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7篇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7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摘要:观察能力作为教师所必需具备的一项专业素养,教师要保持正确的观察理念,明确观察目标,掌握科学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7篇

篇一: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摘要:观察能力作为教师所必需具备的一项专业素养,教师要保持正确的观察理念,明确观察目标,掌握科学的观察法,进行观察结果的处理,才能给幼儿提供有效的支持,推动幼儿获得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提升策略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的观察能力十分关键,教师观察幼儿作为教师为幼儿实施教育的前提条件,幼儿教师的教学需要依靠教师对幼儿的观察,经过观察幼儿,教师灵活掌握幼儿心理与性格特点,从而良好展开教学。可现在每一位教师需要管理的幼儿人数较多,为观察幼儿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大部分教师对幼儿观察不到位,只是记录下幼儿的活动过程,未能有效分析幼儿行为,导致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观察是毫无价值的,未能增强教学效果,也不能提高教学水平。

  一、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研究的重要性

  观察属于有目的性、有方法性、有准备性的感知活动。幼儿观察能力主要是教师结合观察目的选择有效的方法收集处理信息的水平。教师的观察能力给幼儿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具有较强观察能力的教师,能够搜集有关幼儿的多方面信息,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对幼儿学习的特点与进度进行掌握,了解幼儿需要帮助的地方;横纵向对比幼儿发展,掌握幼儿的进步情况,及时掌握幼儿的兴趣爱好,组织师幼互动,评估幼儿发展现状,让幼儿获得最近发展区的进步与发展。

  二、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

  (一)观察理念不清

  观察幼儿主要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幼儿从而展开教学,幼儿园观察记录的目的是让幼儿教师发现问题,逐步改善教育教学方法,让幼儿获得健康良好发展。可

  是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很难确定观察的幼儿个体,怎样观察与记录幼儿行为,成为了幼儿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观察目的不明

  在具体的幼儿观察中,幼儿教师一般是看到什么就观察什么,有部分教师只是观察幼儿在出现争吵、矛盾的行为。还有的教师将观察的目的停留在理论上,以为利用观察工具收集幼儿活动过程,就算完成了幼儿观察。

  (三)观察方法不当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不足,幼儿教师无法科学合理选择观察方法,对后续分析与评价带来了影响。幼儿教师在观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描述观察内容并不客观,带有主观色彩,具有明显感情倾向的词语对幼儿行为与状态进行描述。

  (四)结果处理不到位

  幼儿教师分析处理观察信息的能力不高,按照自己的经验实施分析,理论支持不到位;很少能够综合观察信息与幼儿实际特点与发展规律实施分析,所提出的支持策略也非常宽泛,不具备针对性。

  三、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策略

  (一)转变观察理念

  培养教师的观察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事实上就是帮助教师积累经验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观察幼儿,通过培养这种意识,能够良好提高教师的观察力,积累丰富的观察幼儿的实际经验,与此同时,教师也能更全面观察幼儿,从而幼儿的一举一动、表情变化实施详细的观察分析,更准确掌握幼儿心理变化情况,教师需要重视在观察当中分析幼儿行为,观察作为给幼儿提供针对性教学的基础,而分析观察对象,才是幼儿观察的关键。因而,教师需要科学分析幼儿的行为,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验证分析的结果,真正提高教师观察分析能力。

  (二)明确观察目的

  明确幼儿观察目的即需要事先明确规定所需要了解的问题,方便观察者集中精力对这些问题实施探究,是顺利展开观察活动的有力保障。幼儿教师观察过程中要有意地把注意力投入到某一结果与行为方式中,选择适当的情景实施观察。比如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实施观察,要充分考虑选择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情境实施观察,观察的情境能够重点放入到所预先设置好的集体活动上。比如在“我也来跳绳”的幼儿活动中,注意对明明是如何加入到正在跳绳的幼儿当中去的,是“先走上前,喊小朋友的名字,获得许可之后才加入到跳绳活动当中”。利用这一活动,教师观察幼儿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技能,从而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丰富观察方法

  在实际的幼儿活动中,教师结合幼儿活动情况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比如观察人,教师能够把观察方法分为全面观察、重点观察、个别观察三种。三种观察法能够较差运用,从而全面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全面观察就是指在某一活动的时间里,教师全面观察全部幼儿的活动情况,从而掌握大部分幼儿的发展情况。比如,幼儿在教室内展开区域活动中,教师能够结合顺序,观察每一个区域内的幼儿。重点观察即教师对于幼儿所参与的某一项活动实施目的性、针对性地观察。比如班级当中组织构建区活动“纸壳屋”当中,教师在建构区给幼儿提供了非常多的方形纸质鸡蛋托,要求幼儿采用鸡蛋托实施建构,打造出多种造型,可是在完成游戏之后幼儿并没有把材料收纳整齐放回原位。因此在进行观察当中,教师要把观察的重点放到“收纳鸡蛋托”上,教师对幼儿的每一次鸡蛋托的整理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实施进行跟踪了解。个别观察就是指教师对于某一个幼儿在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实施观察。教师在充分了解这一幼儿的实际情况下,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幼儿实施观察中也要有所倾向。

  (四)处理观察结果

  幼儿教师观察幼儿并非为了得到观察结果本身,而是想要利用观察结果的分析与思考,增强幼儿教师处理问题的能力。部分教师能够记录下幼儿的真实表现,可是如何处理活动与表现,处理之后对此种表现所产生的价值不能认识到位。为了良好的提高幼儿教师的处理观察结果的有效性,需要先明确观察的价值,掌握科学的观察法,获得真实可靠性强的观察结果;另外,教师要掌握采用幼儿心理

  学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观察结果的分析,正确看待各种各样的现象,静下心来分析哪一些现象是幼儿正常的心理现象,哪一些现象是由于教师引导不当带来的问题。从而真正提高幼儿教师处理观察结果的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通过提高观察能力,精准呈现幼儿活动情况,全面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与能力,掌握幼儿的兴趣爱好,确保高效安全的幼儿教学,从而让幼儿教师变成幼儿学习成长当中一名优秀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刘姗姗.促进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途径[J].好家长,2019(87):67.

  [2]刘艳.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J].中华少年,2019(16):2.

  [3]彭月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培养策略[J].新智慧,2019(14):65.

