)2017-07-29基于水利工程堤防技术应用分析建筑建材装饰(2017年7期)2017-07-04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2期)2017-04-12浅谈水利工程堤防的防渗技术中华建设科技(2016年12期)2017-03-01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分析建材发展导向(2016年6期)2017-01-17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浅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15期)2016-11-24渡过黄河看雕塑雕塑(1995年2期)1995-07-15 相关热词搜索: 堤防 流域 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