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范文推荐)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1  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范文推荐)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1

  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这部分知识高考占22---27分

  2、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3、圆方程:

  必修三:1、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必修四: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必修五: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2

  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函数方程

  1.函数思想:把某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相互制约的变量用函数关系表达出来,并研究这些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最后解决问题,这就是函数思想;

  2.应用函数思想解题,确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一关键步骤,大体可分为下面两个步骤:(1)根据题意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把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函数问题;(2)根据需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3)方程思想:在某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一些要求,确定某些变量的值,这时常常列出这些变量的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它们,这就是方程思想;

  3.函数与方程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数学概念,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很多方程的问题需要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很多函数的问题也需要用方程的方法的支援,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函数方程思想。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扩展阅读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扩展1)

——高考数学知识点10篇

高考数学知识点1

  数学圆的知识点

  1.*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2.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3.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4.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

  5.直线与圆有3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为相离;有2个公共点为相交;圆与直线有公共点为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6.两圆之间有5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离,在之内叫内含;有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切,在之内叫内切;有2个公共点的叫相交。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心距。

  7.在圆上,由2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半径成为圆锥的母线。

  圆--⊙半径—r弧--⌒直径—d

  扇形弧长/圆锥母线—l周长—C面积—S三、有关圆的基本性质与定理(27个)

  1.点P与圆O的位置关系(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

  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PO

  2.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3.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弧。逆定理:*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弧。

  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2个圆心角,2个圆周角,2条弧,2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5.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6.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7.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点确定一个圆。

  8.一个三角形有确定的外接圆和内切圆。外接圆圆心是三角形各边垂直*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相等;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各内角*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3边距离相等。

  9.直线AB与圆O的位置关系(设OP⊥AB于P,则PO是AB到圆心的距

  离):

  AB与⊙O相离,PO>r;AB与⊙O相切,PO=r;AB与⊙O相交,PO

  10.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

  1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圆心距为P):

  外离P>R+r;外切P=R+r;相交R-r

  1.圆的周长C=2πr=πd

  2.圆的面积S=s=πr?

  3.扇形弧长l=nπr/180

  4.扇形面积S=nπr?/360=rl/2

  5.圆锥侧面积S=πrl

  数学学习方法

  1.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有的同学感到,老师讲过的,自己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了。但是为什么你这么做有那么多困难呢?原因是学生对教师所说的理解没有达到教师要求的水*。

  因此,每天做作业之前,我们必须先看一下课本的相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能否如此坚持,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尤其是当练习不匹配时,老师通常没有刚刚讲过的练习类型,因此它们不能被比较和消化。如果你不重视这个实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做题之后加强反思。

  学生一定要明确,现在正做着的题,一定不是考试的题目。但使用现在做主题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问题,并总结我们自己的收获。

  要总结出:这是一道什么内容的题,用的是什么方法。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日复一日,建立科学的网络系统的内容和方法。俗话说: 有钱难买回头看 。做完作业,回头细看,价值极大。这一回顾,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应该看看我们做得对不对;还有什么解决办法;问题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解决办法的实质是什么;问题中的知识是否可以与我们所要求的交换,以及我们是否可以作出适当的补充或删除。有了以上五个回头看,解题能力才能与日俱增。投入的时间虽少,效果却很大。可称为事半功倍。

  有人认为,要想学好数学,只要多做题,功到自然成。数学要不要刷题?一般说做的题太少,很多熟能生巧的问题就会无从谈起。因此,应该适当地多刷题。但是,只顾钻入题海,堆积题目,在考试中一般也是难有作为的。要把提高当成自己的目标,要把自己的活动合理地系统地组织起来,要总结反思,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学习技巧

  养成良好的课前和课后学习习惯:在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虽然有一种刻板印象的猜疑,但在高中数学学习真的是反复尝试和错误的。学生们不得不预习课本。我准备的数学教科书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一个例子,至少十分钟的思考。在使用前不能通过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找到答案,然后在教材中考察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在课堂上安排笔记也是必要的。在高中数学研究中,建议采用两种形式的笔记,一种是课堂速记,另一种是课后笔记。这不仅提高了课堂记忆的吸收能力,而且有助于对笔记内容的查询。

高考数学知识点2

  1、知识范围

  (1)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单位向量、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表示法、向量的方向余弦

  (2)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减法、向量的数乘

  (3)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夹角、二向量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

  (4)二向量的向量积、二向量*行的充分必要条件

  2、要求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坐标表示法,会求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熟练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的计算方法。

  (3)熟练掌握二向量*行、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

高考数学知识点3

  1.遗忘空集致误

  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B=?时也满足B?A.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

  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3.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

  4.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颠倒致误

  对于两个条件A,B,如果A?B成立,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B?A成立,则A是B的必要条件,B是A的充分条件;如果A?B,则A,B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解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就是颠倒了充分性与必要性,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作出准确的判断.

  5.“或”“且”“非”理解不准致误

  命题p∨q真?p真或q真,命题p∨q假?p假且q假(概括为一真即真);命题p∧q真?p真且q真,命题p∧q假?p假或q假(概括为一假即假);綈p真?p假,綈p假?p真(概括为一真一假).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题目,也可以把“或”“且”“非”与集合的“并”“交”“补”对应起来进行理解,通过集合的运算求解.

  6.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7.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8.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 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第五、逻辑联结词理解不准确

  在判断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时,考生很容易因理解不准确而出错。小编在这里给出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希望同学们牢牢记住并加以运用。

  p∨q真<=>p真或q真,p∨q假<=>p假且q假(概括为一真即真);

  p∧q真<=>p真且q真,p∧q假<=>p假或q假(概括为一假即假);

  ┐p真<=>p假,┐p假<=>p真(概括为一真一假)。

  函数与导数

  第一、求函数定义域题忽视细节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生想要在考场上准确求出定义域,就要根据函数解析式把各种情况下的自变量的限制条件找出来,列成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该函数的定义域。

  在求一般函数定义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分母不为0;偶次被开放式非负;真数大于0以及0的0次幂无意义。函数的定义域是非空的数集,在解答函数定义域类的题时千万别忘了这一点。复合函数要注意外层函数的定义域由内层函数的值域决定。