  

  

篇二: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

  幼儿观察中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在幼儿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幼儿教师在幼儿观察时往往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幼儿观察意识的缺失,幼儿观察能力不足,幼儿观察策略缺乏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对的主要对策,并在本文的最后阐述了提高幼儿教师幼儿观察能力重要性,旨在为幼儿教学中幼儿观察的发展提出浅见以及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观察;教学策略

  一、幼儿观察的本质和重要作用

  幼儿观察的本质是教师在充分地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对儿童的需要和个体差异进行充分认识的教学思想。教师只有在充分地观察及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个体差异以及兴趣倾向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设计出真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教学活动,并对已经制定的教学活动及时通过进一步观察来进行合理的调整。因而,幼儿观察对于教师而言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观察记录对幼儿各个阶段的变化进行积极的反馈,这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观察中教师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幼儿观察的意识

  经过笔者的总结和研究发现,当前有许多幼儿园的幼儿教师缺乏自主进行幼儿观察的意识。一些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活动或者开展角色游戏时,经常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很多教师把自己与幼儿的游戏及自由活动区域和内容完全隔离开,不会对幼儿在活动当中的表现进行观察。由于缺少观察意识,这些幼儿教师对于自己所负责的班级当中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不甚了解,就更谈不上根据教学内容来开展因材施教了。她们往往只是照书本生硬的搬一些教学内容到课堂当中来,这样的教育活动既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能够真正实

  现师生的良好互动。由于缺乏观察,这些幼儿教师不清楚幼儿个体以及群体的需要,也就不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二)教师缺乏幼儿观察的能力

  也有很多幼儿教师并不是缺少幼儿观察的意识,而是缺乏幼儿观察的能力。笔者通过自己本次的课题活动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虽然很多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园的要求每月撰写教学工作笔记,但是这些笔记的上交情况却并不乐观。笔者随机查看了一些本次八大行星教学研究中上交的课堂活动反思记录,发现大部分内容过于形式化,笔记当中并没有实践心得,同时也缺乏创新观点。这说明这些幼儿教师缺乏幼儿观察的能力。在于幼儿进行互动时不能够对幼儿的行为细节进行有效的观察,对于课堂活动反思记录的撰写仍有一小部分教师存在着应付的心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幼儿园没有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展定期的培训;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不是十分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缺乏幼儿观察的有效策略

  笔者发现,许多幼儿教师对于幼儿观察的基本方法、类型以及步骤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他们不能够对幼儿在课堂活动或者游戏活动当中的细节行为进行灵活的取样。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够真正的做到观察与教学二者的兼顾。因为缺乏幼儿观察的有效策略,很多幼儿教师虽然知道观察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却不清楚观察的目的和目标,不能把观察的结果与接下来的教学行为之间进行有效连接。还有一些教师,只是对于观察的地点、时间、人物进行简单的记录,这种过于程式化的记录方式实际上忽略了幼儿观察的内涵。

  三、幼儿教师进行幼儿观察的相应对策

  (一)作为幼儿教师应当树立起正确的幼儿观察意识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应该作为课堂教学和课后游戏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树立起正确的幼儿观察意识。例如在本次八大行星的教学活动当中,当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活动时,教师不能把自己与幼儿隔离开来,认为此时的教学

  活动已经完成,而应当观察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例如哪位小朋友不善交流,哪位小朋友过于活跃等等,以此来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并对此进行准确、详细的记录。这样的观察也许不能够迅速地在以后的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这样日程月累所沉淀下来的观察记录会对今后的长期教学产生非常有效的辅助作用。同时以本次八大行星的教学活动为例,在教师组织幼儿绘制自己想象中的八大行星的样子时,幼儿教师不能仅仅地把关注点放在哪位小朋友在画行星的样子时使用的色彩最多上,更应该在游戏中积极幼儿观察表现,随后进行记录分析。如哪位小朋友画的八大行星大同小异,哪位小朋友在画的过程中频频出错,哪位小朋友能够帮助他人来建立对八大行星样子的想象,哪位小朋友比较愿意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等等,都应该成为本次活动当中教师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幼儿的这些行为和表现所进行的仔细观察和分析,教师可以对幼儿的兴趣倾向、性格差异、学习风格等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二)幼儿园以及教师个人都应该注重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首先,对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缺乏,幼儿园应当定期的举办教学培训活动,为教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竞赛活动的形式来训练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当中的观察能力。同时,对于课堂活动反思记录的撰写以及提交等,不能仅仅注意到上交的数量情况,而更要注意上交笔记的质量。比如,在进行课堂活动反思记录创新内容评比活动当中,可以引导教师主动地来进行幼儿观察,用这种方式来提高我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其次,幼儿教师本身也应应该对自己在工作当中所表现出的幼儿观察能力的不足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在工作当中,还是在工作之余,都应该加强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积极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准确的观察,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四、提高幼儿教师幼儿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一)能够促进教师向着专业化发展

  幼儿观察能帮助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之后做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从而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效果。通过幼儿观察,教师会

  对自身的教育实践知识进行更新,优化已有的知识结构并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推动专业化的发展。在幼儿观察时,教师能意识到自己以往教学的偏差以及优秀之处,更容易吸取优秀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专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区分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在于其是否具有观察能力与观察意识。优秀的幼儿教师往往了解幼儿观察的内涵和理论知识以及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会运用观察意识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记录,在面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突发行为,能够进行灵活应对这是由于在平时的观察积累中对于幼儿的某些行为会有一个清晰的预见。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提供理性、有效的判断是一名幼儿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判别标准。

  (三)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幼儿观察是教师教育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性格、家庭背景、兴趣倾向等差异后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的教学活动。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观察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整,让教学活动适应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思维发展情况。

  五、总结

  针对当前大部分幼儿教师在幼儿观察方面存在的诸如缺乏幼儿观察意识,缺乏幼儿观察能力以及缺乏幼儿观察的有效策略等问题,培养教师的幼儿观察意识,促进其观察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幼儿观察是一种教学策略,同时更是自身专业素质发展的关键。作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耐心倾听,细心观察,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观察意识为基础才能真正看到幼儿童真背后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406.

  [2]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20.

  [3]虞永平.观察儿童与课程建构.学前教育[M].2017,2-3.[4]李麦浪“参与式观察”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18.[5]吴小红.有效观察幼儿的措施[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7):73-74.

  3

  

  

篇三: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

  大班建构区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支持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内容提要]:幼儿园建构区活动不但能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能力,还对幼儿实践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幼儿生活经验更丰富多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在构建区介入有效的支持互动,可使活动环节中动态性元素活跃度增强,同时有效提升了师幼关系感情指数,创建亲密和谐的师幼关系。

  [关键词]:区域活动;建构区活动;大班幼儿

  一、大班建构区活动中观察与支持现状:

  通过较长时间对幼儿园大班构建区活动中教师实地观察与支持得知,虽说基于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均发生了较大改观,能在建构区活动开展中自发性的应用观察与支持来优化活动质量。可因为一些教师互动理念匮乏,不懂得怎样做到科学、合理的将观察与支持行为植入到构建活动中,导致教师观察与支持与构建区节奏产生不合拍的现象,使教师的支持行为很难在最佳时刻发生。此外,由于构建区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支持方式存有误区,并且观察与支持形式老旧,使教师的支持在大班建构区中的功能价值无法体现。还有一些教师个人素养与互动支持平较低,师幼互动中因儿童观的缺失,导致支持方式在构建区活动植入开展中未能适宜融入,教师支持行为价值也荡然无存。就上述现状的具体分析可得出,层次不一的各种问题阻挠,致使幼儿园大班构建区活动开展中教师观察与支持行为效果不佳。

  二、大班建构区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支持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有效支持互动理念:

  在素质教育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教师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行为均发生了质的改变,教师们意识到观察与支持行为在构建区活动开展中植入的重要意义,可因为观察与支持行为与原则应用理念,导致构建区活动开展中无法准确捕捉到介入支持的最佳时机,因而造成了当前建构区活动中有效支持匮乏的行为现状。就幼儿园大班构建区活动而言,因为教师观察与支持理念的匮乏,无法把握好最佳时机实现观察与支持行为的有机融合,故想借助观察与支持提升构建区活动品质则无从谈起。

  2.缺乏有效的观察与支持行为:

  (1)教师观察与支持方法单一

  通过多次对幼儿园大班建构区活动的观察记录、总结得出,因为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支持缺乏科学的认知,很多教师表示在活动开展中,只要同幼儿发生互动,就实现了区域活动中观察与支持的有机融合,也正是这种认知让教师在思想上形成了观察与支持方式单一的局面,显现出当前观察与支持行为仍旧匮乏的现状。例如:在大班构建区活动--《建筑小能手》开展中,此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大班幼儿了解不同大小、形状建构材料的功能以及搭建的方法,教师由于具有强烈的观察与支持行为动机,会有意识同幼儿一起进行建筑物搭建。虽发生了支持互动行为,但是互动过程中教师把侧重点放在了建构材料上,同幼儿间言语、行为支持匮乏。只是单纯的教师参与,而支持行为根本目的和意义并未实现,这样的支持只是形式主义,这种形式单一的支持方式限制了教师支持的范围,不仅无法实现观察与支持在大班构建区活动开展中植入的价值,反而带来了负面影响--教师参与致使幼儿活动紧张感增强。

  (2)观察与支持模式陈旧

  通过多次对幼儿园大班建构区活动的观察记录、总结得出,由于部分教师对幼儿观察与支持实践经验不足,对构建区活动流程及内容缺少科学、全面的了解。为使管理工作容易进行教师在构建区活动中仅植入了传统的分组支持模式,正是

  老旧的支持形式淡化了师生互动全面性的特点,使师幼互动行为植入的功能淡化,不利于建构区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大班构建区活动--《我们的小城堡》中,活动是以分组式城堡搭建竞赛形式展开,重在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利用分组活动导入观察与支持行为,方便了活动管理,可分组后在人数减少的实况下很难实现观察支持行为全面覆盖化的特点。致使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各小组间来回穿梭,使观察与支持行为变得毫无意义,还致使教师指导工作量加重,使建构活动开展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无法满足新时代儿童的思维特点,更谈不上幼儿建构区活动的目的要求,使观察与支持行为的价值无法在建构区活动中显现。

  (3)缺乏观察与支持问题设计

  实践性可谓是幼儿园建构区活动最大的特点,不但为教师和幼儿提供了实践能力发展的平台,同时也是教师观察与支持行为导入的纽带。可通过大班构建区活动开展的实际调研得知,一些教师在建构区难以植入有效的支持行为,产生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活动开展中教师支持问题设计匮乏,从而教师很难找到有效支持行为融入的突破口。例如:在大班构建区活动--《大雁塔》中,这一主题活动开展是为借助多样的建构材料的应用实现大班幼儿对具体建筑物的构建,活动中使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培养孩子们爱国主义精神奠定基石。在构建开

  始后,教师只是单纯的通过介绍让幼儿对大雁塔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建构结构,活动设计中并未有问答设计,从而不能为教师有效支持融入创造良机。并且在有效问答缺乏的情况下,令大班幼儿很难形成对《大雁塔》的深刻印象,那么文化传承更无从谈起,也削弱了大班建构活动的教育意义。

  三、解决大班建构区活动教师观察与支持行为的策略:

  1.完善观察与支持应用理念

  完善教师对幼儿观察与支持应用理念才能科学的为有效支持行为的导入创建契机,实现在建构区运用观察与支持的良好效果。例如:在大班建构区活动《一起建高楼》中,教师在建构区活动之初即应为大班幼儿创建互动的氛围,营造互动环境。不要让大班幼儿直接进入建构主题,才能避免大班幼儿进入建构区后直

  奔材料而去,为观察与支持行为的导入创建先决条件。在进入活动区域后,教师要在活动目标的提示中为大班幼儿进行建构任务的分配,并向幼儿提出问题:今天建构的主题是什么?谁来搭建围墙?谁来搭建高楼?准备用什么材料建筑!提出建筑问题不但使幼儿建筑目标明确,更使互动支持意识增强。活动后续开展中,教师借助对观察与支持方式创新优化,通过具体实践促进幼儿教师有效支持模式和理念的完善,从而达到提升大班建构区活动质量目的。

  2.构建观察与支持运用体系

  (1)丰富观察与支持方法

  幼儿教师自身掌握多种观察与支持的方法,才能够在大班建构区的活动中发挥出高效的支持性,从而为建立观察与支持体系打下夯实的基础,最终实现大班建构区活动的目标。材料支持是依据建构区活动特点所创立观察与支持举措的手段之一,其虽然是展开观察与支持行为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幼儿教师展开观察与支持行为的全部。因此,幼儿教师在展开观察与支持行为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支持与材料支持的结合使用,通过提高语言支持的效率来提升观察与支持的整体作用。例如,在大班建构区《动物园》活动的开展中,主要目的是引导大班幼儿明确居民与建筑物两者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从而提升其建构概念。幼儿教师在展开有效支持行为后,可以凭借肢体语言来引导大班幼儿针对居民与建构材料的选取,并对部分选取错误的大班幼儿进行及时纠正,通过语言支持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选择,并引导其进行更改。语言支持的运用,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教师调动大班幼儿的积极性,从而使大班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为幼儿教师积累经验,还能够为日后师幼互动体系的搭建进行铺垫,不断提高大班幼儿在建构区活动的质量。

  (2)创新观察与支持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大班幼儿受到年龄限制,其自身思想观念还未成熟,需要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围绕大班幼儿所开展的一系列建构区活动需要与时俱进,将传统的大班建构区活动进行多元化发展,从而在大班幼儿心中树立正确的观念。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改

  革传统的观察与支持体系,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展开多元化的大班建构区活动。严格遵循建构区活动的初衷与策划内容,遵循大班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年龄特点,逐渐实现多元化观察与支持体系的搭建。例如,大班建构区活动《自由拼插》中,教师应当针对大班幼儿选取分组支持模式,建立起大班幼儿间的联系,依据分组支持模式进行讨论,这不仅能够有效拉近大班幼儿间的距离,还有助于幼儿教师观察大班幼儿在活动中的搭建行为,及时捕捉支持契机,从而更好的展开观察与支持行为。此外,幼儿教师在大班幼儿面临困难时及时介入活动,通过正确有效的引导,化解幼儿在搭建中的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支持行为的施展,从而提升建构区活动的展开效果,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无穷的乐趣,有效提高教师观察与支持的功能性,促进大班建构区活动的整体质量,推动大班幼儿综合能力的科学性、适宜性发展。

