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精选推荐】

2023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1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3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精选推荐】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1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

  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3名航天员带着全体*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前往浩瀚宇宙中的*太空之家。

  发射时间虽然是在凌晨,但“圆满成功”的消息一出,互联网却是一片欢腾,无数网民守候着这一时刻,为发射成功而心潮澎湃。

  按照*航天永不止步的“惯例”,神舟十三号也将实现多个“首次”:与核心舱实现径向交会对接;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首次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

  此外,相比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也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停靠*空间站之后,届时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而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也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而且,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之后,将完成空间站任务标准载人飞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轨验证,完全具备支持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需求,也标志着工程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转入在轨建造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正如网友所说“你永远可以相信*航天”,*航天总是在不断超越,一点一点实现技术突破,以越来越快的频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经历了几代人的拼搏奉献,我们今天已经可以自豪地说,*已经是全世界宇宙探索的重要“玩家”,而太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的人类足迹。

  抛开技术层面带给我们的震撼,今天*航天的整体气质也越来越从容、自信、温情、浪漫,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韵味。

  比如,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乘组包括*首位空间站女航天员——王亚*,她在出发前还特地发了个朋友圈“出差半年”,云淡风轻的幽默表达透着一股自信。在出征现场,王亚*的女儿还来为妈妈送行,高喊“妈妈加油”。这一幕令无数人动容,“妈妈出发给你摘星星了”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神舟十三号的任务为期半年,时间上将会跨过*的农历新年,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春节同样备受关注。而更早之前,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给空间站送去“太空快递”的时候,已经为航天员们准备好了春节用品。航天员届时也会与所有*人一起守岁,第一时间向国人送出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些细致巧妙的安排,让航天这种硬核的“科技叙事”,透出一股浓浓的人文情怀。

  如今,神舟十三号已经正式开启太空征程,我们预祝航天员们能圆满完成任务,也相信*航天必将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将我们的大国航天梦带向更远处。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阅读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1)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启迪观后感200篇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启迪观后感1

  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3名航天员带着全体*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前往浩瀚宇宙中的*太空之家。

  发射时间虽然是在凌晨,但“圆满成功”的消息一出,互联网却是一片欢腾,无数网民守候着这一时刻,为发射成功而心潮澎湃。

  按照*航天永不止步的“惯例”,神舟十三号也将实现多个“首次”:与核心舱实现径向交会对接;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首次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

  此外,相比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也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停靠*空间站之后,届时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而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也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而且,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之后,将完成空间站任务标准载人飞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轨验证,完全具备支持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需求,也标志着工程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转入在轨建造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正如网友所说“你永远可以相信*航天”,*航天总是在不断超越,一点一点实现技术突破,以越来越快的`频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经历了几代人的拼搏奉献,我们今天已经可以自豪地说,*已经是全世界宇宙探索的重要“玩家”,而太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的人类足迹。

  抛开技术层面带给我们的震撼,今天*航天的整体气质也越来越从容、自信、温情、浪漫,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韵味。

  比如,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乘组包括*首位空间站女航天员——王亚*,她在出发前还特地发了个朋友圈“出差半年”,云淡风轻的幽默表达透着一股自信。在出征现场,王亚*的女儿还来为妈妈送行,高喊“妈妈加油”。这一幕令无数人动容,“妈妈出发给你摘星星了”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神舟十三号的任务为期半年,时间上将会跨过*的农历新年,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春节同样备受关注。而更早之前,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给空间站送去“太空快递”的时候,已经为航天员们准备好了春节用品。航天员届时也会与所有*人一起守岁,第一时间向国人送出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些细致巧妙的安排,让航天这种硬核的“科技叙事”,透出一股浓浓的人文情怀。

  如今,神舟十三号已经正式开启太空征程,我们预祝航天员们能圆满完成任务,也相信*航天必将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将我们的大国航天梦带向更远处。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启迪观后感2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了,应该说,这是*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榄枝。

  此次,*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2)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 (菁选5篇)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1

  “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的一番话。每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累到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但他们累并快乐着。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最多承受8个G的过载,脸部会变形、胸部会因受压而呼吸困难,但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未有人按下“暂停按钮”。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同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一样把足迹留在浩瀚苍穹,但我们可以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黄牛”,不断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魂补钙、淬炼成钢,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2

  当航天员们在《天宫课堂》为我们太空授课时,你是否了解过她为梦想付出的努力?他们是名人,他们也只是一个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的普通人,是坚持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梦想虽然美丽,但如果没有坚持的勇气和行动,那么,那份美丽就只能停留在梦境中,而不会成为如今的现实。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少年宫中学习的那些日子。我很喜欢发明,爸爸虽然支持,但妈妈却认为“发明不能当饭吃”,不赞成我学发明。我还记得爸爸说:“放心儿子,你想学就学。这是你的梦想,就算一万个人反对,自己坚持就对了。”爸爸的这句话和王老师的话真是不谋而合,也让我学画的心更加坚定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梦想着成为画家,而付丽娟姐姐却是拥有一双飞翔的翅膀。我很佩服她在蓝天中勇敢下跳的这份勇气,因为我恐高。

