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邱海平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梳理党的历史文献中关于现代化目标的演进和发展,可以清晰看出百年大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一、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第一,要从党的初心使命的高度来认识现代化的重要性,实现国家的独立解放和現代化是完成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第二,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问题,应该把它放到党的百年奋斗完整的历史过程中去理解。具体来说,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革命建立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进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踏步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具备更加牢固的制度基础、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从革命到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梯次递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经历了一些历史的曲折。从总体上来讲,党对于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此有重要的判断,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第四,要特别重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论述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现代化的理论上,提出了很多创新性范畴和观点,是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这里说的现代化理论不仅指党的现代化理论,而且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其他现代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现代化是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未来三十年最核心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的现代化理论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而且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二、党的现代化思想回顾

党的历代领导人,特别是党的重要文献中对于“现代化”概念都有描述。从党的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关于现代化这个问题没有真正成为党的重要议题,这是很自然的,因为现代化建设必须以革命的胜利为前提。因此,党关于现代化的理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才提上议事日程的。

党的八大报告阐述了关于现代化的基本理解。第一,报告特别提到,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工业,首先是重工业,使我们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很显然,在那个年代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主要落脚在工业化。第二,这个报告基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就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也做了阐述,对未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也做了规划。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在工业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在党的十一大报告中,把实现现代化重新确立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将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重点,现代化建设也重新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心议题。那个时候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主要还是“硬件”方面,同时也考虑到了国家的方面。报告中既讲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同时也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值得关注的是,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概念,就是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主要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我国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一时期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即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且这时所提到的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仍然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内容,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制度,到建党一百年时,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与党的十三大报告是一脉相承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重申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在国家建设方面增加了“富强”的目标,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又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概念,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这是对现代化的理解上的一个重要进展,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不仅仅限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而且包括了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里面增加了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和谐”的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有很多重大创新。

第一,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概念是现代化概念的重要发展和重大创新。

第二,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现代化的规划。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2050年划分为两个阶段,对于现代化的目标,比过去有所改变。具体来说,从十三大报告到十六大报告,都提出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九大报告将这个目标的实现时间提前到2035年;在此基础上提出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在十八大报告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内容,就是“美丽”,完整的表述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不仅包括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整个国家更需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十九大报告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概念,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全面阐述,这是关于现代化概念的又一重大创新。

第三,关于现代化的概念及其目标的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内涵、标准是非常丰富的,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关键核心技术、信息化、城镇化、公平、法治、健康、国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国家文化软实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化概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论述,在概念和理论上远远突破了原来对于现代化的理解。

第四,提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从“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关键词就是“现代化”,而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现代化问题做了新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一切的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全面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理论逻辑非常清楚: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都必须要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国家,也就是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明确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我国现代化实践过程所作的高度概括。

四、“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丰富发展

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特点的系统概括。“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邓小平的提法上做了进一步拓展,全面总结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和突出特点,着重强调以下几点[1]。

第一,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多亿人迈入现代化社会,超过了现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我们这么大规模人口的国家能够实现现代化,这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情”。

第二,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第三,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我国走的是新型的文明发展道路,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已经踏上了创造人类新型文明形态的发展道路。

第五,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这与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完全不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这清楚地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不会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构成所谓的“威胁”,而且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过回顾可以看出,党的现代化理论是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现代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問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学界要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加强对现代化问题的研究,特别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贡献学术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2]陈光俊.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N].人民日报,2021-12-08.

责任编辑:邓  喆

猜你喜欢中国式现代化总书记时局图廉政瞭望·下半月(2021年1期)2021-05-17敢立潮头唱大风江苏教育(2020年16期)2020-11-06中西方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知识文库(2020年2期)2020-01-17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当代贵州(2016年23期)2016-07-21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当代贵州(2016年23期)2016-07-21我的女巫朋友小朋友·快乐手工(2016年8期)2016-05-14“中国式”的语文意味新高考·语文学习(高一高二)(2016年8期)2016-05-14另类行为杂文选刊(2016年1期)2016-01-13浮世绘看天下(2012年29期)2012-04-08中国式性感舒适广告(2008年9期)2008-09-22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