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郑书舟 钟华江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的又一精品综艺,节目以经典的古籍为切入点,将大部头的名著拆解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静静讲述不同时空坐标里,写书人、读书人的生平。

主持人是“观众缘爆棚”的撒贝宁,第一期还请来了凭借“手磨咖啡”刷新国民形象的倪大红老师出演“古代护书人”伏生。但伏生是谁?他的一生有什么震撼的故事?伏生的一生几乎与《尚书》“绑定”。而这本被许多人形容为“佶屈聱牙”的名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在千年的传承中几经波折,伴随着伏生一家的命运,在央视的镜头中,向我们铺开如史诗一般的画卷。

伏生,名胜,字子贱,本为秦朝儒学博士。在历经秦时焚书和秦末动乱后,为了保存《尚书》典籍,伏生与妻子儿女决定离开咸阳返回老家。在返乡途中,他的儿子为保全《尚书》,被乱兵杀死。妻子也因在数九寒天,不愿烧掉书简取暖,最终冻死荒野。历经千难万险,伏生终于回到家乡,但家乡也遭战乱,故土满目疮痍,他只得先将《尚书》藏在老宅的墙壁中。

此后二十余年,伏生颠沛流离在外,却始终挂念故园墙里的竹简。待天下安定再度回到家乡,伏生掘开墙壁,却发现书简竟因为腐朽而毁去了大半。等老年伏生回忆起《尚书》的残卷时,痛哭不止。“我一生护《尚书》,《尚书》却因我残缺大半,我愧对先人!”的台词一出,瞬间戳中了观众们的泪点。

节目中以回忆、“穿书”等有趣的形式,插入了不少《尚书》中的情节。孔子讲学,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承天命牧野起誓伐暴纣……各个场景都被完美还原,并配以风格宏大的音乐,一开播就“火出了圈”。

但“伏生”只是一个简单的“护书人”吗?在秦末汉初,伏生一家舍命护书,让名著《尚书》得以流传。但随着时代变迁,在《尚书》上千年的传承历史中,还有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护书人伏生”。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以穿越者的身份回到古代,向伏生请教《尚书》。镜头时不时切换到台下的现代读书人,古今共读名著的形式,让这种“在漫长历史中的传承”更有真实感。

《尚书》还记载了尧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皋陶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帝王,同尧、舜、禹共同被后人并称为“上古四圣”。在《皋陶谟》篇中,他向大禹讲了执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通观九德,充满哲思和智慧,均能体现出对待人民的态度。皋陶认为,能做到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做到六德,就可以做诸侯;如果能把九德普遍施行于政治,使有德才的人担任职务,那么各种事情都会成功。

大禹还曾向皋陶请教:怎样才能使臣子们同心协力?皋陶则告诉大禹最高执政者的四项要务: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前三项要务,都是为了安民,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项,才能真正实现安民。

可以看到,在《尚书》这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中,对人民的认识就已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

皋陶的思想深远地影响了孔子,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继承下来,如孟子直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大学》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其中也包含着四项,一是修身律己,二是要教育家属子女向自己看齐,做到这两项才有可能去做后两项,即治国并使天下太平。这与皋陶论“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正是一脉相承,成为后世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毕生的追求。

自《尚书》始,在中国悠久的歷史长河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不能忽视的巨大影响和伟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惟中国有万里长城。长城为何要绵延万里?因为它身后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样只是为了保护城堡内贵族的安全,而是要护佑所有百姓,为所有人阻挡战火烽烟。

“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有册有典,以史鉴今,是中华民族之幸事——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适用主题: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文化自信;人文情怀;民本思想;核心价值观……

文本解读: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郑书舟 钟华江

角度一:让文化类节目焕发生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向普通观众解读佶屈聱牙的典籍,更是难上加难。面对高难度的挑战,可以说,《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所图不在小。这是继《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反响热烈又品质优良的珠玉之后,央视又一次的大胆尝试,意义非凡。这档节目让我们看到艺术可以是鲜活的。它让传统文化从“故纸堆”“象牙塔”中走出,打破时空间隔,唤起了一种庄严的历史仪式感和澎湃的民族自豪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另外,艺术同样是严肃的。仅《尚书》一期节目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正是背后翔实的史料支撑,专注细节的匠心精神,严肃的学术精神,让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点赞。现代科技的出现也没有冲淡古典文化的韵味,相反,它把束之高阁的典籍放在观众面前,让严肃历史更具亲近感,走进千家万户。

角度二:当下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宝库实在了解得太浅。以至于大多只知《尚书》的书名,而不知此书背后的颠沛流转、政史地位;只知《天工开物》讲的是农业科技知识,而不知此书是在宋应星六次参加科举途中对民本思想的深刻领悟;只知《史记》是司马迁所著,而不知“史家之绝唱”的总设计师是他的父亲司马谈。于是《典籍里的中国》应时而生,可以说它是去除当下浮躁之风的一剂心灵良方。

在娱乐泛滥的今天,贯穿于节目中的价值观对青少年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典籍里的中国》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成为众多综艺节目中的清流。它的成功,说明市场和主流观众正在呼唤更多这样的诚意之作出现。

角度三: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典籍里的中国》用《尚书》中的一句话正本溯源:“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正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智慧。

在《尚书》一集中,为政者们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一直笃行“民惟邦本”、“民心”为重的思想。更是通过伏生护《书》这样的微小个体的行为来展现华夏文明的惊人生命力。在《天工开物》一集中,明代宋应星与现代袁隆平的手跨时代握在了一起,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的国本思想尽在不言中。在《史记》一集中,更是打造出“英雄群像”,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为平民义举立传,把人民当做英雄,这是史家对民本思想的史学创造。《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是在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

BBC曾在微博感嘆:“中国共产党不怕美国、英国,只怕中国人民。”网友们却评论这是对中共的最高赞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因为背后的土地和人民的需要,所以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角度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什么要读典籍?正如节目中所说,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典籍里的中国》中处处体现了“传承”: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司马迁作为汉代人对古代文献的当代化;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向先贤献上跨时代的一拜;节目以“古今对话”的方式,把过去、现在、未来联系起来,让古人们“穿越”到现代一观后世的发展。正是每一个微小个体的传承,使得中华民族的文脉绵延不绝。

学生运用示例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是民族崛起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随着当今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中国更是备受世界的瞩目。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尚书》中为政者们对民本思想的坚守,宋应星为实现天下温饱而著《天工开物》的博大胸怀,《史记》中对人民英雄、平民义举的歌颂等等,这些伟大的中国智慧在指引着当下中华民族崛起的方向,让我们能在困顿中奋起勃发,在发展中兼顾平衡,在崛起中不忘初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典籍里的中国》是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与古圣先贤对话,跨越时空交流,让我们不断以创新传播中华文化经典,致敬我们的先人!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陈慧《读经典文化 传精神风尚》

(编辑:王莹)

猜你喜欢 典籍尚书思想 谦虚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5期)2020-09-17自大的马谡学苑创造·A版(2020年2期)2020-03-23《尚书》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8年43期)2018-11-19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6年3期)2017-05-19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出版广角(2016年19期)2016-12-16连连看阅读(中年级)(2016年10期)2016-12-10思想的乐章杂文选刊(2010年8期)2010-05-14思想的乐章杂文选刊(2010年9期)2010-05-14蒲松龄戏尚书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2009年20期)2009-06-05阿吾(一首)诗歌月刊(2009年4期)2009-05-22 相关热词搜索: 须臾 典籍 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