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萌
日头黑得真快。鸡蛋黄似的残阳,毛茸茸地
滴进呼兰河里。高粱地间蹦跶的麻雀,安静了
叫这夕阳镀上了柔而红的剪影
映在眼底明晃晃,像小姨的巧手,为窗棂上打点起
热闹的年画:玻璃冰面上,八仙图,锦鲤尾,浮游摇曳过
整个冬天。许是大地冻得寂寞了,这红,这冬晔
都迫不及待地融化进地平线。
热意从指尖的哈气,弥散至
炕下柴火,噼啪响,烧得只叫人头脑醺醺。
我在袄里面软绵绵地翻个身,
白面般的身体,被村里的哥哥,用眼光摩挲个遍的
正扑簌簌地发芽。姨姨、姑姑坐在炕边
嵌在黑脸庞里的两粒眼珠滴溜溜转,手势翻飞
传颂谁家媳妇新奇事。不叫人吃那三碗饭
又嫌“太懒,不下地干活儿”;偶尔,妈妈朝我努嘴
叮嘱着,进家门后,留心这邻里的眼睛像箭镞,稍不牢
女人的房里话,把人钉得翻不过身。她们言语
也晕乎乎如蒸汽,从耳边飘散了,遐云样的心思,却流向
屋外:车夫打马走过主干街,笃笃的蹄声敲着洋大道
络绎运送豆子玉米,战事消息。我想带上妹妹
逛逛集市,看那西国银链戒指,二手皮靴,或是抓一把
俄罗斯糖。然而这街上人人面孔肃穆,大氅匆匆地鼓起,来往着
像灰色的风。偶尔夜里,我们听到萨满巫婆走在街口,她嘴里
先是哞哞,又嚒嚒著,叫人心头盘旋起不祥的雾来。
小报如雪片。冬日越近,飞得越紧。
这是一九三一年。
车厢上,攒动一粒粒的灰脑壳。酸辛的是旅途
更是将麻袋里干粮打开,一口口咽下般滋味儿
哪一处流亡地,重庆,香港,台湾,人人嘴中喧嚷的
都是我不熟稔的乡音。巨流河任其奔腾
但总有不可至的航道,消隐在南端的异域
这夜幕又覆盖上星光灿灿的九龙
烟蒂一吸一明灭,吴侬而绵软的粤语,挑捻起
又暧昧着,在偏安的沙龙流转。我朝那些绅士伸出手去
自北而来的身世,却是话尾末了,不忍递出的名片
也随她们嬉笑,陈义甚高,学狐步舞,认领才气催发
虚荣心。生活是有起色,像醉酒后的红晕,然而
哪处的火,慢慢暗淡了下去。是北中国
在童年的野山坡上,奔跑追逐过的晚霞吗?
那天筵席毕后,接过电报,说的是他离世的消息
“原来你也会老”。深宅的院子里,埋下了,被疾病
锤进年岁的咳嗽与懊悔。烟吸得多了,肺叶里的支脉
不详的黑孢子,从中心沿散,更像一个个开枝散叶的后代
从他怀抱中挣开,下落黑洞洞的,遁入来不及了解的
后文。或许还有后文?哪怕出离太远,眺望不尽
可那北方的忧郁,仍吹动着檐下的玉米
村里哥哥的小调,还终日萦绕着,“妹妹哟”,绕过了
蜿蜒在冻土裂口上的界河,船夫的纤歌。
或许真是出离太远……“因而愿意忘却,但又不忍
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
寂寞的,都深深埋下了
还不知要催生怎样的愁与恨。关于
我,祖祖辈辈的
我,一个东北的女儿的。
*:出自茅盾所记,《呼兰河传》序言。
猜你喜欢呼兰河聒碎乡心梦不成作文·初中版(2021年8期)2021-09-13童年里的《呼兰河传》阅读(中年级)(2021年5期)2021-08-23东北女性生命意识的戏剧性开掘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10期)2020-11-16时光部落(二首)星星·诗歌原创(2020年12期)2020-04-01呼兰河青年文学家(2020年34期)2020-02-22梦游呼兰河(组诗)岁月(2019年3期)2019-04-28呼兰河落雪西部(2018年6期)2018-12-27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回味儿童时代(2018年8期)2018-12-26读《呼兰河传》有感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2018年10期)2018-05-14故乡 是一首凄婉的歌谣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8年1期)2018-01-13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