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在《新闻1+1》的提问技巧

【内容提要】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新闻1+1》及其评论员白岩松在谣言四起的背景下担负起了传递信息、报道真相、引导舆论的责任。白岩松在节目中通过提问和对话,逐渐接近事实真相。他把话筒递给医疗、政经、教育等多领域的专家为公众答疑解惑,也递给处在舆论漩涡中的地方主政官员,促使信息公开。这些报道体现出白岩松扎实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提问技巧。

【关键词】《新闻1+1》  白岩松  新闻评论  提问技巧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从疫情扩散至今,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及其评论员白岩松,始终坚守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谣言泛滥的环境中担负起报道真相、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重任。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在节目中起着引导、控制作用。评论节目是否有思考、有观点、有深度,第一关键要素在于评论员的提问。该节目中白岩松积极向各界人士提问,深入对话包括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比尔·盖茨、《柳叶刀》总编理查德·霍顿、武汉市前市委书记马国强、温州市市长姚高员等在内的各界人士,最大程度获取抗疫重要信息,消除民众恐慌,指导民众科学防疫,节目中体现出白岩松过硬的业务能力和高水平的提问技巧。

一、有条不紊,提问循序渐进

白岩松的评论以理性严谨著称,在对嘉宾进行专访时注重循序进行,从一个小问题着手逐渐深入,亦或从全局发问再逐渐深入细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使受众在观看节目时能够清晰了解事件,准确把握信息。

2020年5月6日,白岩松专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鲁周超。节目中白岩松首先询问鲁周超,为了迎接高三的学生返校复课,学校所做的准备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本人最在意的是什么?其后,白岩松询问鲁校长学校复课前是否组织了演练?发现了什么问题?进行了怎样的整改?最后,追问鲁校长今天(2020年5月6日)学生正式复课,与他的预期相比怎么样?有没有发现新的问题需要改进或弥补?

这期节目播出时正值武汉市5.78万名高三学生和所有中职、技工学校毕业年级学生正式返校复课。白岩松当晚连线鲁周超,了解返校复课的情况。白岩松第一个问题首先提问鲁校长“认为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什么?最在意什么?”言语之下提示鲁校长站在学校最高管理者的角度去回答问题,也可显示出鲁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的专业性和责任心;第二个问题自然过渡到学校复课前的演练情况,第三个问题再从演练回到今天正式实战。白岩松的三个提问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在评论员和嘉宾你来我往的提问和回答中,为观众清晰描摹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为迎接高三学生复课的画面。

二、从温和到强硬,提问语言犀利简洁

对记者来说,“采访的三个原则是平等、因人而异和主动权”。①这三个原则同样适用于评论员与受访对象的连线中。平等交流,无论嘉宾职位高低,都是平等对待,不傲慢、不轻视。因人而异是在访谈连线过程中,根据不同个性、不同背景的受访对象及时调整提问技巧和思路。掌握主动权是要把握谈话的方向和时间节奏,在短时间内谈出有质量的内容。②白岩松针对受访嘉宾的不同境况总能迅速调整态度和思路,因势利导提问,既有温和的人文关怀,也有强硬的严肃诘问。而且,白岩松的提问始终保持在2分钟以内完成一个问题的问与答的节奏,不仅仅在常规节目中如此,在疫情报道中也基本保持20分钟节目10个左右问题的节奏。

2020年1月31日白岩松对话武汉市原市委书记马国强,白岩松在连线开始时对马国强温和地说道:“马书记,我知道您现在非常忙,但是是否偶尔也会去想这样的问题……”并且在提问中多次用到“我们”“咱们”这类第一人称代词。随后白岩松态度逐渐强硬,语言逐渐犀利,“马书记,协和医院现在到底缺不缺物资?医生说缺,但是医院又辟谣说不缺,您了解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在疫情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政府有没有警觉?有没有上报机制?事后有反思过吗?”“您作为决策者,有没有想过最坏的结果?”“您作为市委书记,能不能给我们一个保证……”

在节目短短20 分钟内,白岩松连续提问马书记10 个问题,没有客套的铺垫,开门见山、直击民众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一方面保证了节目的信息量输出,另一方面快节奏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交锋更具有可看性,提高了观众的注意力和节目的吸引力。在节目中白岩松的态度也是逐渐从温和过渡到强硬。他没有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口吻提问对方,反而一开始以温和的态度与受访对象“共情”,但与此同时也没有回避关键问题,提问精准而犀利。“马书记,我知道您现在非常忙,但是是否偶尔也会去想这样的问题”,这句话体现出了白岩松对受访对象的理解与人文关怀,也不易让受访对象对提问产生抵触情绪。白岩松在提问时多次用到“我们””咱们”这类词语,从语言上拉近了与受访对象的距离,暗含他本人與受访对象是同一整体,而不是将受访对象单独割裂开加以指责。但在采访后半段,白岩松的提问态度逐渐强硬、语言犀利,一针见血、紧咬不放、步步紧逼。“到底缺不缺物资?”“政府有没有警觉?有没有上报机制?事后有反思过吗?”“作为决策者,有没有想过最坏的结果?”“作为市委书记,能不能给我们一个保证……”这些措辞和论调足以显示出白岩松提问语言之犀利。

三、通俗而不失专业,提问深入浅出

《新闻1+1》时常采访文化、医疗、教育、科技、农业、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威人士和杰出代表,这些嘉宾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时经常使用一些专业名词。这些专业名词通常晦涩难懂,如无相关学科背景或从业经历,理解起来非常吃力,不利于节目内容传播。尤其是疫情期间,节目邀请的嘉宾大多来自医疗和政经领域,这些领域专业性极强。节目既要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最新的疫情进展,又要通俗易懂地向观众传达科学的防疫知识。白岩松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和评论员,作为观众与嘉宾沟通交流的桥梁,在节目开始前会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对话题做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对于一些概念性名词和专业性问题尽可能转述为观众能听懂、易接收、便理解的语言。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如若嘉宾谈到专业性话题和术语,白岩松也会迅速理解反馈,而后尽可能浅显地讲述给观众。

