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4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4篇),供大家参考。

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4篇)

第一篇:在新征程更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列入大会主题并写入党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开创百年伟业的精神密码,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伟大建党精神将继续引领、激励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谱写新时代更加绚丽的华章。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真理点亮了共产主义理想之光。在民族危亡之际,我们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人民实现了从昔日“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到今天“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新征程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真正把这一重要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贯穿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是激励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根本动力。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一百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把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就是一部历史和人民选择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千秋伟业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践行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担当使命,才能开辟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征程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锚定奋斗目标,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勇于担当作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做好各项工作,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增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自我革命砥砺初心使命,锻造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时代特质;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持续锻造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

我们党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淬炼,在斗争中壮大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已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中。一百多年来,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党经受住了革命洗礼、斗争考验,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风骨和品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英勇斗争史,就是一部斗争精神锻造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征程上,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深刻总结党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历史经验,从历史和实践中汲取斗争智慧。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在敢于斗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随时经受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敢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大无畏的斗争精神、顽强的斗争意志和高超的斗争本领,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
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鲜明的崇高情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党性和人民立场,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党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一百多年来,我们党虽历经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万党员“对党忠诚”的坚强党性,靠的就是“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锻造百年大党、创造百年伟业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新征程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要自觉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坚守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弘扬党的传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奋楫前行。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看齐,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第二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做新时代新青年

同志们: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既要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又要进一步分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坚定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激发青年的家国情怀、增强青年的斗争精神和使命担当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大学生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要以史为鉴,认真学习、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在理论学习中、传统文化中、创新传播方式中、实践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借此机会,我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做新时代新青年》为题,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驱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前行,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理论之基: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来源。《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它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为自己谋私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围绕着“要不要消灭以及如何消灭私有制、要不要参加政治斗争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等问题同各种社会主义派别进行了彻底斗争,密切关注欧洲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积极总结其经验教训,同左右两种错误倾向进行坚决斗争。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掌握科学的革命理论。列宁还主张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培养富有理想、敢担当、敢斗争的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些理论思想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之基:早期的建党实践活动

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是在早期共产党人的一步一步实践中形成的。李大钊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在中国进行系统传播,他通过撰写文章、发表演讲等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课堂,在北大开设了“史学思想史”“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现代政治”“工人的国际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通过大学讲坛,积极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同年,北京的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到人力车工人居住区调查他们的生活状态,其中,邓中夏等到长辛店向工人作革命宣传,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在工人中去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更多知识分子、工人群众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与坚定信念,使伟大建党精神成为早期革命者们历经艰辛而建立中国共产党这一过程的鲜明概括与精神提炼。

(三)思想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文化资源。如王阳明探求“知”“行”的关系,并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
《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理想信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的初心使命;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共同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渊源。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坚定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树立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青年的要求,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千秋大业对青年的要求。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战斗历程,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生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大业,一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决不可半途而废,这就需要一代代有觉悟、有理想的青年为之而奋斗。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无志,非人也。”新时代中国青年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新时代中国青年更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挖掘其时代价值,守护好我们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二)有利于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家国一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也是对家国情怀认同的重要基础。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深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的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全面总结和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生动写照,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政治立场,高度凝练了广大党员的价值追求、责任担当、崇高情怀,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治党、强党的精神基点,是青年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方向指引。因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青年厚植爱国爱党情怀,在服务人民群众中不断奋进,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懈奋斗。青年只有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
只有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
只有同人民一起逐梦,青春才能无悔。

(三)有利于增强新时代青年的斗争精神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壮大,都充满着斗争的艰辛。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污染防治等重大风险,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需要青年的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因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青年树立忧患意识,弘扬斗争精神,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敢于斗争、不懈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四)有利于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了当代青年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实干精神,也激励了其在行动中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新时代青年践行伟大建党精神,要从历史和世界大局中掌握国情与世情,要从建党以来各种伟大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践行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

