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对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及预后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对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及预后影响。方法:随机择取86例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分为立项组和参照组,参照组使用丁苯酚治疗,立项组加入多奈哌齐,对比VEGF、VEGFR水平变化以及预后。结果:立项组VEGF、VEGFR水平高于参照组,预后也更好(P<0.05)。结论:使用多奈哌齐联用丁苯酚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疗效好,建议推广。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093-0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立项组:男23人,女20人,平均年龄(65.73±5.69)岁;参照组:男25人,女18人,平均年龄(66.15±5.82)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随机对照研究要求。

1.2方法

参照组:服用丁苯酚(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23)口服用药,每日用量为5mg,每日用药一次。立项组丁苯酚用法用量和参照组保持一致,加入多奈哌齐(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83)治疗,每日治疗用量6g,分三次服用连续治疗四个月时间。

1.3观察指标

(1)记录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变化,抽取靜脉血液样本检测;(2)记录治疗前后精神状态和痴呆严重程度变化,使用MMSE和CDR量表评价,MMSE分值越低、CRD分值越高表示预后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数据,P低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变化

表1,治疗后立项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更高,(P<0.05)。

2.2治疗前后精神状态和痴呆严重程度变化

表2,立项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痴呆严重改善程度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原发疾病为脑血管疾病,大脑血管壁病变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后续患者认知能力下降引发认知功能下降,思维方法、理解能力大幅下降,该病发病后患者的认知能力会持续下降,将会对患者形成持续身心负面影响。针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进行发病机制研究数量较多,由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具体的发病机制还在研究当中,当前医学界公认胆碱能缺乏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关,因此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可将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作为优先选项[2,3]。本文中选择丁苯酚和多奈哌齐作为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其中丁苯酚属于国内自主研发的抗脑缺血治疗药物,该种药物在增强脑部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减少神经细胞异常凋亡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患者用药一段时间后大脑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因此脑部血液供应可得到有效改善,单独使用该药物的局限性在于以上症状改善不明显,此时需要联用其他药物,利用药效协同作用增加疗效。多奈哌齐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针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发病机制之一胆碱能缺乏,针对性使用多哌奈齐药物治疗能够有效识别大脑当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增加其生物活性促进乙酰胆碱水解反应发生,相当于改变水解反应条件让水解反应正向进行,从而保护神经元细胞,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有较好效果[4,5]。

综上所述,使用多奈哌齐联用丁苯酚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可有效提升VEGF、VEGFR水平,同时疗效较好,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任兰惠.多发性脑梗死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50-51.

[2]王辛坤,黄婷,李世颖,冯剑伟.清开灵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5):71-72+74.

[3]蔡松泉,蔡加楼.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应用丁苯酞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12):82-83.

作者简介:杨丽萍(1982-07-),女,汉族,本科,云南昆明人,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效果 急诊清创术中高频电凝的效果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11期)2020-05-26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手术的临床疗效健康大视野(2020年7期)2020-04-26观察中药熏洗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4期)2020-04-21中药加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健康大视野(2020年6期)2020-04-10利培酮及奥氮平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对比分析健康大视野(2020年4期)2020-03-02妇科阴道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健康大视野(2020年3期)2020-02-24HMW-ADP、TNF-α、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9年9期)2019-05-04NRG1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32期)2017-12-14加味五皮饮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模型大鼠E2、VEGF和CFTR的影响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36期)2017-05-31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