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完成三大战略目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完成三大战略目标,供大家参考。

全面完成三大战略目标

 

  全面完成三大战略目标

 2002 年, 上汽集团提出了到 2007 年实现“年产汽车 100 万辆、 跻身世界500 强、 生产自主品牌汽车 5 万辆” 的宏伟战略目标。

 经过五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在 2007 年全面完成了三大战略目标。

  提前 3 年实现跻身世界 500 强目标。继 2004 年首次进入世界 500 强之后, 2007 年, 上汽集团以 180. 1 亿美元销售收入第三次跻身《财富》 杂志世界 500强企业之列, 位居第 402 名。

  提前 2 年实现年产整车一百万辆目标。

 继 2005 年整车销售达到 105. 6 万辆, 首次突破 100 万辆规模之后, 上汽集团的整车产销量保持了逐年攀升的好势头。

  圆满完成 5 万辆自主品牌汽车生产目标。

  上汽、 跃进实现全面合作

 2007 年 12 月 26 日, 上汽集团与跃进汽车集团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双方在整车、 零部件、 服务贸易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通过统一规划、 统一研发、 统一采购、 统一生产、 统一经营, 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目前, 上汽通过实施百日整合计划, 推进一体化运作, 基本实现各项业务与管理的“全面对接” 。

 上南合作, 有利于合作双方不断做大规模、 做强实力; 有利于实现跨区域汽车产业联合重组, 促进产能合理布局, 符合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

 业务发展篇

 【整车销量再创新高、 继续领跑国内市场】

  2007 年, 上汽集团整车销售达到 169 万辆,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18. 5%,在国内汽车大集团排名中继续保持第一位。

 其中, 乘用车销售 113. 7 万辆,商用车销售 55. 3 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 24. 3%和 29%。

 【加快形成乘用车、 商用车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乘用车方面, 上汽自主品牌首款中高级轿车荣威 750 于 3 月 5 日正式上市, 成功树立了荣威品牌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上海大众引入斯柯达 (Skoda)

 品牌, 实施大众与斯柯达双品牌差异化市场运作, 推动“把握未来的主动营销模式” , 全年销量突破 45. 6 万辆。

 上海通用深化实施凯迪拉克、 别克、 雪佛兰“多品牌、全系列” 产品战略, 全年实现整车销售超过 50 万辆。

 商用车方面, 上汽通用五菱充分发挥“低成本、 质量可靠” 的产品特色, 全年实现销售超过 55 万辆,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重庆红岩全年实现重卡销售 2. 4 万辆, 同比增长近 70%。

  【零部件业务不断提升体系竞争能力】

  上汽集团积极发展与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产业。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 通过与美国伟世通、 德国采埃孚、 贝洱、 日本小糸等 30 余家全球著名零部件厂商合资合作, 先后组建了 80 余家零部件企业, 覆盖动力总成、 饰件照明、 汽车空调、 汽车电子电器、 铸造加工等零部件系统, 形成了门类较齐全、 产业链较完整的零部件产业体系。

 按照“中性化、 零级化、 国际化” 发展要求, 上汽集团还先后在烟台、 重庆、 武汉、 长春、 广州等地建立零部件生产基地, 加快实现“销地产” ,

 进一步

 做大零部件业务规模, 全年零部件业务外向度达到 46. 8%; 并着力加强零部件技术研发能力建设, 推进国产化和产品技术创新, 积极探索“整车-零部件” 协同开发机制建设, 不断提升上汽零部件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服务贸易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上汽集团服务贸易业务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发展架构, 在国内市场具有先发优势, 覆盖了物流、 销售、服务、 国际贸易、 房地产、 资产经营、 信息和物资一体化等二十三个领域。

 按照“围绕先进制造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的发展思路, 2007 年通过大力发展重点业务、 积极培育新兴业务, 着力推进服务贸易业务的产业化运作和专业化发展, 着力构建服务贸易业务对于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

