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藏一家亲:书写“走在前列”的高质量援藏答卷

董西飞

从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到雪域高原的雅鲁藏布江畔,从秀丽的平原湖泊到险峻的高山深谷,3800公里的漫漫路途,3800米的海拔落差,相隔万水千山的江苏与西藏,因为援藏———这一党中央赋予的神圣使命而紧紧联结在了一起。

如果说援藏是一场接力跑,那么江苏援藏的脚步始终“走在前列”。1994年夏天,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围绕西藏的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会议做出15个省(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其中江苏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所属的墨竹工卡、林周、曲水和达孜3县1区。这次会议犹如发令枪,向8000万江苏人民发出了“援藏接力跑”的动员令。从1994年到2021年,一批批江苏党政干部、医疗教育人员、科研管理人才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背起行囊奔向拉萨。从资金项目支持到先进的发展管理理念,从改善基础民生到文教事业塑魂,近三十年来,江苏援藏干部的足迹,不仅刻印在拉萨的大街小巷、高山深谷之间,更铭刻在拉萨人民心里,在推动拉萨乃至西藏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征程中,谱写了一篇走在全国前列、富有江苏特色的绚丽篇章。

民生援藏,

“缺什么,就把最好的给你”

2021年盛夏七月,历经千年朝晖的西藏,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沸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拉萨,习近平会见了第九批援藏干部代表,他勉励大家说:“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

高原缺氧,但不缺奋斗精神;条件艰苦,但援藏干部不怕吃苦;海拔虽高,但援藏干部的境界更高。从1994年到2021年,从第一批到第九批……近三十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批批江苏援藏干部离开家人和故土,发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核心内涵的“老西藏精神”,与西藏党员干部一道,在雪域高原上接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根据安排,江苏援藏干部全部在受援地党委和政府各部门任实职,“缺什么,就把最好的给你”,一任又一任的援藏干部把自己当作当地的一分子,吃苦、战斗、忍耐、团结、奉献……全年融入当地工作,与当地干部和各族群众交朋友、促团结。在墨竹工卡县,三年内将建成100 座便民溪桥,打通农牧民出行的“最初一公里”。在林周县,在援藏干部的参与谋划下,与藏族百姓相伴数千年的“高原之舟”牦牛变成“致富金牛”。部门对部门、乡镇乡镇的对口帮扶机制,互派干部挂职,开展业务合作,援助设备物资———承担援藏任务的南京、苏州、镇江、泰州4个设区市与拉萨32个乡镇开展扶贫协作,在西藏自治区率先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才纳乡很多老百姓都患有肾结石、胆结石等疾病,通过对水质的检测发现,这里的水质比较‘硬、矿物质比较多。所以,我们新建了才纳自来水厂,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同时,把产业援藏与民生援藏有机结合起来,把周边的一些乡村,如四季吉祥村、协荣村、才纳村等村容村貌的提升改造工作做好,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也为才纳乡推进乡村旅游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丁东锋是江苏泰州第九批援藏干部、曲水县住建局副局长。从江南来到雪域高原,他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种种不适,尝尽与亲人远隔数千公里的相思。但相较于援藏的“苦”,他想得更多的还是援藏工作的真情与责任。

“80%以上援藏资金用于基层,实施一批交通出行、供氧供暖、安全饮水、生态环保等民生项目。要聚焦‘小组团援藏品牌,深化‘组团式教育援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在部署2021年江苏援藏工作时,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沈海斌勉励大家要继续奋斗在为拉萨人民谋幸福、为江苏人民增光彩、为全国人民守边关的前线。

江苏大道、苏州路、江苏实验中学、南京班……在拉萨,这些“江苏标记”并不鲜见。它们或者是一条道路,或者是一所学校,又或者是一家不起眼的商店,但都是一批批江苏援藏干部奋斗的印记。“脚走的路是手修出来的,西藏人民正在走自己的幸福路。”江苏援藏干部、拉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翚表示,援藏之行令他一生难忘。2019年6月抵藏后,徐翚便在拉萨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制定了质量监管“三項制度”,与南京援藏工作组共同策划建设便民“溪桥”,并系统谋划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养好“幸福路”,增加“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藏时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交通设施为民生幸福“开路”!作为江苏交通人,徐翚坦言一定不辱使命,聚焦农牧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打通“断头路”、架设“连心桥”,有的放矢,将好事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将每个交通项目建成增进民生福祉、加强民族团结的“品质工程”。

教育援藏,

让雪域雏鹰飞得更高更远

拉萨很远,从浩浩中山陵到雄伟布达拉宫,相隔数千里。拉萨又很近,因为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这个地方在江苏经常被提起。

