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竖笛特别适合作为音乐教学辅助乐器引进课堂,但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始终没有充分发挥,导致竖笛学习效率的低效最终影响竖笛作为教学辅助乐器的效果,通过老“班”加盟,小“兵”结对,学以致用,以赛促练等策略點燃学生持久学习热情,激活澎湃内动力。
关键词:内驱力 成因及对策 好胜心 帮扶作用 辅助教学 多层展示
竖笛携带方便,音准稳定,音域宽泛,价格低廉,特别适合作为音乐教学辅助乐器引进课堂。但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始终没有充分发挥,导致竖笛学习效率的低效最终影响竖笛作为教学辅助乐器的效果,究其原因如下:
一、部分后进学生受遗传、家庭环境、后天教育等因素影响音乐素养差,无论老师怎样春风化雨、循循善诱,就是学不会。他们学习竖笛的时间越久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就越大,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自信心逐渐流失,学习内驱力越来越弱,最终破罐子破摔,成了音乐课堂竖笛辅助教学的看客甚至是破坏分子。
二、部分优秀学生存在喂不饱的情况。这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在父母要求下学习钢琴、小提琴、古筝、琵琶或其它中西乐器,音乐素养较高。竖笛这种学具乐器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如果没有更具挑战性的音乐作品或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学生们很快就会倦怠,最终要么是心不在焉的敷衍、要么将竖笛束之高阁。
三、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节奏,循序渐进学会竖笛的演奏技能、技巧,辅助音乐课堂教学,但时间久了新鲜劲一过,他们同样动力不足。
如此看来,各个层面的学生都会出现竖笛学习内驱力不足的问题,差别仅仅是出现的时间早一点或晚一点。如何破解这个问题?如何点燃学生持久学习热情,激活澎湃内动力。笔者经过两年的实验和研究,摸索出以下几点方略,和大家分享。
一、老“班”加盟,榜样示范,激活孩子们的好胜心。
在孩子心中,班主任神一样的存在,是最可信赖的朋友和成长导师。很多时候,老“班”看似简单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爱好都能在他们心灵上掀起涟漪甚至是巨浪。所以,如果能够吸引班主任跟孩子们一起学习竖笛,对所有孩子们来说都是最好的鼓舞和示范。但是,班主任课多,班级管理事务繁杂,很难抽出时间参与竖笛学习。怎么办?首先要从思想上说服班主任。所谓技多不压身,多才多艺既能让教学得心应手,更能让我们的生活有品质和韵味。其次,消除他们的畏难程序。成年人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远高于孩子,学习乐器一定会更快。其三,可以灵活地安排时间。班主任不需要每堂课都来学习,也不需要学整节课,只要掌握了知识点随时可以离开。
小学班主任年轻人多,他们有活力、有热情、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一般都会接受音乐老师的建议。某天,当孩子们最信赖和喜欢的班主任突然出现在音乐课堂,说要跟孩子们一起学习竖笛,还要跟他们开展学习竞赛,班级瞬间沸腾。孩子们眼睛发亮,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个个磨拳擦掌、斗志昂扬,一副“东风吹战鼓擂、学习竖笛谁怕谁”的架势。
兴趣之火一旦被点燃,很快就会燎原成漫天赤焰,教师再趁热打铁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兵”结对,师徒牵手,发挥同龄人的帮扶作用。
在中小学,音乐老师教的班级比语数英老师多,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还要带队训练,课余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竖笛学习时发挥同龄人的帮扶作用,小“兵”结对,师徒牵手,对调动学生内驱力有显著的效果。
为了确保结对帮扶质量,结对前要先选拔出正宗的“师傅”。选师傅遵循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每学完一首歌曲,让愿意做“师傅”的同学到讲台进行实力展示,全班同学现场评价,评选出真正有实力、有水平、有意愿的同学做“师傅”。其次,选出需要帮扶的徒弟。同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那些吹得差的、甚至是不会吹的学生自然就是徒弟了。师傅有了,徒弟也有了,如何结对?这很有学问。师傅与徒弟最好合得来、对上眼、情投意合,否则会产生“内卷”。我的做法是双向选择,师傅挑选徒弟、徒弟挑选师傅,彼此都接受和认可了,就可以结成对子。师徒结对最大的好处是让水平高、课堂吃不饱的师傅们有事可做,让那些基础差、悟性差的徒弟们有了依靠和帮手。
根据经验,大部分选出来的师傅都是从小学过乐器、有丰富音乐细胞的同学,学吹竖笛对于他们来说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的挑战和考验在后头。那些五音不全的、懒惰的、经常不带竖笛的徒弟会让这些自命不凡的师傅们头大、
而师傅们为了教会这些徒弟们也是够拼的。有人带来糖果当作奖品发给有进步的徒弟,有人帮助徒弟扫地以便放学后一起吹竖笛,更有师傅洗干净自己的竖笛借给没有带乐器的徒弟练习,教室里面到处是师徒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学竖笛的温馨场面。
小“兵”结对,既让小师傅们体会到当老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又让徒弟们体验到会吹竖笛的乐趣、更增进彼此友情,可谓一举多得。再配合师徒捆绑考核与捆绑奖励制度,优秀生与后进生竖笛学习的内动力就像滚滚东流的江水一发不可收。
三、学以致用,辅助教学,用竖笛解决大小难题。