  他们的事迹全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有梦就动力,有动力梦想才能成功;有梦就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成功;有梦就能出彩,只有出彩才算成功。

  梦想不会抛弃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抛弃自己。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尽管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会出现各种磨难,必须经受多重考验,甚至会让我们难受得哭泣,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疼痛,但是,如果放弃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们一定要坚持。因为,坚持是通向梦想的最好途径。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当一名发明家家。虽然这个梦想看起来很可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弄发明,认为发明家不外如是。或者有的人认为发明家只是多余的,不能与时代接轨,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喜欢带着欣赏的目光、愉悦的心情欣赏那些有用的发明,去了解过去历史中发生过的事情,去倾听古人的心声,去追寻他们所走过的痕迹。这尽管有许多困难要克服,但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就像他们一样。

  梦想是一片钥匙,她不能打开所有的锁,但却能够打开属于我们自己的锁。但有个问题,这片钥匙可能需要我们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适合打开梦想的锁。没有经过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让梦想雕琢我们的人生,就让梦想带领我们走向成功吧!

  如果想要放弃,请握紧手中的钥匙,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打开那把锁!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3

  神舟出征传递实干拼搏之力。星辰大海不会自己向我们走来,也不会主动面向我们变得越来越广阔,必须有我们自己去开辟、去拓展。正如**所说,广大航天工作者培育和发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迈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步,都有*航天人踩下的坚实脚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亦呼唤我们靠实干拼搏,向着星辰大海前行。

  神舟出征焕发开拓创新之力。“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逐梦之路绝非一马*川,而正是一代代*航天人坚定不移开拓创新,不断“卡脖子”问题,勇于走向科技“无人区”,推动了*航天科技的持续进步,奇迹迭出。有鉴于此,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实现梦想必然要始终洋溢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善于创造、善于创新的锐气。只有敢破敢立、敢闯敢试,才能跨越前行路上的“雪山”“草地”,征服前进途中的“娄山关”“腊子口”。

  回首来时路,艰辛而辉煌;展望未来景,任重而道远。神舟出征激荡迈向星辰大海的更强劲的力量,而我们的任何事业、任何梦想,也同样期待着我们以理想信念之力、实干拼搏之力、开拓创新之力,不断开启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4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大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辉煌。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5

  振奋人心的那一刻,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我国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神舟七号发射成功,5G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我国首条国际一流水*的高速铁路在京津两大城市间开通,首个*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发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

  蛟龙深潜,嫦娥探月。我国科技实力不断进步。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新日趋活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年梦想,今朝实现。去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截至2021年2月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飞行里程已超过4.5亿公里,距地球约1.7亿公里。

  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按计划将在轨驻留6个月,在这6个月时间,主要工作是要进一步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具体来讲,就是要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一起配合进一步验证。

  科技强,则国强。自信之路成功,为*航天点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3)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 (菁选2篇)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1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

  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3名航天员带着全体*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前往浩瀚宇宙中的*太空之家。

  发射时间虽然是在凌晨,但“圆满成功”的消息一出,互联网却是一片欢腾,无数网民守候着这一时刻,为发射成功而心潮澎湃。

  按照*航天永不止步的“惯例”,神舟十三号也将实现多个“首次”:与核心舱实现径向交会对接;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首次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

  此外,相比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也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停靠*空间站之后,届时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而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也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而且,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之后,将完成空间站任务标准载人飞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轨验证,完全具备支持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需求,也标志着工程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转入在轨建造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正如网友所说“你永远可以相信*航天”,*航天总是在不断超越,一点一点实现技术突破,以越来越快的频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经历了几代人的拼搏奉献,我们今天已经可以自豪地说,*已经是全世界宇宙探索的重要“玩家”,而太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的人类足迹。

  抛开技术层面带给我们的震撼,今天*航天的整体气质也越来越从容、自信、温情、浪漫,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韵味。

  比如,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乘组包括*首位空间站女航天员——王亚*,她在出发前还特地发了个朋友圈“出差半年”,云淡风轻的幽默表达透着一股自信。在出征现场,王亚*的女儿还来为妈妈送行,高喊“妈妈加油”。这一幕令无数人动容,“妈妈出发给你摘星星了”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神舟十三号的任务为期半年,时间上将会跨过*的农历新年,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春节同样备受关注。而更早之前,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给空间站送去“太空快递”的时候,已经为航天员们准备好了春节用品。航天员届时也会与所有*人一起守岁,第一时间向国人送出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些细致巧妙的安排,让航天这种硬核的“科技叙事”,透出一股浓浓的人文情怀。

  如今,神舟十三号已经正式开启太空征程,我们预祝航天员们能圆满完成任务,也相信*航天必将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将我们的大国航天梦带向更远处。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4)

——《天宫课堂》第一课个人观后感3篇

《天宫课堂》第一课个人观后感1

  的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体验,出生在新世纪的我,见证了新时代*的发展:我看到奥运会上*健儿矫健的身姿,为祖国感到骄傲;我看到“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成功,掩饰不住对祖国科技发展的自豪和喜悦;我还看到互联网已经触及千家万户,鼠标一点,指尖一触,便无处不达……

  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里,回首过去,又展望着未来。如何在这大时代的浪潮里求得发展,是我,更是未来的你,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抓准时代脉搏,根据时代需求来完善自我,才不会落于时代。世界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时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讲究高效,正在从注重简单的实用性到满足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发展着。身处科技人文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的你我,唯有不断学习本领,掌握高精尖知识,才不会淹没在时代大潮中。

  与时代同行的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实难,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着生活中的风浪,又何尝不应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扬姿态去面对呢?