  第二、带绝对值的函数单调性判断错误带绝对值的函数实质上就是分段函数,判断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有两种方法:第一,在各个段上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所表示的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单调区间,然后对各个段上的单调区间进行整合;第二,画出这个分段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图象、性质能够进行直观的判断。函数题离不开函数图象,而函数图象反应了函数的所有性质,考生在解答函数题时,要第一时间在脑海中画出函数图象,从图象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函数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千万记住,不要使用并集,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第三、求函数奇偶性的常见错误求函数奇偶性类的题最常见的错误有求错函数定义域或忽视函数定义域,对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不清,对分段函数奇偶性判断方法不当等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区间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的函数。在定义域区间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再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

  在用定义进行判断时,要注意自变量在定义域区间内的任意性。

  第四、抽象函数推理不严谨很多抽象函数问题都是以抽象出某一类函数的共同“特征”而设计的,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考生可以通过类比这类函数中一些具体函数的性质去解决抽象函数。多用特殊赋值法,通过特殊赋可以找到函数的不变性质,这往往是问题的突破口。

  抽象函数性质的证明属于代数推理,和几何推理证明一样,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推理的严谨性。每一步都要有充分的条件,别漏掉条件,更不能臆造条件,推理过程层次分明,还要注意书写规范。

  第五、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可以是方程f(c)=0的根,称之为函数的零点定理,分为“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而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时,考生需格外注意这类问题。

  第六、混淆两类切线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是指以该点为切点的曲线的切线,这样的切线只有一条;曲线的过一个点的切线是指过这个点的曲线的所有切线,这个点如果在曲线上当然包括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曲线的过一个点的切线可能不止一条。

  因此,考生在求解曲线的切线问题时,首先要区分是什么类型的切线。

  第七、混淆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的这类题型,如果考生认为函数的导函数在此区间上恒大于0,很容易就会出错。

  解答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关系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函数的导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单调递增(减)的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导函数在此区间上恒大(小)于等于0,且导函数在此区间的任意子区间上都不恒为零。

  第八、导数与极值关系不清考生在使用导数求函数极值类问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求出使导函数等于0的点,却没有对这些点左右两侧导函数的符号进行判断,误以为使导函数等于0的点就是函数的极值点,往往就会出错,出错原因就是考生对导数与极值关系没搞清楚。可导函数在一个点处的导函数值为零只是这个函数在此点处取到极值的必要条件,小编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在使用导数求函数极值时,一定要对极值点进行仔细检查。

  数列

  第一、基本公式用错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其通项公式an=a1+(n—1)d,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a1+an)d/2;

  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其通项公式an=a1pn—1,当公比q≠1时,前n项和公式Sn=a1(1—pn)/(1—q)=(a1—anq)/(1—q),当公比q=1时,前n项和公式Sn=na1。

  在数列的基础题中,等差、等比数列公式是解题的根本,一旦用错了公式,解题也失去了方向。

  第二、an,Sn关系不清致误在数列题中,数列的通项an与其前n项和Sn之间存在着关系。这个关系对任意数列都是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关系式分段。在n=1和n≥2时,关系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考生答题过程中经常出错的点,在使用关系式时,要牢牢记住其“分段”的特点。

  当题目中给出了数列{an}的an与Sn之间的关系时,这两者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知道了an的具体表达式,就可以通过数列求和的方法求出Sn;知道了Sn,也可以求出an。在答题时,一定要体会这种转换的相互性。

  第三、等差、等比数列性质理解错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在公差不为0时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一般来说,有结论“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2+bn+c(a,b,c∈R),则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c=0”;在等差数列中,Sm,S2m—Sm,S3m—S2m(m∈N)是等差数列。

  解答此类题时,要求考生全面考虑问题,考虑各种可能性,认为正确的就给予证明,不正确就举出反例驳斥。等比数列中,公比等于—1是特殊情况,在解决相关题型问题时值得注意。

  第四、数列中最值错误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都是关于正整数的函数,考生要善于从函数的观点认识和理解数列问题。但是很多同学在答题时容易忽视n为正整数的特点,或即使考虑了n为正整数,但对于n取何值能够取到最值求解时出错。

  在正整数n的二次函数中,其取最值的点要根据正整数距离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远近而定。

  第五、错位相减求和时项数处理不当错位相减求和法适用于“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的乘积所组成的,求其前n项和”的题型。设和式为Sn,在和式两端同时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得到另一个和式,两个和式错一位相减,得到的和式要分成三部分:原来数列的第一项;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1)项的和以及原来数列的第n项乘以公比后在作差时出现的。

  考生在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这三个部分,否则很容易就会出错。

高考数学知识点4

  一、直线方程.

  1. 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轴*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注:①当或时,直线垂直于轴,它的斜率不存在.

  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

  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

  特别地,当直线经过两点,即直线在轴,轴上的截距分别为时,直线方程是:.

  注:若是一直线的方程,则这条直线的方程是,但若则不是这条线.

  附:直线系: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当均为确定的数值时,它表示一条确定的直线,如果变化时,对应的直线也会变化.①当为定植,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的直线束.②当为定值,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行直线.

  3. ⑴两条直线*行:

  ∥两条直线*行的条件是:①和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②在和的斜率都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 因此,应特别注意,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

  (一般的结论是:对于两条直线,它们在轴上的纵截距是,则∥,且或的斜率均不存在,即是*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⑵两条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①设两条直线和的斜率分别为和,则有这里的前提是的斜率都存在. ②,且的斜率不存在或,且的斜率不存在. (即是垂直的充要条件)

  4. 直线的交角:

  ⑴直线到的.角(方向角);直线到的角,是指直线绕交点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重合时所转动的角,它的范围是,当时.

  ⑵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两条相交直线与的夹角,是指由与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最小的正角,又称为和所成的角,它的取值范围是,当,则有.

  5. 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参数,不包括在内)

  6. 点到直线的距离:

  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点,直线到的距离为,则有.

  注:

  1. 两点P1(x1,y1)、P2(x2,y2)的距离公式:.

  特例:点P(x,y)到原点O的距离:

  2. 定比分点坐标分式。若点P(x,y)分有向线段,其中P1(x1,y1),P2(x2,y2).则

  特例,中点坐标公式;重要结论,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

  3. 直线的倾斜角(0°≤<180°)、斜率:

  4. 过两点.

  当(即直线和x轴垂直)时,直线的倾斜角=,没有斜率

  ⑵两条*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设两条*行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则有.

  注;直线系方程

  1. 与直线:Ax+By+C= 0*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m=0.( m?R, C≠m).