  3.优化教师观察与支持问题设计

  幼儿教师根据观察与支持行为展开大班建构区活动,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立是教师观察与支持成功的关键要素,更是观察与支持行为价值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如何抓住大班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进行问题设置,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展开观察与支持时,充分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相关问题的设立,提升大班建构区活动的作用,最终实现科学有效的观察与支持。例如,《大雁塔》这类大班建构区活动的开展,幼儿教师需要围绕活动主题进行相关问题的设立。如:大雁塔是什么形状的建筑?我们搭建大雁塔时哪些材料用得较多等等?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加深幼儿对于活动主题的印象,更增强了幼儿对搭建的思考和积极性。由此可见,有效的问题设立是整个活动展开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针对相关问题的设计内容和有效支持的频率因素以及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实际情况,细心地观察、耐心的给予适宜的引导和支持,将支持问题模式融入到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在被赏识的氛围中感受到教师的支持,从而有效的促进师幼互动情感的升华,最终实现区域活动价值的高效发挥。

  结论

  本文将教师观察与支持行为的展开作为研究核心,探讨部分幼儿教师在大班建构区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于观察与支持行为展开的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从而明确大班建构区活动中有效开展教师观察与支持行为的三大要素。即,培养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与提升有效支持效率。幼儿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注重观察与支持行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提升大班建构区活动展开的价值意义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应春.试论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7(3):202-203.

  [2]李春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5):167-169.

  

  

篇四: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

  教师具有从儿童的角度解读分析观察信息的理念分析评价时能够做到及时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但分析时运用理论做科学支撑以及恪守客观真实性原则上存在不足幼儿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调查子维度教师行为均值中值标准差客观性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时我会去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4565000567在分析时我会考虑孩子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4164000708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3744000762在评价时我不对孩子贴标签4224000708我会把我观察到的所有信息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4034000757我会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分析评价孩子的表现4034000763在分析时我会和其他教师及家长进行沟通4254000702在分析时我会和孩子交流4294000713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2943001172及时性具体性我会根据观察目的分析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评价4174000624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2352001273指导性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4264000626注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基于江苏省常州市调查分析吴亚英[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之一是观察了解儿童,所以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调查表明,目前常州市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时呈现出来的观察能力现状参差不齐,在确定观察目的、运用观察方法、筛选并记录有效信息、分析评价四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教育背景、所在园所性质以及家庭角色都是重要的影响源。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需要进行个人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需要幼儿园在保教管理上对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视,同时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上作推手,推进教师整体在观察幼儿思想上的认识。[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解读分析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等指导性文件的陆续颁布与贯彻落实,对一线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自我研究的能力,使他们对幼儿的行为和心理有了敏锐的观察和感悟[1],观察记录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好帮手[2]。“观察”是仔细看事物或现象,它是通过叙事、表格、图解与取样观察等各种方法搜集幼儿资料,以观察记录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策略。对幼儿教师来说,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观察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依据[3]。就现阶段而言,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解读现状如何,影响幼儿教师观察水平的因素又有哪些?在“大数据”盛行的现代社会,本研究秉持“事实分析”原则,对幼儿教师观察幼儿时具备的能力现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联合常州市“童心解读”工作室成员和园内部分骨干教师一起展开研究分析,以期发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读策略。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发放对象为常州市各幼儿园一线教师,涉及常州市辖区共12所幼儿园。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79份,回收率为97%。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共涉及到以下群体:从受试人员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占主体(即96.47%);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占主体(20-25岁的占27.84%,26-30岁的占37.70%;31-35岁的占17.23%);从教龄结构来看,新青年教师占主体(1-5年教龄的占53.31%);从职称结构来看,小学一级的占主体(具有小学一级职称的占44.62%,无职称的教师占38.59%,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占15.76%);从获得称号来看,无优秀称号的教师占主体(即83.95%)从职前学历结构来看,拥有大专学历的占主体(大专毕业的教师占38.29%,中师毕业的教师占31.37%,本科毕业的教师占26.07%),其中职前专业为学前教育的占59.94%;从职后学历来看,具有本科学历的占主体(即79.23%),其中职后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的占68.62%;从所在园性质来看,省优质园占主体(所在园为省优质园的占44.04%,所在园为省示范园的占43.59%);从所带班级的班额来看,班额量为36-40人的占主体(即35.35%);从是否为人父母来看,已为人父(母)的占主体(即56.11%)。(二)研究工具问卷的设计共分成两大块:第一块,主要是教师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从事幼儿教育时间、职称、称号、职前学历以及专业、职后学历以及专业、所在园的性质、现在所在班级的班额,是否为人父母12个题项。第二块是关于教师观察能力水平的五点量表,量表分为4个总维度,16

  个子维度,一共37个题项。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方式是用专业的数据统计软件SPSS19.0。将每份问卷作为一个案例,将量表中的每个问题作为变量,答案以不同分值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1代表“非常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现。

  二、结果与分析

  (一)常州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描述1.教师观察意识强并具备确定观察目的的一般能力,在但在落实观察计划方面行动力不足

  表1幼儿教师确定观察目标能力调查表

  子维度具备观察意识

  教师行为集体教学中我会比较关注活动的进行,很少观察孩子我观察过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我观察孩子的意识很强我能够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发现值得观察的事件

  均值2.153.814.104.174.073.783.733.623.72

  中值2.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

  标准差1.0740.7730.8950.5930.7040.8270.7890.9000.823

  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内容制定观察计划

  我会根据不同需要来确定观察目的在随机观察中,我能很快地确定观察目的我的观察内容是详细具体的在观察时,我会根据观察计划进行观察在观察前,我会制定观察计划

  注:“集体教学中我会比较关注活动的进行,很少观察孩子”此题反项计分。

  上表显示了确定观察目标能力维度下,四个子维度的教师观察行为认同在均值、中值和标准差三个方面的得分状况。从数据的集中度来看,幼儿教师在一日行为中观察意识是比较强,也能分清活动中的关注要点还是幼儿。此外“确定观察目的”中除“在随机观察中,我能很快地确定观察目的”一项均值是3.78,其他两项的均值均是4,说明教师确定观察目的时计划性强而随机的应变能力不足。在明确观察内容子维度中只有一个题项“我的观察内容是详细具体的”均值为3.73,说明老师在开始观察前,多数会先确定观察内容。但从“制定观察计划”子维度下,3.62和3.72的均值则说明老师在正式观察时制定观察计划的行为多数是模糊的,而计划的落实情况也差强人意。2.教师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并有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方法的意识和观念,但在具体活动场景中,根据观察需要运用科学、适宜的观察方法的适切性不足。

  表2教师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调查表

  子维度了解

  标准差

  教师行为

  均值3.894.004.073.932.40

  中值4.004.004.004.002.00

  标准差0.8200.7470.6941.0221.080

  我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如叙事性描述法、时间抽样法、0.820事件取样法等我能根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0

  运用

  我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记录我经常借助手机、相机、录音笔等器材进行观察我不知道选用何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1.080

  注:“我不知道选用何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此题反向计分。

  从上表可知,教师在“我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如叙事性描述法、时间抽样法、时间取样法”的