 如整车物流业务已形成覆盖全国的运输及仓储网络, 年运输规模达到 220 万辆, 市场占有率达到 32%, 位列全国第一;通过创新拓展, 利用社会资源, 盘活沉淀资产, 建设“1933 老场坊” 等创意产业集聚区,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篇

 【自主技术研发初见成效】

  上汽通过在原有产品平台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创新、 集成开发创新和自主开发创新, 在自主技术研发上初见成效, 其标志性成果就是荣威 750 轿车及自主品牌后续产品的成功研发。

 到 2007 年, 上汽已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 3 家,市级技术中心 15 家; 与国内有关科研院所、 高校共同组建产学研工程中心 17家。

 在此基础上, 上汽按照“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建立全球平台体系” 的目标, 全面整合上海、 英国和韩国三地的现有研发资源, 发挥协同效应, 初步构建自主品牌研发体系, 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合资企业本土化开发加快步伐】

  2007 年, 各合资整车企业不断加快推进产品本土化开发, 先后推出了“别克林荫大道” 、 “斯柯达明锐” 、 “新鸿途” 、 “CROSS POLO” 等适应国内市场的新车型, 获得市场好评。

 其中, “领驭” 轿车、 “君越” 轿车等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能源汽车研发稳步推进】

  上汽积极投入新能源汽车研发, 其中自主研发的“上海牌” 新能源轿车, 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清洁能源竞赛活动—“2007 必比登挑战赛” 上, 获得良好成绩; 上海通用启动“绿动未来” 战略, 推出将在 2008年上市别克君越 Eco-Hybrid 电油混合动力车; 上海大众也将推出燃料电池版 PASSAT 领驭, 为北京奥运会服务。

 国际经营篇

 【整车出口快速增长】

  积极拓展海外新兴市场, 全年实现整车出口 2. 2 万辆, 同比增长 225%。40 辆上汽荣威 750 轿车作为国宾用车, 用于上海合作组织塔吉克斯坦峰会并受到好评。

  【海外布局日 趋完善】

  上汽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 战略, 是国内首家开展跨国资本运作的汽车集团。

 先后在北美、 欧洲、日本、 韩国等地设立海外公司, 大力拓展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业务; 参股韩国大宇公司、 控股韩国双龙公司, 努力提升国际经营能力。

 2007 年在英国建立了上海汽车英国技术中心, 利用国际资源进行产品开发,服务于自主品牌发展。

 人才建设篇

 2007 年, 上汽共招聘院校应届毕业生 1800 名、 社会人才 1100 余名, 不断加大在整车、 零部件研发、 服务贸易等重点项目的人才引进和使用力度,有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国际经营活动的开展。

  制度建设篇

  为了符合国资监管的新要求、 适应上汽集团改制重组后的管控模式的新变化, 2007 年, 上汽集团在原有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 采用 COSO 内控体系, 重新修订了《上汽集团内部控制制度》 , 围绕企业的经营、财务和资产安全, 强化了在决策和运营上的风险管理, 为各项业务合规、 有序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责任篇

 【慈善关爱,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2007 年上汽集团及各企业共向上海特奥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上海慈善基金会、 上海市科普教育基金会、 同济大学、 云南苦聪扶贫项目等捐助共计 7700 多万元, 涉及助教助学、 医疗卫生、 赈灾救难、 文化体育等方面,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 上海大众作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 启动“奥运心林” 内蒙古防护林建设项目、 全程赞助“好运北京” 系列赛事, 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类奥运公益活动。

 上汽集团积极开展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载体, 旨在传递爱心行为, 倡导志愿精神, 弘扬新风正气, 构建和谐企业的系列公益活动; 还与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慈善基金会等联合举办了外国专家夫人爱心画展,所得义卖款项全部捐赠上海慈善基金会。

  【成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

  2007 年 3 月 27 日, 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 作为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联手服务上海世博会正式启动。

 8月, 上汽集团举办了“上海世博会倒计时 1000 天——绿色文化墙暨倒计时钟揭幕仪式” 。

 11 月 5 日, 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联合向上海世博会提交上汽集团-通用汽车企业馆主题陈述, 成为第一个提交方案的参展成员。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