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更应该‘为己’还是‘为人’”作文导写及参考例文

陈立军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语出于《论语》。对这条语录,许多名人有不同的解读:

①儒学大家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借赞扬“古人”之机,行批评“今人”之实:古人求学的目的是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今人求学的目的却是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②南怀瑾先生未拘泥于孔子原文,他认为:“学者不仅为自己求学,同时也为人求学。这个‘人扩而充之,是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文化。”

③钱穆先生的理解是:“孔子所谓为己,指德行之科;
为人,指言语、政事、文学之科。孔子非不主张学以为人,惟必有为己之本,乃可以达于为人之效。”

④曾国藩先生针对当朝鸿儒之士为人者多、为己者少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者用力,先察为己为人之界,分别明白,然后审端致力;
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学校辩论社将举办一场以“现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己还是更应该‘为人”为辩题的辩论赛。请結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现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己”)或反方(现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人”)写一篇一辩陈词,或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题意阐析】

此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学生综合材料内容,围绕“现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己还是更应该‘为人”这一辩题展开辩论,且须以“一辩陈词”或“总结陈词”的格式行文,文章的主题和形式(体裁)都很明确。

命题材料先出示《论语》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名言,而后分别列举杨伯峻、南怀瑾、钱穆和曾国藩四位名家对这一名言的不同解读:

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赞扬“古之学者为己”,是因为他们“求学的目的是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
而孔子反对求学“为人”,则是因为这种“为人”,其实只是“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南怀瑾先生主张学者求学“不仅为自己”“同时也为人”。他同时拓宽了对“为人”的理解,指出“为人”就是“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文化”。

钱穆先生指出,孔子的“为人”“为己”之说各有其适用范围。“为己”是指通过求学修养自己的“德行”,“为人”则指将所学用在“言语、政事、文学”等各个方面。所以,他认为孔子其实并不反对“学以为人”,只不过从二者的关系看,“为己”是“为人”的基础。换言之,只有先立定“为己”这个根本,而后才谈得上收“为人”之效。

材料所引曾国藩的见解,等于是对前面三人观点的“总结陈词”。他也是主张“为人”先要“为己”,“正人”先要“正己”的;
但他特别强调的是“先察为己为人之界,分别明白”,也就是在讨论问题、发表见解之前,要先把“为己”“为人”的内涵界定好,弄清楚二者的“分别”即不同在哪里。概念不清而争吵不休,只会是一笔糊涂账。这也是在杨、南、钱、曾四人中本以曾所处时代为最早,命题人却把他的话放在最后说的原因。

所以,从各自表明的观点说,曾、杨两位先生似更强调学以“为己”,而南、钱两位先生更赞成求学可以“为人”;
然而,曾、杨、南、钱四位先贤的话放在各自的语境中都是正确的,他们的见解也并非彼此不能相容。而且,曾公“先察为己为人之界,分别明白”的话,也恰是同学们写好这次作文的不二法门。选择正方或反方观点,只是讨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并非彼此根本对立。如果选择写“总结陈词”,就更应有辩证思维,要进行辩证说理了。强调“为己”,就必须先界定“为己”是为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而不是以道德学问为资本谋取个人私利;
主张“为人”,也必须先界定“为人”是为他人、社会、国家谋幸福,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比他人高明。我们所不赞成的,也是同学们写作时最可能犯的错误,就是割裂“为己”与“为人”的内在联系,偏执于一端而不见其余。下面所附的三篇例文,一篇为正方的一辩陈词,一篇为反方的一辩陈词,一篇为主持人的总结陈词,都很好地避免了孤立、片面看问题的错误,而且观点鲜明、论据充实、语言得体,都是成功的可作为范文的佳作。

【例文一】

求学本修行问己无愧心

王晓瑜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辩。开辩之前我想将《感遇》中的一副对联赠给大家:“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求学之路正是这样,不必有所待而向外求,更应该内求于己,不待于人,不受外在的限制。

因此,我方一致认为,当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己。

我知道在座的诸位都抱负高远,像南怀瑾先生所言,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文化”而求学的壮心。但如何成就这种壮心?揆诸《论语》:“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见欲正人必先正己,只有先饱满自己的精神与魂魄,磨砺内在,才能温敦外在,有所作为。这便是求学为己更胜一筹的根本所在。

不仅如此,在当代社会,求学为己更能让我们在快捷功利的虚荣里坚守自我。

现代社会浮躁纷繁,人们为了名利而装点门面附庸风雅的事件时常有之。十年前就有工程院院士卷入论文剽窃风波,近两年又有翟天临论文造假一事被证实、仝卓高考作弊被曝光等等。毋庸置疑的是,他们都是受了扭曲的义利观的驱使,将学问作为一种浮华虚荣的表面,实不可取。倘若我们求学是为了自己,则能更好地沉静舒展,倾听自己的足音,在心中修篱种菊,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干扰,在当今闹市找到一处可供倚靠的窗棂、足以歇脚的驿站。

再者,学而为己,更能让人在扩充学识的基础上丰盈素养。为己、为人的一大共同点是能够充盈知识,让人腹有诗书。但由于求学目的不同,学习的终点也不同。“为人”而学有着对象的限制,怀着功利之心容易“有知识而没文化”,使学习止步于知识层面。相反的是,求学为己更能激发我们探求文化的内涵与核心。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不断汲取文化精神,从而达到学海无涯的境界。

我猜对方辩友可能会说求学为己是一种消极避世的心态。但我想说的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存求学为己之心,能更好地夯实基础,把每一步都落到实处,从而“奋发精神,担当宇宙”。就像《孟子》中所描述的那样“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所以只有先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社会才能大同和美。

最后,我并不是否认求学为人的重要性,但为人须以为己为基础。欲正人须先正己,只有你首先有了求学为己这样的温柔的坚持,才会获得强大的自信,才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例文二】