  行为上,得分均值为3.89,中值为4,得分集中倾向于“比较符合”。说明教师对观察方法的了解度比较高。而且教师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中,根据观察目的选择方法、运用多种观察方法以及配合观察辅助方式的均值基本为4,表示教师多数知道要选择运用何种观察方法支持观察行为。在运用观察方法方面,通过辅助问卷的访谈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在具体活动场景中,对于不同观察方法运用于不同类型活动的适切性、科学性等方面存在不足。3.教师在记录时能够体现观察对象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但是在记录时辨认有效信息、选择观察场景、时间段、站位、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和有价值性方面的能力缺乏。

  表3筛选有价值信息进行观察记录的能力调查表

  子维度辨别观察信息选择观察信息观察时的站位观察对象客观性真实性

  教师行为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我会依据观察目的,选择适合的活动场景进行观察记录当我不能确定所观察到的内容是否与观察目的契合时,我会进行多次观察我会依据观察目的,有选择地记录观察内容只要能够看清孩子的活动,站在哪里无所谓除了幼儿的活动场景,幼儿的谈话、作品、调查表等都是我观察的重要内容在记录时,我不掺杂主观想法,不把主观推测和客观事实相混淆我观察记录的是孩子在常态活动下的表现我知道一份完整的观察记录应该有哪些部分如果一次观察无法得到我所需要的信息,我会再次进行观察我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做观察记录

  均值2.703.954.144.082.684.193.954.343.864.223.89

  中值3.004.004.004.002.004.004.004.004.004.004.00

  标准差1.1200.7580.6740.7491.3290.8100.7970.6800.8130.6860.813

  完整性记录时间

  注:“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及“只要能够看清孩子的活动,站在哪里无所谓”此两题反向计分。

  筛选信息包括辨别和选择信息。“选择信息”中依据目的有选择性地记录和多次观察以保证观察内容与观察目的相符方面,各项均值都在4左右,显示教师能够依据目的尝试筛选有效信息。但教师在筛选信息是否有效时(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存在难度,均值是2.7,中值为3,此题项反向计分,分值越大说明教师行为的符合度越低,可见多数教师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较好的辨认信息的能力。而且在选择信息方面教师在记录场景选择(我会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活动场景进行观察记录)方面的能力略不足。回归到具体的观察记录现场,从观察时的站位、选择观察的时间段、观察的对象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四个方面来甄别教师的观察能力,通过问卷与配合的访谈交流,我们发现教师在观察时应该如何站是存在问题的,而且教师们虽然能做到记录幼儿常态下的表现(均值为4.34),但是在关于了解记录的完整形式和记录时不加入主观判断时,均值都不足4,说明有部分教师在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足。4.教师具有从儿童的角度解读分析观察信息的理念,分析评价时能够做到及时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但分析时运用理论做科学支撑以及恪守客观真实性原则上存在不足

  表4幼儿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调查

  子维度客观性

  教师行为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时,我会去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在分析时,我会考虑孩子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

  均值4.564.16

  中值5.004.00

  标准差0.5670.708

  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在评价时,我不对孩子“贴标签”我会把我观察到的所有信息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我会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分析评价孩子的表现在分析时,我会和其他教师及家长进行沟通在分析时,我会和孩子交流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及时性具体性指导性我会根据观察目的分析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评价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

  3.744.224.034.034.254.292.944.172.354.26

  4.004.004.004.004.004.003.004.002.004.00

  0.7620.7080.7570.7630.7020.7131.1720.6241.2730.626

  注:“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与“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此两题项反向计分。

  根据问卷数据与访谈结果显示,教师在分析观察结果的时候绝大多数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了解原因,但在客观性分析方面,存在不足的是“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这个行为的计分均值为3.74,中值为4.00,总体认同度虽然偏向“比较符合”,但是存在部分教师不确定如何运用理论来分析观察结果;而且“原有印象”在教师的评价行为中是一个灰色影响因素(有时可以是评价幼儿个体纵向发展的参考,有时也会成为干扰教师评价幼儿行为的客观性)。5.教师群体在观察-解读中的信息筛选与记录、分析评价两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笔者在对教师群体的教龄、职称和称号、职前职后学历、所在园所的性质、是否为人父母这些因素与观察能力中四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发现这些因素在进行观察记录及信息筛选与记录、分析评价两方面的能力上存在普遍的差异性。如教龄因素方面,幼儿教师在选择观察内容方面(信息筛选与记录的能力之一)的差异性也较大,P值为0.003;职称因素在信息筛选与记录、结果分析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显著性,如分析结果中评价的客观性(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上P值为0.003,是显著差异的;园所性质上的差异则更为明显,在观察方法维度中“能否对观察方法的进行选择”,p值为0.001,信息筛选与记录维度中“选择合适的观察场景”,p值为0.001,分析评价维度中“考虑孩子所在的环境”,p值也为0.001,并且在四个维度上的差异性都极其显著。将教师基本信息情况各项作为可能的影响因子,与筛选信息与记录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维度中各题项表示的行为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存在的差异性最多也最明显。(二)常州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教育经验是影响幼儿教师观察四项能力的重要因素教育经验是指幼儿教师的教龄及是否为人父母。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越长,教育经验越丰富,而担任家庭教育者角色,也会更加丰富教育者的教育体验,故将教龄与教育者否为人父母并入教育经验方面。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观察能力上存在差异性,尤其是在需要经验累积才能进行有效观察记录的行为中,差异越是显著,并呈现教龄越大,筛选并记录有效信息能力总体会逐渐增强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变化,如教龄与教师“删选有价值信息进行观察记录”下设一种行为认同度的变化图1:

  图1教龄与删选有价值能力的变化关系注1:纵坐标为“在记录时,我不掺杂主观想法,不把主观推测和客观事实相混淆”题项均值,横坐标为“1-39年教龄”。注2:因教龄在37岁和39岁的被试个体数量均为1,故图像所现的变化不具代表性可以忽略。

  是否为人父母在观察能力四个维度都有显著差异性,必须要加上的是,笔者在对这些存在差异性行为进行均值的对比时发现,是不是父母不是观察能力强弱的的判断标准之一,但是是否为人父母对观察能力存在重要的影响力。2.教育背景和所在园性质对确定观察方法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力教育背景是指幼儿教师职前职后学历和专业。职后学历在观察目的和观察方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尤其是观察方法中“运用多种方法记录”行为上,p值为0.004,差异极其显著。对比职前学历与职后学历在观察能力上的差异,可以发现两者都在观察方法上产生了差异性,并且在职后学历在观察方法上表现了更为显著的差异性,可以推断提高学历对于提升教师观察能力是具有明显作用。职前学历在观察方法和观察记录能力上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了解观察方法”上p值为0.022,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学历对观察方法的运用影响很大。笔者又在单因素方差检验之后进行组内多重检验显示,在“了解观察方法”此选项中,高中和中师、大专、本科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25、0.002、0.002;在“根据目的选择方法”此选项中,本科和高中(含非幼师的职高)、中师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8、0.029。以上说明了解观察方法,并巧妙使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与职前学历水平存在很大关联。职后专业在观察能力四个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职前专业只有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能力方面具有差异性。运用独立样本检验“学前”与“非学前”两个专业在“了解多种观察方法”能力上是否一致,得出在方差不齐的情况,拒绝原假设,得出p值等于0.000,认为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与之前分析的职前学历对观察方法的了解具有影响力是一致的。以上分析认为教育背景在观察能力上存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观察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上,并且教育背景差距越大,对观察能力的影响就越是明显。园所性质对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尤其表现在观察方法维度中“能否对观察方法的进行选择”,p值为0.001,信息筛选与记录维度中“选择合适的观察场景”,p值为0.001,分析评价维度中“考虑孩子所在的环境”,p值也为0.001,并且在四个维度上的差异性都极其显著。在所有的维度中,表现在筛选信息与记录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上的差异性最多也最明显。3.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与确定观察目的和运用观察方法能力上没有明显关联本研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主要是指专业技术职称和专业发展梯队称号。将职称与称号与问