三、不断增强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方式方法

(一)在理论学习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与关键。新时代青年要在理论学习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仅需要加强“四史”学习,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基础,青年只有阅读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理想信念;
通过阅读《毛泽东选集》,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
通过阅读《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
通过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领悟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使命担当。不断从中汲取磅礴伟力洗礼思想、锤炼党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精神基础,其背后蕴含着多重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根植于“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继承了休戚与共的家国情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传承了舍利取义的奉献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继承以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伟大建党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中华民族救国救民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又为中华文化注入了红色基因。因此,新时代青年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必须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传统文化节日、历史英雄人物、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等和伟大建党精神密切相关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在保持其史料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体现其大众性、可读性,从而引发人民群众的共鸣。

(三)在投身实践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能坐而论道,必须身体力行、投身实践。精神离不开实践,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在实践中弘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真理理想,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融入实际工作中,立足工作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个人得失面前考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使命担当,在面对新冠疫情、地震、火灾等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时,党员干部始终要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冲锋向前、甘于奉献。在急难险重中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争做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的“生命护卫”,洪涝灾害里抵挡激流的“堤坝砥柱”,乡村振兴路上奋勇当先的“苦干黄牛”。越是急难险重,越是考验党员干部有没有坚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越是需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时刻,越要有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的勇气和魄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始终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奉献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对党绝对忠诚;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人民绝对负责。

(四)在创新传播模式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新时代青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创新宣传手段。一方面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善于运用新媒体优势,优化传播内容、传播环境、提升传播效能,发挥好媒体平台等网络渠道,用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社交媒体等各青年聚集平台中传播伟大建党精神,提升传播伟大建党精神的灵活性、生动性、互动性,创造富有吸引力的系列网络作品。另一方面还需要利用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形式来宣传伟大建党精神,使受众面更广。此外,可以利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各种平台向青年推送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知识或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英雄事迹,让青年随时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和英雄人物就在身边,随时能够学习到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知识,让青年讲好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故事,更加有效地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在武装青年学生头脑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进学校,学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理论研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融入校园文化。

同志们,立足新时代,展望新征程,要把新时代青年培养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就应当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科学研究、课堂教学、专业实践、校园文化、管理服务、活动组织、心理教育等育人全领域,通过资源整合、阵地提升、文化育人、形式创新等多途径,帮助青年真正明确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等重大的人生课题,自觉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把个人理想与家国梦想结合起来,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第三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同志们: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手握真理,才能指引航向;
坚守理想,方能照耀征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思想和行动的导航标、定盘星;
背离或放弃这一科学真理和伟大理想,就会丢失灵魂、迷失方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伟大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最好彰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坚定信仰信念、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恩格斯曾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党100多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明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目标追求和持久的奋斗方向,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持续奋斗的信心和意志。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实践本色。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掀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顽强品格,深深熔铸于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航道中。尤其在新时代我们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在发扬“不怕鬼,不信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下取得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境遇。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重大风险挑战,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许多“拦路虎”“绊脚石”需要扫除,这就需要砥砺“风雨浸衣骨更硬”的顽强意志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必胜信心和斗争勇气,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面前豁得出、顶得上、扛得住,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勇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对党忠诚,就是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和水分的绝对忠诚,就是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这种忠诚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不负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没有党的领导,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集中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志们,伟大建党精神体现在“破坏一个旧世界”的革命时期、闪耀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建设时期、迸发在“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改革开放时期。今天,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更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历史映照现实、用历史远观未来。过去之路不平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更值得期待。只要我们满怀信心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不竭力量,万众一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就一定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国之所需,民族之希望,也是吾辈之责任。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第四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百年红色血脉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炼概括出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深刻地诠释伟大建党精神,解锁了党在百年历程中永葆青春活力的密码,彰显了党不断推进创新的精神伟力,淬炼了党忠诚担当的为民造福品质。精准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意蕴、弘扬路径,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里,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振,国无精神不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赓续传承的精神谱系就没有继续奋进的生命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建党精神则是百年党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着力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既是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髓要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凝聚发展共识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信仰之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真理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又指导中国共产党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伟大成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百年历程也是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百年历程,它们是百年发展史的信仰基础和精神力量,因此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信仰之基。

