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宣化冈民族文物调查与研究

李军

摘 要:民族文物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进一步梳理挖掘地方乡土文化,可以更好地通查该地区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文章尝试寻找切合张家川县民族文物保护路径,更好地探寻新时期的发展之策,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张家川县;民族文物;野外文物;宣化冈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6.052

0 引言

民族文物是指具有某一个民族的特色,能够反映该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生活、习俗等现象的遗迹和遗物。民族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并遗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 全县民族文物综述

张家川县除了有数量众多的馆藏文物外,还有非常丰富的野外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到目前为止登记造册的野外文物点数量大、类型多,遍布全县15个乡镇,可谓是一个文物大县。文化期从距今约22万年旧石器时代的杨上遗址,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碉堡梁遗址、齐家文化的百倾塬遗址,再到战国中晚期的马家塬墓葬所代表的秦戎文化,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1987年,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奠定了张家川县野外文物工作保护的基础。共普查登记文物点100处,包括新石器时代仰韶、齐家(常山)文化遗址37处,古城址3处,烽燧4处,古墓葬14处,堡址20处,石刻12座,石窟2处,关隘4处,宗教场所2处,化石点2处。其中有4处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被公布为张家川县一般文物保护单位。民族文物仅有2处,而且只做了简单的登记记录,对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详细的记载。到2012年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结束,全县的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增加到181处,但民族文物也只有4处。

为进一步摸清全县民族文物分布情况、发掘民族文物包含的价值、突显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在张家川县文化文物主管部门的安排下,张家川县博物馆组织专门人员重点调查了清代以来有较大影响的宗教场所和宗教遗址,如龙山镇西大寺,张川镇西大寺、后寺、东大寺,恭门镇北寺等。工作人员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现有建筑规模、原建筑类型、遗存文物的保存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基本摸清了这部分文物的分布、保存现状、历史价值等信息。2012年底由张家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了《张家川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同时将重要的文物保护点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保了文物的安全和可持续研究与利用。

从野外调查的情况来看,张家川县的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秦以前的与西戎民族相关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马家塬遗址及墓葬,类似的还有位于川王镇大庄村的大庄墓群、马达村的高崖墓群,位于刘堡镇高家村的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沟墓群等,它们随着秦霸西戎历史进程的演变,逐渐消失在秦与中原等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中。另一类是最具张家川县地域特色的文物—回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留存下来的重要宗教场所及遗迹,其中又以宣化冈为代表,还有全县境内修建较早且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清真寺、石刻等遗存。本文主要对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化冈的调查研究情况进行初步整理,以备后用。

2 宣化冈

宣化冈(图1)是宣化冈拱北遗址的简称,是清代以来天水市重要的民族宗教遗址遗迹,位于张家川镇查湾村,由马化龙、马元章等人的陵墓(拱北)、宗教建筑、书院、观光建筑、附属用房、军事建筑宁陵堡以及部分附属单体文物构成。宣化冈南、北宽约200米,东、西长约330米,面积约66000平方米。宣化冈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能俯瞰整个县城,是张家川县重要的观光旅游地,也是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 基本情况

宣化冈修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马明心四世孙马元章与其弟马元超先后历经数年建造完成。

宣化冈主体建筑是由我国传统古代建筑风格和伊斯兰艺术相互融合的道堂、宗教墓地和相关辅助设施构成,是将民族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园林式建筑群。整体从功能上分为拱北墓葬区、宗教活动区和服务展示区三大部分。附属文物有堡址遗址、名人墓葬、碑刻、汉文史籍、名人书画、社会名流题书的匾额、文房四宝和书画古籍等。1958年,地上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但总体格局和建筑基址、构件、附属文物得以保留。1985年以来,随着国家对野外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宣化冈管理和看护机构逐年对部分已损毁地上建筑按照原工艺、原格局和原体量进行恢复性重建(图2),利用各种渠道发动当地群众广泛搜集拆除的建筑构件原件,做了最大程度的恢复建设,宣化冈历史风貌逐步得以恢复。

2.2 历史沿革

光绪元年(1875),马元章由四川到达张家川。

光绪十五年(1889),马元章为马化龙的墓地修建八卦圆顶屋,称“北山拱北”。

民国四年(1915),北山拱北改名为“宣化冈”。

民国五年(1916),宣化冈观光楼动工修建。

民国六年(1917),马化龙墓庐在宣化冈动土修建。

民国七年(1918),宣化冈礼拜殿落成。

民国十八年(1929),宣化冈教务主持人马元超逝世,安葬于宣化冈。是年,宣化冈慕陵堡建成,宁陵堡开工修建。

民国十九年(1930),马殿武在今张家川县大阳镇寨子村建成信陵堡。

1958年,宣化冈被拆毁。部分建筑构件和木料移作他用。

1985年10月,成立第一届宣化冈拱北管理委员会。

1988年6月17日,宣化冈被张家川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逐年得到保护修复。

2004年12月,《宣化冈志》完成定稿,交付出版社出版。

2016年6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依法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编制保护规划,保存状况良好。