“不到西藏,体会不到日新月异的变化。”2020年8月,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初级中学教师王广臻和其他5名来自六合区的支教老师一起,来到群山环绕的墨竹工卡县中学,助力当地教育扶贫。在南京市的全力支持下,西藏首个县(区)级内地西藏班“南京班”落户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中学,“南京班”的成立不仅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南京市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能帮助当地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人才“小组团式”教育援藏团的领队和具有23年教龄的资深教师,王广臻担任墨竹工卡县中初一年级“南京班”语文教师并兼任该校副校长,他创新成立“暖心”帮扶小组,设置“南京班”学年度优秀奖学金发放机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我们不仅仅是支教者,也是爱的使者,不仅仅是为了领略祖国的博大,成就全新自我,更重要的是为祖国边疆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王广臻如是说。

近三十年来,江苏省教育厅始终将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发挥江苏优质教育资源丰厚的优势,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采取“送过去教”“接过来训”“组团式援”的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和支教工作。近五年,江苏先后组织了4批210余名像王广臻这样的优秀骨干教师进藏,并在援藏指挥部成立了江苏援藏教师工作组,设立党支部,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激发援藏教师真心、安心、尽心援藏的内生动力。

職业教育是教育援藏的排头兵,是见效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扶贫方式。江苏发挥职业教育大省的优势,在西藏率先开展“6+1”职业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南京玄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江苏国家重点五年制高职校,集中各自学校的品牌专业,按照“一校一品”的模式,精准援助西藏自治区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艺术、旅游服务与管理、信息技术等6个专业群建设,短短几年时间,学校进入职业教育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学校在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成为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国家数字化校园实验学校和唯一的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不仅为西藏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更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拓宽了就业途径。

从无学可上到“上好学”“就好业”,教育援藏给教育科研及师资队伍建设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西藏的孩子在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像一位藏族孩子措吉在日记里写下的:“我在书上看见过这样一句话: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

医疗援藏,

让好医生在西藏“触屏可及”

在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援藏医生沈福玉正在指导藏民病人使用自助缴费系统。与南京市三甲医院的智能自助挂号系统相比,这里的系统还人性化加入了“藏语导医”功能,从扫描证件、点击挂号、手机支付再到打印就诊单仅需几十秒。2017年,医院开始着手信息系统建设,电子病历、远程会诊、区域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等信息模块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实现了全院信息网络覆盖,“诊间支付”系统、医生诊疗支持系统正式上线,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就医新模式。同时积极将信息化向乡镇延伸,2020年已实现乡镇卫生院信息化系统全覆盖,各乡镇卫生院已实现统一端口、统一目录、统一标准。墨竹工卡县成为西藏自治区县域医疗信息化的先行县,并建成启用现代化120急救中心。“互联网医院是破除‘看病难的良方。”截至目前,江苏三甲医院与拉萨当地医院已经进行了600余例次远程医疗,使拉萨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江苏的优质医疗服务,让江苏名医在西藏“触屏可及”。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共安排财政资金1.74亿元用于援建拉萨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拉萨市中心医院建设、县人民医院改造提升项目、苏拉远程会诊系统、高原移动医疗工程、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等。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期间,就帮助拉萨市建成了7个核酸实验室。五年来,江苏省卫健委先后派出112位援藏医生累计开展门急诊示范诊疗8.5万余人次,指导或参与各类手术1500台。通过援藏医生的“传帮带”作用和医疗技术设备援助,一项又一项医学空白被填补,一个又一个医疗记录被开创,一个又一个“生命禁区”的健康奇迹被创造。“组团式医疗援藏”解决了许多西藏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西藏几代人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内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晚上9点,结束一天工作的沈福玉望向窗外,此时的拉萨还一如白昼,城市逐渐归于平静,而远在3800公里外的南京城却早已灯火通明。沈福玉是南医大四附院神经内科的医生。半年前,他作为江苏援藏医疗队的成员来到拉萨,开始为期一年的援藏任务。

基础设施较差、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医疗设备设施不强、技能培训器材严重缺乏、医院职工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初到西藏时,沈福玉对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医疗条件的落后深有感触。他与援藏医疗组队员一同将医院的实际情况向当地政府和援藏工作组汇报,邀请上级领导到医院实地考察,为医院争取资金技术支持;他自己也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常用药,方便群众就医。在西藏工作几个月后,沈福玉慢慢适应了那里并不那么宜人的气候条件,并逐渐爱上了善良、淳朴的藏区群众;在与他们真诚的沟通交流中,沈福玉感受到了他们对援藏人员的信任和敬重。苏藏一家亲,沈福玉说,选择援藏,奉献无悔。

