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案1 一、设计理念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是本册教材编写思想,因此,作为一线教学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把“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作为备课、设计课文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不能失信》教案【10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一、设计理念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是本册教材编写思想,因此,作为一线教学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把“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作为备课、设计课文的一种重要策略。本课是一略读课文,孩子们已学习单元前3精读课文,对单元主题已有较深了解。本设计旨在孩子们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自主阅读,让他们能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4、结合单元主题,初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从第二单元课文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几位名人?
2、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最后一课文,一个响亮的名字又将被我们牢牢记住。她是谁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就题目质疑:“失信”是什么意思?*为了什么事不能失信?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讲了哪几个人?
b提供句式练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宋耀如一家准备(),二女儿()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爸爸妈妈都劝她(),但她()。
三、角色朗读,感受美德
1、交代任务: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的话,要加上表情和动作哦!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再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铭记美德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吗?为什么?
2、小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有人说,“诚信是道德中最美的一朵花”,“使一个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就是如此。(齐读书31页)
3、向*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出示有关诚信的谚语、格言,全班读,
五、单元总结,升华拓展
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这4为享誉中外的名人,这是4个闪光的名字,更是值得我们深深记住的名字!大家课后可多找他们的故事来读读。
一、设计理念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是本册教材编写思想,因此,作为一线教学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把“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作为备课、设计课文的一种重要策略。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孩子们已学习单元前3篇精读课文,对单元主题已有较深了解。本设计旨在孩子们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自主阅读,让他们能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4、结合单元主题,初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从第二单元课文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几位名人?
2、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一个响亮的名字又将被我们牢牢记住。她是谁呢?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 就题目质疑:“失信”是什么意思?*为了什么事不能失信?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讲了哪几个人?
b提供句式练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 ),宋耀如一家准备( ),二女儿( )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 ),爸爸妈妈都劝她( ),但她( )。
三、角色朗读,感受美德
1、交代任务: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的话,要加上表情和动作哦!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再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铭记美德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吗?为什么?
2、小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有人说,“诚信是道德中最美的一朵花”,“使一个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就是如此。(齐读书31页)
3、向*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出示有关诚信的谚语、格言,全班读,
五、单元总结,升华拓展
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这4为享誉中外的名人,这是4个闪光的名字,更是值得我们深深记住的名字!大家课后可多找他们的故事来读读。
板书:
8 我
不能失信
(*)一诺千金
做人美德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预习学案
发动学生寻找*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三、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妈妈小珍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小朋友,*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四、课堂检测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
小()飞上了()的天空。
马儿()奔驰在()的草原上。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资料袋内容)请大家读一读,你对*有了哪些了解?除此,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的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侯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第一次读课文,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3、第二次读课文,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4、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
预设学生交流的内容如下:
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角色读课文
1、四人分角色读课文。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老师巡视。
3、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4、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质疑写泡泡
1、(*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2、(练读几个重点语句)
3、你有什么启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4、小节: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想*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五、自选一个作业完成
1、收集诚信的格言名句
2、读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
3、写几句读后感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预习学案
发动学生寻找*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三、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妈妈小珍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小朋友,*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四、课堂检测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
小()飞上了()的天空。
马儿()奔驰在()的草原上。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资料袋内容)请大家读一读,你对*有了哪些了解?除此,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的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侯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二、初读感知
1、第一次读课文,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3、第二次读课文,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4、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
预设学生交流的内容如下:
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角色读课文
1、四人分角色读课文。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老师巡视。
3、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4、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质疑写泡泡
1、(*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2、(练读几个重点语句)
3、你有什么启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4、小节: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想*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五、自选一个作业完成
1、收集诚信的格言名句
2、读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
3、写几句读后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的话,体会并学习*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含义。
2、培养学生遵守承诺、言而有信的好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交往时,有过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总结交流,重点强调“守信用”)
2、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质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标注自然段。
(2)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决课前提出的疑问。
(4)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将句子勾画下来,与同桌交流你的理由。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和小珍约好星期天在家叠花篮,可是这天爸爸妈妈都要去伯伯家,*拒绝了父母的邀请,留在家里,做到了守信。)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全文,你从哪句话看出*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呢?
(1)课件出示*与父母的对话。
(2)*一开始就这样坚定地要留在家中吗?她真的不想去伯伯家吗?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①课件出示: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板书:盼着)
②哪个词可以看出*很想去那位伯伯家呢?(早就盼着)
③你能读出这种期盼的语气吗?(指名读)
师过渡:*正准备和父母一起出门时,突然想起了什么?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吧。
(3)你从*与父母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起了约定,很为难地在做去伯伯家还是留下来等小珍的决定)
(4)与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与父母的对话,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呢?(连忙、坚决、拒绝)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们从中体会到*是个守信的人。(板书:坚决留下诚实守信)
(5)*等来了小珍吗?
(6)课件出示: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①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诚实守信的品质)
②联系生活说说,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
2、分角色再次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假如你和好朋友约好去游乐园玩,好朋友却失约了,你会怎么办呢?(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学生评价,师随机总结)
2、小结: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信守承诺的好孩子。
[教学板书]
特别高兴早就盼着
想起约定坚决留下
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紧扣阅读提示,并设计出合理的自学要求,针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我将能辅助理解的句子进行质疑设计,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使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预习学案
发动学生寻找*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三、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妈妈小珍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小朋友,*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四、课堂检测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
小()飞上了()的天空。
马儿()奔驰在()的草原上。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重点:
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
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发动学生搜集*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人物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照片上的这位慈爱的奶奶吗?她就是曾经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名誉*的*奶奶。那*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来说一说。
2.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奶奶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
4.解题、指导读题。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认读词语。
2.(播放课文动画)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都提到了哪些人?
3.集体交流。
4.自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补充讲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了一个( ),*全家准备到( )家去。可是*想起要在当天( ),虽然父母都劝她( ),可是*还是坚决( )的事。表现了小庆龄是一个( )的孩子。
三、再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语句,并圈出其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2.集体交流:重点抓住以下三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
(1)二女儿*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a、朗读句子。
b、抓住啊“特别”、“ 早就盼着”、“ 尖尖的”、“ 红红的”、“ 漂亮极啦”这些词来体会* 想去伯伯家的迫切心情以及鸽子的可爱。进而体会庆龄为守信而做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c、补充说话:*多么想( ),多么想( )。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a、朗读句子谈感受。
b、其他学生补充。
c、想象说话:此时小庆龄的心里在想什么?
d、有感情地朗读。
e、追问:这段话是通过描写小庆龄的( )和( )来展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a、朗读句子谈感受。 b、有感情地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长分配角色。
2.各小组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选派四名代表上台进行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评议。
四、课本剧表演
1.代表表演。
2.小评委点评
五、讨论深化
1.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2.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六、拓展延伸
1.*讲诚信的故事。
2.古人诚信小故事 (曾子杀猪)。
3.关于诚信的成语。
七、作业布置。
1.读有关名人的故事。
2.讲有关名人的故事。
3.写一写发生在你身边的人身上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的生*资料,阅读有关*的故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资料袋内容)请大家读一读,你对*有了哪些了解?除此,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的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侯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第一次读课文,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3、第二次读课文,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4、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
预设学生交流的内容如下:
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角色读课文
1、四人分角色读课文。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老师巡视。
3、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4、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质疑写泡泡
1、(*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2、(练读几个重点语句)
3、你有什么启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4、小节: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想*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五、自选一个作业完成
1、收集诚信的格言名句
2、读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
3、写几句读后感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