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散文读后感,菁选3篇

席慕容散文读后感1  这是多美的一本书啊!封面那清雅的水墨花,是那么的唯美,它把我的思绪引了进来,我被她那细腻动人的笔调感染。  她的文章充满温馨。细读进去,她的文章和水墨一样*易朴实:匆匆的过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席慕容散文读后感,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席慕容散文读后感,菁选3篇

席慕容散文读后感1

  这是多美的一本书啊!封面那清雅的水墨花,是那么的唯美,它把我的思绪引了进来,我被她那细腻动人的笔调感染。

  她的文章充满温馨。细读进去,她的文章和水墨一样*易朴实:匆匆的过客,小路上的野花、野草、海边小小的贝壳……许多不起眼、会忽略掉,甚至觉得毫无意义,根本不会去看的东西,她都能注意到,并且看出它们内在的美好品质。

  我感叹,我感叹于她的细腻和她那淳朴语言,文中没有可以推彻的词语,没有令人惊奇不已的哲理,只是娓娓道出,顺理成章。可却能在人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透明的哀伤》中的《严父》。作者对一个卖牛肉的男子发出感叹,通过男子的面容,猜想出他的家庭。在这样的炎热夏季在外奔波,想必是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这样操劳,又不觉想出他的孩子能理解他的父亲吗?

  看过许多写文章,发现父爱的文章是那么的深沉。父亲常常为了家这个家,为了这个家的生存,为了这个家的幸福与美满,常常不分日夜的在外奔波,让处理烦琐事情的父亲有了一张严厉的面容。严父,寂寞无言,表面严厉,实际爱在无言处。可年幻无知的孩子们却不能理解,他们喜欢投向母亲柔软和温暖的怀抱,劳苦了一天的父亲回到家,发现自己支撑的家的那份甜美,自己虽不能进去,不能享有,或许这样父亲就很快乐了吧!不被孩子们所理解,也无所谓,只要是做为父亲,爱着他们,这样就足够了吧!

  看完这篇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心情,想流泪,还想立即给父亲一个拥抱,同时也有着疑惑,为什么父亲不去辩解他们行为?让孩子们理解他,让他也享有家的这种温馨,我的思绪不觉想到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虽然不是严父,但他也常常奔波在外,甚至等我睡了才回来,我认为在父亲心中工作比我重要,所以总是对父亲忽冷忽热,有时他说话我也不理,可他什么也不说。

  有时我会从父亲的开门声中惊醒,发现他不管回来得再晚也会来到我的房间。夏季,为我关掉电风扇,冬季,为我扯扯被角,当时小,没放在心上,可现在却知道这小小的动作,却也包含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他是爱我的,我是不是也应该对操劳的他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体谅,多一点爱呢?

  父爱如山,深沉。父亲对我们的爱虽然不会惊天动地,但是他对我们的爱却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中,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罢了。

席慕容散文读后感2

  这本书的封面是一片小雏菊,在这片小雏菊的上方,有七行用金色刻上去的《一棵开花的树》。这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不禁慢慢地吟诵了起来。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有人说,爱情是缘份;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的勉强;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苦苦等待,爱要拐几个弯才会来呢?诗中的那位女子,总是站在“必经的路旁”等待爱情,做到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看。“慎重”一词把等待中的忐忑描写的淋漓尽致,又细写了这位女子在等待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一面。她用一颗自己最火热的心去倾听爱情的心理活动。人生匆匆,但是在无声中逝去的`又何止爱情呢?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而当他“终于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并不是凄美的花瓣,而是一个少女凋零了一地的心,是血、是失望、失落,如泣如诉,其凄凉之状况,催人泪下,替文中少女感到惋惜。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落了一地的少女的心竟还不觉后悔,却还在等待着。

  哎,几百年的苦求来的却是没有结果的等待,然而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她也竟是没有灰心过,也没想到放弃。她只希望他可以注意一会自己。难道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也将变成奢求吗?

  花落了,季节更迭了,来年还是好风光。往事如烟,随风而逝,既爱,爱已倾城,也许相逢一如从前,只是花落了,季节更迭了,来年还是好风光,你呢?经年后,你还是从前的你吗?

  这棵树虽然不会叹息,但是这哀怨的声音却又的的确确是从这首诗直传到我心里的。

  “若相惜,便知足;若相知,便明了;若相守,便无悔。”这又是她在另一首诗中对这棵树若有若无的回答。

  “从妖娆到凋零,只是遵守昙花一现的宿命,魂归梦里。而我,却在繁华颓败时傻傻地守护这那至极美丽不放手。”或许,这又是那棵树在内心最深处的话,只是在偶然时被人们发现了吧!

  人生就像一场梦,梦醒后一切又回到现实,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唯一收留你的只是你自己的影子;所以,请学会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美,退一步也许可以海阔天空。

席慕容散文读后感3

  十几岁时就开始读席慕容的散文,《七里香》、《有一首歌》、《无怨的青春》,有很美的手绘的插图,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画的风格,我都很是喜欢。

  席慕容的文章,如一杯香茗,让人在品过之后,感觉沁入心脾,久久不能散去,又如一股清泉,流入心底那干涸的湖,滋润整个灵魂。

  她,就是这样,以一篇篇绝好的文章打动着我,感染着我,让我在生活最困顿的时候,给我以人生积极的鼓励和润泽。

  席慕容,蒙古族人,全名穆伦•席连勃,

  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

  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

  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等。

  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文章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我对她有着特殊的感觉,总认为,她为我们的心灵寄托写了一个极好的诠释。

  看完她的《花事》,更让我对生命的价值有了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

  对于生命,我们有太多的感慨,也有太多的无奈,而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是对生命的内涵有一个深切理解,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吧!

  我们在少年的时候都有着单纯和宽厚的心灵,为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让它逐渐变得复杂和锐利?

  在种种牵绊里不断得伤害着自己和别人?还要学着不去后悔?

  是的,我们应该学着不去后悔,不去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那就让自己拥有一颗豁达的心,去容纳别人的种种的非难,不要让自己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变得那么尖锐和刻薄。

  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人问禅师:“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

  禅师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容他、信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

  禅师所说的心态就是宽容,劝世人用一种宽容的心去面对世间的嘈杂和忧烦。

  一个人生活在尘世间,就难免会碰到忧烦的事,与人产生误解、矛盾、和积怨,而从此相互怀疑、憎恨,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这时,如果能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会一笑泯恩仇,化解矛盾,说不定,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人的生命里充满着大大小小的争夺,包括快乐和自由在内,我们也总是急着想知道一切,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付出很多的努力甚至代价去争取。 等到了年龄大的时候,原来认为重要的东西竟然不重要了,而一直被自己忽视的种种却又开始呼唤自己,就像那草叶间的风声,就像那夜里的一地月光。

  所以,我们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把脚步放慢,希望自己能够回答大自然所有的美丽生命的呼唤!

  可是,我们又在何时将自己置身于“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境界,让自己真正去感受生命的这种恬淡和怡然?

  那么,让我们学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着不去做后悔的事情,也学着不要重复自己的错误,学着去真正地爱自己的生命,爱人和爱这个美丽的世界。

  时,也许我们终于会明白,每一条走过来的路都有它跋涉的理由,都有它选择的方向,都有它无以言表的艰辛。

  那么,也让我们在生活的这一刻,

  好好的享用今天,

  从容地品尝生命的滋味吧!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