产业援藏,

当好会“造血”的引路人

从拉萨向东出发,沿省道行驶20公里,便到达了达孜区扎叶巴村,这里是江苏援藏打造的一个重点区域。此时正值阳春三月,五彩经幡迎风招展,身着传统服饰的藏族小伙和姑娘们翩翩起舞,一场藏文化主题表演正在精彩上演,他们身后是在巍巍雪山掩映下错落有致的藏家村落。很难想象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贫困户扎堆、满目土坯房、缺乏产业支撑的“老大难”地区。作为对口支援达孜区的江苏省镇江市,在对扎叶巴村进行开发建设时,着力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保护和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引入农家乐、果园采摘、藏文化表演等特色项目,增强村级产业的造血能力。目前扎叶巴村已初步建成为一个环境好、配套全、要素多的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村级产业年度分红可达30万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类似扎叶巴村这样的村落,在30公里外的曲水县四季吉祥村也是一个。作为异地扶贫搬迁新村,通过产业带动,搬迁贫困户参与青饲玉米、紫花苜蓿、雪菊、藏鸡等种植养殖项目分红,实现人均年分红5327.6元,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搬得出、留得住、富得起。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策略,在天然饮用水、藏药、民族手工、新能源等特色优势领域发力,打造净土健康和特色旅游两大支柱产业,将成为拉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与增长极。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湖泊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近三分之一,水资源量居全国第一,素有“亚洲水塔”之称。特别是冰川水经过长年冰川岩层的自然过滤,分子小、活性强、无污染、易吸收,是极为珍稀的优质天然好水。2020年和2021年,江苏对口支援拉萨前方指挥部在南京、苏州先后举办“拉萨好水”推介会,拉萨天然饮用水与江苏苏果超市等大型商超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让江苏人民在家门口体验了来自雪域高原的好水与好物,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拉萨天然饮用水产业做大做强。

高原上生活和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2016年,鱼跃医疗在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10亿元建设高原制氧产业园,项目已于2018年建成投产,年销售收入5亿元,税收3000万以上,新增当地就业人数百余人。2020年,开沃新能源汽车以地跑方式在拉萨试验纯电动公交车、矿卡和SUV(从南京到拉萨历时14天,行程4332公里),推动当地新型高原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拉萨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江苏援藏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沈海斌表示,接下来,江苏援藏队伍将根据“拉萨所需、江苏所能”,持续推进产业援藏,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产业质态,将拉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输血的同时就地造血,为拉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江苏贡献。

交往交流交融,

一起看格桑花开的美丽

2020年10月27日上午,随着一架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起飞的藏航TV9930客机冲上云霄,南京与拉萨直飞航线成功首航,一条横贯祖国东西、连接苏藏两地的空中桥梁就此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

“藏汉人民心连心,南京墨竹一家亲,呀拉索……”同年11月,第二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在南京拉开帷幕,“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遇见夜金陵·听见新墨竹”非遗“宁墨对话”暨藏式生活馆开馆、“宁墨情·医公益”爱心医治南京行等活动接次上演,全方位展示墨竹淳美的自然風光、古朴的人文景观、独特的地域风情、深厚的非遗文化。

南京与拉萨实现直航、南京墨竹周的举行,是苏拉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缩影。江苏把增进苏藏情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援藏工作的根本任务,机制健全、次数频繁、覆盖面广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不断丰富,双向交流品牌活动形式日趋完善,极大促进了苏拉两地文化交流和人民情感的交流,切实达到了“苏藏两地一家亲”的目的。

“每年我都要去江苏几趟,每次学习归来,都有新的收获能用于工作当中。”2018年,曲水县才纳乡四季吉祥村在江苏援藏的大力帮扶及各界努力下已经实现了脱贫,迈出了乡村振兴的步伐。村第一书记索朗央村表示自己曾多次前往泰州、无锡、苏州等地学习,把“江苏模式”带回吉祥村是她的目标。为了让拉萨当地医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先进医疗知识和技术,近五年来先后有95名拉萨医疗专业人员赴江苏学习交流,“光明万里行”“心佑项目西藏行”等医疗公益活动先后走进西藏农牧区,切实提升了拉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1985年,秉持“和而不同 藏汉情融”的民族教育理念,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创办,1997年,江苏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成立,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内地西藏完全中学。截至目前,全省有8所学校开办西藏高中班和中职班,招生规模超过全国内地西藏民族班招生的十分之一。20多年来,一批批江苏教师把培养好藏族儿女作为理想追求,一批批西藏学子受惠于江苏教育成长成才,为藏区发展贡献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苏拉两地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交往交融活动七百余次,参与人数八千余人,交流交往领域和层次持续提升,苏拉合作关系更加紧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高质量援藏的这张“江苏答卷”写得如何?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道道繁华热闹的风景、一张张满怀幸福的笑脸,已经给了我们答案。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两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世界屋脊”七十载波澜壮阔的发展,创造出跨越千年的人间奇迹,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亲历者,无论是正在援藏的江苏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还是曾经有过援藏经历的江苏人,都为今日西藏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到振奋,也为自己曾在雪域高原上挥洒过汗水深感自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代代江苏援藏人的共同心声。

(责编  凌  云)

猜你喜欢拉萨江苏西藏天上的西藏北方音乐(2019年8期)2019-10-21神奇瑰丽的西藏小猕猴智力画刊(2017年12期)2017-12-27图说江苏制造群众(2016年9期)2016-09-20拉萨土豪意林(2016年9期)2016-05-31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文理导航(2014年27期)2014-09-21微镜头·镇江故事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金山(2014年12期)2014-05-08去拉萨不能错过的五件事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相关热词搜索: 援藏 答卷 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