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华
【摘 要】游戏是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活动,而混龄游戏打破了年龄、班级、场地等的限制,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形式,在游戏中,不仅能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对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如何提高混龄游戏的有效性,是我们在组织活动中应该思考的,本文着重对幼儿园混龄游戏的组织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混龄游戏;组织策略
混龄游戏是根据各领域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创设若干区域,各活动区投放不同的材料,幼儿打破年龄、班级界限在各个区域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自主地参与活动,发展幼儿各项能力,同时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不断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我园自从开展混龄游戏后,在组织过程中如何提高混龄游戏的有效性,是我们在组织活动中应该思考的,以下是我对幼儿园混龄游戏的组织策略的点滴做法。
一、因地制宜的创设活动环境
在创设活动环境时,我们根据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面积较大,一楼公共空间连着户外的现状,对各空间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分割。并根据各场地材质的不同进行内容的设置,我们根据人工草坪场地、原生态草地、硬场地、各种功能场地等特质的不同,对园内的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分析,充分挖掘各种场地的优势,最大地发挥各场地的作用。如,我们根据原生态草地上有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械情况,设置“野战部队”游戏区,根据人工草坪上有足球场地,我们设置了“足球小子”区,根据幼儿园大榕树下的空间设置了“创意空间”游戏区,根据幼儿园种植园地周围的空间设置了“户外娃娃家”,根据幼儿园一楼走廊空间大,设置了艺术氛围浓厚的“艺术长廊”活动区,各游戏区负责人根据现有的环境及内容巧妙创设适合的活动环境,为混龄游戏的开展奠定了物资基础。
二、投放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材料
游戏区中由于是混龄活动,幼儿的能力差异、年龄差异、个体差异等都较明显。如何投放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材料是我们要思考的,为此,我们在各个活动区创设了适合不同水平幼儿的游戏情境和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上明显的差别,在同一个游戏中,投放有差别的材料,这个是我们在开展混龄游戏中的共识。那么落实到具体的材料中时,我们必须仔细分析体现的特点:由年龄特点带来的兴趣点、理解能力、操作难点不同。我们在一个游戏中投放不同层次的几份单独材料比较容易,难的是如何在一份材料中体现出几种不同层次的玩法、特点,更能够促进孩子之间的融洽,同时实现教育目标的统一。
如在“交通”游戏区中,在投放材料中,我们所提供的材料是否能够为幼儿的混龄游戏创造条件,我们投放了不同的小车供孩子们选择,有一人骑的小车,有两人共同骑的小车。在游戏中,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开一辆车去送外卖。大班幼儿骑车,中班幼儿坐在“小车”上,大带小去完成送外卖的任务,这样可以使大小不同年龄的幼儿非常自然地共同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并且体验到了混龄交往的快乐。
如:在“创意空间”游戏区中,我们组织幼儿开展“花草拓印”活动,我们思考如何在一份材料,体现出多个层次,思考如何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能促进幼儿前期的单独制作和后期的组合制作,让两个年龄段的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同一个操作材料中的不同步骤,最后组合的成品一定会得到两个甚至三个一起制作孩子的喜爱。如,中班幼儿提供的材料更多的是单一材料的花草组合,而大班的孩子对创意组合更感兴趣,两方面兴趣点不同产生的配合,让操作材料的价值得以多层次的体现。
三、加强混龄游戏的组织策略
混龄游戏由于打破了年龄与班级的界限,师幼之间、幼幼之间都不熟悉,这给活动区老师的组织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更好的开展混龄游戏,提高游戏的有效性,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逐一开展。
(一)分时段逐步混龄
创设好的游戏区如果一开始就进入混龄游戏模式,容易导致孩子们找不到活动场地,不认识组织活动的老师而导致整个游戏停滞不前,鉴于此,我们将采用分时段逐步混龄形式,以提高混龄游戏的效果。
1.不混龄游戏
各活动区采用不混龄游戏形式开展,组织的教师根据安排的内容和场地设置好环境,本班幼儿通过一段时间活动的开展,尽快掌握自己班级游戏区游戏规则与玩法。
2.同龄混班游戏
孩子们对自己班级的活动熟悉后,我们采用同年龄幼儿自主选择混班形式开展,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很快就熟悉了不同的游戏区域。
3.逐步进入混龄模式
在孩子们对本年龄段游戏内容、场地熟悉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混龄的游戏活动,中大班共10个班级,采用“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活动方式开展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与教师的引导,孩子们掌握了混龄游戏活动的常规。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混龄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活动常规。
