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人学意蕴

王翔 程瑛

摘 要:迈入新时代,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等人学思想在适应我国新的历史方位下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脱胎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民为邦本”等民本思想之上,又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窥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人学意蕴,不仅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发展,而且也为解决新时代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问题提供现实借鉴。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人学;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2-0004-03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基于我们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而创造性地提出,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阐释,其内涵、目标和要求都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古今中外,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人的思考,我们从最一般意义上可将关于人的学说归于人学。中国的人学发端于孔子,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建构起中国人学框架。西方的人学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等,哲学研究的对象开始由外在自然而转向人本身。马克思人学批判性地吸收了西方人学思想,虽没有形成完备系统的表述,但也绝不是“人学空场”,它散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之内,渗透在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之中。不同于黑格尔哲学从意识出发,将人解释为“理念的人”;也区别于费尔巴哈的宗教人本学和将人理解为抽象“类”概念的人。马克思将人从天国拉回了人间,将“思想人”的存在扭转为“现实人”的存在。马克思立足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将人理解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下、历史进程之中有血有肉的、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之内进行生产劳动的“实践的人”。具体来说,马克思人学的精神内核包括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以及人的发展。

第一是人的存在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而且认为不仅“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理性、有思维的“有意识的存在物”,还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类的存在物”,是自然、精神、社会存在三位一体的人。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就将“现实的人”作为对象和出发点,研究人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从而进一步去考察人的本质、价值和发展。

第二是人的本质论。马克思基于人的现实活动,破解了“斯芬克司之谜”。他将人的本质分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其一,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2];其二,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其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4]马克思主义人学就将人的本质看作人的需要、创造性劳动和社会关系三者的有机统一。而且,马克思还强调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动态的。由于现实的人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本质也将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第三是人的价值论。马克思主义人学将人的价值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形式,二者联动地处在人的一切现实活动之中,相互影响。人是价值主体,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会运用劳动这一本质力量来创造和实现人自身和社会价值。因此,个体的人要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四是人的发展论。人的存在、本质和价值最终落到人的发展之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和归宿。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形态最初表现为人的依赖关系,其次是物的依賴关系,最后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且认为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创造条件[5]。而且将“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形式,并且强调每一个主体的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此外,还认为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个性等要素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也会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促进。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接着,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郑重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此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而且还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且以书面的形式正式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再一次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就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说,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深厚的思想理论土壤;后者是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对前者做出的现实阐释,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要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人学阐释

(一)核心主体:现实的人

马克思人学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并且强调“是处在一定条件下现实的人”,即处于现实社会之中并且从事实际生产生活的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针对变化了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主体地位重新给予新的认同和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作为党的独特优势。而且,所有物质生产活动从来都是依靠广大人民的中心力量来实现的,从事体力劳动的现实的人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满足了人自身衣、食、住、行的生存需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现实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精神财富和高技术水平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现实的人不仅运用本质力量能动地改变世界,而且也会受客观物质世界的影响来改变人自身及其生活条件。此外,现实的人还是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化大生产和世界市场大融合导致现实的人摆脱地域性、种族性的界限,在联系日益紧密的地球村中逐步扩大交往,个体的人都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新时代的每一个体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同时,马克思主义人学还强调关注现实中人的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时代赋予的机遇背后总是隐藏着巨大的挑战,现如今人类世界面临共同的风险和危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在深刻洞察全球性生态危机之后,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尤其是在全球抗疫阻击战中,中国努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与各国“利益与共、安危相系”,为世界防疫贡献中国经验。总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的关注,是尊重每个现实的人的生命和价值的表现;是放眼整个人类并力图将每个现实的人的主体力量联合起来,以建立和谐共生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举措。

