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敏
在我的记忆里,外婆是一位性格温顺的老人。她待人宽厚,极少生气,而她为数不多的几次愠怒,都是因为一张照片引发的。
那是一张拍摄于1959年的照片,是毛主席第一次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时与乡亲们在故居前的合影。主席右手边的第三位就是时任韶山招待所的所长赵伯秋——他,就是我的外公。每当外婆拿出这张照片仔细端详时,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照片,伤感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见着毛主席啊,就差一天,就一天呀!”
这个让外婆懊悔了半辈子的一天,就是1959年6月24日。那天,好几个月没回娘家的外婆正欢欢喜喜地收拾着行李,却见坐在桌前的外公望着她一言不发,蜡黄的手指夹着一根快燃尽的香烟。外婆没往深处想,刚想安慰丈夫几句,只见他忽地站起来,一把掐掉手中的香烟,说:“注意安全!我不送你了。”说罢,头也不回地出了房门。
就这样,外婆一个人坐上了回娘家的车。她怎么也想不到,就在她离开的第二天,韶山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毛泽东。小小的韶山冲沸腾了。每一位见到毛主席的乡亲都难掩心中的激动与骄傲,他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恨不得告诉全世界:我们的主席,我们的亲人,回来了!
外婆坐不住了,收拾了行李便往家里赶。还没进家门,外婆便被邻居街坊团团围住。他们一边眉飞色舞地讲述他们见到毛主席的情景,一边也为外婆的错过而惋惜。外婆几乎是一路哭着冲进家门,见到外公,她气得浑身发抖:“毛主席要回故乡,你肯定是提前知道的。你就不能透一点信?你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我走……”说罢,外婆便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任谁也劝不住。
过了良久,看着蹲在地上呜咽的外婆,外公开口了:“不是不想告诉你,可我是共产党员,我的工作要求我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工作上的事,不该讲的不要讲,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看的不要看。毛主席回來我不会透信,其他人来,我也不会透信。这是共产党员的党性!”
我不知道后来外公用了什么办法把外婆哄好了,直到我看到了照片里的舅舅们和妈妈陪着外公外婆一边笑着一边渐渐长大。我突然发现,每一次照相,外公都特意将地点选在了毛泽东同志故居。能在主席曾经站过的地方留下记忆,应该是外公为弥补外婆的遗憾所能做的最大的补偿吧。
时至今日,外公、外婆离开我们二十余年了。这七千多个日子,让亲人们的音容相貌和生活的点滴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消逝、模糊。可幸运的我还是穿过了时光的缝隙,紧紧地握住一些让我可以铭记和回味一生的瞬息。
有人问:活在这个和平年代,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的党性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想,我的外公已经用自己的言行回答了这个问题:党性,就是共产党员的立德、立言、立行;党性,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党性,就是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信念。(据《湖南日报》)■
猜你喜欢回娘家韶山故居周永凤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4期)2019-09-12“故居”与“旧居”是一回事吗文史博览·文史(2019年1期)2019-03-14民眾赴韶山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澳门月刊(2019年1期)2019-02-14从一个小型展览看伟大的“韶山精神”湘潮(2018年8期)2018-12-04访韶山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2期)2018-05-10罗炳辉将军故居党史文苑(2017年19期)2017-11-08刺激感悟(2016年6期)2016-05-14“有点像一个穷人遇上了一大群阔邻居”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17期)2004-05-25 相关热词搜索:上一篇:电力股暴涨也是在下一盘大棋?
下一篇:陆元九:赤诚报国,奉献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