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优秀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优秀范文】

 

 青春岁月的完美诠释

  精准扶贫的工作方法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国庆假期阴雨连绵,恰是读书好时光。刚翻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便被其鲜活的采访式叙述方式吸引,更被青年习近平的事迹深深感染,于是手不释卷,三天时间阅尽全书。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想和精神被实实在在地冲击了,感触良多。回顾全书,作为一个“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的知青岁月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始终绽放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惧艰难的吃苦奉献和分秒必争的求知精神,这些优良的品质使我深受教育和感染。

 2015 年 8 月至 2017 年 3 月,我曾担任宝鸡市扶风县东坡村第一书记,在基层一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近两年的扶贫工作中,我投入过,奋斗过,也迷茫过,我曾多次问自己,什么样的扶贫岁月才不算虚度青春,可是我心茫然;我也曾多次向身边的佼佼者请教,可是众说纷纭。直到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才豁然开朗,原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早已给青春岁月作了完美诠释,也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思路和方法。

 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陕北插队期间,除了生活环境的恶劣和劳动强度的困难外,习近平总书记的父母当时还处于被迫害、审查中,他本人也背负着“黑帮子弟”的巨大政治压力。即便在

 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青年习近平从未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始终坚持入团入党。尽管因为“成分”的原因,无论他工作多么上进,对党多么忠诚,入党的希望都非常渺茫,但他从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写入党申请书,交到组织上超过了十次。虽然每一次都遭到冷遇,但青年习近平并没有放弃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他锲而不舍,最终因为 “工作非常突出,群众反映一致很好,完全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 而光荣入党。青年习近平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为我们青年干部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叫信念坚定,也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坚守初心不动摇的学习楷模。

 今天,我们处于和平建设时期,政治环境变了,国内外环境变了、面对的形势任务也不一样了,但不管怎么变化,理想信念不能变。扶贫干部向青年习近平学习,就是要学习志存高远、信念坚定的优良品质。目前,陕西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陕南秦巴山区、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这些特困地区普遍存在环境恶劣、班子软弱、经济薄弱、基础脆弱的现象,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严重,扶贫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脱贫任务之紧迫前所未有,扶贫干部只有信念坚定,敢闯敢干,才能在艰巨的扶贫任务面前迎难而上,才能以必打胜仗的勇气和魄力,咬定目标,打好扶贫“攻坚战”。

 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 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青年习近平敢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曾经担任梁家河村支书的梁玉明说:“近平敢

 说,敢做,敢担当”,曾任延川县文安公社知青专干的刘明升说:“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村里的老百姓也说:“习近平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一旦担起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就敢干事,敢干大事”。这些评价,都是陕北乡亲们用来赞誉青年习近平的担当意识。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他敢为人先,带领村民打淤地坝、办沼气、办代销店、办铁业社,等等,没有一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特别是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搞副业是有风险的,很容易被扣帽子。但是,只要群众需要、对集体有利,总书记就会在严谨把握政策的基础上,带领大家坚决地干。这就是一种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敢于担当是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年轻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就是要学“敢说、敢做、敢担当”,要树立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扶贫开发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也是改革发展中一项殊为艰巨的任务,落实好中央对扶贫工作要求,不能只靠“高度重视”,必须落到担当和行动上,想把具体的扶贫工作搞好,想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就要想群众所想,解群众之难,以铁一般担当,切实找准“穷根”,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方案,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

 不惧艰难的吃苦奉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苦是一种折磨,能吃苦

 更是一种精神,这也是青年习近平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一个不满16 岁的少年,从中国的首都来到黄土高原山大沟深的穷乡僻壤,自然环境之严酷,生活条件之艰苦,是可想而知的。但当时的习近平很快融入乡亲,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了梁家河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他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险活都抢着干,从来不“撒尖儿”。在这七年里,他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生动诠释了他说的那句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这七年里,他扎根黄土地,于实处用力,用青春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当前,我国的贫困地区大多位于地形地貌复杂的边远山区,当地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恶劣,扶贫工作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就在今年的 9 月份,陕西佛坪县三名扶贫干部在下乡途中,乘坐的一辆面包车不幸被滚落的山石砸中,一名扶贫干部重伤,两名扶贫干部永远倒在了扶贫路上,足见扶贫之路的艰辛与艰难。在相对恶劣和艰苦的扶贫环境中,扶贫干部不能缺少吃苦奉献精神,不能把下乡扶贫当成基层镀金。越是深入的推进脱贫攻坚战,面临的是脱贫任务就越来越艰巨,越是在任务艰巨的时候,就越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具有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的意识,有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务实创新、久久为功的干劲,唯有如此,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

 分秒必争的求知精神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另外两个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张春富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而且一直坚持,广泛涉猎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留下了“30 里借书、30 里讨书”的生动故事。今天,我们在新闻联播中看到的习总书记,既能在发表讲话和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处处散发出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也能在实地考察和慰问时说话接地气,讲到点子上,谈到人民群众心坎里。他之所以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就与他在梁家河 7 年的学习积累密不可分,更和他坚持勤奋好学不放松的习惯息息相关。

 本领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扶贫干部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习青年习近平分秒必争的求知精神,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为做好扶贫工作和胜任更艰巨任务储备知识。同时,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扶贫干部要及时学习中央的扶贫政策和文件,对中央战略部署全面了解,

 把政策精神烂熟于心,唯有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脱贫攻坚政策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才能把握政策精神实质,抢抓政策扶助机遇,助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如期实现精准脱贫

 一片热土,一腔热情,一位知青;一孔窑洞,一盏油灯,两箱书;一马当先,一心为民,七年的知情生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没有记录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从不同的视角,对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进行原汁原味的再现,故事因为细节丰富所以真实,也因为真实生动所以让人感动和鼓舞,遥不可及的大国领袖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可学可思。

 精准扶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对青春岁月作了完美诠释,也为我们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思想和方法。扶贫干部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坚定信念、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心系民生,心怀责任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断沉淀自我,升华自我。在具体的扶贫工作上,要学透政策,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关热词搜索: 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知青 读后感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