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卢衬云

摘  要:本文就一道几何题的多种解法进行探究,在同样条件下运用不同的知识,设计出不同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一题多解;探究;创新思维

解题方法是一个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末知问题已知化,即按照熟悉化原则进行探究,从而作出解答的过程。一题多解能使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广泛范围,多侧面、多角度考虑问题,在同样条件下运用不同的知识,设计出不同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有层次的。对中学生来说,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方法、新思路、新见解、新组合、新用法等,都是一种创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的。下面就一道几何题的多种解法进行探究,为学生开拓探究的空间和广阔的舞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新思路、新见解——点燃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90°,AB=2,BC=3,CD=1,E是AD中点。求证:CE⊥BE.

解法一:利用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

证明:如图(1),过点C作CF⊥AB,垂足为F

∵ 在梯形ABCD中,AB∥CD,∠A=90°

∴ ∠D=∠A=∠CFA=90°

∴四边形AFCD是矩形

∴AD=CF,  BF=AB-AF=1

在Rt△BCF中,CF2=BC2-BF2=8

∴ CF=2  2      ∴ AD=CF=2  2

∵ E是AD中点

∴ DE=AE=     AD=  2

在Rt△ABE和 Rt△DEC中

EB2=AE2+AB2=6

EC2= DE2+CD2=3

EB2+ EC2=9=BC2

∴ ∠CEB=90°∴ EB⊥EC

解法二:利用梯形的中位线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证明:
如图(2),在BC上找中点F,连结EF

∵ 在梯形ABCD中,E、F分别是DA、CB的中点

∴EF=   (DC+AB)=   (1+2)=1.5

∵F是CB的中点   ∴CF=FB=      CB=1.5

∴EF=CF=FB∴∠CEF=∠ECF,∠FEB=∠CBE

∵∠CEF+∠ECF+∠FEB+∠CBE=180°

∴2∠CEF+2∠FEB=180°

∴∠CEF+∠FEB=90°∴ EB⊥EC

或:过点E作EF∥DC,交CB于点F, 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点F是CB的中点(证法略)

二、新知识、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例: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90°,AB=2,BC=3,CD=1,E是AD中点. 求证:CE⊥BE.

解法三:利用割补法或旋转法构造等腰三角形

证明:
如图(3),延长CE、BA交点F

∵ 在梯形ABCD中,AB∥CD,∠A=90°

∴ ∠D=∠EAF=90°, ∠DCE=∠F

∵ E是AD中點∴ DE=AE=      AD

∴△CDE≌△FAE∴AF=DC=1,FE=EC

∴BF=BA+AF=3

在△CBF中,BC=BF=3,FE=EC∴EB⊥EC

或:
将△CDE绕点E顺时针旋转90°与△FAE重合,得到△CDE≌△FAE(证法略)

三、新组合、新用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90°,AB=2,BC=3,CD=1,E是AD中点. 求证:CE⊥BE.

解法四: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证明:
如图(4),过点C作CF⊥AB,垂足为F

∵ 在梯形ABCD中,AB∥CD,∠A=90°

∴ ∠D=∠A=∠CFA=90°

∴四边形AFCD是矩形

∴AD=CF,  BF=AB-AF=1

在Rt△BCF中,

CF2=BC2-BF2=8

∴ CF=2  2

∴ AD=CF=2  2

∵ E是AD中点   ∴ DE=AE=    AD=  2

∵       =        =         ,       =

∴       =

∵∠D=∠A=90°

∴△CDE∽△EAB

∴∠DEC=∠EBA

∵∠EBA+∠AEB=90°

∴∠DEC+∠AEB=90°

∴∠CEB=180°- 90°=90°

∴EB⊥EC

解法五: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

证明:
如图(5),过点C作CF⊥AB,垂足为F

∵ 在梯形ABCD中,AB∥CD,∠A=90°

∴ ∠D=∠A=∠CFA=90°

∴四边形AFCD是矩形

∴AD=CF,  BF=AB-AF=1

在Rt△BCF中,CF2=BC2-BF2=8

∴ CF=2  2

∴ AD=CF=2  2

∵ E是AD中点

∴ DE=AE=     AD=  2

在Rt△DCE中,

tan∠CED=         =       =

在Rt△DCE中,tan∠DCE=         =

∴∠CED=∠EBA

∵∠EBA+∠AEB=90°

∴∠CED+∠AEB=90°

∴∠CEB=180°- 90°=90°

∴EB⊥EC

通过对一道几何题的多种解法进行探究,使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学习了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知识,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领域。

笛卡说过“数学是使人变聪明的一门学科”。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在总结一生的工作时说:“我在学校工作了近35年,直到20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的两件事:其一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其二要使学生变得聪明”。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于学会怎样科学地思维,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在教学上我们要注重发挥习题的功能,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捕捉有用的信息进行思考,寻觅旧有原题的解题方法,再探求新问题的解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作为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感到学无止境,不断向高处攀登。这正是陶行知先生早就盼望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参考文献:

[1] 王培德 .数学思想应用及探究—建构建构教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

[2] 黄为.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研究,2010,4.

(作者單位:东莞市万江区万江第二中学,广东  东莞  523049)

猜你喜欢一题多解创新思维探究进一步探究与归纳得到的结论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20年6期)2020-01-06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探究祖国(2019年17期)2019-10-14以物理学科素养教育培育中学生创新思维世界家苑(2019年1期)2019-04-15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新高考·高一数学(2017年5期)2018-03-04从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法谈“一题多解”东方教育(2017年4期)2017-06-09“一题多解”突破难点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3期)2017-04-10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之我见学周刊·中旬刊(2017年3期)2017-03-18习题教学中显化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条途径物理教学探讨(2015年1期)2015-01-29论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甘肃教育(2009年9期)2009-07-30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下(2009年4期)2009-05-25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