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业标准解读(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长专业标准解读(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校长专业标准解读(范文推荐)

 

 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专业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于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提高校长素质,推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准》要求,校长必须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

  一、 和谐育人 “和谐育人”是现代学校建设的重要策略,我们提出构建“沟通、理解、宽容、民主”的人际氛围,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工作中要“理通、情至、事达”。以“三学一建一创”为载体,加强和谐班子建设,强化价值领导力。打造了团结和谐、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精通业务的专家型领导班子,历炼了一支有工作能力、凝聚力、学习力和执行力的重指导、会协调、善服务、能领跑的实力型中层团队各部门围绕“和谐”目标开展工作,教学的“和谐课堂”、后勤的“和谐的校园物质环境”、少先队的“和谐班集体建设”、党总支的“建设和谐教师团队”、工会的“建设和谐校办公文化”等都是围绕学校的中心内容开展研究。在全校师生的领会、体验、参与、行动中,建立科学育人的教育生态系统和环境。

 二、 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思想变革,把教育与人的

 幸福、价值、尊严、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强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有一颗中国心,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即“做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三、能力为重

 校长的能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信仰、二是教育视野、三是教育境界。

  一是校长要有开放的教育信仰。教育信仰体现在心中有爱。校长真正的动力源泉就是深深地爱孩子,爱的深度决定教育的高度,校长的爱是一种责任。一个心中无爱的人,不可能淡泊名利,不可能目光高远,当然也不可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二是校长要有开放的教育视野。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将别人的思想装到自己的脑袋里。在学习思考中转变观念行为才能逐渐转变。

  三是校长要有崇高的境界。校长要做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一名优秀的校长,必须要有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没有追求,工作就会失去目标,就会缺乏动力,就永远不会成长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校长。没有追求,工作就会疲于应付,眼光就会短浅,就永远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行家里手。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路人。记得有句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要注重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凝聚师生智慧,建立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形成学校发展合力;校长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并

 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校长既要注重文化引领,又要讲究管理的艺术,用各种方式引领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苦中作乐”“乐中求发展”,只有老师发展了,学生才有可能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