2017年至今,加大了整治滑坡、周边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2.3 自然环境

宣化冈所在的查湾村,深居内陆腹地,地处东南、西南季风交互影响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温和半干旱区、温凉半干旱区和温寒半干旱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雨量较少。年平均气温7.5摄氏度,无霜期163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04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

2.4 人文环境

查湾村隶属张家川镇,位于县城以北7.5千米处北山二阶台地,为回族村,村内有小学一所,村内居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少量居民外出务工或从事餐饮服务行业。居民素质相对较高,人文环境较好,但文物保护意识相对淡薄。

3 宣化冈重要附属文物

3.1 宁陵堡

宁陵堡又名“查湾堡址”,位于张家川县城以北5千米处查湾村北山梁顶,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堡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6米,南、北宽约25米,墙体黄土夯筑,夯层厚10厘米,周围有壕沟,占地面积约1650平方米。东、西墙各开一门,门高约3.5米、宽约3米。墙体厚1.5~4米、高4~15米,分为上、下两层,上宽2米,下宽4米。在南、北墙体外表有建筑痕迹。除东北角有部分缺口、局部坍塌外,其余部分基本保存完整,现堡内无地上建筑。年代为清朝晚期到民国时期,当时的建造功能为防匪、安身、保卫。

据相关资料记载,宁陵堡原有住房十多间,存储室等辅助用房近十间。堡院内载有各种果树、花树和松树。堡院内面积约8亩(约5333平方米),堡院呈长方形,四周打有十数米高的堡墙,堡墙底宽约4米。堡墙上面四角修有哨楼,堡墙朝东修有一座小木楼,楼南边修有栏杆,站在楼外凭栏眺望,张家川四面山川尽收眼底。宁陵堡主要功能是防土匪和兵乱,1958年堡内建筑全部拆除。

3.2 马大(三)善人光烈(翿)先生之神道碑(图3)

1920年,宣化冈管理者马元章先生在宁夏海原大地震中遇难,在其逝世十四周年(1934年)时,甘肃陕西地区的军政要人朱绍良、杨虎城、胡宗南、邵力子等30余人,当地76坊寺及各界代表163人,共同捐资修建了马元章、马元超神道碑。正文主要讲述了马元章、马元超二人乐善好施、赈济灾民、心系革命、力促团结、平息流言、导扬和平等功勋。

石碑共分3块,中间为正碑,两侧为副碑。正碑高350厘米、宽81厘米、厚20厘米。副碑高70厘米、宽85厘米、厚20厘米。石碑均为白色花岗岩琢制而成。正碑由碑首、碑身、碑座3部分组成,碑首呈拱形阳面浮雕二龙戏珠盘顶,中间雕歇山顶式门楼图案,门楣刻“人伦师表”四字,两边刻“精神宛在、道德弥光”,中刻篆书“录寿”。长方形框内刻有古装人物图像。碑首阴面浮雕三龙蟠交,中刻“碑阴”二字。碑身阳面两边雕刻8尊古装人物,中间刻有陕西名书法家寇一瑕亲书“马大(三)善人光烈(翿)先生之神道碑”,右刻“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一月吉日立”,左刻“陇南绅商学界暨各省教下  公立”。碑面共阴刻碑文1213字,正楷,介绍了马元章、马元超生平事迹。碑文由清光绪二十年进士出身的邽山任承允所撰,滇南何兆龙书丹,教下李正广运石,岐山陈得才刻石。两块副碑分别刻列国民党政府大员和社会名流朱绍良、杨虎城、邵力子、邓宝珊、胡宗南、张维、寇一瑕、杨思、范振绪等立碑发起人共30人姓名、立碑时恭贺的76坊清真寺名称及各坊人名163人,尾刻“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一月彀旦”。石碑现存于宣化冈内。

神道碑碑文语言流畅,刻字工整整洁,历经百年仍保存完整。通读碑文,可以看到宣化冈及其管理者在和睦民族关系、稳定民心、救助灾民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其表现有:在当地和其影响所及地區积极倡导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积极关注有灾情和局势动荡地区,安抚群众、稳定民心;民主革命时期,主动向进步势力靠拢,为甘肃的革命事业出力出物;倡导和平,配合中央政府化解地方民族矛盾、稳定民族地区局势。

3.3 重要匾额

匾额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回族群众也有悬挂匾额的喜好,一般悬挂于清真寺或重要的场所。在原宣化冈的建筑群中,多有悬挂匾额,常为四字,内容多为劝人向善、爱教爱国的词句。宣化冈的许多匾额是一些社会政要、名流赠书,如袁世凯赠“道宏功备”、吉鸿昌赠“仁德风雨”、白崇禧赠“兴教建国”等,大多现已流失。

民国二十一年(1932),马元超逝世三周年,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邓宝珊将军书赠“德教常新”匾额。匾额长2.2米、宽1.1米。现存宣化冈。

民国二十八年(1939),时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爱国将领冯玉祥书赠宣化冈“述祖穆圣”烫金大匾(图4)。匾额长2.2米、宽1米、厚0.03米。现藏张家川县博物馆。此匾额在20世纪50年代流失,后被五七学校(现张家川县第一中学的前身,为宣化冈出资建立)学生当作床板而得以保存至今,匾额上留存红漆涂鸦“五七学校”就是这段历史最鲜明的见证。