(二)建立活动规则
首先,为了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我们在研究中设计了以不同班级佩带不同颜色胸卡牌的方法来进行组织:幼儿挂上班级的胸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区,教师根据不同颜色胸卡判斷是哪个年龄段幼儿,从而引导幼儿选择适合本年龄段的游戏活动。如果一个区的区牌已领完,幼儿就要选择其他的活动区游戏,从而保证了活动空间的密度分配。教师在固定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定期进行区域轮换。
其次,我们在指导的游戏时间里,用音乐指引幼儿游戏,小朋友们在听到“游戏时间开始”的音乐后,就可选择区域牌到指定区域游戏,游戏进行时播放舒缓的音乐。最后,当小朋友们听到“游戏时间结束”音乐时,在混龄活动中教师还引导幼儿建立取放器械的常规,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进行活动的收尾工作,整理好玩具,归位,清洁场地。
最后,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分享,达到大小幼儿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尝试各种游戏,体验游戏快乐
在组织过程中,混龄游戏由于打破了年龄段的界限,我们发现有部分幼儿一直选择固定的内容,不喜欢挑战其它游戏。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既能愉快地玩,又能达到提高幼儿各种能力的目的。在活动中,我们记录下每次参与活动幼儿的信息,教师会根据幼儿佩戴的胸卡向幼儿做出相应的建议和提醒。鼓励幼儿轮流交换不同的区域进行游戏。由于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孩子们没有重复活动的内容,幼儿不仅能发展各项能力,也提高了活动兴趣,促进了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如:大一班妍妍小朋友在参加混龄游戏时,每次都选择自己班级的扎染活动,不愿意去参加其它区域的活动,看到这种情况,老师设计了不同颜色的区域牌,投放到不同班级,同时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活动大胆去参加,通过老师的引导与鼓励,妍妍小朋友尝试和同班小朋友一起去参加不同的区域活动,通过参与不同区域的活动,她也体验到了不同游戏的快乐。
(四)教师有效评价指导
不同年龄段幼儿参与的混龄游戏,如何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这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只有老师在组织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提升幼儿相关游戏经验。在混龄游戏中,教师善于敏锐地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对幼儿的游戏情况加以组织和引导;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位幼儿,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对于能力弱的幼儿要给予鼓励与帮助。同时充分发挥混龄优势,达到“大带小”的效果。教师还要及时、合理地评价幼儿游戏情况,以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幼儿在玩“野战部队”时,小年龄幼儿对攀爬梯子过不去,感到有难度时他们会放弃游戏,这时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使他们感受到教師的鼓励和肯定,孩子们会不断挑战,继续投入到游戏当中。
通过以上一些指导策略,幼儿园的混龄游戏开展的有声有色,孩子们在自由、宽松、快乐、充满童趣的氛围中自主快乐地进行混龄游戏活动,孩子从胆怯退缩到勇敢尝试、从被照顾到照顾别人……在一次次的混龄活动里,孩子收获了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刘景轩.幼儿园混龄游戏的组织策略探析[J].教学论坛,2019,11(02):188-189.
[2]李思明.浅析幼儿园混龄游戏的组织策略[J].教育论坛,2018,9(16):154.
[3]宋浩然.幼儿园混龄游戏的组织策略创新[J].教学研究,2018,10(15):38-39.
猜你喜欢 组织策略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19年5期)2019-06-10爱“上”幼儿园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18年9期)2018-05-14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组织策略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2期)2018-03-2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12期)2018-01-19幼儿园歌唱活动组织策略研究新课程·上旬(2017年7期)2017-09-01浅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文学教育(2017年6期)2017-06-08想念幼儿园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4年12期)2014-12-13小学思品教学中的活动组织策略广西教育·A版(2014年5期)2014-08-15幼儿园私家菜家庭·育儿(2009年6期)2009-07-04幼儿园私家菜家庭·育儿(2009年11期)2009-04-01 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策略
下一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