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思维方法

李艳

该论文用于河南省商丘市课题《中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探究》课题编号:L201407011

[摘要] 数学思维方法贯穿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的始终,并起着决定性作用。思维活动的强弱,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握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中提高思维策略。同时注意各种思维规律的联系和差异,灵活运用以期划归。

关键词:中学 数学 思维 方法

数学思维就是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属于人脑的基本活动形式。更确切地讲,数学思维是以认识数学对象为任务,以数和形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载体,并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数学思维实质上就是数学活动中的思维,具有概括性、整体性和问题性等特点。教学实践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以数学思维为主线。下面就中学数学思维方法进行探讨。

一、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即考虑问题从整体出发。数学概念是对客观现象、客观规律和数学对象整体性质的概括。数学定理法则是数学对象共有属性的整体反映,数学内容的各节、各章及各学科,数学发展的各阶段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内在的整体上的统一性。整体思维能有效串接学过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自我巩固。具体到解决数学问题,从整体出发可以帮助学生探索解题途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先学习指数和对数函数,然后学习三角函数。而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又分散的贯穿在这一学习过程之中。这就要求学习中注意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解题时也要把握函数这一知识体系的整体特点进行分析和思考。

二、归纳和演绎

归纳和演绎一般是相辅相成的,需要配套使用。我们通过归纳得出普适的结论,再用演绎的思路,为我们提供思考和决策的方法,将普适的结论应用到其他的未知领域中,指导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做得更好。归纳和演绎是一套方法论,是强有力的思维武器,有了归纳和演绎的保障,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实践,获得更大的成功概率。归纳就是及时归纳与整合,化整为零再积零为整。从记忆角度讲,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从解决数学问题的角度,它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类比与联想

类比即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联想则是划归的重要手段。类比与联想既是发现数学规律的重要途径,又是掌握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还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比如在向量的学习过程中,其向量的运算可以与数的运算相类比,使新知识的掌握划归对旧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又比如在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注意联想初中所学习的平面几何知识,甚至一些常规解题方法,都有助于发现解题规律,从而优化学习策略。

 四、换元思维

换元思维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数学解题思想。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复杂问题得到简单化,这叫换元法。它对于推动数学本身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在代数问题中的换元变换是替换的典范,起到化繁为简的奇效。其实,在学习中注意归纳就不难发现,换元的思想是随处可见的。变元处理之换元思想技巧,具有神奇的转化功能,它能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化无理为有理 、化分式为整式,非常值得我们大家不断地探索学习。

五、发散思维

发散即数学思维的提炼与挖掘。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可以避免思维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刻板、呆滞,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进行创造性学习,把数学学活、学好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数学问题,要善于多方思考,探究其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挖掘其内在联系及数学实质。具体到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及问题多层面、多角度反复提炼,真正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理清知识体系的脉络。

六、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常常会使问题获得创造性的解决。逆向思维模式能够突破传统正向思维模式的限制,从全新角度待同一类问题,能够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也是实现对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客观世界的事物存在着正反向,或者是互为逆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正向思维起源于事物的方向性,两者密切相关。逆向思维必须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所谓逆向不是简单的表面的逆向,不是别人说东,我偏说西,而是真正从逆向中做出独到的、科学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超出正向效果的成果。

七、形象思维

数学形象思维是以感性的、形象的材料为依托进行的科学思维,具有直观性和抽象性的双重特点。形象思维即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模式。形象思维有助于理解数学思想的实质。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在纷繁的头绪中辟出捷径,使思维进入新的境界。解析几何理论及其基本方法,自始至终体现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是形象思维方式的运用典范。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注意形象思维方式,也是“快乐学习法”的重要手段。

总之,在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逐渐深化的趋势下,对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增强我国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帮助学生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教师除了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与概念外,还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力,而教學和学习过程中注意数学思维规律,正确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是培养良好的数学素质、激发数学创造力的源泉。无论是数学教学还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应该系统灵活地学习和运用数学思维,使数学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发现题目的结构特征,以方便我们掌握思想方法,学会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陆佩佩.浅谈学生数学思维及综合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7;

[2]杨舒怀.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 文理导航(中旬), 2018;

[3]黄 菊 .基于逆向思维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研究[J]中学数学月刊,2019.

猜你喜欢中学思维方法词语思维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8期)2019-08-27学习方法儿童故事画报(2019年5期)2019-05-26例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Always be with You">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4期)2017-06-07思维总动员(二十七)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新高考·高三数学(2016年4期)2016-08-10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赚钱方法小雪花·成长指南(2015年7期)2015-08-11诸暨市学勉中学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14年12期)2015-01-06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琴童(2009年8期)2009-08-12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