2020年1月20日播出的节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如何?》,白岩松连线钟南山院士。在20分钟左右的连线中,通过白岩松通俗而不失专业的提问,在最大程度上为观众获取了有关新冠肺炎的权威信息。白岩松了解到节目播出当天(2020年1月19日)的累计死亡病例是3例,随即提问钟院士这个数字是否意味着它对人的生命威胁性远远小于SARS?“3”这个数字是否不至于让大家太担心?随后,询问钟院士普通人应如何防范病毒?出现了什么症状就一定要去医院?明显症状是否为发烧?

白岩松的提问选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口头语”,使得表达亲切自然、简洁生动、接地气。观众也更容易理解节目所传达的信息,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扩大了节目传播效果。

四、敏锐精准,提问把握细节

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是不可预知的,疫情中每天的情况瞬息万变。关注的重点和疑问也层出不穷,评论员在演播室应该起到一个汇总、梳理各方信息的作用,并将这些信息运用于节目中。③为了提升与被访嘉宾的对话质量,白岩松在节目内外主动承担起搜集信息的责任,找到对话的切入点,扩大交流的突破口。在白岩松的访谈中能够多次看到,他主动引出自己所掌握的背景资料,引导嘉宾深入谈论,不断开拓更多更新的谈话线索,这已经成为他重要的提问技巧之一。

在节目中白岩松连线比尔盖茨,白岩松了解到比尔盖茨在1月27日便向中国捐了第一笔款项,还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信,随即提问比尔盖茨为何反应会那么迅速?白岩松还了解到比尔盖茨在5年前的一次演讲中就预测到会有一场大规模的流行病,便询问比尔盖茨为何会有这样的直觉?除此之外,白岩松在连线《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前,也掌握到“《柳叶刀》刊文反对病毒不是来自大自然这一说法”的关键信息,在节目中提问霍顿这一说法的原因何在?在2020年7月17日的节目中,白岩松连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时提到,2020年7月15日戴斌写了一篇题目为《恢复跨省旅游,旅行社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的文章,便提问戴斌这个题目的含义是什么?挑战在哪里?

从以上的节目提问中可以发现,白岩松在进行访谈前已经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查阅了被访嘉宾的活动信息,所以才能在节目中提出这些既敏锐又精准的问题,才可以从被访嘉宾身上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五、有情感有温度,提问彰显人文关怀

一位专业的新闻从业者要懂得把控语言分寸,既要有理性严肃的表达,也要有感性温暖的问候。这是新闻从业者情感温度的体现,也彰显了媒体人对受访对象、受众的人文关怀。白岩松的风格虽以冷静敏锐著称,但其在节目中也不乏流露出对人的关怀和恻隐,这使得他个人风格更加立体鲜活,也使严肃的评论节目增添几许人性的温暖。

白岩松在连线鲁周超时,首先与他交流高三学生的心理调查情况,发现“焦虑”“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排在首位,这体现出节目与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随即他询问鲁校长,作为校长近段时间心态如何?有没有关心过自己的心理状态?白岩松将高三学生心理调查情况巧妙转移到鲁周超身上,让他谈谈自己是否也需要过“心理关”,引导观众关注学校管理者鲁周超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在关注群体的同时也别忘了关心这些尽职尽责的个人。

2021年1月25日吉林省通化市疫情严重,当地市民在网上反映政府工作漏洞,当晚白岩松连线通化市市长李平。他对李平说道:“李市长,回头去看的时候我们不希望全国其他地区还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但是有时候逃不掉,可能有些地方也会发生。但作为借鉴经验的话,您觉得这次老百姓出现的情绪,以及某些工作没有做到位的地方,您觉得原因在哪儿?是重视不够还是网络建设不够通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白岩松建议李平将本次工作的疏漏作为借鉴经验“传授”给其他地方政府,并引导李平反思出现本次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连线期间白岩松用词温和,既照顾李平的情绪又巧妙引导他谈原因,这显示出了白岩松在提问时的情感温度,彰显着人文关怀。

可以看出《新闻1+1》是一个富有感染力和感召力的新闻评论节目,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白岩松在节目中通过提问和对话,逐渐接近事实真相。他把话筒递给医疗、政经、教育等多领域的专家为公众答疑解惑,也递给处在舆论漩涡中的地方主政官员,促使信息公开。白岩松一针见血的提问,意境深远的修辞,深刻而不刻薄的评论,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使得《新闻1+1》更加深入人心。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多次登上微博热搜。而他本人也成為节目的灵魂人物,被称作媒体的良心。白岩松的主持风格、提问技巧具有显著的“白氏风格”,值得新闻从业者学习借鉴。

注释:

①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②③张婧.从《新闻1+1》疫情报道分析主持人的核心业务能力[J].视听界,2020(03):94-96.

作者简介:邓佑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白岩松连线疫情 “眼高手低”的白岩松做人与处世(2021年7期)2021-07-01白岩松眼中的青春科学导报(2020年41期)2020-07-30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南方周末(2020-07-16)2020-07-16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环球时报(2020-04-21)2020-04-21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伙伴(2020年3期)2020-04-14拼音连线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0期)2015-10-14白岩松的幽默与随性上海企业(2014年3期)2014-03-19白岩松家事37°女人(2014年1期)2014-01-14交通工具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09年12期)2009-07-01 相关热词搜索: 提问 技巧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