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邓欧 李亦秋 杨广斌 刘芳 罗娅

[摘 要]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全国所有师范类专业建设的一次重大改革。“合作与实践”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对师范生提出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文章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围绕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详细阐述了创新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的构建。目标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内容体系“通识课程实践+专业课程实践+综合实践课程”三位一体,按能力层次划分形成“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注重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保障体系为“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实验条件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通过“五项计划”进行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实现“教学与科研、国家与地方、现实与虚拟”三方面结合,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采取教学技能实践与专业实践并重建设,“三习”集中实践基地、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和“多点一线”专业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实践效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地理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中心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4-0192-04

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1]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师范专业建设迎来了新的重大改革。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七项指标中,“合作与实践”是师范生必须达到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之一[2]。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其成立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办地理专业之时。自创建以来,地理科学专业为贵州省、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地理教育科研专门人才和国土、农业、城建、环保、旅游等方面的管理研究人员。2017年,在贵州省拟立项的8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被列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跻身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3] 。

实践性是地理学重要的学科属性,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4]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基本着力点[5-7]。目前已有学者围绕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8-10]。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围绕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构建适应师范认证要求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意义重大。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为中等学校培养优秀的地理师资是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既定目标。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育机制的养成需要不断的操作与实践[11-12]。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见图1)。

地理科学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由三个子目标构成:

1.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实践知识是服务于实践的理论。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知识既有服务于地理专业素养的实践知识,也有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学生既可以加深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可以在实践中对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養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的是中等学校的专业化地理师资,其一方面应具备地理实验、野外考察和调查等地理专业实践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应具备语言表达、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等教师职业素质和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以及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人的情感可以在特定场合“触景生情”。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促进其情感内化的特定场景。在实践中,学生情感的投入能产生心灵的共鸣,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使学生成为勇于探索的创新人才。

二、基础与综合应用并重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依据师范认证“合作与实践”的培养目标,围绕教学计划,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构建“通识课程实践+专业课程实践+综合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从大一到大四,遵循“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应用”的流程,按能力层次形成“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实践课程结构与实践学分总体安排

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课程学分在实践课程总学分比重中占比最大,为57.73%。2.注重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学分在专业课程实践总学分中的比重最大,为18.56%;专业类综合实践课程学分在综合类实践总学分中的比重最大,为24.74%。具体的实践课程结构及其学分构成如图2所示。

(二)专业课程实践

专业课程实践直接关系到师范专业认证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与实践”培养目标的实现。专业课程实践学分构成如图3所示,体现出以下特点:1.注重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实践学分占专业课程实践学分的48.65%;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以室内实验为主,占专业课程实践学分的29.73%,野外实习和社会调查占比18.92%。2.专业核心课的课程实践凸显了地理信息新技术和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性。野外实习占比13.51%。3.在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方向课程实践中,教育理论基础实践以观察与调查为主,占比10.81%;教育能力与发展基础实践以上机操作为主,占比5.41%,主要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科教学技能训练以微格教学训练为主,占比5.41%。

(三)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是体现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其课程结构和学分比例构成如图4所示。

据图4可知:1.专业类综合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最大,占比42.86%。在专业类综合实践中,地理师资培养最重要的教育实习占比最大,占专业类综合实践的50%。2.通识类综合实践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学分比例达25.00%。3.职业技能训练课程通过教师口语、硬笔书写等实践环节,注重练就师范扎实基本功,提升教学实践能力。4.将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课程列入实践课程计划,其学分占比为17.86%,以期实现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优秀地理师资人才培养目标。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强有力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通过创新教师团队建设、创新教学实验与实践平台建设等为实践教学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是首批入选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了将教学师资队伍提升到新的高度,学校正在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五项计划”,通过“杰出人才培育计划”,打造专业领军人才;通过“青年学术骨干培育计划”,培养专业人才梯队;通过“海内外优秀博士引进计划”储备专业后备人才;通过“教学名师培育计划”体现教师教育特色;通过“中青年教师提升计划”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另外,学校还通过制定《学院教师公派出国(境)访学进修管理办法》,鼓励青年教師到海外进修,进行研究学习和经验交流;制定《新进教师助教工作指导计划》和开展“青年教师野外实习教学技能比武大会”,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结合学校出台的《思贤名师培育政策》和《本科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制定学院的培育政策和奖励办法,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二)创新型教学实验与实践平台建设

1.教学实验条件建设

教学实验平台的创新首先体现在“三个结合”上:一是“教学与科研平台建设相结合”,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二是“地方平台与国家平台建设相结合”,以地方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国家平台建设为目标;三是“现实与虚拟实验平台建设相结合”,以现实为主,以虚拟为辅。目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已建成4个国家级平台和3个省级平台;成立了“中学地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促进了中学地理教师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开展;建成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与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教师教育实验室;地理专用教室已正式投入使用。

2.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将教学技能实践基地与专业实践基地并重建设。教学技能实践基地建设采取“与优质中学结伴”策略,在贵阳市第二中学、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平坝第一高级中学、铜仁市江口中学等多所中学“集中开展三习实践”(包括见习、实习、研习),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已建成成熟的“多点一线”实践基地,在省内已形成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多点”实习基地;综合实习基地为“贵阳—南宁—海口—三亚一线”,并将其逐步纳入全国地理科学联合实习线路规划之中,具体如图5所示。

稳定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和地理专业野外实习基地,保证了教育见习、实习和野外综合实习的顺利开展,提高了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和地理专业野外实践效率,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教学实践、野外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结语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全国所有师范类专业建设的一次重大改革。“合作与实践”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对师范生提出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本文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围绕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详细阐述了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的构建。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

2.内容体系体现基础与综合应用并重。“通识课程实践+专业课程实践+综合实践课程”三位一体,按能力层次划分形成“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3.保障体系包括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实验条件建设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通过“五项计划”进行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实现“三个结合”,学校将教学技能实践与专业实践并重建设,“三习”集中实践基地、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及“多点一线”专业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实践效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本科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本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在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创新建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Z].2017.

[2]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6号)[Z].2019.

[4] 史俊瑞,李楠,徐有宁,等. 创新能力培养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7):229-230.

[5] 秦耀辰,张广花.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128-130.

[6] 牛超.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

[7] 周晓芳.地理科学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林业教育,2012(2):23-26.

[8] 冯士季, 刘玉振.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地理教育,2007(4):76-77.

[9] 赵敬民,彭淑贞,杨炯.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研究[J].高教论坛,2011(2):50-53.

[10] 张孝存.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施路径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6):9-12.

[11] 秦耀辰,张广花.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128-130.

[12] 李晴. 地理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373-375.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师范类学分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3期)2020-08-13部分专业介绍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4期)2019-09-10专业修脚店作文大王·低年级(2019年2期)2019-01-23学分今古传奇·故事版(2017年24期)2018-02-07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求学·文科版(2018年11期)2018-01-10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广西教育·D版(2017年12期)2017-12-25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6年1期)2016-02-19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年9期)2015-10-12 相关热词搜索: 专业 师范 构建