  2. 与直线:Ax+By+C=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Ay+m=0.( m?R)

  3. 过定点(x1,y1)的直线系方程是: A(x-x1)+B(y-y1)=0 (A,B不全为0)

  4. 过直线l1、l2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1x+B1y+C1)+λ( A2x+B2y+C2)=0 (λ?R) 注:该直线系不含l2.

  7. 关于点对称和关于某直线对称:

  ⑴关于点对称的两条直线一定是*行直线,且这个点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

  ⑵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条直线性质:若两条直线*行,则对称直线也*行,且两直线到对称直线距离相等.

  若两条直线不*行,则对称直线必过两条直线的交点,且对称直线为两直线夹角的角*分线.

  ⑶点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用中点表示两对称点,则中点在对称直线上(方程①),过两对称点的直线方程与对称直线方程垂直(方程②)①②可解得所求对称点.

  注:①曲线、直线关于一直线()对称的解法:y换x,x换y. 例:曲线f(x ,y)=0关于直线y=x–2对称曲线方程是f(y+2 ,x –2)=0.

  ②曲线C: f(x ,y)=0关于点(a ,b)的对称曲线方程是f(a – x, 2b – y)=0.

高考数学知识点5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

  (2) 元素的互异性,

  (3) 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 列举法:{a,b,c……}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 交 集 并 集 补 集

  定 义 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x|x A,且x 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即A B ={x|x A,或x 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高考数学知识点6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0.

高考数学知识点7

  其次,对其他的整个知识体系的版块有一个基本认识,可分为以下板块:函数的基本题型、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相关内容、*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立体几何、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初步、圆锥曲线、统计与概率,选修内容不同省份安排不一样:极坐标、不等式、*面几何等。

  知道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就可以考虑在这一个学期里把哪些板块安排在哪一个月、哪一周,同时参考老师带领复习的进度,互为补充。每一周上课前,可以把老师上一周带动复习的内容再给自己计划一下,计划这一周在以前老师讲过的基础上再给自己添加哪些内容,无论是做新题,还是整理做过的题型来寻找考试方向,都要提前安排好,六天(可能高三时期周六都要拿出一些时间给学习吧)时间每天给自己规定额外的几个小时的自习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数学计划。比如说,老师上周带我们复习了三角函数中与解三角形有关的内容,如果发现自己这些方面还有一些不会做的题或者不熟练的方法或者题型,就在资料上寻找相关的题目来试试,并且按时总结,找出这些题型的共同点,摸索高考命题方式。如果觉得自己在解三角形这些方面比较熟练了,就可以考虑赶在老师前面,把老师接下来要带着复习的方面先复习一遍。总之就是要使两个进度互为补充,这样才会一直有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至于到了某一个星期就觉得乱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别人是复习了一轮,而自己在同样的时间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另一方面,给自己准备几个笔记本。对于理科生来说,尤其又是数学这种学科,在笔记本上整理总结题型是很有用的。一轮复习做到的一些错题可能是很有代表性的,自己要学会分章节把错题或者自己觉得经典的题目记录下来,这些可能就是高考的某一些思路。不过,这些经典的题目并不一定是那些怪题偏题,高考范围内的数学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除了压轴题会有一些特殊的思路或者灵感之外,大多数题目都是常规题型。

  同时,说到做题,一轮复习是可以尝试开始做一些综合题或者高考题的。可选择本省前几年的题目来做,不必求数量,尝试一下高考题即可,建议周末的时候找两个小时的时间按照高考的感觉来做一套题。记住,不求做太多,只是看一看高考题的难度和综合性,给自己一个参考。

  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小本子,用来写一些任务。因为高三每天都会有各种繁杂的学习任务,可能有时候自己一时会忙得忘了某个任务,直到第二天老师提起来的时候才想起,哇,我这个作业竟然没做。所以每次出现任务时就记录下来,完成之后就划去,既可以作为任务提醒,也可以作为任务计划小册子。有时候在高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任务但是又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这是一种很常见但是必须要改变的现象,所以有一个小本子就会立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会有效利用高三的时间。

  最后,在给学弟学妹带来一点感性一点的内容吧。高三是一场持久战,当你走过来了,才发现高三真的好快。同时,你会感激高三这一段奋斗的时光,十二年寒窗苦读这是第一次在学习上心无旁骛、花如此重大的精力冲刺一个目标,最后无论如何,不要让自己高考之后后悔。

高考数学知识点8

  1、算法的概念:

  ①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②算法的五个重要特征:

  ⅰ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后结束;

  ⅱ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ⅲ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运行,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即可完成;

  ⅳ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ⅴ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2、程序框图也叫流程图,是人们将思考的过程和工作的顺序进行分析、整理,用规定的文字、符号、图形的组合加以直观描述的方法

  (1)程序框图的基本符号:

  (2)画流程图的基本规则: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从上倒下、从左到右

  ③开始符号只有一个退出点,结束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判断符号允许有多个退出点

  ④判断可以是两分支结构,也可以是多分支结构

  ⑤语言简练

  ⑥循环框可以被替代

  3、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2)条件结构:分支结构的一般形式

高考数学知识点9

  1.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例:△ABC的三个顶点在椭圆4x2+5y2=6上,其中A、B两点关于原点O对称,设直线AC的斜率k1,直线BC的斜率k2,则k1k2的值为

  A.-5/4B.-4/5C.4/5D.2√5/5

  解析:因为要求k1k2的值,由题干暗示可知道k1k2的值为定值。题中没有给定A、B、C三点的具*置,因为是选择题,我们没有必要去求解,通过简单的画图,就可取最容易计算的值,不妨令A、B分别为椭圆的长轴上的.两个顶点,C为椭圆的短轴上的一个顶点,这样直接确认交点,可将问题简单化,由此可得,故选B。

  2.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3.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高考数学知识点10

  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顺推破解法: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例:银行计划将某资金给项目M和N投资一年,其中40%的资金给项目M,60%的资金给项目N,项目M能获得10%的年利润,项目N能获得35%的年利润,年终银行必须回笼资金,同时按一定的回扣率支付给储户.为了使银行年利润不小于给M、N总投资的10%而不大于总投资的15%,则给储户回扣率最小值为()

  A.5%B.10%C.15%D.20%

  解析:设共有资金为α,储户回扣率χ,由题意得解出0.1α≤0.1×0.4α+0.35×0.6α-χα≤0.15α

  解出0.1≤χ≤0.15,故应选B.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扩展2)

