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七事变(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七七事变(范文推荐)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因发生于 1937 年 7 月 7 日而得名, 因发生于当时北平市宛平县城和卢沟桥, 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 因中国驻军第 29 军拒绝日本驻军进入宛平城搜查失踪日军士兵而发生激战, 天津、 宛平沦陷。

 历史上, 七七事变被定性为日日本军队为了 占领中国, 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自 1937 年 6 月起, 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

 1937 年 7 月 7 日夜, 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 居然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 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 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

 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

 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 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 29 军 37 师 219 团予以还击。

 这便掀开了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日军自 1931 年占领中国东北后, 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 陆续运兵入关。

 到 1936 年, 日军及伪军已从东、 西、 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 日本派大批援军, 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

 29 军副军长佟麟阁, 132 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

 7 月, 天津沦陷。

 曾经受到日军重创的宛平城

  7 月 8 日早晨, 日军包围了 宛平县城, 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

 排长申仲明亲赴前线, 指挥作战, 最后战死。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 4 人生还, 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发生时间:

 1937 年

  事变发起者:

 清水节郎、 一木清直等。

 日军:

 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

  中国守军:

 国民革命军第 29 军 37 师 110 旅 219 团

  军长宋哲元, 副军长佟麟阁

  师长 冯治安 旅长 王治邦

  团长吉星文

  编辑本段事件起因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 占领中国, 发动了 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 要进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

 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 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 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

 29 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

 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自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 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陆续运兵入关。

 到 1936 年, 日军已从东、西、 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从 1937 年 6 月起, 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 年, 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 )

 ,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政治背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 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 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并制定了 以中国、 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 。

 20 世纪初期, 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 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 屯驻关东军, 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 , 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扩大对华攻击, 出兵山东, 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 。

 第一次大战后, 日本通过加紧掠夺中国、 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 摆脱政治、 经济危机, 在 1927 年的“东方会议” 上对中国问题进行了 精心策划。

 1931 年 9 月 18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 对中国东北发动袭击, 才 3 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

 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 二八事变)

 , 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 威逼平津, 又在东北建立“满洲国” 、 在华北搞“自治运动” , 希望能长期占领这些地区。

 1936 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 出笼后, 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 , 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对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 日本增兵中国东北, 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 频繁举行军事演习。1937 年 7 月 3 日, 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 随即于 7 月7 日发动了七七事变。

 7 月 9 日, 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

 但同时, 日本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 2 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

 7 月 17 日,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 《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 , 日本政府决定动员 40 万兵力, 希望用武力灭亡中国。

 1937 年 7 月 7 日下午, 日本华北驻屯军第 1 联队第 3 大队第 8 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 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晚 7 时 30分, 日军开始演习。

 22 时 40 分, 日军演习地带传来枪声, 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 , 日方立即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 遭到中国第 29 军第 37 师第 110旅第 219 团拒绝。

 日军一面部署战斗, 一面因“枪声” 和士兵“失踪” , 与中国方面交涉。

 24 时左右, 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

 松井称:

 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 突闻枪声, 当即收队点名, 发现缺少一兵, 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 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 要求立即入城搜查。

 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 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为由, 予以拒绝。

 不久, 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 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

 同时, 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 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

 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 经与日方商议, 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

 此时, 日方声称的“失踪” 士兵已归队, 但隐而不报。

 7 月 8 日晨 5 时左右, 日军发动炮击, 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 219 团第 3 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顽强抵抗。

 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捷, 又称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庄。

 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 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 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

 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 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

 消灭了 日寇大量有生力量。

 同时, 也有数万华夏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 孙连仲、 张自忠、 仵德厚、 田镇南、 关麟征、 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名将火线指挥。

 电影《血战台儿庄》 全面地反映了 中国军队的全面抗战。

 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及战场旧址可供参观、 凭吊。

 简介

  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 也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日本侵略军 1937 年 12 月 13 日和 27 日相继占领南京、 济南后, 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 连贯南北战场, 决定以南京、 济南为基地, 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 中国军队付出了 巨大牺牲, 参战部队 4. 6 万人, 伤亡、 失踪 7500 人, 歼灭日军 1 万余人。

 它沉重打击了 日本侵略者的凶焰, 极大地鼓舞了 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引自人民网:

 《抗战经典战例:

 台儿庄大捷》 )

 另有数据称日军伤亡 11984 名, 此数据源自 1938 年 6 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 第 5、 第 10 师团合计伤亡 11984 名, 其中第五师团 2 月 20 日至 5 月 10 日共战死 1281 人,

 受伤 5478 人,第 10 师团 3 月 14 日至 5 月 12 日战死 1088 人,

 受伤 4137 人。

 中共《新华日报》 1938 年 4 月 7 日、 8 日报道歼敌万余人, 日方数据为伤亡 11984 人。史界如孔蕴浩先生则认同《新华日报》 数据, 认为台儿庄一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 , 而整个鲁南地区, “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 16000 人” 。

