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高考新课标背景下,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此高中物理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结合当前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成果。文章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分析,提高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探究意识,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良好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对策
引言:物理学习兴趣可以直接影响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高中物理知识本身较强的抽象性,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实现良好的发展。
一、新高考新课标下高中物理难学的原因
从客观角度分析,高中阶段的所有学科和知识都是对初中知识的深化学习,因此各科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数理化作为典型的理科三大学科门类,其抽象程度更深,高中生学起来更难。以高中物理为例,我们都知道高中物理难学,那么难学的点又在哪里呢?换而言之,高中物理为什么难学呢?笔者以为,高中物理之所以難学,究其根本是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体系特点,如果学生任何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或者理解不够透彻,那么就会造成整个物理知识体系存在缺陷,从而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这也正是物理学科比其他学科难学的关键所在,比如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没有学好“动能定理”的知识点,就无法真正的理解能量体系,同时对电磁感应以及磁场和电场方面的内容都难以理解,相当于缺少了一个基本学习工具,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为了盲目地追求教学进度,为学生在高三总复习留出更多时间,往往都是采用章节推进式教学,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时往往只局限于一个章节,不能做到知识的有效衔接,从而阻碍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这也是产生物理难学的关键点之一。此外,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时,很多学生在做物理题的时候都会将公式表放在一边备用,然后昨天过程中会不停地翻阅查找公式,这种方式造成学生知识机械化的套用公式,并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从而导致学生们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
二、新高考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对策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新高考教学背景下,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新课改教育理念,创新多元化教学模式,活跃高中物理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物理兴趣的效果。为了改变高中物理知识的枯燥感,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优势,通过灵活的视频与图像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调动高中生主题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高中“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本章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高中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真实意义,可以正确地理解物体下落中会受到阻力影响,同时掌握自由落体的条件和性质。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为高中生播放真空状态下物理运动的实验视频,对物理的运动过程细节进行放大,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并深入思考,归纳和总结实际问题,提高学生们的探究能力与观察力,引导学生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物理综合水平。又比如在学习“磁场”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引入,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原理,从而对磁场产生学习兴趣,时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的支持,高中物理更是如此,通过实验能够更加清晰地严重物理现象和物理定理,使学生清晰的理解物理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和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要求,真正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加速度”的教学中,通过物体质量、力和物理运动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试验,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加速度知识,了解加速度受哪些条件影响,从而扎实的掌握加速度计算公式,对后续的运动学知识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实验器材,通过打点计时器、砝码、定滑轮以及小车等实验工具,记录小车运行中受到不同砝码重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物体加速度的求解公式,同时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课堂参与感
受到新高考模式的影响,现代高中物理知识学习依然具有较大的难度。为此,教师必须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通过课堂问题的导入,教师首先构建一个物理情境,引领学生走入布置的情境中,然后通过问题给予学生启发,引导高中生主动思考与探究,从而更好地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现象原理的由来。另外,物理知识讲求由浅入深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感,让他们找到学习的自信,才能更好地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启发式教学,以推箱子为实验设计思路,提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然后为学生们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带领学生们一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在进行惯性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拿水杯和丝巾为例,让学生们对惯性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原本丝巾和水杯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快速将丝巾从水杯底部抽离出来,水杯并没有收到里的作用,所以由于惯性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惯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惯性的现象,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高考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也要做出创新改革,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高中生的教学需求,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同时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高中生物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广亚.谈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8(30).
[2]周久林.基于新高考新课标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对策.[J]科技教育.2019,(5).
作者简介:皮永旺(1988.2-),男,北京顺义人,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新高考教学对策新课标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七选三”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营造教学氛围魅力中国(2017年8期)2017-07-29新英语高考改革特点及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影响东方教育(2017年4期)2017-06-09新高考下开展高中生涯规划的难题及应对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14期)2017-05-20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学评价方法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期)2017-03-23小学几何作图技能教学对策分析求知导刊(2016年29期)2016-11-29借助阅题平台,激活数学思维考试周刊(2016年20期)2016-04-14初中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新课程·上旬(2015年12期)2016-01-27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数学教学(2013年3期)2013-05-15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