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无性系茶园“一年交园子”技术

陈清华 胡双玲 戴居会 周洋 罗鸿 向俊 崔清梅 张强

摘要:为突破传统新建茶园投入成本高且时间长的瓶颈,首次提出新建无性系茶园“一年交园子”技术。该技术采用“二段法”育苗,通过容器苗种植、起垄覆膜、施肥、修剪等集成配套技术使新建茶园1年封行成园,达到投产茶园标准,实现茶树成活率达90%、树高达50 cm、单株树幅达24 cm、分枝数达9个以上。

关键词:无性系;茶园;1年投产;种植技术

The Technology of "Garden Construction in

One Year" for New Clonal Tea Plantation

CHEN Qinghua, HU Shuangling, DAI Juhui, ZHOU Yang, LUO Hong, XIANG Jun, CUI Qingmei*, ZHANG Qiang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ubei Province/ Enshi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National Tea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Enshi 445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new construction of tea gardens with large and long investment,

the technology of "garden construction in one year" for new clonal tea gardens was first proposed. This technology

adopted the "two-stage method" seedling raising technology. Through the container seedling planting, ridging and film

mulching, fertilization, pruning and other integrated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it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one year

production (the survival rate of 90%, the tree height of 50 cm, the single tree width of 24 cm, with more than 9 branches).

Keywords:
clone, tea garden, one year production, planting technology

传统新建无性系茶园,从茶苗移栽到成园开采需要3~4年[1],存在“年年栽茶年年补”的现象,如茶园管理用工短缺、管理粗放,成园时间更长。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新采用“二段法”育苗技术[2],实现带土移栽,简化栽苗技术,确保“一年四季可栽茶苗”,从根本上解决茶农“栽苗难”的问题;完善改进新建无性系茶园技术,配套新建无性系茶园施肥技术,促进新建无性系茶园1年封行成园,率先提出“一年交园子”技术,现已在恩施州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建立了16个示范基地,新建茶园示范面积144 hm2,老茶园改造160 hm2,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恩施州茶园建园管理水平,降低茶园管理成本,助推恩施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该研究集成“二段法”育苗、机械起垄、覆盖薄膜、内环式种植、套种绿肥等系列技术,旨在快速高效建设高标准茶园,新建茶园达到1年成园标准:茶树成活率达90%、树高达50 cm、单株树幅达24 cm、分枝数达9个以上。

一、基地建设

新建茶园要求选择交通便利、土地平缓、连块成片、排灌方便、土壤微酸、肥沃的土地。选好基地后,进行田间规划,根据田间实地情况划分片区,规划设置道路及灌溉系统。有條件的建好宽3 m以上的主干道,保证生产物资的运输;田间设置宽1.2~1.5 m机耕道,既方便茶园投入品的运输,又能配合乡村振兴,搞好茶旅融合,确保旅客雨天进园不带泥。

积水和低洼田地修好沟渠,采用渗透沟(坎)确保茶园沥水,保持土壤通透性;有条件的建好蓄水池,保证茶园生产用水。

平整和清理土地,清除地面零星树木、杂草、乱石;机械深翻土地,翻耕深度50 cm左右,打破土地泥土层;使用茶园多功能管理机旋耕整地,打碎土块,整理地面,复耕土地深度20 cm,进行地面平整。

二、划线起垄

整理好土地,运用内环式栽培模式[3],根据田块情况划线,确定茶园走向,依据地形确定茶园保护行、茶园种植行、准备休息区和茶园工作道。保护行和茶树种植行的种植小行距33 cm,茶树种植行之间的纵向工作道宽度150 cm,种植田块与保护茶行之间的横工作道宽度160~180 cm,有利机械田间调头,方便茶园管理机械操作。

根据要求划线后的土地用开普KDT510耕作机起垄,根据种植规格确定行距,单株栽培大行距不低于1.2 m,双株栽培大行距不低于1.5 m,起梯形垄,垄面宽30~50 cm,垄高10~15 cm,要求垄平直、垄面紧实。起垄栽培可增加土层厚度,促进茶苗根系生长发育;有利于茶行排水,提高茶苗的抗涝能力。

三、种苗要求

选择适应性和抗病性强的茶树品种,以国家或省级审定或者认定登记的无性系良种为宜,如鄂茶1号、中茶108、中茗6号、玉露1号、鄂茶10号等,根据拟制产品选择适宜的茶树种苗。建议采用穴盘、无纺布等容器及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的根部带配方基质的茶苗,实现带土移栽,提高成活率。容器茶苗高10 cm以上,茶苗健康无病虫害。

四、机械覆膜

选用宽1 m,厚度为0.005~0.006 mm的黑色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覆膜前垄面一定要浇透水,使垄内的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后再盖膜;覆膜时必须拉紧铺平无折皱,并与厢面紧贴,膜的四周用土压紧压实。茶树覆膜栽培能起到保水、保土、保墒、增温的效果,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劳力,提高茶苗成活率。