  卷中所有维度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发现两个因素在确定观察目的和运用观察方法两个维度上没有或者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确定观察目的和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没有明显关联。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通过对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四个维度的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常州市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时知道要克服随意性、主观性、成人本位等不适宜、不规范的现象,但是在现实的观察行为中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总体来说,目前幼儿教师群体的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教龄、教育背景、专业追求、实践水平)及幼儿园内部管理等都是影响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确定观察目的方面,常州市幼儿教师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尤其是在具备观察意识和确定观察目的方面,教师的自我评价较高,但教师的观察行为具有随机性。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上,绝大部分教师了解观察方法,但以描述/叙事法和取样观察法居多,对于表格、图解等观察记录运用较少。教师更多利用手机拍照的辅助观察记录的方式进行记录,对于录像、录音运用较少。在筛选有价值信息上,教师对观察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方面,有较高自我评价,但记录较为概括、主观性语言居多。在辨认有效信息、选择观察场景、时间段、站位、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在分析评价能力上,教师具体、及时分析观察结果以及将分析结果用于实践的能力较强,但在客观评价幼儿的时候,会受现行的衡量标准或者原有印象的影响,教师在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析幼儿行为方面的能力欠缺,分析观察结果时缺少运用科学理论做支撑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后期如何将观察到的信息成为调整课程活动和优化自身教育行为等还需进一步实践探索。(二)教育建议1.专业课程与实习侧重点方面(1)让在校生准确了解概念化的儿童。概念化的儿童,是指具有典型的年龄特点或某类特征、符合一般发展规律的儿童。观察幼儿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孩子都兼具共性与个性特征。所谓共性,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所谓某类,可以按性格分类,按性别分类,按地域分类等等。儿童在共性与某类层面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及内在的典型心理,各学校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关于儿童发展类的专门课程,或通过增加学时、改革学习模式(比如借助视频让大学生比对、分析)等方式把现有课程中有关儿童特征与儿童发展方面部分凸显出来。(1)让在校生系统学习科学观察幼儿的知识。在专业课程中,学校可以增设观察记录的相关课程,并推荐在校生阅读相关的专业性著作如《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第七版》。提前学习科学观察的概念、意义、方法以及具体的技术要点。(3)把观察幼儿作为实习的重点内容。在在校生进入实习场前,学校方必须告知接收实习的园方,由园方和校方联合考核,督促每个在校生从概念化的儿童走向现实中的儿童。规定实习生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观察的要求去观察幼儿、作好记录,并和指导老师一起分析幼儿情况。同时,大学还要组织实习生就科学观察中观察者的技术要点、行为注意事项展开剖析,相互学习、改进自己,提高观察能力。2.幼儿园管理方面(1)将观察、了解每个孩子作为保教管理的要点。首先,从教师的笔头工作入手,增加观察幼儿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多地整合或删除行政类资料。其次,调整保教研究的内容和方式,比如从“如何科学观察幼儿”、“如何用好《指南》指导我们的观察与评价”、“观察评价后如何指导我们的保教实践”等话题中选择相关内容作为微型课题去研究。利用团队的力量,采用案例剖析的方式,通过一个阶段的持续跟进研究,提高教师“看”、“听”、“记录”、“制定观察目的和观察计划”、“评价”等观察技术,提高观察能力。(2)将观察幼儿个案(含一类、某阶段的幼儿)解析作为园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是一门“形成中的专业”,这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由无数个典型的成长案例积累串联[4]。正如医生的成长轨迹,是由一个个病例串起来的,这些病例,是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病症,开不同的方子,有不同的疗程,用不同的治疗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也应该由一个又一个、一届又一届鲜活而具体的生命串起,这些生命,个个独一无二,同中有异。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我们观察幼儿、提高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方面的培训内容应该是教师在观察幼儿中必须解决的意识问题、能力与技术问题。常州市幼儿教师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培训内容如何确定观察目的?观察目的如何制定观察计划?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到底有哪些?如何做?观察幼儿时的站位、观察什么?筛选信息与记录一份完整的观察记录有哪些内容,如何做才能保证记录客观、真实?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效的?如何筛选?分析评价时选择什么样的理论才是适宜的?分析评价观察评价结果与保教活动目标、内容以及活动形式的关系?经验交流案例剖析+现场演练经验交流讲座+现场练习读书交流+案例剖析案例剖析案例剖析+现场演练培训形式

  3.教育行政管理导向方面利用教育行政管理导向,借助专业评估促进幼儿教师观察幼儿、解读幼儿。与评估专业人员一起去观察幼儿、收集数据、运用工具分析评价,借此来诊断我们的课程与教育、改善我们的保教行为。在此过程中,必然会从教育行政层面掀起一场变革:真正有效地教育,必须从读懂孩子的发展需要入手,读懂孩子的发展需要,必须从提高观察能力展开科学观察开始。基于大量调研数据基础上的科学统计与分析,让我们对现状有了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对影响我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因素也明了了很多。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性、具体详细的建议。我们将在行动中再研究、再诊断、再调整,不断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参考文献】

  [1]钱芬.通过教育观察记录提高教师自我研究能力[J].山东教育,2004,(18):6-7[2]王秀飞,周荷玲.运用观察记录关注幼儿发展[J].幼儿教育,2003年第Z1期:25[3]虞永平.学前教育质量问题需要三思而笃行[N].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3日第1版[4]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5次印刷:27[5][英]SheilaRiddall-Leechde著.潘月娟,王艳云译.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010.3重印)[6][美]JaniceJ.Beaty著.郑福明,费广洪译.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7]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8]张晖.幼儿园教育科研指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篇五: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观察能力培养的有效

  措施探讨

  摘要: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十分关键,是推动其今后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抓住这一点,为幼儿带来更为活跃、丰富的教学活动,在调动起幼儿观察兴趣的同时,促使其能够通过观察,掌握更多的知识。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相关策略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求实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观察能力