——高考全国卷生物必背知识点 (菁选2篇)

高考全国卷生物必背知识点1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高考全国卷生物必背知识点2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①单倍体,②纯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或X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17.遗传中注意事项:

  (1)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概率。

  (2)显性突变、隐性突变。

  (3)重新化整的思路(Aa自交→1AA:2Aa:1aa,其中aa致死,则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频率去解,特别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

  (5)基因型的书写格式要正确,如常染色体上基因写前面XY一定要大写。要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6)一次杂交实验,通常选同型用隐性,异型用显性。

  (7)遗传图解的书写一定要写基因型,表现型,×,↓,P,F等符号,遗传图解区别遗传系谱图,需文字说明的一定要写,特别注意括号中的说明。

  (8)F2出现3:1(Aa自交)出现1:1(测交Aa×aa),出现9:3:3:1(AaBb自交)出现1:1:1:1(AaBb×aabb测交或Aabb×aaBb杂交)。

  (9)验证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基因分离定律(或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方法可以用自交或测交。(植物一般用自交,动物一般用测交)

  (10)子代中雌雄比例不同,则基因通常位于X染色体上;出现2:1或6:3:2:1则通常考虑纯合致死效应;子代中雌雄性状比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1)F2出现1:2:1不完全显性),9:7、15:1、12:3:1、9:6;1(总和为16)都是9:3:3:1的`变形(AaBb的自交或互交)。

  (12)育种方法:快速繁殖(单倍体育种,植物组织培养)、最简单育种方法(自交)。(13)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未作用的部位,如根部仍为二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对动物细胞无效。秋水仙素是生物碱,不是植物激素。

  (14)遗传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症。

  18.*常考试用常见错别字归纳:液(叶)泡、神经(精)、类(内)囊体、必需(须)、测(侧)定、纯合(和)子、抑(仰)制、拟(似)核、拮(佶)抗、蒸腾(滕)、异养(氧)型。

  19.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糖蛋白(识别功能,如受体、MHC等),载体蛋白,水通道蛋白等。

  20.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着丝粒断裂,减数分裂有基因重组,有丝分裂中无基因重组,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四分体时期。(识别图象:三看法针对的是二倍体生物)。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扩展3)

——高考全国卷生物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考全国卷生物知识点归纳1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 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 H O N P 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高考全国卷生物知识点归纳2

  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扩展4)

——中考数学知识点10篇

中考数学知识点1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中考数学知识点2

  三角函数关系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倒数关系

  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商数关系

  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下面4个也存在这种关系。)。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方关系

  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方。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

  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

  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

  正割(sec)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

  余割(csc)等于斜边比对边。cscA=c/a

  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sin(90°-α)=cosα,cos(90°-α)=sinα,

  tan(90°-α)=cotα,cot(90°-α)=tanα.

  *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圆的定理: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①*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分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中考数学知识点3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

  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

  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一元一次方程

  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方差公式

  *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方公式

  完全*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方、尾*方,首尾二倍放中央;

  首±尾括号带*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因式分解

  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

  两项只用*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

  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方数(项),

  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

  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

  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单项式运算

  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

  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

  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分式混合运算法则

  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

  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

  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

  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

  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

  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最简根式的条件

  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

  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坐标*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

  (+,+),(-,+),(-,-)和(+,-),四个象限分前后;

  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象限角的*分线

  象限角的*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却相反。

  *行某轴的直线

  *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

  直线*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

  直线*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对称点的坐标

  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

  x轴对称y相反,y轴对称x相反;

  原点对称记,横纵坐标全变号。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

  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函数图像的移动规律

  若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k(x+0)+b,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的形式,

  则可用下面的口诀

  “左右*移在括号,上下*移在末稍,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

  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口诀

  一次函数是直线,图象经过三象限;

  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

  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

  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

  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

  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

  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

  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

  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

  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

  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

  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

  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现;

  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

  若求对称轴位置,符号反,一般、顶点、交点式,不同表达能互换。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

  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得远;

  k为正,图在一、三(象)限,k为负,图在二、四(象)限;

  图在一、三函数减,两个分支分别减.

  图在二、四正相反,两个分支分别增;

  线越长越近轴,永远与轴不沾边。

  特殊三角函数值记忆

  首先记住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的分母都是2,

  正切、余切的分母都是3,分子记口诀“123,321,三九二十七”既可。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正增余减

  *行四边形的判定

  要证*行四边形,两个条件才能行,

  一证对边都相等,或证对边都*行,

  一组对边也可以,必须相等且*行.

  对角线,是个宝,互相*分“跑不了”,

  对角相等也有用,“两组对角”才能成。

  梯形问题的辅助线

  移动梯形对角线,两腰之和成一线;

  *行移动一条腰,两腰同在“△”现;

  延长两腰交一点,“△”中有*行线;

  作出梯形两高线,矩形显示在眼前;

  已知腰上一中线,莫忘作出中位线。

  添加辅助线歌

  辅助线,怎么添?找出规律是关键.

  题中若有角(*)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线段垂直*分线,引向两端把线连;

  三角形边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翻一番。

  圆的证明歌

  圆的证明不算难,常把半径直径连;

  有弦可作弦心距,它定垂直*分弦;

  直径是圆弦,直圆周角立上边,

  它若垂直*分弦,垂径、射影响耳边;

  还有与圆有关角,勿忘相互有关联,

  圆周、圆心、弦切角,细找关系把线连.

  同弧圆周角相等,证题用它最多见,

  圆中若有弦切角,夹弧找到就好办;

  圆有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记心间,

  外角等于内对角,四边形定内接圆;

  直角相对或共弦,试试加个辅助圆;

  若是证题打转转,四点共圆可解难;

  要想证明圆切线,垂直半径过外端,

  直线与圆有共点,证垂直来半径连,

  直线与圆未给点,需证半径作垂线;

  四边形有内切圆,对边和等是条件;

  如果遇到圆与圆,弄清位置很关键,

  两圆相切作公切,两圆相交连公弦。

中考数学知识点4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2.规律方法总结:

  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中考数学知识点5

  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得等式;

  ②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得等式。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方程进行变形,使方程的形式向x=a的形式转化。

  3.应用时要注意把握两关:

  ①怎样变形;

  ②变形时只有做到步步有据,才能保证是正确的。

中考数学知识点6

  对某些知识点概念理解不清,很容易造成做题时拿不定主意,模棱两可而造成错误。在中考数学的复习中怎么有效改善这种问题呢?

