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幼儿情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黄燕和

摘要:近年来,素質教育在我国教育界得到了全面落实,幼儿的情感教育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幼儿阶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黄金阶段,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情感教育的内容。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幼儿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融入其中,丰富情感教育的内涵。中国传统节日的融入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情感教育的兴趣。本文将围绕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幼儿情感教育展开相关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幼儿;情感教育;中国传统节日;实践

引言:

在幼儿时期,儿童的情感思维尚未成型,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幼儿时期的情感教育,为幼儿的成长与学习保驾护航。然而,目前的幼儿情感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幼儿的兴趣不高,影响到了情感教育的质量。根据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幼儿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完成情感教育。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多彩的特性,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教育价值。

一、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幼儿情感教育的原则

(一)传承与发展原则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与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时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当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确保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时代可以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可以历久弥新。幼儿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幼儿同样需要树立起一个正确积极的民族意识、文化观念。因此,在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幼儿的情感时,教师首先需要遵循传统与发展的原则,保障幼儿可以在未来的传承传统文化事业中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二)适宜性原则

部分幼儿教师为了追求情感教育的高度,往往将过于抽象复杂的内容提供给幼儿学习。然而,幼儿的年龄较小,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存在着不足,因此幼儿无法理解抽象复杂的情感教育内容。所以,幼儿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培养幼儿的情感时,需要严格地遵循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可以理解为情感教育需要以幼儿为根本,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幼儿教师设计的情感教育内容和情感教育方式都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确保幼儿可以有效地理解情感教育的整体环节,以此来保障幼儿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三)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应当引起幼儿教师的关注。在以往的情感教育当中,部分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较多的理论化情感教育内容,却忽视了幼儿的主观体验,导致情感教育的效果不佳。体验性原则需要幼儿教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确保幼儿可以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情感教育当中,鼓励幼儿去动手实践,确保幼儿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情感教育的思想内涵。

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幼儿情感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情感教育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性的教育素养。因此,幼儿教师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多媒体设备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多媒体设备具有丰富的优势,可以保障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多媒体设备可以丰富幼儿的视听感受,使幼儿的兴趣得到激发,吸引住了幼儿的情趣,确保了情感教育的顺利开展。例如,当幼儿教师利用“端午节”这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班级中为幼儿播放赛龙舟、包粽子、吃鸭蛋、放纸船等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播放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的相关知识,使幼儿在生动的情境中了解到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使幼儿的民族情感得到有效培养。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显著地提升了情感教育的质量。

(二)引导幼儿讨论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在幼儿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的主体,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注重幼儿本身的主体意识发挥,保障幼儿可以将自身的想法与观点表达出来。在以往的情感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往往将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直接灌输给幼儿,幼儿缺乏了自主的思考,导致情感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下降,不利于实现高效的幼儿情感教育。因此,为了提升幼儿情感教育的质量,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出自主的空间,引导幼儿讨论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例如,当幼儿教师利用“中秋节”这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情感教育时,幼儿教师可以先对幼儿进行提问:“小朋友们,大家在中秋节这一天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会回答吃月饼、赏月等。随后教师提问:“在中秋节这一天我们中国人会在一起赏月,大家觉得月亮象征了什么?”幼儿教师并没有直接将中秋节的精神内涵灌输给幼儿,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讨论。最后,幼儿可以总结出“团圆”等情感教育的内容,使情感教育的有效性显著提升。

(三)布置传统节日环境,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全面提升幼儿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幼儿教师需要注重幼儿的主观体验。在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幼儿情感教育时,幼儿教师可以精心为幼儿布置传统节日相关的环境,使幼儿身临其境般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氛围的营造能够使幼儿的兴趣得到激发,保障了情感教育的质量。同时,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传统节日的内容为幼儿设计出趣味化、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例如,当幼儿教师利用“春节”这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张贴年画、窗花等物件,营造出春节的节日氛围。并且,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完成包饺子、写对联的活动,幼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为幼儿融入“亲情”这一情感教育的内容,使幼儿感受到中华民族对亲情的重视。

结束语:

总之,传统节日也是幼儿耳熟能详的内容,有助于拉近幼儿与情感教育的距离,使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保障了幼儿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幼儿教师需要意识到传统节日对情感教育的帮助,并将其合理地融入到情感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 吕曼.谈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J].成才之路,2009,(9):12.

[2] 柳叶.家园合作依托传统节日培养幼儿"爱"的情感[J].情感读本,2020,(9):12.

[3] 盛丹丹.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20,(88):163-164.

猜你喜欢情感教育实践幼儿幼儿美术作品选登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21年5期)2021-09-22幼儿美术作品选登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21年3期)2021-09-18幼儿美术作品选登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21年4期)2021-09-18探究情感教育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校园英语·月末(2020年1期)2020-10-21发现“情感依托”启迪与智慧·上旬刊(2020年10期)2020-01-13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思索与实践办公室业务(2019年7期)2019-08-27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动漫界·幼教365(小班)(2019年6期)2019-06-10放顶煤工作面大角度仰采工艺实践科技视界(2018年12期)2018-07-28让情感体验点亮中职语文教学考试周刊(2017年51期)2017-12-28职业学校旅游信息化课程改革与实践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10期)2017-11-07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