坚持真理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马克思主义给近代以来的中国指明了光明前景,带来了新的选择,是我们科学认识世界、正确改造世界、主动把握规律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和方向。百年沧桑巨变,马克思主义并未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退出历史舞台,它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彰显着真理的力量和道义的光辉,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冲破既有的思想局限、制度藩篱和时代禁锢,不断推进理论创造和论断创新,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不断指导着党和国家的事业从青青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从涓涓细流发展为万里长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追求、捍卫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践行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用生命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践行马克思主义奉献全部青春和热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导多元文化思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诡谲多变国际环境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发展,以科学态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好指导中国发展。

坚守理想是指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中的精神支柱,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残酷生命考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无私奉献,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仍然坚守共产主义理想,抑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产主义理想始终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从十月革命的炮火中看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曙光,悟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历经挫折而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而矢志不渝,这就是崇高理想的强大感召力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用事实科学地证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是传递红色文化的火种,是凝聚人民意志的明灯,是指引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方向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因而社会主义实践出现曲折反复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更无法证明共产主义理想遥不可及。因此,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信念既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把握,也是对历史规律的科学遵循。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一切实践行动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寄托和力量支柱。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带着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黑暗社会,革命有了坚定不移的精神旗帜、坚不可摧的领导力量、坚如磐石的精神家园。无数英雄烈士前仆后继的牺牲是为了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是为了坚守为民生、为民兴的使命初心。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历经苦难而奋起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与中国人民生死相依。实践证明,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就是与民族发展共命运、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的动力就在于紧紧依靠人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力实现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初心与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从挽救中华民族于历史存亡之际,拯救人民大众于水深火热境地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坚持用行动践行初心与使命。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安危记在心间,把人民关切着力解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甘愿牺牲生命推翻了压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一盘散沙、任人欺凌的屈辱历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意气风发地为国家发展奉献全部,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使中国人民有尊严地生活。从螺丝钉雷锋精神到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为忠于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作了最好注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极大解放的生产力提高了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胆创新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使中华民族再次为世界瞩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数百万优秀的共产党员扎根扶贫第一线,赢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发展中所累积的宝贵经验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深刻阐述了未来发展所遵循的方针政策,成功揭示了未来党继续发展的道路,在新征程上要坚持初心使命,倍加珍惜已有的政治财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政治优势和奋斗方向。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必须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早日实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的高峰,以伟大建党精神谱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之源。不怕牺牲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底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气概,无畏牺牲、敢于斗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动力之源。早期冒着生命危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们在组织工人运动中随时都有可能被反动军阀杀害。大革命失败后,陈乔年、夏明翰、向警予、周文雍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当日军的铁蹄践踏中国的领土时,中国共产党率先扛起抗日的大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无数中国人民志愿军带着保家卫国的热忱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兴国发展创造了和平环境。和平时期,每一次抢险救灾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冲在最前面,将生死置之度外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从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到为国家经济发展奉献全部青春,从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祖国每一寸领土到打击海盗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到威胁时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自己。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对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批判斗争挽救了党,保存了红军力量,延续了革命火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和否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肃清封建买办思想影响,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另一方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军事威胁展开全方位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在批判阻碍改革的各种国内因素时,积极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开展斗争。以壮士断腕的极大勇气进行全面从严治党的自我革命,以零容忍的态度“打虎”“拍蝇”,净化政治生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淬炼坚定意志,在斗争中锻造精神伟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牺牲史、斗争史和奋斗史,为了救国救民、兴国兴民、富国富民、强国强民而勇于牺牲、敢于斗争的历史。无数英雄烈士的鲜血成就了今天的伟大事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价值底色,是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之源,在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下,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和瞬息万变的战略局势,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准备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奉献自己的生命,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提高斗争本领,夺取斗争胜利,用实际行动赓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党性之魂。对党忠诚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政治品质,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责任担当。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决定了党和人民始终是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两者共同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党性之魂。一百年来,从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走向创造辉煌的新时代,靠的就是党员的忠诚和不负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怀。唯有对党忠诚,才能旗帜鲜明地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无愧于党;
唯有不负人民,才能为民而生、为民而兴,无愧于人民。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党性之魂,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忠诚干净担当的鲜明党性品格和为民造福的高尚情怀。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的政治保障,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是共产党人对着党旗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一大纲领明确指出凡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必须对党忠诚,承认党的纲领和政策。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忠诚于党组织、忠诚于党的伟大事业是对党忠诚的三大主要表现。首先,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念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最高理想就需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当前,我们面临着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一些党员干部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或是言谈中把马克思主义挂在嘴上,实际内心里对马克思主义并不真正认同。而共产党人一旦失去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就会导致政治方向错误,甚至加速政党组织衰亡。其次,忠诚于党组织。忠诚于党组织就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强化对党的纲领、宗旨、政策的理性认识,坚定对党组织的情感态度。忠诚于党组织不是忠诚于领导个人,不是不讲原则的“愚忠”和“小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忠诚于党组织就意味着党员要相信组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接受组织的纪律约束,依靠组织,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维护组织的利益和团结统一。最后,忠诚于党的伟大事业。党的伟大事业是紧紧围绕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而开展的,当前党的伟大事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忠于党的伟大事业要求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利益不懈奋斗。邓小平同志曾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更是生动形象地强调党的伟大事业要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工作中。