  自己应该先分析自己。自己对自己最了解,知道自己的学习中哪个环节最薄弱最需要帮助,只要把这个环节打通了剩下的工作就可事半功倍了。

  其次,制定学习计划。包括时间计划、学习内容和形式等等。因为中学生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学习过程,有些问题累积的过多,需要系统的来解决,不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真到综合训练和考试的时候,问题依然会存在。

  最后,要从思想上下定决心,努力实施。解决自己沉积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恒心、耐心,切忌耍小聪明,敷衍了事。无论采取什么方案,都要扎扎实实的去做。

中考数学知识点7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中考数学知识点8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

  2.sin260+ cos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中考数学知识点9

  三角函数关系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倒数关系

  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商数关系

  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下面4个也存在这种关系。)。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方关系

  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方。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

  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

  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

  正割(sec)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

  余割(csc)等于斜边比对边。cscA=c/a

  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sin(90°-α)=cosα,cos(90°-α)=sinα,

  tan(90°-α)=cotα,cot(90°-α)=tanα.

  *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圆的定理: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①*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分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中考数学学习方法

  1、科学的预习方法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预习后将课本的例题及老师要讲授的习题提前完成,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与老师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更多的方法与技巧。总之,这样会使你的听课更加有的放矢,你会知道哪些该重点听,哪些该重点记。

  2、科学的听课方式

  听课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参预的过程,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还要想在老师前面,不断思考:面对这个问题我会怎么想?当老师讲解时,又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想?这里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问题多了,思路自然就开阔了。

  3、科学的记录笔记

  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大意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大有益处。

  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中考数学学习技巧

  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中考数学知识点10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 ②进一法 ③去尾法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扩展5)

——初中数学知识点10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1=-(b-a)2n+1(a-b)2n=(b-a)2n

  *方差公式:*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方:完全*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方、尾*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代入”口决: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保留;换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括弧,逐级向下变括弧(小—中—大)

  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特殊点坐标特征:坐标*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象限角的*分线:象限角的*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确相反。

  *行某轴的直线:*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直线*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直线*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对称点坐标: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X轴对称y相反,Y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原点对称最好记,横纵坐标变符号。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函数图像的移动规律:若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写成y=k(x+0)+b、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的形式,则用下面后的口诀“左右*移在括号,上下*移在末稍,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一次函数是直线,图像经过仨象限;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现,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若求对称轴位置,符号反,一般、顶点、交点式,不同表达能互换。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的远;k为正,图在一、三(象)限,k为负,图在二、四(象)限;图在一、三函数减,两个分支分别减。图在二、四正相反,两个分支分别添;线越长越近轴,永远与轴不沾边。

  巧记三角函数定义:初中所学的三角函数有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它们实际是三角形边的比值,可以把两个字用/隔开,再用下面的一句话记定义:一位不高明的厨子教徒弟杀鱼,说了这么一句话:正对鱼磷(余邻)直刀切。正:

  正弦或正切,对:对边即正是对;余:余弦或余弦,邻:邻边即余是邻;切是直角边。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正增余减。

  特殊三角函数值记忆:首先记住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的分母都是2、正切、余切的分母都是3,分子记口诀“123,321,三九二十七”既可。

  数字巧记:=1.414(意思意思而已)=1.7321(三人一起商量)=2.236(吾量量山路)=2.449(粮食是酒)=2.645(二流是我)=2.828(二爸二爸)=3.16(山药,六两)

  *行四边形的判定:要证*行四边形,两个条件才能行,一证对边都相等,或证对边都*行,一组对边也可以,必须相等且*行。对角线,是个宝,互相*分“跑不了”,对角相等也有用,“两组对角”才能成。

  梯形问题的辅助线:移动梯形对角线,两腰之和成一线;*行移动一条腰,两腰同在“△”现;延长两腰交一点,“△”中有*行线;作出梯形两高线,矩形显示在眼前;已知腰上一中线,莫忘作出中位线。

  添加辅助线歌:辅助线,怎么添?找出规律是关键,题中若有角(*)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线段垂直*分线,引向两端把线连,三角形边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翻一番。

  圆的证明歌:圆的证明不算难,常把半径直径连;有弦可作弦心距,它定垂直*分弦;直径是圆最大弦,直圆周角立上边,它若垂直*分弦,垂径、射影响耳边;还有与圆有关角,勿忘相互有关联,圆周、圆心、弦切角,细找关系把线连。同弧圆周角相等,证题用它最多见,圆中若有弦切角,夹弧找到就好办;圆有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记心间,外角等于内对角,四边形定内接圆;直角相对或共弦,试试加个辅助圆;若是证题打转转,四点共圆可解难;要想证明圆切线,垂直半径过外端,直线与圆有共点,证垂直来半径连,直线与圆未给点,需证半径作垂线;四边形有内切圆,对边和等是条件;如果遇到圆与圆,弄清位置很关键,两圆相切作公切,两圆相交连公弦。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数学知识点2

  圆周角知识点

  1、定义: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两条件缺一不可)

  2、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2)直径(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①常见辅助线:有直径可构成直角,有900圆周角可构成直径;②找圆心的方法:作两个900圆周角所对两弦交点)

  4、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补充:1、两条*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2、圆的两条弦1)在圆外相交时,所夹角等于它所对的两条弧度数差的一半。2)在圆内相交时,所夹的角等于它所夹两条弧度数和的一半。

  3、同弧所对的(在弧的同侧)圆内部角其次是圆周角,最小的是圆外角。

  *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知识点

  1.数据13,10,12,8,7的*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有理数知识点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初中数学知识点3

  一、*移变换:

  1。概念: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移。

  2。性质:(1)*移前后图形全等;

  (2)对应点连线*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移的作图步骤和方法:

  (1)分清题目要求,确定*移的方向和*移的距离;

  (2)分析所作的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健点;

  (3)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移各个关健点;

  (4)连接所作的各个关键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5)写出结论。

  二、旋转变换:

  1。概念:在*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

  说明:

  (1)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所决定的;

  (2)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始终保持不动。

  (3)旋转过程中旋转的方向是相同的。

  (4)旋转过程静止时,图形上一个点的旋转角度是一样的。⑤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旋转作图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旋转中心及旋转方向、旋转角;