  幼儿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便是观察能力,幼儿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才能够对日常生活中更多细节有所留意,进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观察能力可以促使幼儿将看到的事物通过活跃大脑,而转变为自身所能够领悟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去认识世界,为其日后学习能力的强化起到有利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时,必须要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投入重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保障幼儿能够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1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才可以对其脑力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与乐趣不断发现,实现幼儿内心世界最大化程度的丰富,并且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有利的帮助。除此以外,观察能力还可以为幼儿全面、综合成长有所助益,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动力,促使幼儿能够对事物的形态有所认识,对其发展与变化有所了解,从而将事物间的差异与联系找寻,同时,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又可以树立起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坚持的意识,促使自身能够学会一种方法、一项技能,在日后参与各种活动时,可以充分表现,对其个性化发展产生刺激[1]。可以说,观察能力属于体现幼儿智力的关键因素,是日后学习其

  他学科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必须要重视起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将幼儿的思维活跃内容丰富,促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2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相关策略

  2.1利用兴趣开展观察力培养方案

  幼儿学习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兴趣,幼儿由于尚未成熟思维发育,让幼儿自行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存在极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培养兴趣的方式,促使幼儿能够在兴趣的使然下,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例如:幼儿普遍喜欢观看动画片,此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利用动画片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在播放以前,可以先为幼儿布置一些人物,例如:主人公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物品摆放在什么位置等,并且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此,能够促使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时集中注意力,通过视觉来找寻所需的信息,潜移默化的培养观察能力。同时,因为幼儿喜爱观看动画片,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不会造成其出现枯燥、乏味、反感的感受,会更加配合教师的工作,将教师所提出的任务努力完成,为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有利的帮助。可以说,培养观察能力工作同幼儿兴趣相结合,属于极为有效的一种培养方式。

  2.2利用绘本教学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绘本教学是幼儿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绘本教学中存在诸多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阅读绘本,通过观察绘本的插画,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2]。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绘本《小贝弟的大梦想》,教师可以要求其观察:“为什么小贝弟想做什么他的爸爸都支持他呢?”随后,为幼儿保留观察与思考的时间,从而得出“因为无论小贝弟做什么,都是爸爸的骄傲,爸爸都是爱他的”结论。随后,教师可以告诉幼儿,他们的父母也是一样,始终爱他们、以他们为骄傲,促使幼儿也能够激发对父母的热爱与尊敬。通过此种方式,教师能够作为引导者,从而协助幼儿进行观察与思考,促使幼儿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亲情观,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亲情的重要性,真正达成通过观察学习到知识的目标。

  2.3利用标语、贴图来培养观察力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张贴一些具备吸引力又能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的标语。例如:在楼梯间位置张贴“安全出口”、在教室内张贴“遵守纪律”、在卫生间张贴“洗手七步图”等,幼儿通过观察标语、图画,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讲解时间节约。在这些标语、标识中,采取图画来将幼儿注意力吸引尤为关键。针对于幼儿来讲,识字能力普遍较为薄弱,通过鲜艳的色彩以及有趣的图画,能够充分吸引其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要适宜利用这些标语、贴画。从而将幼儿观察能力做出培养。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些标识贴画中融入一些细节,随后,向幼儿布置任务,要求其观察并寻找,不断更换这些贴画,并且给予任务完成较好的幼儿一些奖励。通过此,能够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多观察标语内容,为其行为举止、思想意识、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有利的帮助。同时,通过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观察这些图画,能够大幅度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更多的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期间,对幼儿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是推动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举措,为幼儿日后的健康、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起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不断探寻更为有效的培养策略,进而促使幼儿能够养成观察能力,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杜小霞.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J].智力,2021(02):187188.

  [2]曾灿.幼儿观察能力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智力,2020(13):193-194.

  

  

篇六: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

  幼儿园教师区域观察能力现状及其提升

  策略

  摘要:根据教师区域观察能力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观察能力基本上达标,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年龄和学历教师的观察能力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将讨论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以及提升观察能力的策略,以此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整体观察水平。

  关键词:区域活动;观察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在幼儿阶段,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能力都较弱。因此,用心观察幼儿每日的心理状态,在活动中分析幼儿的行为、能力发展水平是每日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也需要教师对此进行能力的分析,找出幼儿学习发展的一般规律,给出适宜支持,更好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与观察意识是构建区域活动深度学习的前提。

  一、幼儿教师区域观察实践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了解,随意性强

  教师通过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语言能力、神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找到每个孩子的发展与意图并提出适宜的支持策略促进幼儿更好的学习,是班级区域活动深入开展的必备条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每日的观察与记录。但是纵观教师的区域观察,一些教师对于幼儿的观察过于浮于表面,缺乏更为深刻的观察,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对于幼儿缺乏了解,随意性过强。

  1.缺乏科学分析,以偏概全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环境中,教师对于幼儿的观察太过于片面,仅仅通过片段的行为进行判断,这样的结果会影响教师对孩子整体的认知,进而阻碍幼儿的成长,其对于幼儿的观察也失去意义。

  1.缺乏行动意识,本末倒置

  教师对于幼儿的观察分析是判断幼儿水平的前提,但是教师往往因为一些因素,只注重观察的过程,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判断和分析,致使对于幼儿的认知停留在表面。这样就能看出教师缺乏行动意识,没有全面的认识到幼儿,以至于对其判断存在误差,进而阻碍幼儿的发展,同样也阻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1.提升幼儿观察能力的策略

  1.提升素质,发展能力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在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心智尚未发育完全,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存在欠缺,这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时期,作为教师,是幼儿发展的引路员,更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引导他们更好的进行学习,无论是从行动上还是心理上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陪伴,从而更好的敞开心扉,投入到学习之中。例如在美术区、生活区,一些孩子会因为不会做或者步骤看不懂出现难过或者反常的情况出现,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进行询问出现这种情绪的原因,教师可以这样问“怎么闷闷不乐了,是因为什么原因啊?”以此来让他们放松戒备,敞开心扉,在得到明确的回答后,教师就要根据幼儿难过的点着手解决,针对于操作步骤上的问题,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分析步骤图并鼓励他大胆尝试,通过互动实践让孩子先理解再创新,采取言语的肯定、激励,让他们最大限度的获取自信,体验成功,维持继续探索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给予对于孩子的关爱,这也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1.制定策略,认真观察

  教师在日常区域活动观察中,可以增设或者制定有关于幼儿的观察策略,定期对幼儿进行观察,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幼儿现阶段的分析。只有科学有效的分析,才能更好的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帮助,更好的指导具体实践。教师可以在一天的时间内围绕五大领域,从身心、动作、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科学探究、表现与创造、学习品质等方面进行观察,以此展开具体分析,形成动态的学习规划,充分满足与适应幼儿现阶段的发展现状,让他们更好的在这其中成长。例如教师发现小班幼儿在美术区基本围绕涂色、涂鸦、按印来进行艺术活动,区域内很多材料都不会去用,活动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基于此教师展开了更深度的调查,发现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活动效果原因是幼儿不知道材料怎么使用?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在了解后,教师就有针对性的逐一去解决。首先,把材料化繁为简,挑选适合小班幼儿的材料分批分层投入。其次,了解到幼儿现阶段的兴趣点,增加环境支撑如图片欣赏、视频欣赏,丰富幼儿认知经验的同时继续观察,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支持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创作。教师认真有效的观察,适宜的支持,能帮助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有效观察,科学分析

  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实践应建立在对幼儿问题的有效观察、观察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教师不仅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客观记录,同时也要把重点放在对幼儿出现此种行为的原因、行为动机、行为结果等方面。简单来说,教师首先应加强对幼儿区域活动行为的观察,再根据他们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行为以及该行为造成的结果,对使其出现该行为的原因以及行为是否需要调整展开分析,以此提升观察指导的全面性。当发现幼儿行为出现消极影响,且使其出现该行为的原因也较为消极时,应及时介入指导,引导他们调整行为,并对幼儿调整行为展开观察和跟进指导。同时,细致记录整个观察过程,将幼儿的每一项行为、每一种改变记录下来,结合记录观察他们在不同环节、阶段的变化,以此助力动态分析和指导。

  结束语

  总之,幼儿教师在职业道德素质指引下,展开对幼儿的积极观察实践,对幼儿的实时观察、系统观察、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在具体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指导,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妮.“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戴小红.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8,06:64-66.