3.4 书画作品

宣化冈历代管理者非常重视文化传承,通过其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收集、保护了一大批书画作品(张家川县博物馆保存有一部分)。

3.4.1 马锡武花鸟四条屏

马锡武花鸟四条屏共有两套,其一画心长136.5厘米、宽36.5厘米,其二画心长115厘米、宽32.5厘米,均为清代,保存完整。马锡武(1883—1952),字辅臣,张家川县张川镇人,回族,北洋军阀吴佩孚部下统领。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衔。先后任甘肃省农垦局督办、甘肃省保安副司令、甘肃东路交通司令。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善于国画,中年时爱画牡丹、骏马,老年又以山水画著名。马锡武花鸟四条屏是研究张家川县文化艺术内涵的重要佳作。

3.4.2 马元章楷书对联(图5)

马元章楷书对联长181.5厘米、宽48厘米,创作年代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保存完整。上联“蹉跎岁月逾五旬只有天良不冺自觉半生未曾亏人”,下联“经营旧物将三纪毫无成效可观身处两间安敢隳心”,上联尾题“乙巳年九月二十五日”、下联尾题款“滇南马元章题”,全文正楷书写。马元章(1853—1920),回族,字光烈,号祯祥,其在传统文化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博览诸子百家和史籍资料,喜好中文书法,尤喜对联,加之他善于做对,因此存世较多。

3.4.3 马腾蛟楷书对联

马腾蛟楷书对联长198厘米、宽45厘米,年代为清代,保存完整。上联“甲子披图长庚焕采”,下联“兰陔奏雅菊水延年”,款首“光翿父子大人揽揆荣庆”,款尾“清乙酉科拔贡、回部顾问、前调署汤阴县知事、愚晚马腾蛟敬祝”,最后为“马腾蛟印”和“卿云”印。马腾蛟,字卿云,张家川县富山村人,前清举人,善书法。曾在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河南省桐柏县及甘肃省伏羌县(今甘谷县)任县长。

4 保护现状

随着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宣化冈的安全管护工作也得到全面的提升。体现在:一是坚持常年向各族人民免费开放。二是为加强宣化冈的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宣化冈拱北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下设文物保护机构,指派专人负责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并由张家川县文化和旅游局進行专业指导和监督。逐年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在要害部位配备了安消防设施、设备。三是在相关部门和宣化冈管理机构的努力下,先后复原了礼拜大殿、八卦墓庐、沐浴室等建筑,整修了参观步道、院内道路,并根据地理特点栽树种草绿化环境。收集、整理了散落于民间的文物碑刻,新建了碑廊,对碑刻类遗物进行了有效保护和展示。四是通过长期调查研究,系统搜集、整理了历史上宣化冈原貌图片、附属文物、历史文献和文物遗存,相关成果汇集出版了《宣化冈志》及《宣化冈图志》,为系统整理、研究、保护、展示宣化冈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五是针对周围存在的严重地质隐患,争取国家投资对宣化冈山麓冲沟进行填埋修复,保证了文物总体的安全。

现正在开展宣化冈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充分吸收最新文物保护理念和前沿技术,科学指导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

5 价值评价

宣化冈经历了133年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它的产生发展到顶峰,最后回归到和谐自然,既是张家川县历史社会发展变迁的体现,也是宗教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历史,更是当地群众社会生活发展的缩影。

5.1 在科学价值方面

①宣化冈经历了我国近代深刻的社会变革,所保存下来的许多珍贵文物是研究我国近代史、民族关系史和地方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②宣化冈的建筑风格是在充分吸收儒家文化哲学思想,采用了我国传统官式建筑和园林建筑元素的基础上,又少量融入了伊斯兰文化艺术,独具特色。

③宣化冈的建立及发展使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了高峰。

5.2 在文化教育方面

宣化冈历任管理者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注重学堂教育,大力推广自明代以来开始兴盛的经堂教育、开办私塾,培养具有扎实汉文化功底的人才;坚持规模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兴办学校,为张家川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3 在民族团结方面

宣化冈的建立依托于张家川县回族群众相对集中的现状,同时依托于当地良好的民族关系。在宣化冈建立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宣化冈管理者始终重视民族关系,全力促进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客观达到了维护地方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效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策的支持下,在国家扶贫资金的帮助下,张家川县各族人民群众共同谋求新发展,既彰显了民族团结的内涵,又成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有力见证。

参考文献

[1]王慧芳.张家川宣化冈拱北“尔曼里”仪式探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3.

[2]马英杰.导引秩序:马重雍与宣化冈哲合忍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5-110.

[3]马守途,青觉.浅析宣化冈建筑群的中阿建筑特色及美学价值[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19-123.

[4]马景.甘肃宣化冈道堂的商业经济(1889—1949)[C]//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2008.

[5]尚季芳.再造马大善人:1934年马元章《神道碑》建造的历史语境[J].青海民族研究,2019(1):141-147.

相关热词搜索: 宣化 文物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