  然而,与时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颗随波逐流的海草,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待到你们18岁的时候,也希望你们在斑驳陆离的社会里能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的同时,更要担起引领时代风向的大旗。

  “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追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持,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当我们都明确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当我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统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天宫课堂》第一课个人观后感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凌晨发射。对此,**发言人赵立坚15日表示,不到一个月前,*欢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胜利凯旋,16日凌晨,*将再次怀着激动的心情目送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这不仅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也集中体现了*人民对太空敢于追梦、勇于探索、永不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当天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赵立坚称,15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相关情况,神舟13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6次飞行任务是该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

  “我想说的是,这次神舟十三号任务展现了*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新贡献。中方将继续加大载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他表示。

  赵立坚称,可以注意到这一次神舟十三号任务与神舟十二号相比,在成组工作安排上有很多不同,包括*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空间站并实施出舱活动,*航天员们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我们期待除夕守岁时,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让我们共同祝愿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天宫课堂》第一课个人观后感3

  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的一天,因为老师和我们一起观看了天宫课堂。

  通过观看天宫课堂我知道了,为什么三位航天员的脸看上去胖胖的,因为失重环境会导致他(她)们的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会上涌,所以他(她)们的脸看起来胖胖的。

  王亚*老师做了好几个小实验,其中我特别感兴趣的一项实验就是“泡腾片实验”,王亚*老师将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里面,泡腾片在水球里面不断的冒泡,产生了许多欢乐的小气泡。水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欢乐气泡的气泡球,而且伴随着气泡的产生还有阵阵的香气。哇!真是太神奇了。这个实验把同学们看的目瞪口呆,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不禁在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我也特别想去天宫亲自做一下这个实验。

  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教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5)

——2021观看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150篇

2021观看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1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1观看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1观看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凌晨发射。对此,**发言人赵立坚15日表示,不到一个月前,*欢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胜利凯旋,16日凌晨,*将再次怀着激动的心情目送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这不仅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也集中体现了*人民对太空敢于追梦、勇于探索、永不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当天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赵立坚称,15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相关情况,神舟13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6次飞行任务是该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

  “我想说的是,这次神舟十三号任务展现了*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新贡献。中方将继续加大载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他表示。

  赵立坚称,可以注意到这一次神舟十三号任务与神舟十二号相比,在成组工作安排上有很多不同,包括*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空间站并实施出舱活动,*航天员们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我们期待除夕守岁时,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让我们共同祝愿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21观看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3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干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范文集锦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航天人奉献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航天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青少年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学生的话语。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6)

——《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观后感3篇

《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观后感1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天宫课堂》第一课学生观后感2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扩展7)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1

  “天宫”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座空间站。你还别说,“天宫”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定的,那里面如一座宫殿,样样俱全。

  空间站是一个可供宇航员短期住宿,并可以做各种太空研究和实验的“太空酒店式实验室”。那为什么要修建空间站呢?空间站可以测试未来可能用于太空飞行的各种技术设备。还能获得“失重”环境——这种在地面上难以长时间获得的特别环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当高,能一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时间,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这样一个功能全面,又能让宇航员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诞生了。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我们“宫殿”的规划。

  天和核心舱就是宫殿的卧室,主要供宇航员们居住。货运和载人飞船就如地上的车辆一般,用来运送货物和人员。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目前还暂未完工,它们就是“宫殿”中的研发实验室,用于各种太空实验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会面临各种可想而知的危险,其中的威胁来自于我们熟知的太阳。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绝的各种能量,滋养万物生长。但是它释放的射线和伽马射线都是非常致命的,这两种射线能轻易穿透你的皮肤,破坏身体所有细胞。那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可以天天晒太阳呢?那是因为,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把它们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间站架设的位置必须考虑这个安全因素。国际上一般选择了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位置,我们的“天宫”,为了程度的安全,架设在距地面400公里的位置。这样既能获得地球磁场的保护,也能获得大气层的保护,一举两得。

  古时的天宫,据说在云端,那里住着各路神仙,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今时的“天宫”住着许多宇航员和科学家,他们在高高的`天上为*的太空科技进步,不断努力,让我们不再依赖国外技术,在俯瞰地球的同时也能真正放眼整个宇宙,对太空的了解不断深入。

  所以,我们的“天宫”真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宫殿啊!或许这就是“天宫”之名的由来和美好寓意吧。

  “天宫”之门已经打开,腾云驾雾,遨游太空,未来可期!

相关热词搜索: 观后感 天宫 一课 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200篇 2023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1 2023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