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吴多来

摘要:数学学科是一门集抽象性和逻辑性为一体的学科,对于抽象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学好数学学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用对方法。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喜好,制定数学教学计划及课程目标,将数学学习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篇通过生活化教学,深度剖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学;实践研究

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仅对其感兴趣的话题、内容才主动去学习、探索与思考,进而获得知识。近年来,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双管齐下,深入人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兴趣培养被学校教育重视,并列为最终教学目标。在不断的教与学的课堂实践中,初中数学老师发现现代教育对学好初中数学提出的要求,需要改变自身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适应教学要求,以便为未来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篇所提出的生活化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的教学计划。

一、生活化教学法的认识与理解

这里所说的生活化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采用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身边生活现象的教学方法。采用生活化教学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感知生活、主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利用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思考,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生活化教学能将生活现象与数学知识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兴趣和积极性。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很重要,可以说是学好数学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学生攀登数学学科珠穆朗玛峰的基础。教师在初中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多联系生活,将生活现象引入到生活化教学中,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创设生活化教学课堂,需要增强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把学术当成真正的教学主体,积极转变教师角色,把教师的引导者、参与者及组织者等角色充分发挥出来,以满足生活化教学的要求。初中学生心智不成熟,主观能动性比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把初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学习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一环节也让师生互动更自然、更容易,有利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是比较陈旧的“灌输式”教学,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课堂缺乏生机活力,比较乏味。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推广打破了落后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初中数学课堂带来色彩和活力。借助与生活现象相关的趣味化教学,将初中数学课堂变得生活、有趣、鲜活,转变教育观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和初中生的客观情况,不断探索改进趣味性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激发初中生数学思维及创造精神,实现初中生全面发展[1]。

三、生活化教學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现在初中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早熟,还害羞,不太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有时即使想回答也因怕回答错受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严重影响课堂的互动氛围。课堂气氛调动不起来,学生一直坐着,开课不到十分钟,部分学生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出现走神的现象。要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上述尴尬问题,需要教师将学生身边有意思的生活化场景置入实际教学中,并合理引入课堂主题,让学生尽情想象,自由发挥,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借机开展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二)设计教学游戏,吸引初中生积极参与

初中生也具有活泼爱玩好动的天性,而游戏目前以成为孩子的爱好之一,若教师在课堂上,能设计游戏社交趣味课堂,这无疑会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心情放松,进而进入课堂主体,积极互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数学思维。

另外,数学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局限于数学教材,还应兼顾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行合一,360度全面开发初中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情感体验,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创新。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教师授课时可以准备一个精美的纸盒展示给课堂上的学生,并分小组通过团队合作将纸盒裁开,邀请学生将不同小组剪裁出来的纸盒粘贴到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总结异同点,找到数学规律[2]。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多媒体信息化随处可见,大多学校都在教室里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对外也与时俱进,信息化教学技能不断提升,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以此丰富自身教学内容与形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趣味性、创新性数学学习。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将复杂的数学结构转化为立体化、直观化、贴近生活的视觉体验,大大提高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趣味教学,一方面,更加贴合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还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这就要求初中数学老师要不断增大知识储备,增加生活阅历,多思考,多探索,多研究,不断增强初中课堂的趣味性。总之,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推动数学教学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秀梅.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39-40.

[2] 杨发盛.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新课程,2020,(32):162.

猜你喜欢创新教学实践研究初中数学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能力培养探讨新课程·中旬(2018年8期)2018-11-20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广西教育·A版(2018年3期)2018-05-29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8年46期)2018-05-18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1期)2018-05-07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探究速读·下旬(2018年3期)2018-03-28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魅力中国(2017年32期)2017-08-17“三反思”谈初中数学教学东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英语创新教学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11期)2016-12-2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