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终结性考试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终结性考试一,供大家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终结性考试一

 

 试卷代号:

 3959

 国家开放大学 0 2020 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题(开卷)

  论述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国际形势,确定了我国新时期的国际战略和外交路线。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理论联系实际,试述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00 分)

 参考答案: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坚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总体国际形势、时代特征和全球性战略问题,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的动态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的理论成果,主要是在上世纪 70年代到 90 年代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改变了“燕子低飞、山雨欲来风满楼”,世界战争不可避免且迫在眉睫的提法。

 他指出:“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有资格

 发动世界战争的两个超级大国在军备竞赛中,一个力量相对下降,一个被拖得疲惫不堪,受到诸多制约,“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上世纪 80 年代末,他肯定地说,和平力量发展起来了,“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邓小平强调要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他提出:“我们主张,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反对任何国家违背这些原则,在任何地区建立霸权和势力范围。”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着眼于自身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不计较历史的恩怨,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邓小平使对外开放成为基本国策是一个创举。他认为: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谋求发展,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邓小平指出,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在本世纪(指20 世纪)内我们需要实行开放政策,那末在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

 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外交思想还涵盖着其他方面重要内容。比如,关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论述,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关于“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路,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同其他国家政党党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关于广泛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的主张等等,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外交风格。他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典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典范,深邃预见、果断行动的典范。

 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取得了举世称道的成就。在波澜壮阔的国际舞台上,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不断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日益加强。

 改善和发展了中苏关系,顺利实现了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转变,并进一步将中俄关系发展成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发达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取得了硕果。多边外交活动空前活跃。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强了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进一步树立了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外交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新境界。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