  [3]沈晶.专业自觉视域下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篇七: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观察分析能力

  摘要:观察是人们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同样,在幼儿教育这一方面,观察更少不可或缺的方式,教师想要快速了解幼儿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而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一观点,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方式,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这样也能帮助教师教育以一种最适合的方式教育幼儿。因此,观察分析能力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能。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观察分析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分析;提升策略

  根据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学前教育职业准备标准,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时间,教师的态度,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记录,教师“需要学习和使用系统的监控,记录和其他有效的评估策略。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的角色首先是观察者,改善学前教师的观察能力,激发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的学习和观察知识与技能实践,使用规范化的个人和集体反思机制,并通过幼儿园培训获得专业指导,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园教师的能力。

  一、通过选择观察的主题,锻炼观察能力

  各个领域的教育都应基于对幼儿进行的充分的观察和了解,这样一来教师对幼儿观察的主题就无处不在。作为教学和研究的领导者,教师要进行相关且易于指导的主题,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

  例如,在走向幼儿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学领域的活动已成为教师教育幼儿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孩子很少关注数学领域的数学问题,并且教师对幼儿数学领域活动的指导也很少。在此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到自身数学教学活动的缺陷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教师自身认为活动区域有免费的儿童游戏,没有必要并且不应干扰孩子,其二是认为教师不知道如何领导幼儿学习,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孩子会更顽皮”。通过这些原因,发现在没

  有成年人帮助下,儿童很少参加免费游戏的数学学习活动,并且带有玩具的数学教育功能就很难实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活动,其目的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主动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意识,以及如何引导幼儿玩玩具,通过这个活动以提高教师对幼儿的教学质量,并促进儿幼儿技能的发展。随着研究的发展,儿童如何通过玩具学习已经成为教师观察和思考的重点,也成为引导教师观察的种种问题的主题和出发点。

  二、通过观察的时间,锻炼观察能力

  教育部规定,幼儿园的老师每天应观察一个孩子,每天进行观察三次,每次观察持续三分钟,这样要求连续观察某个孩子是合理的。教师在很多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像是随时观察孩子,但是这些观察可能并不有效,这只是对所有孩子状态的环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发现隐藏的问题。当教师在观察孩子时,会发现以前的观察是肤浅的,无法理解孩子内心世界。

  例如,在生活方面,教师拿出来一些坚果给孩子们分享孩子,在选择打开坚果的方式时,小雅选择使用锤子敲击坚果,期望以此来打开它,但是他在敲击过程中有点害怕,所以当他用小锤子敲击坚果时,手会在握住坚果的同时会情不自禁的松开一些,然后再用锤子敲击坚果,这样一来,由于手没有握住坚果,坚果一下子跳了出去,最后,小雅手忙脚乱的追着坚果到处跑。

  在上面的示例中,如果不是出于对小雅的长期观察,教师可能不会在他所在的区域看到小雅跌跌撞撞的跑来跑去,甚至不可能关注到小雅的情绪并帮助她,但是当你长时间的观察她后,就会知道因果关系,就可以理解并同意她的行为,时间观察的好处,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行为表现的原因,并支持鼓励幼儿。

  三、通过观察的角度,锻炼观察能力

  教师观察能力有一部分来源于观察角度,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幼儿的外在表现,从而达到了解幼儿的目的,从幼儿的外在表现,教师可以看到孩子的内心从而了解幼儿的行为,这样教师才能给予幼儿最大的尊重和帮助,避免

  对幼儿子的表现造成误解和主观假设。所以说观察角度对幼儿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

  例如,在建筑区域的活动中,小梁和小吉说他们想要建一座桥,接着两人开始讨论要建造什么类型的桥。小梁说:“我想要建一座漂亮的拱桥。小吉说:'你为什么不想建一座长江大桥,它更大又那么长,而且现在还是双层。还保留了两层电缆”。小艺看了看报纸说:``这座桥似乎很大!”于是两人决定搭建这很座大的桥,但是他们发现搭建这座桥需要很多长块和圆柱块,但是他们的材料不够,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小梁和小吉去寻找其他可以替代长块和圆柱块的东西。后来他们找到了许多圆柱体的易拉罐和饼干盒。

  通过上述案例,教师通过不同的观察的角度就可以理解儿童需要使用大量的圆柱形建筑块,并且还可以激发儿童的思维,并鼓励他们寻找所需要的东西来锻炼他们的冻动手能力。这也反映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同时提高教师观察的能力。

  四、通过观察的态度,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幼儿的行为活动时,教师可以尝试选择在孩子们发现不到的地方进行观察。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老师不干预的情况下自由活动,孩子不会产生反感,行为举止会更随意,这样教师可以更具体的观察幼儿活动,这样的观察态度会更有价值。

  例如,当幼儿在进行语言区域中活动时,孩子们在制作一些小书签。教师从远处观看,这时会看到小燕在书签上绘制线条和图像,然后在书签上打孔,小燕沿着书签线一个接一个地打孔,过了一会儿,他在所有书签上都打了孔,最后放在了篮子里。接着他对隔壁的小陈说:“我已经将书签上所有的孔都打完了。”小晨说:“那你可以帮我穿线。”小晨拿起线穿了起来,书签中的有一个小孔,但是小燕无法让线穿过去,于是她看着这个小洞,小晨也做了同样的事情,然后两人开始研究线的使用方法。不久之后,在两人的努力下他们找到了镊子,并在镊子的帮助下轻松地穿上了丝线。

  在上述情况下,作者试图避免与儿童目光接触,以防止儿童看到他们,让他们在没有任何情感负荷的情况下玩耍,并允许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不是向老师寻求帮助,而是他们自己想出一个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也能提高自己观察能力。

  总结:学会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对幼儿教师帮助特别大,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观察行为是否能观察分析出每个孩子的性格,能力等的不同东西。幼儿教师也可以将观察到的案例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反复的实践和培训,加深对观察到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帮助教师弥补不足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关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26.

  [1]江艳.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和指导策略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相关热词搜索: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问题对策 幼儿教师 对策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