(二)内在动力:满足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人学将人的需要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之一。实现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人学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三个层次,并且认为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可以实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要的当然是满足人的物质生存需要。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也如期顺利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但从长远来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继续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前进。而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贫富差距大等问题也仍然是我们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只有继续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要,才能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具体来说,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关注的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保障人民切身利益的实现。而且,“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也就是尽快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共产主义社会描绘了争取将每一个人的一切合理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都得到满足的理想状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在满足人的需要层面上向共产主义不断迈出的坚定一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物质生产资料从总体上已经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人们转向情感、精神等方面的更高需要。人的内心需要日益显现,并且渴求在自由、尊重、友爱等精神层面上充分得到满足,以提升自身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对需要的满足的要求和衡量标准也不断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涵盖了人民对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现实需要,并且强调以关注每一个人多层次的需要来整体提升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

(三)最终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人学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工人的畸形发展来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巨大飞跃。因此,马克思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给工人带来的弊端,从而提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解决路径来试图消除由异化劳动导致的人的畸形发展状况;并将人的全面发展建构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新时代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目标要求,更加深远和广阔,涵盖多个方面。全面发展人的需要是每一个人找准自身定位从而实现自身独特性和全面性的前提;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是在应对各种新的危机与挑战中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核心;全面发展人的劳动是消除异化劳动奴役人而真正使人自愿从事工作的基础;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是摆脱物的依赖使人们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的要求;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新时代青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并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未来的理想目标,更是目前的现实要求。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心理素质、思维能力、行为活动等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简单套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而是在继承其科学内涵基础上结合我国新的时代特征和具体实际而提出,它是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表达;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真正做到了尊重和肯定了人的地位,它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目标。新时代的社會主义新人除了要具备劳动基础技能之外,更应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使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始终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风向标,来凸显人的地位和价值。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现路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执政主线和追求。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以党的领导为前提,并深入贯彻落实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新时代背景下,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足以显现,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就来源于人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曾200多次提到关于“人民”的字眼,并且还向全国人民庄严宣告“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纵观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党始终与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深刻回答了党在执政过程中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这也是党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人民战争依靠人民,人民是打赢抗疫战争的主体,也是“疫情大考”的主考官。也正是由于党充分发挥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等显著优势,我们才能在这场“人民战”中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方面,人民要支持和配合党的工作,并积极行使建议、监督权;另一方面,党自身要加强廉政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向人民群众汲取营养,倾听民意,始终将人民放在首要位置。

(二)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力图实现人民幸福的总体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深入扎根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上。

第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和前提。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需要依靠充裕的社会物质财富来实现;但经济发展最终旨在实现人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实现了从“重经济”向“重视人”的转变。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规定“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国家深刻揭示了我们一切发展的主体始终是人民,发展的成果始终要由人民所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原则,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形式。因此,要以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来激发其创新活力;要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来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良好生态环境;要以奉行开放共赢的理念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建设是坚硬磐石。人民主体地位的稳固和政治民主权利的行使需要民主和法制作为支撑和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扩大人民民主,广泛进行民主协商,充分表达和体现人民的意志,切实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用系统完备的法律制度来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和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第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是精神支撐。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还具有精神属性,也是精神存在物。随着人们知识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精神追求也将趋向高品质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关注人们不断变化和发展了的精神文化需求,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来开展各式各样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文艺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反哺人民的发展。

第四是改善民生和增进人民福祉,社会建设是最直接的途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解决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难题,破除上学难、看病难等障碍,并且建设一系列惠民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风气,增强人民的获得感,让人民真正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第五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遵循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创造性地改革生态文明体制,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来实施更加严格的生态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的发展。从未来人类社会长远来看,我们必须对人民及其子孙后代负责,要关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前途,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实现美丽中国和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收稿日期:2021-09-23

作者简介:王翔,博士,教授,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研究;程瑛,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人学以人民为中心北人学没故事作文·低年级(2019年6期)2019-06-20以人民为中心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导向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10期)2018-11-28“以人民为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地位研究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7期)2018-10-2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西部论丛(2018年4期)2018-08-25“以人民为中心”担当作为东方教育(2018年9期)2018-05-2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在“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论坛(2018年1期)2018-03-03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基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角资治文摘(2017年1期)2017-06-09人文视域中的中学哲学教学思考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6年9期)2016-12-12文学=人学凉山文学(2016年3期)2016-06-02北人学没第二课堂(小学版)(2015年10期)2015-11-28 相关热词搜索: 意蕴 人学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