  (2)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3)将图形的关键点和旋转中心连接起来,然后按旋转方向分别将它们旋转一个旋转角度数,得到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原图形顺次连接这些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就是旋转后的图形。

  说明:在旋转作图时,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夹角即为旋转角。

  常见考法

  (1)把*移旋转结合起来证明三角形全等;

  (2)利用*移变换与旋转变换的性质,设计一些题目。

  误区提醒

  (1)弄反了坐标*移的上加下减,左减右加的规律;

  (2)*移与旋转的性质没有掌握。

初中数学知识点4

  对于*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通过上面对*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学们认真学习吧。

  初中数学知识点:点的坐标的性质

初中数学知识点5

  ①直线和圆无公共点,称相离。 AB与圆O相离,d>r。

  ②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称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AB与⊙O相交,d

  ③直线和圆有且只有一公共点,称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AB与⊙O相切,d=r。(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面内,直线Ax+By+C=0与圆x^2+y^2+Dx+Ey+F=0的位置关系判断一般方法是:

  1.由Ax+By+C=0,可得y=(-C-Ax)/B,(其中B不等于0),代入x^2+y^2+Dx+Ey+F=0,即成为一个关于x的方程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2交点,即圆与直线相交。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1交点,即圆与直线相切。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0交点,即圆与直线相离。

  2.如果B=0即直线为Ax+C=0,即x=-C/A,它*行于y轴(或垂直于x轴),将x^2+y^2+Dx+Ey+F=0化为(x-a)^2+(y-b)^2=r^2。令y=b,求出此时的两个x值x1、x2,并且规定x1

  当x=-C/Ax2时,直线与圆相离;

初中数学知识点6

  *面直角坐标系:

  在*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面直角坐标系。

  水*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

  ①在同一*面

  ②两条数轴

  ③互相垂直

  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知识点7

  1 线段的垂直*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分线

  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方和、等于斜边c的*方,即a^2+b^2=c^2

  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1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1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12*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13*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14推论 夹在两条*行线间的*行线段相等

  15*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16*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17*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18*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19*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行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2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初中数学知识点8

  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

  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正方体

  (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

  (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

初中数学知识点9

  1、正数和负数的有关概念

  (1)正数: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3、有关数轴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是一条直线。

  (2)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一定都是有理数。

  (3)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右侧,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的左侧。

  (2)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

  相反数是本身的是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绝对值是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4、任何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

  5、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

  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大;

  两个负数比较:先算出它们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有理数加法

  (1)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一致,和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加数绝对值之和.

  (2)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当两个加数绝对值不等时,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当两个加数绝对值相等时,两个加数互为相反数,和为零.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7、有理数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8、在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最简的形式,负数前面的加号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14+12+(-25)+(-17)可以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14+12 -25-17,可以读作“正14加12减25减17”,也可以读作“正14、正12、负25、负17的和.”

  9、有理数的乘法

  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第一步:确定积的符号 第二步:绝对值相乘

  10、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 0 时,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11、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一定相同)

  倒数是本身的只有1和-1。

初中数学知识点10

  1、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另有两种写法﹞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零。

  注意:│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2、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1)直接开*方法:

  用直接开*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其解为x=±m.

  直接开*方法就是*方的逆运算.通常用根号表示其运算结果.

  (2)配方法

  通过配成完全*方式的方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配方的依据是完全*方公式。

  1)转化: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系数化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3)移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侧

  4)配方: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方

  5)变形:将等号左边的代数式写成完全*方形式

  6)开方:左右同时开*方

  7)求解:整理即可得到原方程的根

  (3)公式法

  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0时,把各项系数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扩展6)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10篇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1

  一、数与数字的区别

  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5.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分数

  表示把 “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2

  小升初数学考试,数学重要知识点是提高分数的关键。在此,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分数,希望各位同学通过学习,掌握好作文的写作方法,争取在数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3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方米

  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1*方厘米=100*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4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 大小比较

  1.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5

  一线和角

  (一)线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行线

  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

  两条*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角。*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6

  基本概念与性质:

  分数: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单位: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常用方法:

  ①逆向思维方法:从题目提供条件的反方向(或结果)进行思考。

  ②对应思维方法:找出题目中具体的量与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对应关系。

  ③转化思维方法:把一类应用题转化成另一类应用题进行解答。最常见的是转换成比例和转换成倍数关系;把不同的标准(在分数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转化成同一条件下的分率。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确定不同的标准为一倍量。

  ④假设思维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可以把题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设成相等或者假设某种情况成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再进行调整,求出最后结果。

  ⑤量不变思维方法:在变化的各个量当中,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不论其他量如何变化,而这个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有以下三种情况:A、分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B、总量发生变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变。C、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但分量之间的差量不变化。

  ⑥替换思维方法: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从而使数量关系单一化、量率关系明朗化。

  ⑦同倍率法:总量和分量之间按照同分率变化的规律进行处理。

  ⑧浓度配比法:一般应用于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的状况。

  经典例题:

  例、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等奖。已知(1)甲、乙两校获奖的人数比为6:5。(2)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60%。(3)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之比为5:6。

  问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是几?

  解析:

  根据条件(2)和(3):二等奖总人数为11份,那么一等奖总人数为11×2÷3=22/3;转化为整数比,二等奖与一等奖人数比为33:22;甲、乙两校二等奖人数比为5:6=15:18,甲、乙两校获奖人数比为6:5=30:25。所以,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15÷30=50%

  另一种算法:

  获奖总人数6+5=11份,二等奖人数11×60%=6.6份,甲校二等奖人数6.6×5/11=3份

  所以,甲校二等奖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3÷6=50%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7

  1-6年级知识体系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二、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1*方厘米=100*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公斤=1市斤

  1公顷=10000*方米。

  1亩=666.666*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k(k一定)或k/x=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16、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的一个,叫做公约数。)

  17、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公约数)

  2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2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3、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29、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3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141414

  32、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

  如3.141592654

  3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141592654……

  34、什么叫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35、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ab+c

  三、一般运算规则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四、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周长=直径×∏=2×∏×半径C=∏d=2∏r

  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8

  一、等式、方程与代数

  1.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3.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4.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5.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如:3x =ab+c

  二、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 -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三、表面积和体积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2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4.*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 ×2 公式:S=(a×b+a×c+b×c)×2