 台儿庄

  台儿庄位于枣庄南部. 地处徐州东北 30 公里的大运河北岸, 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 南接陇海线, 西面毗邻南四湖, 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 乃兵家必争之地, 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可见台儿庄地理位置的重要。

 日军夺取山东要地后,增加兵力, 追击当面中国军队。

 日军第 10 师团由北自南展开进攻, 第 5 师团由东北方向从临沂向峄县(今峄城)

 进攻配合作战。

 台儿庄, 地处苏鲁交界, 为山东南大门, 徐州之门户,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 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8 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

 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

 一九三八年春, 日军坂垣师团自胶济线南下, 直逼临沂, 矶谷师团沿台枣支线挺进, 欲速取台儿庄以图徐州贯通津浦。

 坐镇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以孙连仲部防守台儿庄, 以汤恩伯部在峄北拊敌之背, 在以台儿庄为重心的广大鲁南地区进行了 一场大规模的惨烈战役, 这场战役, 历经月余, 歼敌万

 余, 创八年抗战之伟绩, 扬中华民族之雄威。

 对此, 毛泽东、 周恩来都作过高度评价。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中说:

 “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 振起我军的士气, 号召世界的声援。

 ” 周恩来说:

 “这次战役, 虽然在一个地方, 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 影响全国、 影响敌人、 影响世界!

 ”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日语:

 南京虐杀事件、 南京大虐杀)

 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 强奸以及纵火、 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

 日军暴行的高潮从 1937 年 12 月 13 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 6 周, 直到 1938 年 2 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 在大屠杀中有 20 万以上乃至 30 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 约 2 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 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中国保卫南京

  1937 年七七事变后, 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

 同年 8 月 13 日至 11 月 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

 战役初期, 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 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 11 月 5 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 金山卫间登陆, 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 战局急转直下; 11 月 8 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 11 月 12 日上海失守, 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结束后, 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 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间的多处军事要塞无人防守, 军队几乎全部撤退到南京外围。

 [1]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 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

 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 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 11 月 20 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从 1937 年 8 月到 11 月, 中国军队在上海与日本上海派遣军已经进行了近三个月惨烈而胶着的战争。

 战事在日本第 10 军从杭州湾登陆之后急转直下, 侧后被袭的中国守军全线撤退。

 在日军的迅猛追击下, 中国军队的撤退变成了 无比混乱的溃逃。

 中国统帅部此时深感事态严重, 在 17 日和 18 日三次开会讨论南京防御的问题。

 会议上多数将领认为部队亟需休整, 而南京在军事上无法防御, 建议仅仅作象征性的抵抗, 只有唐生智以南京是国家首都、 孙中山陵寝所在, 以及国际观瞻和掩护部队后撤等理由, 主张固守南京。

 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期望保卫首都的作战对德国的外交调停有利, 并且以为能够等到苏联的军事介入。

 出于内政和外交上的考虑, 蒋介石最终采纳了唐生智的建议, 决定“短期固守” 南京1 至 2 个月, 于 11 月 26 日任命唐(阶级上将) 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 负责南京保卫战。副司令长则为罗卓英及刘兴。

 [2]

  根据坚守南京的决策, 中国统帅部在 12 月初日军接近南京城之前共调集了约 13 个师又15 个团共 10 万余人(一说约 15 万人)

 的部队保卫南京。

 这些部队中有很多单位刚刚经历了 在上海的苦战和之后的大溃退, 人员严重缺编且士气相当低落, 而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没有完成训练。

 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 对蒋介石则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

 为了 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 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

 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 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 还命令第 36 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 这一“破釜沉舟” 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

 11 月 20 日, 中国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 政府机关、 学校纷纷迁往内地, 很多市民也逃离了南京。

 在 6 月有 101. 5 万城乡 居民的南京市[4], 到了 12 月初的常住人口据估计还有 46. 8 万至 56. 8 万人, 这还不包括军人和从前方逃亡到南京的难民。

 22 日,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留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侨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他们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设立一个给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区。

 29 日, 南京市市长宣布承认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并为安全区提供粮食、 资金和警察。

 唐生智还承诺将部队撤出安全区。

 12 月 5 日, 国际委员会收到日本政府模棱两可的回复, 随即开始了安全区的工做。

 日军进攻南京

  日本原本打算在上海附近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 从而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然而, 日本上海派遣军在淞沪

  战场苦战三个月, 受到了 惨重的损失, 日本决策层在是否直接进攻南京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因为顾虑苏联在北方的军事威胁, 日军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等人主张“不扩大” 战事。

 因此, 11 月 7 日东京将上海派遣军与第 10 军临时编组为华中方面军的时候, 将...

相关热词搜索: 七七事变 事变 推荐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