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琳
摘要:智慧教育的深入发展,衍生出了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等全新的理念,并且这些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理念的指导下,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开始了深入的实践,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作为一种新的课堂形式,智慧课堂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初中教学中,对初中生的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地理这一门学科,极其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才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因此,在智慧校园的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智慧课堂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育观念;智慧课堂
引言:近年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福建省教育厅相继印发了《福建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等文件,全都直指智慧教学,在学校里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智慧校园建设的紧迫感。微课、慕课、3D课堂、电子书包、翻转课堂、手机课堂、Pad课堂等也开始融入普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智慧课堂教学尝试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探讨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智慧课堂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智慧课堂的概念源于智慧教育。有学者认为,智慧课堂是在新技术背景下,以培养学生智力为目标,采用创新的、变革性的教学模式,实现轻松化、个性化、数字化的新型课堂。智慧课堂的特点与传统课堂以及一般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智慧课堂是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建立的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向信息化的转变。地理课标倡导基于信息化的地理教学,强调利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方式,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有效智能的地理课堂。但要想构建初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师就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地理课上获得更多新奇的体验。地理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能实现自我教育理念的有效更新,提升教学的创新能力,改变以往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此外,智慧课堂的出现与发展不断丰富了初中地理教育理论,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让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有了依据。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以确保没有学生掉队。并且由于有些学校没有给地理教学足够的支持,一味强调语数英成绩,教师在课外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组织教学活动。由于时间分配的限制,初中地理教学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开展,让各个学生去理解、认识各类地理知识,进而进行分析。多数情况下,学生只能通过教材、各种地理图册和教师的讲解进行知识的学习,而课外地理活动却十分稀少,甚至没有,以致于学生在地理实践上十分缺乏有效的经验与体验。因此,培养较强的地理实践能力是非常不容易的。地理教师几乎包办了所有的地理教学活动,教师的教育进度关乎教育活动的进展,也关乎教学互动质量的好坏。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只是被动地听,机械地进行问题的回答。并且,部分地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成绩,经常性地对部分考点进行练习,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
1.灵活运用智慧课堂,不断丰富地理资源
常言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过这句话便可知道地理知识涉及方方面面,也可了解到地理教学的难度,智慧课堂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最明显的好处便是不断地丰富地理资源。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抓住智慧教育的宏大机遇,运用智慧课堂将地理资源进行丰富和有效整合,使地理知识不再分散杂乱,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地理,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识,为将来学生学习更难的地理打下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将课程的教学资源全部进行电子化和数字化,并且展现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上,这样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选择使用,极大地便利了师生的教与学。
2.有效进行家校配合,形成班级强大合力
特殊的学习方式下,师生、师师、生生、家长间利用交流平台进行沟通显得更加重要。疫情期间,“云家访”几乎成为“现在进行时”,笔者每天都有和家长、孩子、科任教师交流沟通;科任教师通过平台答疑、解惑以及和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之间也经常分享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好的经验,彼此间有了更多敞开心扉的沟通,都受益匪浅。师生、师师、生生、家长彼此理解和尊重,班级处处体现出友爱和谐的氛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集体合力。
3.整合传统课堂和智慧课堂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虽然说当今智慧课堂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初中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地理学科特点以及教师实际授课的需要,智慧课堂不能全面地应用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和學生进行人为的选择,将传统课堂的优势和智慧课堂的优势进行有效整合,推动地理教学的高效进行。现如今学校仍然是采取班级授课制,教师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也是传统课堂模式的真正价值所在,智慧课堂是一种新式的技术手段,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让技术服务于教学,在将来的课堂演变和发展中,务必要吸收传统课堂和智慧课堂的各自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更好地推动地理课堂效率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颇具创新性的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有效转变教师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在智慧课堂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这样的转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进而借助智慧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增强,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丛远军.兼容并蓄融合创新构建地理智慧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8(04):54.
[2]卢茜.利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数码设计,2017,6(10):140-141.
[3]冯嘉琪,王明慧,钟永江.初中地理智慧教育案例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01):42-46.
猜你喜欢教育观念智慧课堂初中地理面向智慧课堂过程评价的微信考勤系统设计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年27期)2019-11-11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39期)2019-10-24打造智慧课堂 构建生物学重要概念考试周刊(2019年69期)2019-10-09智慧课堂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讨新一代(2019年13期)2019-10-07从实际出发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考试周刊(2017年66期)2018-01-30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景运用未来英才(2017年23期)2018-01-22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新课程·中学(2017年10期)2018-01-08如何有效开展小班的家长工作南北桥(2016年9期)2017-03-07“核心素养”时期,中学美术课堂如何实现素养的形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11期)2017-02-04课程游戏化改革的对策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3期)2016-03-11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