学生们学会吹竖笛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目的是辅助课堂音乐教学,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所以,要在课堂用起来,将竖笛渗透到教学的所有环节,让竖笛变成孩子们的好帮手、好朋友,解决音乐学习中的问题、难题。
首先,课堂的导入环节要让学生们用竖笛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温故而知新,培养孩子们的乐感、手感及每堂课都带竖笛的好习惯。其次,用竖笛当道具训练孩子们的听力。从听辨单音开始到音程、旋律,培养孩子们音乐的耳朵。有了竖笛这个工具,原本抽象的听力变得具象,清晰,简单。其三,用竖笛辅助识唱新谱。以吹带唱可以有效降低视谱难度,让学生们更准确的掌握歌曲的音高和旋律。而对于那些嗓子不好或者五音不全音准欠佳的学生来说,竖笛是他们的第二副嗓子,可以吹出准确的旋律,吹出自己的情感、情绪。此外,竖笛还可以辅助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游戏、才艺展示等诸多环节,有竖笛的辅助,音乐学习更加简单、多样、活泼、有趣。
竖笛不仅仅是孩子们课堂学习的好搭档、好帮手,更是他们成长的好伙伴、好朋友。开心的时候演奏一曲,快乐加倍。痛苦的時候吹一吹,烦恼烟消云散。竖笛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身体的一部分,每天不吹一吹、练一练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当吹竖笛成了孩子们日常的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督促和提醒吗?
四、以赛促练,多层展示,让每一朵花都尽情绽放。
当孩子们会吹竖笛且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乐曲后,他们就不满足于仅仅在家自娱自乐了,他们会有更高的展示期望,就像孔雀需要开屏一样。这个阶段,老师要想方设法给孩子创设多元的表现舞台,让每个孩子都走上舞台,绽放才艺,听见掌声,感受喝彩,体验成功。
首先在班级创设师徒结对PK舞台。师傅教的如何、徒弟学的怎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吧。孩子们最享受这种带有亲情色彩的PK,他们戏称这是双剑合璧、天下无双的比赛。竞赛时,师徒之间的动作、神态、表情的高度契合让人感叹师傅对徒弟的精心培养和打磨,感叹徒弟的非凡努力与进步。不同师徒之间的竞赛,让孩子们横向对比学习成效,既发掘闪光点,又寻找差距,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争取更大的进步。
其次创设小组PK舞台。开展这种竞赛便利、及时,能够不受时间、场地、气候的影响。一般来说,将小组人数控制在6-8人之内最合适。做法是先选出组长,再自由组合成员,之后进行小组间的合练,最后竞赛,给予优胜组物质和精神奖励。所谓物质奖励也就是每人一颗棒棒糖(低段学生的最爱),精神奖励是给每人发一朵小红花同时将比赛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请家长欣赏、点赞。小组PK既能整体提升小团队的演奏水平,又能促进孩子间情绪、情感的融合。
最后,创设全校的PK舞台。给每个孩子展示与锻炼的机会,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音乐组要主动与学校的德育部门联合,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班级间的竖笛乐队比赛,让孩子们能够站在校级大舞台展示才艺与胆量,听见掌声与喝彩。孩子们格外珍惜这宝贵的机会。因为,这不仅仅是在展示自己的才艺,还是在为班级争光。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不仅课间、午后能看到孩子们勤学苦练的身影,晚上散步也能在小区里听到家家户户传出优美的笛声,合着清风明月、蝉鸣鸟叫,汇集成夜晚最美的天籁。
孩子的内驱力像是奔突于地底的岩浆,一旦找到突破口,就会喷发出炽热的火焰。以上就是激活他们突破口的四个小策略,相当有效,感兴趣的老师何妨一试?
参考文献
1.郭声健. 音乐教育论[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教育部. 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N]. 2014年1月
3.张定远.《小乐器辅助教学提升区域学生音乐素养的行动研究》2019年6月
作者简介:
魏华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生于1973年12月,中小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好胜心内驱力辅助教学过年了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破译自推娃的密码教育家(2021年11期)2021-04-06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9年2期)2019-06-11关于好胜心中学生百科·小文艺(2018年4期)2018-06-19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年1期)2018-05-10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45期)2018-01-25探析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考试周刊(2016年73期)2016-09-21多媒体技术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中(2016年1期)2016-07-27例谈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契机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新课程·上旬(2015年12期)2016-01-27 相关热词搜索:下一篇:家校共建育人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