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不负人民是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跨越百年坎坷而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绝对信任和无条件拥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人民群众宁愿牺牲生命也要保护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无私为党提供生活资料和援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人民群众凝聚力量实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是人民群众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经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无法离开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己任,后又经历打土豪、分田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问题,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用实际行动诠释“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党与人民同舟共济、共同进退。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意蕴

要精准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意蕴,必须将其置之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发展史、创造史中。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间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辉煌成就,究其根源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长久激励。新时代,我们要赓续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接续伟大征程,凝聚核心力量。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意蕴绝不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舞台和限定的时空阶段,对党的建设、国家发展和人民面貌具有深远历史价值和长久的现实影响。

(一)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是为人民利益奋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百年发展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同人民群众就紧紧依靠在一起,为了人民解放事业浴血奋战2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以嘲笑的口气说:“每一个中国政府必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政府成功。”而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人民吃饭的难题,新时代的中国更是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高速发展背后的根源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生动诠释,是中国共产党不辜负人民选择的全面注解。今天的中国正跨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高瞻远瞩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仍然需要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提高党的政治认识、强化党组织建设和严格党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遵循。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党的纪律,承认党的纲领,践行党的政策,恪守政治纪律,突出对党忠诚,不断提高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次,强化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加强组织建设关键是要依托制度。健全完善制度才能更好地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最后,加强党风建设。党风建设是指导政风建设、引领民风建设的关键,群众路线是衡量党风建设的重要标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永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政治本色的重要保障,是擘画新时代蓝图的如椽巨笔,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伟大力量。

(二)正确历史观和科学实践观相统一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体现了正确历史观和科学实践观的统一。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将其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正确把握党的百年历史发展主线、主题和主流,不能以少数支流来掩盖主流发展,更不能以现实主流代替支流存在,不能因个别现象忽视本质探索,更不能因本质问题而回避现象分析。党在百年历史发展中,有过曲折,有过失误,有过彷徨,但恒久不变的是坚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丝毫没有自己私利可言,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这就是百年党史的主题、主流和主线。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救国于危难之时、救民于水火之中,走过披荆斩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穿过顶风冒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越过栉风沐雨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迎来了意气风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它是正确历史观和科学实践性的统一,是无数人民群众用生命及汗水谱写的奋进之歌,是指引党和人民科学实践的行动指南。回首百年征程,英勇无畏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始终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向中国、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路,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突破“洋教条”、打破“土教条”,创造性地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的科学性,以不断创新的智慧和巨大的勇气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遵循的发展路径。如今中国共产党又站在新征程新起点,即将书写人类文明史上的新篇章。“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当然,我们必须清楚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实现绝不是轻轻松松的,前方面临各种未知的风险和挑战,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实践观,以全面的、辩证的历史观积极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以科学的实践观强化历史定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让伟大建党精神在新征程中闪耀出更为夺目的光辉!

