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智能油井间开研究与应用

摘  要:当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后,部分地区储层能量下降,油井供液能力差,供液能力不足井数增加。油井供液不足时,会导致产量降低、泵效降低、能耗增加、吨油成本居高不下,制约油田开发经济效益。且油井“干抽”进一步增加了抽油管杆的磨损程度,致使深井泵空抽,泵工作筒与活塞干磨,造成泵漏失,导致油井上修频次增加,免修期变短。为了提高低产井的经济效益,常采用间开方式进行生產,而传统的间开往往依靠生产经验,缺少科学论证和分析优化。本文通过动液面在线监测和功图计产技术,连续监测油井产液量、动液面情况,得出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拟合产液量、动液面与时间的函数,得出产液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科学地优化低产低效井的间开制度,并应用抽油机井远程启停和远程调参功能,结合电力削峰填谷,实现老油田提质增效。

作者简介:李新波,(1984-),黑龙江鸡西人,现工作于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主要从事生产信息化管理工作。

1 研究背景

1.1 传统间开不适应新形势

1.1.1人工开关井,占用精力劳动率低

在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及三册大岗位构建的要求下,用工基数大幅度减小,急需将职工从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投身到精细油藏经营管理当中。

1.1.2人工测试,造成数据错误较多

人工测试动液面,受仪器的稳定性和敏捷度,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资料验收人员的质量把关,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多,会造成数据错误,责任管控不明确,数据可信度较差。

1.1.3以月、旬为单位的油井间开,不能满足精细管理的需求

月度测试动液面,不能及时反应地层的供液情况及井下供排关系;另一方面,根据现场经验制定的月度、旬度间开周期及间开参数已不能满足精细管理的需求。

1.2 单井能耗高,吨油成本大

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供液能力差影响,低产低效油井严重供液不足。全天开井,势必存在大量无效做功时间,使得有效功率减少。单井能耗高,抽油机电费居高不下,吨油成本增加,制约油田开发经济效益。

1.3 单井维护井次高

由于低产低效井供液不足,间歇性出液,存在“干抽”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抽油管杆的磨损程度,致使深井泵空抽,泵工作筒与活塞干磨,造成泵漏失,导致油井上修频次增加,免修期变短。

2 内容和主要做法

2.1 功图计产实时数字化

采油厂生产信息化建设后,增加了威尔泰克的功图计产功能,结合采油厂目前再用的另一套功图计产程序,两者相辅相成,保证了采油厂油井种类繁多生产状况复杂下的计产程序适应性,完全代替了人工量油,为智能油井间开管理的效益分析评价提供数字化支撑。

2.2 油井远程启停自动化

采油厂重点推进了油井远程启停提升工作。对全部油井控制柜进行专项治理,实现油井远程停井功能,解决了启停井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精细间开管理到“小时”“分钟”级别。

2.3 动液面监测分析智能化

2020年采油厂引起了动液面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实现了一天48个连续动液面的实时智能监测,为智能油井间开管理提供基础保障。通过完善EPBP油藏静态数据和生产管柱结构数据,校正系数等,进一步提高动液面在线监测分析系统计算精度,已实现代替人工测试率89.4%,改变了传统测试液面的数据少、不连续、误差大等弊端。

2.4三个“优化升级”管理模式

满足智能油井间开的硬件条件后,从生产制度优化升级、管理技术优化升级、指标考核优化升级三个方面,建立完善了有效的管理模式。

2.5 确定间开实验方案

低产低效井间开的基础是达到油井产液量的最大化,保持油井间开前后产液量基本保持稳定或略有上升。在本次实验中,为保证液面恢复到较高的水平,先将油井抽至供液不足后停井 24h,然后开抽连续监测不同时间段内示功图和动液面的变化,计算出液量和动液面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值拟合处理,得到产液量—液面—时间曲线,以此为依据确定产液量、液面和时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如下:①选取低渗、特低渗、断块油藏的32口低产低效油井;②先将目标井抽至供液不足,然后停井24h充分恢复液面;③目标油井开抽,以半小时一张功图对产液量和动液面进行连续监测,得到实验数据;④将产液量—液面—时间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推算产液量关于时间的拟合函数,确定开井时间,再通过示功图验证其合理性,最终进行间开制度的优化;⑤间开时间段集中在23:00-8:00,由指挥中心值班人员进行远程操作。

3 实施后效果

全方位打造智能油井间开管理模式,实现了“油井间开产量保持稳定、无效开井时间大幅减少、维护作业频次有效降低、单井生产能耗明显下降、采油系统效率持续提升”的“多赢”目标,真正把“短板”变成了增效的“长板”,同时形成阶段性总结报告,促进管理区建立间开管理效益评价长效机制。

3.1 促进生产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经济效益

32口油井间开管理后提液单耗下降2.16kWh/m3。其中特低渗透油藏油井提液单耗下降最明显;32口油井间开管理后泵效全部提升,平均泵效提高21.2%。其中,断块油藏油井泵效提升最明显;32口井累计节电23.974万千瓦时,创效11.102万元。研究出不同油藏、不同区块油井间开规律,形成效益模板,具有借鉴意义。

3.2 促进优化劳动组织形式、提高劳动生产率

应用生产信息化技术减少人工巡检、开关井、量油、测试动液面等工作,把一线员工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开关井效率。

3.3 促进老油田的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效益

利用生产信息化技术将油井间开管理的“月度周期间开”、“旬度周期间开”提升为“日度周期间开”,实现了精细掌握动态、精准调控措施、精确预警防控,对老油田精细挖潜、提高开发效益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支撑。

参考文献

[1] 田敏.低产油并间歇采油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 [J]. 石油化工应用,2011,30(9)5-7.

[2] 张军,邓幸平.低产井间开制度的优化与应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7,20(12):66-67.

猜你喜欢低产液面采油厂采油厂数据运行一体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1年2期)2021-03-24吸管“喝”水的秘密阅读(科学探秘)(2019年4期)2019-06-19一道浮力与压强综合题的拙见读写算(2018年2期)2018-07-05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11期)2018-06-28浅论采油厂生产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年7期)2017-08-24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11期)2017-06-20德保县旱地玉米低产原因分析与对策吉林农业(2014年12期)2014-12-11三不对扣井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管理观察(2009年20期)2009-10-14低产沙田柚园改良增产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4期)2009-06-25 相关热词搜索: 油井 信息化建设 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