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小诗,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菁选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设计说明: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小诗,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分散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求认识的字,我没有过多的去分析字型、结构,而是在会认的基础上各有侧重:有的注意正音、有的练习说词说句子、有的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记忆字形。而且在这节课我采用了分散识字的方法,在导课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下面配以文字说明,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就会不知不觉认识部分本节课要求会认的字。这样避免了识字过于集中、枯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注重感悟
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唤起他的亲身感受,他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无论是开始的欣赏北京风光图片,课中的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录像,还是最后的师生表演,都激发了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情感,并有效的指导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趣味写字
本节课我要教学生书写“走”和“足”这两个字。因为汉字本身有一个演变过程,而这个演变过程学生并不了解,那么一个枯燥的汉字中还藏着一个小故事,学生肯定特别感兴趣。课上我播放了一个汉字演变的课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这种识字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字形的记忆,更会向学生渗透一些汉字文化,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喜爱汉字、喜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十一黄金周你们到哪去玩了?
师:看看王老师到哪去玩了?(出示老师在*前的照片)你们去过北京吗?北京是王老师最向往的地方,这次去北京终于圆了我多年的一个梦。而且王老师为了让没有去过北京的小朋友也看看美丽的北京,还拍了好多照片呢,想看吗?(出示北京图片,认读“北、京、安、广、城”字)。
师:看完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北京真美呀!
生:我也想去北京看看。
师:是呀,相信每个小朋友都在心里说:“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认读“想”,指导读课题(发自内心)。这么美丽的北京谁不想去看看哪!而且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到时候北京肯定变得更加美丽的。有一个大山里的小朋友,她和你们有着同样的心愿。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师:借助拼音,小声的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师:读完后,告诉大家,哪些字最容易读错?(师提示注意“开”和“升”两个字的区别。问:“升旗的旗”还可以组什么词?你知道我们国家的*是什么旗吗?)
师:同位互读课文,一个读,一个听,看谁读的正确,看谁听的认真。(出示生字卡片。用“北京”练习说话;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这个“城”字吗?)
认读“告诉”一词
师:课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了?
生: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师:你们每天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路?
生:**的路。
生:宽宽的路。
师:山里孩子呢?(用课件出示“路”,指导读出“弯弯的小路”)
师:你还知道什么了?
生: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
师:山里孩子走出大山,还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所以说“遥远”。(指导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
师:什么叫壮观?想不想亲眼看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播放*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再指导看图,理解什么叫“壮观”(指导朗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句话)
师:(出示图)看图,知道妈妈和孩子在说什么吗?同位演一演。
师生表演,通过老师扮演的妈妈的动情讲述,学生扮演的孩子孩子说出:“妈妈,您带我去北京看看吧!”(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配乐朗读全文。
师:感受完山里孩子的美好心愿,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山里孩子说吗?
生:山里孩子,我也想去北京看看,有机会咱们俩一起去吧。
生:我们学校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那里也升旗吗?
生:我祝愿你早日来到北京,亲眼看一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师:相信有了我们的.祝福,山里孩子肯定能实现他的美好愿望,我们也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实现心中的美好愿望。
师: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这节课上的表现,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动画片,想看看吗?(请同学们看一个关于“走”字演变的动画片。)
师:看“走”字多神奇啊,你们能把这个字写漂亮吗?(板书,指导书写“走、足”字)
【教材分析】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去遥远的北京城,看看*广场的升旗仪式。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旨在引领学生感受北京的美丽、富强,升旗仪式的壮观,激发他们对首都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我班有50名活泼可爱的学生,经过近半年的校园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方法,能就某一问题展开合作交流,并能用比较通顺的语言来汇报组内的学习成果。
结合课标,针对我班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心”字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4各生字,认识1个偏旁“心”字底。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再过两个月就寒假了,如果爸爸妈妈想在寒假里带你去外地旅游,你最想去哪里?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他想去啊看什么呢?你想知道吗?那我们一起学一学11课《我多想去看看》,齐读。多想什么意思?
(特别想,非常想)
1、他那么想去看看,到底要看什么?听老师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识字
如果你亲自读一遍课文,你会知道得更多
1、看拼音,轻声自由读这首诗,遇生字把它画下来,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2、看汉字读课文,遇生字把它画下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
3、检查生字:
同桌之间──开火车──组词领读──怎么记住它的。
4、你们会这么多的识字方法,把生字认得这么好,我相信这首诗读得更好,是吗?
黙读这首诗,用铅笔标出这首小诗一共有几句话。
5、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句话?
6、请你仔细读读你最喜欢的那句话,在小组内说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第1句:
⑴住在大山里。从哪个词知道的?
⑵沿着走是怎么走?
⑶怎么读才能把大山离北京的遥远读出来,老师想提示你一下,你再试一试。
2、第2句:
⑴遥远什么意思?从哪到哪很遥远?
⑵遥远的北京城什么样啊,你找到关于北京的资料了吗?
(播放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想说点什么?
⑶播放申奥成功的影视资料,谈谈感受。
⑷播放升旗仪式的录像,体会“壮观”一词。
3、第3句:给“多”换个词,练习读,师指导朗读。
四、说话训练
遥远的北京城,有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五、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共同表这了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热爱北京,热爱祖国,表达爱方式有很多,可以画一张画,可以唱一首歌,可以编一首小诗,回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向你的爸爸妈妈妈表达一下你对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预设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图片和升旗仪式录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见过吗?你想去看看吗?有一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于是,他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呢?读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检查字音。
3、你读懂了什么?
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别想到*广场看升旗仪式。
理解“遥远”(从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几天的火车,与“远”比较);
理解“壮观”,通过观看录象理解(人多、*叔叔的威武……)难怪这个小朋友要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这句话。”(提倡个性朗读)
三、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很会学习,读懂了课文,你认为怎样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你就怎样读?能背诵的就背诵。(自由尝试)
2、指名朗读,评价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课文。
四、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刚才课文读得这么好,这些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一写
指导学生写四个生字。
六、课外延伸
1、你对北京除了想看*广场上隆重的升旗仪式,还想看什么?
2、课件展示北京的图片,更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齐唱《我爱北京*》。
相关热词搜索:下一篇:《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