五、茶苗定植

使用直径5 cm的打孔器在覆好膜的垄面上打孔,规格为30 cm×40 cm、深度10 cm;建议选择株高10~15 cm的穴盘茶苗定植移栽;定植时将茶苗根部放入穴内,用泥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后用细土覆盖地膜破口处。

采用双条高畦低沟方式种植,沟宽30~40 cm,沟深25~35 cm;株距0.3~0.4 m,行距1.2~1.8 m,列距0.4 m,每666.7 m2种植茶苗3 000~3 500株,依据茶苗特性和企业需要确定适宜的种植模式。移栽时确保定植沟内茶苗根系舒展,扶正茶苗,压紧根系周围的土壤,浇足定根水后填土。栽培技术得当对提高茶苗定植成活率将起到关键作用。

定植后进行茶园整理,将大行间和工作道土壤用机械中耕1次,并对垄边膜培土保护。行间中耕为种植绿肥做好准备。

六、套作绿肥

冬季建园结束后可在行间种植油菜,每666.7 m2播种1.0~1.5 kg;春季建园结束后可播种大豆,每666.7 m2播种7.5~10.0 kg。在油菜抽薹期、大豆盛花期使用专用机械压青返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4],减少化肥用量。

新建茶园周年间作绿肥模式:春播大豆(3—5月)-夏播大豆(5—7月)-秋播大豆(7—9月)-冬播油菜(10月至次年3月),有的企业在4月油菜花期举办油菜花节,可促进茶旅融合,带动茶叶销售。

七、树体培育

在茶苗长到30 cm以上时,可在离地20~25 cm处修剪(为茶园机械管理做准备,主干高一点方便机械操作)。10—11月在上次剪口基础上离地35~40 cm采用水平剪进行打顶。

八、杂草管理

需在杂草高度未到50 cm、杂草结籽前进行除草。大茶行间使用压草机除草,3—6月每月1次,其他季节根据茶园杂草情况合理除草。茶行间覆膜栽培,不仅可以保温保湿,还可以防除杂草滋生[5]。小茶行间采用割草机除草,除草率90%以上为宜。

九、肥水管理

有条件的在平整土地后,按照种植规格抽宽70 cm、深50 cm的槽。每666.7 m2施入饼肥300~400 kg,磷肥50 kg,并将土壤与肥料充分拌匀,再覆盖15 cm底土进行茶苗定植。

茶苗生长出新根后,追肥宜少量多次,以液态肥料灌根为主,可选用淡粪水、沼液、专用腐殖液体肥料。施肥原则为先淡后浓。试验表明,新建茶园通过每月定时定量采用液态肥追施的方法,1年后茶苗成活率在95%以上,株高达到40~50 cm,茎粗在5.0~6.5 mm,新分枝数6~7枝,分枝长度可达19~20 cm,单株树幅达到25~30 cm,基本可实现茶园封小行,一年内投产的效果。

于11月上中旬施基肥,每666.7 m2施菜籽饼150 kg。采用开沟施肥,在离茶树根边20 cm处开15 cm深的沟,施入菜籽饼,再及时覆土。

十、鲜叶采摘

茶苗定植满1年后可采单芽和一芽一叶,但仍以养树为主。不同品种1年投产产量不同(图1),槠叶齐品种单芽产量可达60 kg/hm2,一芽一叶产量可达140 kg/hm2。

十一、管理机械选择

土地深松宜采用大型旋耕机,起垄覆膜宜采用起垄覆膜机,浅耕宜采用微耕机,中耕宜采用茶田耕作管理机,深耕宜采用深挖机,绿肥还田和除草宜采用割草机,施肥宜采用茶园施肥机,浇水和施药宜采用300 L高压打药机,茶园修剪宜采用茶树修剪机或有同等功效的其他茶树修剪机。

参考文献

[1] 骆耀平. 茶树栽培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2] 戴居會, 张强, 崔清梅, 等. 茶树“二段法”快繁育苗日常管理技术[J]. 林业科学, 2012(5):
181.

[3] 张强, 崔清梅, 戴居会, 等. 内环式栽培模式在新建机械化管理茶园中的应用[J]. 中国茶叶, 2018, 40(2):
39-41.

[4] 洪春桃, 魏斌, 沈登锋, 等. 6种绿肥对苗圃地杂草控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7):
1391-1393, 1397.

[5] 郑旭霞, 毛宇骁, 吴嘉璠, 等. 盛夏覆盖对幼龄茶园土壤温湿度和杂草生长的影响[J]. 土壤, 2016, 48(5):
918-923.

猜你喜欢茶苗覆膜茶树玉米秋覆膜技术要点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年5期)2021-07-14不同覆膜时期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6期)2020-04-08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科学导报(2019年5期)2019-06-11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农村百事通(2018年10期)2018-07-30论玉米覆膜高产栽培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12期)2018-06-29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农村百事通(2018年24期)2018-02-22故乡的古茶树艺术评鉴(2017年6期)2017-06-01茶是由茶树的叶子做成的金色年代(2016年5期)2016-09-29茶的箴言延河·绿色文学(2016年8期)2016-05-14如何保证无性系茶苗的质量科学种养(2014年8期)2014-08-22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