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原非“恭听”

“洗耳”一词本意是表示厌恶听这种话或这种事,借喻不求名利的隐士行为,含贬义。后人引申出的“洗耳恭听”,却表示认真仔细聆听。语义则相反,含褒义,为敬辞。

“洗耳”一词出现在西晋皇甫谧所著的《高士传·许由》:“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尧派人去箕山脚下找到许由,请他出山,命他做九州之长。对此,许由十分反感,说道:“这实在是污染了我清白的耳朵,我要去颍水河边洗耳,把耳朵洗干净。”当许由来到颍水边,正在洗耳时,老友巢父牵着一头小牛路过,见状问他为何洗耳,许由便把原委述说一番。

巢父聽罢,二话不说,牵着小牛向上游走去,许由忙问缘由,巢父说:“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游饮之。”巢父这番话的意思是:你真心不想做官,就该避入荒无人烟的深山野林中去,谁也找不到你,现在你经常出没于人前,又故作清高,你这样做,还是在追求虚名浮誉。你用颍水洗耳,我怕你洗耳的脏水污染了干净的颍水,所以把牛犊牵到上游去饮水。

后人断取“洗耳”语义与“洗干净耳朵”有关的部分,引申出十分谨慎认真的新义,又在后边加上“恭听”,合起来形容专心倾听,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成为褒义词。语见元代文人周权《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从此,“洗耳恭听”便成为固定而明确语义的成语,为人们广泛使用,“洗耳”的初义反倒湮没,被人们淡忘了。

(文/阎泽川)

猜你喜欢 褒义后人小牛 小牛背鹭在哪里好孩子画报(2021年2期)2021-03-15老树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41期)2020-10-29井底之牛与井底之蛙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9年10期)2019-12-30探析具有褒义色彩的大同方言四字格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5期)2019-10-21英语委婉语定义的局限与演变北方文学(2019年20期)2019-07-15小牛牛小火炬·智漫悦读(2018年8期)2018-03-20后人可畏公务员文萃(2016年1期)2016-05-17伏生传《尚书》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2期)2016-04-18居安思危读者(2016年4期)2016-01-26说句好话挺难杂文选刊(2013年5期)2013-05-14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