  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 = abh

  10.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 = abh

  1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 = a3

  12.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13.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14.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15.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16.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17.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四、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方米 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1*方厘米=100*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8 月

  小月(30天)的有:49月 *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五、数学常用公式

  1.*均数: 总数÷总份数=*均数

  2.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6.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7.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8.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9.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10、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 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1.圆周率常取数据

  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5×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

  25×3=75

  25×4=100

  25×8=200

  125×3=375

  125×4=500

  125×8=1000

  625×16=10000

  37×3=111

  3.常用*方数

  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102=100 202=400 302=900

  402=1600 502=2500 602=3600 7702=4900

  802=6400 152=225 252=625 352=1225

  452=20xx 552=3025 652=4225 752=5625

  852=7225

  4.关于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2=0.5 4=0.25 3/4=0.75 1/5=0.2 2/5=0.4

  3/5=0.6 4/5=0.8 1/8=0.125 3/8=0.375 5/8=0.625

  7/8=0.875 1/20=0.05 3/20=0.15 7/20=0.35

  9/20=0.45 11/20=0.55 1/25=0.04 2/25=0.08

  3/25=0.12 4/25=0.16 6/25=0.24

  5.常用立方数

  13=1 23=8 33=27 43=64 53=125

  63=216 73=343 83=512 93=729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9

  基本公式:

  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③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设工作总量为“1”(和总工作量无关);

  ②假设一个方便的数为工作总量(一般是它们完成工作总量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利用上述三个基本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间的两两对应关系。

  经验简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本文导航 1、首页2、工程问题练习题及解析 二、工程问题练习题及解析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10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年龄问题的核心是:大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量,而年龄的倍数却年年不同。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年龄差÷倍数差一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一年龄差÷倍数差。

  1、父亲现年50岁,女儿现年14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女儿的5倍?

  解析:父女的年龄差是50-14=36岁。年龄差是不变的。当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的时候,父亲比女儿大了5-1=4倍。因此,36岁是父亲比女儿多的4倍年龄。那么,当时女儿的年龄是36÷4=9岁。

  因此,14-9=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

  如果公式熟练的话,就是:14-(50-14)÷(5-1)=14-9=5

  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现在父子俩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解析:根据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2倍,得出父子年龄差等于儿子当时的年龄.因此年龄差等于10年前儿子的年龄加上25岁。

  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父子年龄差相当于儿子当时年龄的7-1=6倍。

  由于年龄差不变,所以儿子10年前的年龄的6-1=5倍正好是25岁,可以求出儿子当时的年龄,从而使问题得解。

  解:①儿子10年前的年龄:(10+15)÷(7-2)=5(岁)

  ②儿子现在年龄:5+10=15(岁)

  ③吴昊现在年龄: 5×7+10=45(岁)

  4、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岁数时,你才4岁。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到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有67岁,甲乙现在各有:

  A.45岁,26岁B.46岁,25岁C.47岁24岁 D.48岁,23岁

  解析:下面是推理过程:假设甲乙的年龄差为X

  则根据甲的假设,当甲是乙现在的年龄时,乙是4岁。则乙现在的年龄是4+X

  因为甲乙的年龄差是X,那么甲现在的年龄是4+2X

  因此,根据乙的假设,当乙的年龄是4+2X时,甲的年龄是4+2X+X=67

  因此X=(67-4)/3=21

  乙的年龄(67-4)/3+4=25岁,甲的年龄是4+21*2=46岁

  5、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0倍,6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则今年父亲、儿子的年龄分别是( )

  A.60岁,6岁 B.50岁,5岁 C.40岁,4岁 D.30岁,3岁

  解析:依据“年龄差不变”这个关键和核心,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0倍,也即父子年龄差是9倍儿子的年龄。6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也即父子年龄差是3倍儿子的年龄(6年后的年龄)。依据年龄差不变,我们可知

  9倍儿子现在的年龄=3倍儿子6年后的年龄

  即9倍儿子现在的年龄=3×(儿子现在的年龄+6岁)

  即6倍儿子现在的年龄=3×6岁

  儿子现在的年龄=3岁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扩展7)

——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3篇

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1

  前些时候,本人参加过成功创业模式的讨论。众说纷纭,议而未决。今天阅读小羽的创业故事,颇有感触,趁机发表自己的愚见。

  从小羽在科技兴国的大环境下,凭借聪明才智,依靠传统工艺研发出新式花茶的情况分析,创业依赖于诸多复杂因素的交织。

  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成功创业与幸福家庭一样,其大体模式,即中*学经典所言的“天地人和”。

  这里所说的"天地人和",指的是创业成功者背后交织的时机天赋(天)、环境资源(地)、人际关系(人)三大因素。

  在国家为我们大胆创新创业提供诸多机会,使我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环境下,个人天赋是最关键的一环。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创业者需要有执着、坚韧、**和敏锐的品质,才可能走向成功。这些品质,除了后天的学**、实践及个人造化以外,大部分源自与生俱来的.天赋秉性。

  当然,并非所有执着、坚韧、**和敏锐品质的创业者都会成功。事实证明,那些雄心勃勃、才华超群的创业者铩羽而归的大有人在。因为,一个具备创业成功潜质的人还需具备人际关系和胸怀天下,与人分享两个要素。人际关系对创业成功至关重要。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创业时,既无智能手机生产营销资源,也无技术资源,但他依赖积累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获得了这些资源。比尔·盖茨创业收获的第一份订单,不是来自他母亲IBM董事吗?

  人际关系中,创业者对自身团队的领导艺术和号召能力,对合作伙伴、*部门以及其他资源权力人的关系也不可小视。小羽运筹帷幄,面对产业走向衰败时,不是也率领她的团队不断创新,依靠有关部门推行她的标准吗?