(三)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

伟大建党精神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党的历史、党的传统、党的精神的高度凝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的出色运用,是积极探索规律和实现目的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以改造千疮百孔的中国为己任,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国人走出愚昧和无知,打破了照抄照搬、全盘西化的迷梦,敲醒了固执坚守复古主义的警钟,以唯物论和辩证法彻底改造了中国人的主观世界,拉开了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巨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启“以俄为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按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当时我们党的主要选择。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论十大关系》正式打破苏联模式的禁锢,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社会的建设规律。毛泽东同志指出:“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从“以俄为师”对苏联模式的盲从,到“以苏为鉴”积极探索本国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积极探索规律与实现目的的有机统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更是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富国的目标。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积极向历史寻求治国智慧,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兴衰更替演变机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面把握时代格局风云突变,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觉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用实践创造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路径

精神的价值在于为实践提供动力。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赓续传承,为兴党强党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丰厚滋养。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只有沿着“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实践养成”的方向,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人格修养、外化为行动指南,全面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

(一)立足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才能深化人们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深刻领悟其科学内涵,让其成为人们的精神之钙。因此,要不断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强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认同。首先,在历史中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历史性贡献始终贯穿于百年发展史中,而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贡献发展史的主流。中国共产党要号召人们深入学习“五史”,尤其是深入学习党史,在历史的学习中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其次,在红色文化中学习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红色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见证和载体,蕴含着伟大建党精神。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讲红色经典故事、红色文化展览、红色文化主题讨论、红色歌曲比赛、红色短视频制作、红色知识竞赛等方式感受伟大建党精神。最后,在舆论宣传中学习伟大建党精神。舆论宣传有助于影响各阶级、集团和民众的思想。因此,要充分运用好媒体,用好融媒体,做强主题报道,加大信息推荐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共同构建集体回忆,以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

(二)强化情感认同,共筑思想之“基”。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缺乏情感,人们不可能对伟大建党精神入脑入心。情感因素是人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推进人们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情感认同。首先,从影视作品中感受伟大建党精神。影视作品的情景直觉体验能够让人们置身于故事情境中,通过情景渲染、重温历史撬动人们的情感共振点,实现情感认同。曾经的《觉醒时代》《建国大业》《开天辟地》等影视作品很好地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在影视作品中深刻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当前,要创作出更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增强作品感召力,最大限度发挥影视作品情感育人的作用。其次,从榜样崇拜中感受伟大建党精神。榜样崇拜是指人们对所喜爱的偶像或榜样加以尊崇和敬拜。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产生榜样崇拜,因喜爱榜样而喜爱其价值理念。我党曾经树立了坚定革命信仰的方志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者雷锋、亲民爱民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孔繁森等榜样,这些榜样拉近了人们与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情距离。新时代,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最后,从红色旅游中感受伟大建党精神。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旅游中不仅能够放松心情,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增长学识。红色旅游可以帮助人们从革命先辈那里汲取精神养分,激发人们内心情感,提高人们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情感认同。

(三)注重实践养成,提供奋进之“力”。无论何种精神,真正被人们接受的标准在于是否给人们提供了奋进的动力。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来源于实践的意志观念形态,其能够发挥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威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因此,要让伟大建党精神成为指导人们奋进的力量,就需要通过多种措施促进人们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实践。首先,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奋斗目标之中。所谓奋斗目标是指通过努力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有自己近期、中期、远期的奋斗目标。一般而言,奋斗目标的指导思想愈科学,奋斗目标愈容易实现。伟大建党精神是一种把握过去百年党史、审视当下实践、展望未来的科学思想,运用其到奋斗目标中,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奋斗目标。其次,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日常生活的形式和内容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那么,人们就要根据具体的日常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实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中。任何理论都不是僵化不变的教条,而是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的。《共产党宣言》发行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序言先后修改了7次,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待理论的态度。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不仅需要弘扬,也需要在弘扬中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同志们,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前进道路上,面对变化而复杂的形势,担负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4篇) 党课 讲稿 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