志存高远,求学为人

康姝杭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各位辩友:

你们好,我是反方一辩。孔子学于诸子,广收门徒,以求让世人守住道德的底线;
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刀,以求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梁启超留学海外,著书立说,以求开启民智,救国于水火……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求学“为人”的力量。路遥曾说:“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因此,我方坚持认为:现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人。

诚然,求学为己的合理性不可否认。我羡慕隐士求学修身正心,修炼到极致,而后散发弄扁舟的洒脱。可我也遗憾他的满腹才华未曾施展,如一把宝剑未曾出鞘,露出锋芒。这也是时代的遗憾啊。反观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成立新中国鞠躬尽瘁,如今盛世如他所愿,求学为人显得愈发重要。

第一,求学为人更能实现个人的价值。有人说:“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工作为尺度。”不知大家是否了解过石磊,200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他,在名利繁华与田埂泥泞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扎根乡村为人民。他说:“我们这一代人,一生都与民族和国家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显然,他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如一盏烛火,照亮了栖霞村未来的路。

第二,求学为人更能让你我温情常驻。因为正是一个个“个人”,才构成了“时代”。求学为己只求独善其身,对于他人处境毫不关心,彼此之间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罩——无数的陌生人,人人都关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自己的,追求自己的。而正是因为有了求学为人者的存在,才让红不仅是红,绿不仅是绿,它还是彩虹的一部分。医生精进医术,为救死扶伤;
记者求学,为赋予文字直击心灵的力量,还世界以干净的希望;
教师博览群书,为与时俱进,为祖国未来培花沃土。要知道,你我的志向就是这个社会的方向;
你我的温度就是这个社会的温度。我期待着,相信大家也期待着求学为人之风吹遍华夏,赢得生机勃勃、元气淋漓的好景致、大气象。

第三,求学为人更能凝聚民族复兴动力。人人求学为国兴,努力不为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那次欧洲人突然翻脸——撕毁此前出售原子钟的协议,这让北斗的研究陷入了困境。重压之下,北斗人夜而不寐,边学边研,终于造出了北斗“心脏”,挣脱了欧美的技术封锁。追天揽月,牧星苍穹,一直是中国航天人的不懈追求。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眼”探空,还有如今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并网:正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孜孜以求,求学为国,将青春献给星空,才托举起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国人无一旁观者,国虽小而必兴;
国人尽为旁观者,国虽大而必亡。”一个人要想航行得更远,唯有成为中国方舟的船板才可劈波斩浪,而不至于被时代洪流轻易拍翻。求学为人的你终将铸成社会的巍巍铁塔,立起社会坚挺的脊梁。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例文三】

求学:为己立心,为人立命

禹子睿

各位观众,各位辩手:

大家好!我是这次辩论赛的主持人。非常感谢两方辩手的精彩展示,可谓是强强对决,难分伯仲啊。接下来,由我对两方观点进行总结。

约翰·多恩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自己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所以说个人的内涵与坚强是我们的底气,而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拥有并且努力实现为社会作奉献的长远梦想。

个人的能力与修养是一切为人处世的前提。钱穆先生说过:“文学之造诣,必须以个人道德与修养为准则。”我认为,钱穆先生所指不仅是“文学的造诣”,而且囊括了人类所有的高尚德行。如果没有能力,就没有资本去帮助别人;
如果没有道德,何谈文明的发展与延续?

正如正方辩友所说:只有“内圣”,才能“外王”。从古至今,身处世间,我们会思考自己的底气从何而来,也许是清白自知,也许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也会去想,一个民族的文明如何得以延续,那便须修身齐家,让个体的力量变得强大。就好比现在的我们,只有自己将中文学懂、学精,才能以此而让中文在国际语言体系中加分。由此可知,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鼓励我们走出去的力量。

但个体的升华离不开“心怀天下”这四个字。梁启超先生说过:“国人无一旁观者,国虽小而必兴;
国人尽为旁观者,国虽大而必亡。”这是在呼吁我们将个人放置于集体中,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人类的命运连在一起,用家国情怀提升自我,造就伟大的生命。

这也恰恰体现了反方辩友的观点:一个人的视角如若局限于自身的修养,那便是真正的作繭自缚。没有全国、全球性的视角,缺少为国效力的梦想与抱负,个人的价值真的会存在且能实现吗?一个国家真的会因为“人人自扫门前雪”而兴旺发达吗?所以说求学为民为社会,是广大青年应有的毕生追求。

所以说,正确理解“为己”与“为人”,它们就都会成为我们求学路上的明灯。大家知道中国唯一一个能将钢丝拉到毫米级的顾秋亮吗?他自幼学艺,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而后以自己精湛的技艺,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潜艇“蛟龙号”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正体现了求学提升为自己,学得本领为国家的远大抱负。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奋发学习,腹有诗书,心存道德;
而后目光长远,适应社会,心忧天下。哪怕身如陌上苔花、沧海一粟,却依旧是社会运转必不可少的螺丝钉,问心无愧,舍我其谁?

所以,愿我华夏子孙求学为己,追求道德之完备;
求学为人,筑大国风采,成大国脊梁!

猜你喜欢 反方孔子 孔子的一生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5期)2021-06-24孔子的一生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2期)2021-05-08孔子的一生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4期)2021-04-22辩论赛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1期)2018-11-19一次精彩的辩论会读写算·高年级(2017年7期)2017-08-09孔子在哪儿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13期)2015-08-18没有硝烟的“战争”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14年19期)2014-07-10英国议会制辩论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10期)2014-07-08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聪明语文(2013年4期)2013-05-20元旦辩论会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09年5期)2009-05-22 相关热词搜索: 例文 作文 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