  *说过: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可见,创业者胸怀天下,与人分享多么重要啊。袁隆*的"杂交水稻"分享给了世界,世界也成就了袁隆*;小羽的工艺流程分享于民众,民众成就了小羽。

  而如今,多少传统文化因不愿外传面临没落,多少企业死守秘方败于恶性竞争呢?难怪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在黑暗中沉思,希望从现实唤醒人们吝啬于分享的灵魂。

  这就是我利用中*学精髓一一“天地人和”的哲思,探究小羽创业成功的结果,与大家分享,希望有益于创业者的兴国之梦。

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2

  笃学敏思的大李,锐意创新,阐释了生命科学的谜团;爱岗敬业的老王,苦心练技,用勤奋完成了焊接大师的蜕变。他们,都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凯歌,然而,跋山涉水的小刘,用心灵捕捉世间奇山丽水,用镜头抓拍天空七色彩虹,他给这个行色匆匆忽视美丽的枯涩的时代,注入了一泓清泉,彰显了时代最美的风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人们的双眼专注于科技的创新和技艺的精湛,却少有人如同小刘那样珍视生命中的美丽。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的创造力,笃实的思考力,和技师的巧夺天工。但是,大多时候,我们因为对物质太过执拗而迷失了脚步,我们睁着双眼,却看不见大自然的美景。正如蒋勋先生在《生活十讲》中写下:“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我们不能任由物质的铁蹄践踏昔日的精神家园,不可任由功利的追求侵占心中对美的向往。如此,我以为,值此超物质的快进时代,像小刘一样肯在云白山青间捕捉最美的风景,才是时代最耀眼的风采。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是拥有几米笔下那一个充满爱的心,所以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动人的风景。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技术的日益精湛,还有多少人存留着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赏美是人之为人的天性”?难怪阿尔卑斯山脚下矗立的牌子赫然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来呼吁人们驻足身边的美丽?难怪鲍尔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期望人们拥有空灵的目光,才不会被世俗磨砺,才不会失去美的愉悦?要知道,如今翠翠守护着的湘西已经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难寻觅,所幸,我们还有小刘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所以,彰显时代风采,他,当之无愧。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因为缺少,所以珍贵。的确,“矢志创新”造就了神舟飞天和蛟龙入海;“技艺精湛”造就了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是,小刘这看似与时代“背道而驰”的举动却挺起了国人精神的脊梁,铸就了文化的辉煌。祖国的大好河山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最美的乡愁于镜头中绽放光彩,软实力的增强,也同样会反作用于科技的飞黄腾达,个人的价值也会因为凝结了对自然深沉的爱而在时代中大放异彩。

  龙应台有言:“人本是社会上散落一地的珍珠,而文化和语言就如同黏合剂,将人与人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刘这份对美的笃定和追寻,是这快节奏时代中的了然欢喜,风采奕奕。

  品味这大千世界,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精致的心,一双发现美丽的眼,在时代中用双手撷英而行,便是最美的最珍贵的风采。

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3

  大李执着于科学研究,笃学敏思、矢志创新,沉醉科学的魅力之中;老王化钢铁焊接演绎为工业艺术,大国工匠实至名归。然而,论及风采,倒是小刘的生命轨迹更使人动心。

  虫鸣鸟叫、花草人间,大自然留下的每一瞬美丽都是神的恩旨,小刘行走在青山绿水间,用相机记录下这动人点滴,他将每一帧的美丽定格为文字和影像,留下了游子美丽乡愁,也凝滞了各地风情百态。

  网络上有一档叫《侣行》的纪录片节目很受欢迎,讲述的是一对冒险情侣游历世界的经历,完全的真人真景,所到之处既有宁静质朴的异域村落,也有惊心动魄的索马里海湾或是枪声不绝于耳的中东小镇。他们去的是常人想去而去不了或是不敢去的地方,看他们的节目,就好像置身在世界各地,满足之余,也会心怀感佩——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们一样能满足于草木山川,走出去看看这世界的气象万千。

  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之所以有了景观介绍节目,背包客还是要穷游世界,是因为要亲眼所见红霞盛开在天边才能领略第一手的绚烂;之所以有了图册画报,还是有人亲往沙漠探险,是因为纸上只能展现奇景,而沙粒的.灼热和驼铃声声并不能通过画册传达至读者的感官。*旅行第一人小鹏所著《背包十年》里有这样一句话,道尽旅行者的幸福和满足——“七月的意大利夜风清凉,钻进睡袋,也不觉得冷。仰望星空,那璀璨的天河,是最温暖的棉被。”走出去、在路上,释放万重枷锁下的灵魂,纵情青山绿水间,清涧自然会荡涤心灵的凡俗杂质,生命的风采尽现。

  一心只读圣贤书并非不好,这是积淀的过程,而生命的蜕变和升华是要在迈出走向外界的那一步时方才开始。带着充实的心灵和大脑,拿起装满憧憬和希望的背囊,对庸常生活来一次越狱,寻一处好地方,走走看看,用文字、胶片或者心灵记录下在路上的点滴,这份恬静美好足以玩味一生。

  风采,对于形容学界泰斗、艺术巨匠或是科技奇才都是恰如其分,然而最为超脱的一种风采,便是怀抱初心、无可凭仗,只有一副好身体,无处可去,便到处“流浪”,当时代依旧负重前行,而你我已凌波微步……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扩展8)

——数学知识点之圆

数学知识点之圆1

  圆的周长公式C=2π r 中的π是定义;

  圆的面积公式S=π*r*r,

  圆周率是指*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用希腊字母 π (读"Pài")表示。中国古代有圆率、周率、周等名称。(在一般计算时π人们都把π这无限不循环小数化成3.14)

  圆周率—π

  什么是圆周率?

  圆周率是一个常数,是代表圆周和直径的比例。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来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也只取值至小数点后约20位。

  什么是π?

  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本来它是和圆周率没有关系的,但大数学家欧拉在一*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既然他是大数学家,所以人们也有样学样地用π来表圆周率了。但π除了表示圆周率外,也可以用来表示其他事物,在统计学中也能看到它的出现。

  (背圆周率的口诀】

  3 . 1 4 1 5 9 2 6 5 3 5 8 9 7 9 3 2 3 8 4 6 2 6

  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

  4 3 3 8 3 2 7 9 5 0 2 8 8 4 1 9 7 1 6 9 3 9 9 3 7

  死珊珊,霸占二妻。救我灵儿吧!不只要救妻,一路救三舅,救三妻。

  5 1 0 5 8 2 0 9 7 4 9 4 4 5 9 2 3 0 7

  我一拎我爸,二拎舅(其实就是撕我舅耳)三拎妻。

  8 1 6 4 0 6 2 8 6 2 0 8 9 9 8 6

  不要溜!司令溜,儿不溜!儿拎爸,久久不溜!

相关热词搜索: 知识点 高考数学 全国卷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3篇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1 全国卷高考数学知识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